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8390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3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docx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笔记

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1.企业:

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2.企业的含义:

必须一定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经济组织,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3.企业的条件:

正式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和组织章程,有独立的资产实行独立核算,能独立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4.企业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作为协作劳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其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新制度学派的观点:

新制度学派是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形成的原因。

认为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5.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手工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企业生产时期

6.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良好的企业素质

7.经营机制:

包括动力机制、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动力机制:

强大的经济动力是形成经营机制的决定因素,资产和利益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动力机制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机制性

调节机制和产销机制:

包括原材料商品自主选购、生产计划自主制定、产品或商品自主销售、以及调节投资主体、领导体制、内部组织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内外部关系等,供应、生产和销售是企业日常生产的三个基本环节

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包括多重利益约束机制、财务平衡约束机制、权力平衡约束机制

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包括发展资金自我积累、筹资渠道自主选择、投资项目自主决定、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8.企业素质:

包括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

9.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特定组合)、多样化经营(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立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

10.企业要素:

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

11.企业与市场的对比:

优势:

有效的社会分工、节约费用、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弱势:

信息传递易缺失、监督成本增加、激励机制效力减弱、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第二节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1.工商企业类型:

按投资主体分类:

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

国有企业的主要特点:

国家拥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品生产与经营、行政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企业领导体制或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特点:

集体所有、规模相对较小、企业一般实行劳动合同制、能较好地适应地方需要;

股份制企业的主要特点:

出资者所有、完全独立的经营权、有限责任、可以广泛地从社会上筹集资金

民营企业的主要特点:

私人所有、投资者个人承担并从事管理工作、规模相对较小;

按企业产权分类:

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分类:

单一企业、多元企业、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

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分类:

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其他类型企业

按企业规模分类:

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再分大一型、大二型),中型企业(再分中一型、中二型企业)、小型企业;大中型企业是把中一型及以上,中小型企业是指中二型及以下

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

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

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

2.企业制度:

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

3.公司制企业

特征:

公司是企业(最基本的性质),公司是法人,具有联合性(人的联合、资本的联合),投资主体多元化,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种类:

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4.现代企业制度:

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理解:

是一种企业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一种有生有死的企业制度、各类企业改革的共同方向、企业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

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第三节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

1、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把国家和客户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使企业和相关方受益;确保国家财政收,逐步增加员工收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注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2.企业的特征:

经济性、社会性、独立性、盈利性,最重要的是经济性、社会性

3.企业的双重目标:

获取利润、满足社会需要

两者关系(互为条件,相互补充):

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利润也是企业满足或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前提,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4.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有利作用:

增强客户忠诚度、增强对人才的吸收力、改善监管环境、降低市场壁垒

必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有利于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有利于保证企业正确的经营方向

第四节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1.工商企业管理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据一定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和总称

理解:

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是在特定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对象是企业中的人和物及其经济活动,是通过管理的职能实现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是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3.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计划职能(首要职能,前提)、组织职能(保证)、指挥职能(手段)、控制职能(解决失效问题)、协调职能(解决增效问题)、激励职能(基础和动力)

第五节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1.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职业培训

2.标准化工作:

对企业各种标准的制度、执行和管理

包括:

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安全与环境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措施:

领导必须带头重视标准化工作、要建立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机构、

采用多种手段保证标准的全面贯彻实施

3.定额工作:

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标准

包括:

劳动定额(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工酬的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服务定额等)、设备定额(设备利用定额、设备维修定额)、物资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定额(企业储备资金定额、生产资金定额、成品资金定额等)、费用定额、期量标准

工作要求:

要做到及时、科学、全面,要维护定额的严肃性,严格考核并适时修改保持合理性

4.计量工作:

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加以掌握和管理

包括:

计量技术(计量技术和计量手段,计量技术再分为标准测量技术、工业测量技术、计量测量技术)、计量管理(标准计量管理、工业计量管理、计量测量管理)

5.信息工作: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

包括:

内部信息(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等)、外部记录(各种经济、科技、技术情报)

工作要求:

准确、及时、全面、连续

6.规章制度:

用文字的形式对各项工作的要求所做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

包括:

基本制度(主要是企业的领导体系)、工作制度、责任制度

7.职业培训:

对在职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文化知识、业务技能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教育和素质培训

