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8398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哈拉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二)年组(上)学期

 

进度表

周次

内容

1

登乐游原

2

塞下曲

3

陶者

4

江上渔者

5

凉州词

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

早发白帝城

8

赠汪伦

9

芙蓉楼送辛渐

10

望庐山瀑布别董大

11

游园不值春晓

12

绝句遗爱寺

13

江畔独步寻花元日

14

池上

15

送元二使安西

16

鹿柴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登乐游原

(1)周

活动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一、直接导入

二、欣赏古诗《登乐游原》,理解古诗大意

   1.播放音乐,教师有感情诵读古诗

   师:

小朋友,老师念的这首古诗好听吗?

我再来念一遍,说说你最喜欢的那一句,好吗?

   2.教师再次朗诵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句

   3.教师解释古诗大意

   这首古诗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来告诉你!

   傍晚时侯,诗人觉得心里不太舒服,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驾着马车车去登乐游原。

等她登上乐游原的时候,他看到了夕阳,夕阳多么美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太阳马上就要落下了。

三、品读感悟,分段理解诗意

1.品读诗人心,理解前两句古诗。

   诗人何时驾着马车去登古原?

心情怎样?

   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来读读前面两句古诗吧。

   出示图片,师幼共读。

2.感诗景美,理解古诗第三句。

   介绍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景色都能看到,可美了。

   等诗人登上乐游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她看到了美丽的太阳

   教师创设情境,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夕阳美景

   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句古诗。

   出示图片,师幼共读

3.悟诗人愁,理解古诗第四句。

   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美丽的景色短暂的感受呢?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

您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呢?

   师小结:

原来因为黄昏将近了,太阳马上就要落下了,美丽的景色马上就看不到了。

   我们一起读一读第四句古诗。

   出示图片,师幼共读

四、读诗韵。

   深入朗读。

活动

总结

古诗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诗情画意,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在诗境中分享美,理解美,进而能欣赏美,感悟美。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塞下曲

(2)周

活动

目标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2、把握将军的形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

乐游原:

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

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

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

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意不适)

     体验:

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

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

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

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

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活动

总结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陶者

第(3)周

活动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2、编故事理解诗意,采用换词,补充等方法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内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困苦的状况,了解封建制度下获者不劳,劳者不获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一、 师解释《陶者》课题

陶:

烧制瓦片,用黏土烧制成一片片瓦。

  陶者:

烧制陶器的人。

(结合插图,师简单介绍怎样烧制瓦片)

二、 简单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由宋朝的一位大诗人叫梅尧臣写的。

他是安徽宣城人。

他写的诗从各个方面反映人民的疾苦。

三、感悟诗意。

1、 请生读第一句。

陶尽门前土。

尽是什么意思呢?

(平常我们说,用尽了所有的力气)那么陶尽呢?

我们说陶就是烧制瓦片的意思,这里的陶也是这个意思。

尽,挖完。

挖完了门前的泥土用来烧制瓦片。

2、 读第二句。

屋上无片瓦。

请看插图,那房子上都是些稻草,没有一片瓦。

那就奇怪了,陶尽了家门前的泥土用来烧制瓦片,烧制出的瓦片去哪里了呢?

生自由答。

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句,你就能明白瓦片到哪里去了?

3、 读第四句。

住高楼大厦的人是那些人呢?

预设:

有钱人,有权人……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达官显贵。

鳞鳞:

瓦片很密,叠在一起像鱼鳞,说明房子很漂亮,(看课文插图)

哦!

原来这些瓦片都跑到有钱人的房屋山去了。

其实,我们可以说,住高楼大厦的人都是些十指不沾泥的人。

4、 读第三句。

十指不沾泥

谁来说说“十指不沾泥”的意思?

手指都不碰到泥,说明什么?

(他们平常不用干活,鳞鳞居大厦)干活的是谁呢?

我们的劳动人民一年四季,无论酷暑还是寒冷,他们一直都这么干着,辛不辛苦?

四、 全班背诵诗。

活动

总结

这首诗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合理,学生要从中体会当时人们的痛苦,珍惜现在的生活。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江上渔者

第(4)周

活动

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

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一、揭示诗题初识诗意

二.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1)忆上首古诗学习方法

(2)用上面学法导学前两句,想想“往来人”多指什么人?

(3)自学后两句,想想“舟”上“出没风波里”的人,多指什么人

三.熟读全诗,体会感情

(1)读全诗想象,两种不同的人都在做什么?

都是什么景象?

(2)感情朗读这首诗,认真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巩固练习背诵古诗

活动

总结

儿童通过学古诗文,既可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上得到美的体验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凉州词

第(5)周

活动

目标

1、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一、了解诗人及“凉州词”这种曲调名。

 

(1)简介王之涣。

  

(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师生合作读古诗。

3、齐读古诗。

三、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意。

1、孤城、万仞山、怨杨柳春风

2、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折杨曲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理解后两句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意。

四、背诵古诗。

活动

总结

古诗的教学还要以读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经过训练后,基本上能自己结合工具书,完成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诗歌的评析,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6)周

活动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3、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一、解诗题,知作者

送的地点、谁送谁、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

二、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2、想象得真好!

