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8597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docx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保温(防火)材料

一.基础文件

1).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3.2符号与缩写

ΔT温升[K]

Δm质量损失率[%]

Fs燃烧长度[mm]

FIGRA用于分级的燃烧增长率指数

FIGRA0.2MJ总放热量门槛值为0.2MJ的燃烧增长率指数

FIGRA0.4MJ总放热量门槛值为0.4MJ的燃烧增长率指数

LFS火焰横向蔓延长度[m]

PCS总热值[MJ/kg或MJ/m2]

PCI净热值[MJ/kg或MJ/m2]

SMOGRA烟气生成速率

Ti持续燃烧时间[s]

THR600s时间为600s时的总放热量[MJ]

TSP600s时间为600s时烟气产生量[m2]

CF临界热辐射通量[kW/[m2]

m/由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最少数量的试验获取的一组连续参数结果的平均值

m按7.3中规定程序获取的一组连续参数结果的平均值,其用于燃烧性能分级

C材料产烟浓度[mg/L]

Y材料产烟率[%]

4燃烧性能等级

制品燃烧性能等级和其燃烧性能的对应关系在下列表格中列出:

表1是关于除铺地材料以外的建筑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其燃烧性能的对应关系;

燃烧性能为某一等级的制品被认为满足低于该等级的任一等级的全部要求。

表1建筑材料及制品(铺地材料除外)燃烧性能分级

等级

试验标准

分级判据

附加分级

A1

GB/T5464a且

ΔT≤300C,且

Δm≤50%,且

tf=0(无持续燃烧)

GB/T14402

PCS≤2.0MJ/kga且

PCS≤2.0MJ/kgb且

PCS≤1.4MJ/m2c且

PCS≤2.0MJ/kgd

A2

GB/T5464a或

ΔT≤500C,且

Δm≤50%,且

tf=20S

GB/T14402

PCS≤3.0MJ/kga且

PCS≤4.0MJ/kgb且

PCS≤4.0MJ/m2c且

PCS≤3.0MJ/kgd

GB/T20284且

FIGRA≤120W/s且

LFS<试样边缘且

THR600s≤7.5MJ

产烟量e且

燃烧滴落物/微粒f

GB/T20285

产烟毒性i

B

GB/T20284且

FIGRA≤120W/s且

LFS<试样边缘且

THR600s≤7.5MJ

产烟量e且

燃烧滴落物/微粒f

GB/T8626h

点火时间=30s且

60s内Fs≤150mm

GB/T20285

产烟毒性i

C

GB/T20284且

FIGRA≤250W/s且

LFS<试样边缘且

THR600s≤15MJ

产烟量e且

燃烧滴落物/微粒f

GB/T8626h

点火时间=30s且

60s内Fs≤150mm

GB/T20285

产烟毒性i

D

GB/T20284且

FIGRA≤750W/s

产烟量e和

燃烧滴落物/微粒f

GB/T8626h且

点火时间=30s

60s内Fs≤150mm

E

GB/T8626h

点火时间=15s

20s内Fs≤150mm

燃烧滴落物/微粒g

F

无性能要求

a匀质制品和非匀质制品的主要成分;

b① 非匀质制品的外部次要组份;

 ②另一个可选择的判据是:

对PCS≤2.0MJ/m2的外部次要组份,则要求满足FIGRA≤20W/s、LFS<试样边缘、

THR600s≤4.0MJ、sl和d0;

c非匀质制品的任一内部次要组份;

d整体制品;

e在试验程序的最后阶段,需对烟气测量系统进行调整,,烟气测量系统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由此导致评价烟量的参数或极限值的调整。

sl=SMOGRA≤30m2/s2且TSP600s≤50m2;;s2=SMOGRA≤180m2/s2且TSP600s≤200m2;

s3=未达到sl或s2;

fd0=按GB/T20284规定,600s内无燃烧滴落物/微粒;

d1=按GB/T20284规定,600s内燃烧滴落物/微粒持续时间不超过10s;

d2=未达到d0或d1;

按照GB/T8626规定,过滤纸被引燃,则该制品为d2级;

g通过=过滤纸未被引燃;

未通过=过滤纸被引燃(d2级);

h火焰轰击制品的表面和(如果适合该制品的最终应用)边缘。

i——t0=按GB/T20285规定的试验方法,达到ZA1级;