包括:

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工人培训

第二章工商企业组织结构

第一节企业组织设计

1.分工、专业化与协作:

现代企业是分工、专业化与协作的产物

专业化形态:

部门专业化、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生产服务专业化、企业业务或职能的专业化(新趋势)

新时期的特点:

分工和专业化扩展至国际范围,出现了新型的专业化形式,以机器为核心的专业化被以人为核心的专业化取代,协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

2.分工协作的作用:

企业内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提高效率;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志,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下属的数量,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从最高主管至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不同管理层级,两者呈反比关系

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

扁平结构形态、锥形结构形态

3.集权与分权:

集权是指将组织中的主要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分权是指将组织中的主要权力分散到整个组织之中

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标志:

决策的频度、决策的幅度、决策的重要性、对决策的控制程度

影响因素:

决策的代价、决策的影响面、组织的规模、主管人员的素质与数量、控制技术的完善水平、环境影响

4.授权:

上级委托给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具有相当的决策权和行动权

基本原则:

视能授权、明确授权范围、不可越级授权、适度授权、适当控制

5.管理关系:

直线关系(实质是命令关系)、参谋关系(提供专门服务)

6.部门是指企业中主管人员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定领域

部门化的目的:

将性质和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归集在一起,便于相互间的协作和统一管理;有利于明确企业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

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

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对象部门化、过程部门化、综合部门化(前三个为最常见的方法)

7.组织设计:

以企业的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组织设计的任务:

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编制职务说明书

主要依据:

企业战略、企业环境、企业技术、企业发展阶段

基本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精简原则

第二节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与选择

1.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职能部门拟订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命令由企业行政领导批准下达)、矩阵制、事业部制(相对独立运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企业集团结构

企业集团结构的特点:

有核心企业、企业集团的联合是多层次的、产权关系是最重要的纽带

2.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因素:

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技术复杂适合分权、工艺整体性要求高适合集权),企业规模(大适合分权、小适合集权),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守业型适合集权和分权结合、扩张型适合集权),企业所处的环境,企业文化

第三节新型企业组织模式

1.虚拟企业组织模式:

生产商以其优势的产品或品牌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和快速运输系统,将供应商、经销商、顾客以及若干规模各异、拥有专长的小型企业或车间连接起来,共同、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产品的开放式企业组织模式

基本特征:

具有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注重研究开发能力的构建、产品趋向数字化

主要优势:

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快速、具备最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分摊开发投资费用、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经营方式:

虚拟制造、虚拟开发、虚拟销售、虚拟结算、虚拟管理、虚拟服务

2.战略联盟组织模式:

不同的企业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通过契约形成的联合体

基本特征:

结盟成员的双赢性、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比较优势是战略联盟的基础、有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

组织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创新型原则、更新观念原则、相互约束原则、讲求信誉原则、保护商业秘密原则

战略联盟的基本形式:

合资企业式联盟、功能协议式联盟、股权参与式联盟、框架协议式联盟、同业俱乐部

3.学习型组织模式:

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以及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基本特征:

组织成员有共同的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体构成、“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组织边界的重新界定、组织成员事业与生活的平衡、领导者的新角色

企业组织的学习模式:

适应性学习模式、发展性学习模式、过渡性学习模式、创新性学习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第四节企业组织变革

1.企业组织的生命周期阶段:

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阶段

2.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

在于组织本身发展过程中矛盾冲突,集中反映为环境要求与企业内部要求之间的矛盾,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矛盾,科学、理性与人性之间的矛盾

3.推动企业变革的外部因素:

技术、政治与法律、经济、社会

4.企业组织变革的先兆:

企业决策效率低下或经常出现决策失误、企业沟通渠道不畅、企业的组织职能难以正常发挥、企业缺乏创新

5.影响企业成功变革的因素:

企业战略、企业成长、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企业文化

第三章市场调查与预测

第一节市场调查概述

1.市场调查: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市场信息和资料,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特点:

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市场的活动;对象是市场体系(主体、客体、媒体);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为企业的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服务的

2.市场调查内容:

市场需求调查、市场环境调查、消费者行为调查、市场供给调查、市场营销因素调查、市场竞争情况调查、顾客满意度调查

3.市场调查的分类:

根据市场调查目的分类:

探测性市场调查(主要是预备性调查,常见方法有专家咨询、试点调查、个案研究、二手资料分析等)、描述性市场调查、因果性市场调查、预测性市场调查

根据调查组织形式分类:

专项市场调查、定期市场调查、连续市场调查

根据调查方法分类:

文案调查、实地调查

4.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确定市场调查目标和内容,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确定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确定调查时间、期限和进度,确定市场调查报告的形式,制定市场调查的组织计划

5.设计调查问卷:

是搜集第一手资料最普遍使用的工具

基本要求:

易于回答、易于记录、易于整理统计、易于辨别答案真伪

调查问卷的内容:

问卷的标题、问卷说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调查主题内容(包括态度、意见、感觉、偏好,行为,行为后果)、编码、作业证明记载

测量尺度:

定性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第二节市场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1.全面市场调查(普查):

按资料来源不同分类:

普查员直接登记式、被普查者自填式

优点:

能够获得全面、准确、可靠的原始资料

缺点:

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注意事项:

全面市场调查项目必须简明,统一规定市场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规定统一的调查项目和指标迅速完成全面市场调查任务

2.抽样市场调查:

抽样框:

对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的名册或排序编号,以确定总体的抽样范围和结构,分为具体的抽样框、抽象的抽样框、阶段性的抽样框

抽样调查的分类:

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的种类:

简单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非随机抽样的种类:

任意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

3.抽样误差:

由抽样所造成的从总体中抽取的调查样本的指标数值与总体的指标数值之间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抽样平均误差

σ为总体标准差,一般用样本标准差代替,n为样本单位数

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

抽样单位的数目、总体各单位间标志变异程序、抽样方法的选择、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4.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因素引起的观测值与真实值之差,按产生环节的不同分为设计误差、调查误差、汇总误差

5.市场调查方法:

包括访问法、观察法、实验调查法、文案调查法、网络调查法、焦点小组访谈法

6.访问法:

包括面谈访问法、电话访问法、邮寄调查法、留置调查法

面谈访问法:

入户调查法、拦截访问法、计算机辅助面访调查

入户调查法的优点:

直接性强、灵活性强、准确性较强、调查有深度

入户调查法的缺点:

费用高、时间长、对调查人员的要求高、调查质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拦截访问法的优点:

访问地点比较集中、时间短、便于对调查人员进行监控、允许拒访者放弃

拦截访问法的缺点:

只能进行简单大众的调查、被调查对象的身份难以判别、偶然性高、拒访率高

电话访问法:

传统电话访问法、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法

电话访问法的优点:

速度快、费用低、受访者无在场心理压力、适宜采访难接触的被调查者、易于控制调查质量

电话访问法的缺点:

成功率相对较低、无法使用辅助工具、难以深入、难以判断真实性

邮寄调查法的优点:

调查区域广、费用低、回答质量高、可对敏感或隐私情况调查、无须对调查人员专门培训

邮寄调查法的缺点:

无交流、回收率低、信息反馈时间长、无法评价问答可靠程度、对被调查者的要求高

留置调查法的优点:

回收率高、回答质量高

留置调查法的缺点:

受区域范围限制、占用被调查者时间多、费用高

7.观察法:

按调查人员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分类:

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按观察提纲的详细程度分类:

结构型观察、非结构型观察

按取样的标准分类:

时间取样观察法(观察数量)、事件取样观察法(观察性质)

应用条件:

所需信息必须是能观察到的或能从观察到的行为中推断出来的,所要观察的行为必须具有重复性或可预测性,所要观察的行为必须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

观察法的优点:

直观可靠、真实性高、不受语言交流影响、不受调查对象的影响

观察法的缺点:

难以观察内在因素、受时间空间限制、费用高、对调查人员素质要求高、易产生观察误差

8.实验调查法:

基本要素:

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实验活动、实验检测

实验调查法的优点:

有较强的针对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具有可控性和主动性,可以探索不明确的市场因果关系或行动方案,实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实验调查法的缺点:

时间长、费用多、调查结论具有局限性、过程和分析方法复杂、实验结果有误差

类型:

无控制组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实验变数效果=事后测量值-事前测量值=

),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实验变数效果=实验组变动结果-控制组变动结果=

),控制组实验组对比实验(实验变数效果=实验组事后测量值-控制组事后测量值=

9.文案调查法:

特点:

搜集已经加工过的次级资料、以收集文献性信息为主、收集的资料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

资料质量评估:

内容、水平、重点、时间、准确、方便

文案调查法的优点:

收集资料多、过程方便容易迅速、时间短、费用低、不受时空限制、可用于经常性调查

文案调查法的缺点:

历史资料、与调查目的往往不能很好地吻合、准确性和相关性存在一些问题、对调查人员要求高

10.网络调查法:

网络调查法的优点:

速度快、成本低、数据质量高

网络调查法的缺点:

样本对象的局限性、网络的安全性和个人资料的保密性、网络调查方法与技术有待完善

11.焦点小组访谈法:

焦点小组访谈法的优点:

效率高、资料广泛而深入、能探讨原因和方法、灵活

焦点小组访谈法的缺点:

对主持人要求高、后期分析和总结困难、小组成员选择要求高

第三节市场预测概述

1.市场预测: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预见其发展趋势,掌握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市场预测的原理:

惯性原理、因果原理、类推原理、概率原理

市场预测的内容:

市场需求预测(产品需求总量、需求构成、消费者购买行为),市场供给预测(市场供应量、供应结构、供应变动因素、市场占有率)、市场营销组合预测(4Ps,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方式)

步骤:

确定预测目标、搜集资料、选择预测方法、预测分析和修正、编写预测报告

2.市场预测误差:

产生原因:

预测人员因素的影响、市场规律的过程性影响、调查资料因素的影响、预测方法选择的影响、数学模型构建的影响

绝对误差:

Y为预测性,T为真实值

相对误差:

第四节市场预测方法

1.定性市场预测方法:

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集合意见法、主观概率法、转导法

2.专家会议法的优点:

集思广益、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应用灵活

专家会议法的缺点:

参与人数有限、易受权威性影响、易受表达能力影响、易受自尊心等因素影响

根据会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类:

头脑风景法、交锋式会议法、混合式会议法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的优点:

避免群体决策一些可能出现的缺点

德尔菲法的缺点:

主要凭借专家主观判断、过程复杂、时间长

特点:

匿名性、反馈性、量化性

程序:

组成专家小组、准备资料、初步预测、反馈修正、确定预测值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算数平均数法、加权平均数法、中位数法

4.集合意见法:

重要前提:

参与预测的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对市场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注意:

防止过于依赖主观判断、防止氛围影响、注意立足事实依据、注意消除主观因素影响

5.主观概率法:

实施步骤:

相关资料的准备、编制主观概率调查表、预测结果汇总整理、给出最终预测判断结果

主观概率法的优点:

简便、快捷、经济、适用范围广

主观概率法的缺点:

主观性强、预测结果只能相对地反映客观结果

6.转导法:

,N为本期观察值,k为参考经济指标下期增减比率,

为预测目标与参与经济指标间客观存在的相关经济联系的比率

7.定量市场预测方法:

移动平均法、趋势外推法、季节指数法

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法的预测模型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预测模型

趋势外推法:

季节指数法:

季节指数

为历年同季度(月)平均数,X为全时期季度(月)平均数

第四章生产过程组织

第一节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1.生产组织: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组织工作的通称,

生产组织的必要性:

是顺利进行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前提条件

2.生产过程:

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是每一个工业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

生产过程的构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前提)、基本生产过程(核心)、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

3.生产过程组织:

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客观要求:

连续性原则、比例性原则、节奏性原则、准时性原则、柔性原则

4.生产类型:

按连续程度分类:

连续型生产、离散型生产

离散型生产类型:

大量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再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小批生产)、单件生产类型

第二节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1.厂址选择:

影响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国家政策、规划和法规,交通通信,资源,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长远发展的余地

主要步骤:

确定选址目标,拟定初步候选方案,评价候选方案、选定最终厂址方案

2.厂址选择的方法:

因素评分法、重心法、投资费用比较法、积点法、位置度量法、盈亏平衡点法、线性规划法、分支界限法、引力模型法、直接推断法等

因素评分法:

列出影响因素,对因素赋予一定的权数,对因素定级评分,加权求和得到最终得分、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重心法(主要考虑运输成本):

在地图上确定基地或目的地的坐标,确定新建工厂与各原材料供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