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

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三、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孟浩然的船走了。

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四、小结

    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到过呢?

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

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活动

总结

理解课题后逐步采取读正确、读出正确的节奏,再读出诗歌的韵味。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早发白帝城

第(7)周

活动

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

(李白)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诗篇,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

(学生有表情地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静夜思》《赠汪伦》)

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诗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3.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

老师这里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片) 

4.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

一路上,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三、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组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登陆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查阅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用自己喜欢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四、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五、背诵古诗

活动

总结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的一首作品。

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描写了从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景色,表达了诗人喜悦欢快的心情。

怎样能让学生轻松简单地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而又不破坏古诗原有的美感和整体性,是我这节课所追求的目标。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赠汪伦

第(8)周

活动

目标

1、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3、根据古诗编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诗。

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强的记忆力,我们来展示一下吧,齐背诵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

请读课题,特别读准“赠”。

联系“赠刘景文”说“赠汪伦”的意思(用“赠”说话练习——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汪伦)。

2、激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有两大爱好——喝美酒,游山水。

那李白为什么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想知道吗?

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自读正音,熟读成诵

1、师范读。

2、生练读。

3、指名读。

4、齐读。

三、编故事,了解古诗意思

(1)明确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而一个动听的故事还要把在讲事情的时候能说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2)再读读古诗,后面发生的故事就都在古诗里。

四、小结

1、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现在我们也到了该分别的时候了,你们要对老师说什么呢?

你们说我该用今天学的那一句诗来回赠给你们呢?

活动

总结

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

第(9)周

活动

目标

过程方法: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

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

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

能背一下吗?

   2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再读,要求:

连贯。

   4赛读,(分小组进行)。

   5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巡视指导。

   6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

(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活动

总结

这首送别诗以事件命题,前两句写事,后两句借景抒情,比较好理解。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望庐山瀑布

第(10)周

活动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一、揭示课题

板书:

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

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3、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背诵古诗

活动

总结

唐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庐山是驰名中外的胜地。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庐山的美,简笔画出庐山的形,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情感学习氛围。

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庐山的美,更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庐山,零距离地感受古诗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别董大

第(11)周

活动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

面对失败,你当时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说略)

  是啊!

世界上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从来不会遇到困境。

(板书:

面对困境)

  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二、初谈感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出示古诗:

《别董大》)

  (学生读)

  三、简介

  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

(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高适是谁?

(学生讲:

高适是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

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

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

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董大:

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

(见机点拔:

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对,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

(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为——元二。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

(板书:

(    )的环境)。

  后两句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

你能从诗中找到根据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

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

  (学生划)——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黄云?

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

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见机点拔,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四、感悟诗情。

 是啊!

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

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同学们,要知道诗人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

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

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五、结合生活,提升境界。

  同学们,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在学习中,生活中一定会遇到更多的挫折,遭遇更多的失败。

我相信同学们在困境面前一定会

 

活动

总结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游园不值

第(12)周

活动

目标

1、看注释理解《游园不值》和其他古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默写诗。

 

一、揭示课题

1、出示: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圆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二、学习新诗,解意,晓意境。

(一)这首诗如果用咱们现代的语言又该如何解释呢?

也就是说,你懂不懂呢?

请对照注释说一说诗意,有困难的话提出来。

这位男孩告诉我,第一句诗不怎么能用现代语言表现:

咱们讨论讨论。

应怜屐齿印苍苔,

(大概是怜惜园内的青青的苔藓,怕游人的鞋印留在了青苔上吧)老师顺势在词上标上序号。

还可以怎么表达?

指名说说。

怎样连贯的表现诗意呢?

请你们四位随即串一串,看言语是否流畅。

四人小组在串一串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

(作者去游园,而主人却不在。

轻轻地敲了那柴门不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那绿色的苔藓,怕木屐鞋地在苔藓上踩上脚印吧?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来了。

(二)重点品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首好的诗能流传千古,就说这一首吧,你觉得那句诗写得最好。

想象一下,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

请你们描述一下看到的满园春色。

(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的充满生机;院子里生机盎然。

杏树高高的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来临。

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

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

活动

总结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作者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通过体会句子含义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这首诗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还揭示了一个道理:

美好的事物是压制不了的,必然会蓬勃发展的。

 

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内容

春晓

第(13)周

活动

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一、激发学习兴越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电脑演示:

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古诗。

3、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学生注意听):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

“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二声。

(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指名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边读边思考)。

三、深入理解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电脑显示古诗,学生答出来词义后,电脑再显示答案,最后,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诗及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2、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准确把握。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2、指名读。

3、指导朗读:

启发谈话:

多美的春光啊!

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2)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