——t1=按GB/T20285规定的试验方法,达到ZA3级;

——t2=未达到t0或t1。

附录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级别

名称

A

不燃材料

B1(氧指数≥32)

难燃材料

B2(氧指数≥27)

可燃材料

B3

易燃材料

2)关于实施国家标准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若干问题的通知

公消[2007]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总队,天津警官培训基地,公安部天津、上海、沈阳、四川消防研究所,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

国家标准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已于

2006年6月19日发布,并已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

由于该标准新版GB8624-2006与旧版GB8624-1997在原理、分级结构、试验方法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为确保新旧标准体系的平稳过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2007年3月1日起,对于已按照该标准旧版GB8624-1997检验的建筑材料,在其检验报告有效期内,检验报告继续有效,其监督检验样品和委托检验样品可仍按照GB8624-1997执行。

除此之外,应按GB8624-2006进行检验和分级。

二、目前,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关于材料燃烧性能的规定与GB8624-1997的分级方法相对应,在目前这些规范尚未完成相关修订的情况下,为保证现行规范和GB8624-2006的顺利实施,各地可暂参照以下分级对比关系,规范修订后,按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1、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A1级和A2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A级;

2、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B级和C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B1级;

3、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D级和E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B2级。

 

 

公安部消防局

                         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3)

 公    安     部

 文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通字[2009]46号

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委,江苏、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建设局:

     为有效防止建筑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

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关标准规范制修订后,按发布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

第二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第三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除执行本暂行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墙体

第四条 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

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

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

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 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

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

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

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条 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

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第七条 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

当建筑外墙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不宜采用着火后易脱落的瓷砖等材料。

第三章 屋顶

第八条 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2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第九条 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第十条 屋顶防水层或可燃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覆盖。

第四章 金属夹芯复合板材

第十一条 用于临时性居住建筑的金属夹芯复合板材,其芯材应采用不燃或难燃保温材料。

第五章 施工及使用的防火规定

第十二条 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远离火源。

露天存放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盖。

(二)需要采取防火构造措施的外保温材料,其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与保温材料的施工同步进行。

(三)可燃、难燃保温材料的施工应分区段进行,各区段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并宜做到边固定保温材料边涂抹防护层。

未涂抹防护层的外保温材料高度不应超过3层。

(四)幕墙的支撑构件和空调机等设施的支撑构件,其电焊等工序应在保温材料铺设前进行。

确需在保温材料铺设后进行的,应在电焊部位的周围及底部铺设防火毯等防火保护措施。

(五)不得直接在可燃保温材料上进行防水材料的热熔、热粘结法施工。

(六)施工用照明等高温设备靠近可燃保温材料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

(七)聚氨酯等保温材料进行现场发泡作业时,应避开高温环境。

施工工艺、工具及服装等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八)施工现场应设置室内外临时消火栓系统,并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

(九)外保温工程施工作业工位应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第十三条 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日常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外墙和屋顶相贴邻的竖井、凹槽、平台等,不应堆放可燃物。

(二)火源、热源等火灾危险源与外墙、屋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应加强对火源、热源的管理。

(三)不宜在采用外保温材料的墙面和屋顶上进行焊接、钻孔等施工作业。

确需施工作业的,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并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将裸露的外保温材料进行防护处理。

(四)电气线路不应穿过可燃外保温材料。

确需穿过时,应采取穿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二.技术(产品)标准

1)GB23864-2009《防火封堵材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防火封堵材料firestopmaterial

具有防火、防烟功能,用于密封或填塞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各类设施中的贯穿孔洞、环形缝隙及建筑物缝隙,便于更换且符合有关性能要求的材料。

3.2

防火封堵组件firestopsubassembly

由于多种防火封堵材料以及耐火隔热材料共同构成的用以维持结构耐火性能,且便于更换的组合系统。

3.3

移动缝隙moveablejoint

受热后由于变形而可能使其宽度或位置发生变化的缝隙。

4分类与标记

4.1分类

4.1.1防火封堵材料按用途可分为:

孔洞用防火封堵材料、缝隙用防火封堵材料、塑料管道用防火封堵材料三个大类:

——孔洞用防火封堵材料是指用于贯穿性结构孔洞的密封和封堵,以保持结构整体耐火性能的防火封堵材料;

——缝隙用防火封堵材料是指用于防火分隔构件之间或防火分隔构件与其他构件之间(如:

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和构造缝隙等)缝隙的密封和封堵,以保持结构整体耐火性能的防火封堵材料。

——塑料管道用防火封堵材料是指用于塑料管道穿过墙面、楼地板等孔洞时,用以保持结构整体耐火性能所使用的防火封堵材料及制品。

4.1.2防火封堵材料按产品的组成和形状特征可分为下列类型:

——柔性有机堵料:

以有机材料为粘接剂,使用时具有一定柔韧性或可塑性,产品为胶泥状物体;

——无机堵料:

以无机材料为主要成分的粉末状固体,与外加剂调和使用时,具有适当的和易性;

——阻火包:

将防火材料包装制成的包状物体,适用于较大孔洞的防火封堵或电缆桥架的防火分隔(阻火包亦称耐火包或防火包);

——阻火模块:

用防火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规格的固体,可以方便地切割和钻孔,适用于孔洞或电缆桥架的防火封堵;

——防火封堵板材:

用防火材料制成的板材,可以方便地切割和钻孔,适用于大型孔洞的防火封堵;

——泡沫封堵材料:

注入孔洞后可以自行膨胀发泡并使孔洞密封和防火材料;

——缝隙封堵材料:

置于缝隙内,用于封堵固定或移动缝隙的固体防火材料;

——防火密封胶:

具有防火密封功能的液态防火材料;

——阻火包带:

用防火材料制成的柔性可缠绕卷曲的带状产品,缠绕在塑料管道的外表面,并用钢带包覆或其他适当方式固定,遇火后膨胀挤压软化的管道,封堵塑料管道因燃烧或软化而留下的孔洞。

4.2标记

各类防火封堵材料的名称与代号对应关系如下:

柔性有机堵料------------------DR;

无机堵料------------------------DW;

阻火包----------------------------DB;

阻火模块-------------------------DM;

防火封堵板材-------------------DC;

泡沫封堵材料-------------------DP;

防火密封胶----------------------DJ;

缝隙封堵材料-------------------DF;

阻火包带--------------------------DT

标记顺序为:

防火封堵材料代号—耐火性能级别代号—企业的产品型号。

标记示例DW-A3-ZH08,表示具有三小时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的无机堵料,企业的产品型号为ZH08。

5要求

5.1燃烧性能

5.1.1除无机堵料外,其他封堵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5.1.2~5.1.4的规定。

燃烧性能缺陷类别为A类。

5.1.2阻火包用织物应满足:

损毁长度不大于150mm,续燃时间不大于5s,阴燃时间不大于5s,且燃烧滴落物未引起脱脂棉燃烧或阴燃。

5.1.3柔性有机堵料和防火密封胶的燃烧性能不低于GB/T2408-2008规定的HB级;泡沫封堵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

平均燃烧时间不大于

30s,平均燃烧高度不大于250mm。

5.1.4其他封堵材料的燃烧性能不低于GB/T2408-2008规定的V-0级。

5.2耐火性能

5.2.1防火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按耐火时间分为:

1h、2h、3h三个级别,耐火性能的缺陷类别为A类。

5.2.2防火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防火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技术要求单位为小时

序号

技术参数

耐火极限

1

2

3

1

耐火完整性

≥1.00

≥2.00

≥3.00

2

耐火隔热性

≥1.00

≥2.00

≥3.00

5.3理化性能

5.3.1柔性有机堵料、无机堵料、阻火包、阻火模块、防火封堵板材和泡沫封堵材料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柔性有机堵料等防火封堵材料的理化性能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指标

缺陷分类

柔性有机堵料

无机堵料

阻火包

阻火模块

防火封堵板材

泡沫封堵材料

1

外观

胶泥状物体

粉末状固体,无结块

包体完整,无破损

固体,表面平整

板材表面平整

液体

C

2

表观密度/(kg/m3)

≤2.0×103

≤2.0×103

≤1.2×103

≤2.0×103

≤2.0×103

C

3

初凝时间/min

10≤t≤45

t≤15

B

4

抗压强度/MPa

0.8≤R≤6.5

R≥0.10

B

5

抗弯强度/MPa

≥0.10

B

6

抗跌落性

包体无破损

B

7

腐蚀性/d

≥7,不应出现锈蚀、腐蚀现象

≥7,不应出现锈蚀、腐蚀现象

≥7,不应出现锈蚀、腐蚀现象

≥7,不应出现锈蚀、腐蚀现象

B

8

耐水性/d

≥3,不溶胀、不开裂;阻火包内装材料无明显变化,包体完整,无破损。

B

9

耐油性/d

≥3,不溶胀、不开裂;阻火包内装材料无明显变化,包体完整,无破损。

C

10

耐湿热性/h

≥120,不开裂、不粉化;阻火包内装材料无明显变化。

B

11

耐冻融循环/次

≥15,不开裂、不粉化;阻火包内装材料无明显变化。

B

12

膨胀性能/%

≥150

≥120

≥150

B

注:

抗压强度指标弹性阻火模块除外。

5.3.2缝隙封堵材料和防火密封胶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缝隙封堵材料和防火密封胶的理化性能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指标

缺陷分类

缝隙封堵材料

防火密封胶

C

1

外观

柔性或半硬质固体材料

液体或膏状材料

C

2

表观密度/(kg/m3)

≤1.6×103

≤2.0×103

B

3

腐蚀性/d

≥7,不应出现锈蚀、腐蚀现象

B

4

耐水性/d

≥3,不溶胀、不开裂

B

5

耐碱性/d

C

6

耐酸性/d

B

7

耐湿热性/h

≥360,不开裂、不粉化

B

8

耐冻融循环/次

≥15,不开裂、不粉化

B

9

膨胀性能/%

≥300

B

注:

膨胀性能指标玻璃幕墙用弹性防火密封胶除外.

5.3.3阻火包带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阻火包带的理化性能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指标

缺陷分类

1

外观

带状软质卷材

C

2

表观密度/(kg/m3)

≤1.6×103

C

3

耐水性/d

≥3,不溶胀、不开裂

B

4

耐碱性/d

B

5

耐酸性/d

C

6

耐湿热性/h

≥120,不开裂、不粉化

B

7

耐冻融循环/次

≥15,不开裂、不粉化

B

8

膨胀性能/

(mL/g)

未浸水(或水泥浆)

≥10

B

浸入水中48h后

浸入水泥浆中48h后

2).GB/T11835-2007《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产品按制品形式分为:

岩棉、矿渣棉;岩棉板、矿渣棉板;岩棉带、矿渣棉带;岩棉毡、矿渣棉毡;岩棉缝毡、矿渣棉缝毡;岩棉贴面毡、矿渣棉贴面毡和岩棉管壳、矿渣棉管壳(以下简称棉、板、带、毡、缝毡、贴面毡和管壳)。

4.2.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三部分组成:

产品名称、产品技术特征(密度、尺寸)、标准号,商业代号也可列于其后。

4.3.标记示例

示例1:

矿渣棉

矿渣棉GB/T11835(商业代号)

示例2:

密度为150kg/m3,长度×宽度×厚度为1000mm×800mm×60mm的岩棉板

岩棉板150-1000×800×60GB/T11835(商业代号)

示例3:

密度为130kg/m3,内径×长度×壁厚为φ89mm×910mm×50mm的矿渣棉管壳

矿渣棉管壳130-φ89×910×50GB/T11835(商业代号)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棉及制品的纤维平均直径应不大于7.0μm。

5.1.2.棉及制品的渣球含量(粒径大于0.25mm)应不大于10.0%(质量分数)。

5.2.棉

棉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棉的物理性能指标

性能

指标

密度/(kg/m3)

≤150

导热系数(平均温度70+500C,试验密度150kg/m3)/[(m·K)]≤

0.044

热荷重收缩温度/0C≥

650

注:

密度系数指表观密度,压缩包装密度不适用。

5.3.板

5.3.1.板的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不得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迹、破损。

5.3.2.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其他尺寸可由供需双方商定,但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

长度

长度允许偏差

宽度

宽度允许偏差

厚度

厚度允许偏差

910

1000

1200

1500

+15

-3

600

630

910

+5

-3

 

30~150

+5

-3

5.3.3板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板的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