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8603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docx

泥砂石料检验规范114

验收流程

1.目的:

规范原料验收的运作流程,把关好坭、砂、石料的进货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坯用原料的检验。

3.坭、砂、石料验收流程:

供应商验收组生产工厂采购部

送货-—————————→取样—→生产总经理

↓∣签注意见

测水份∣∣

测细度、含砂量∣∣ ̄ ̄ ̄∣

测可塑性∣∣∣

送化学←————↓∣↓↓

分析样新样、标样对比∣让退

↓打饼、烘干、测试∣步货

化学分析↓∣接∣

∣生产窑炉烧成∣收∣

∣↓∣∣∣

∣白度、烧成收缩、烧∣∣∣————————→采购通知

∣失量测试,温度对比∣∣供应商

∣↓∣∣∣

——→对照《外购物资验∣∣—————————→采购与供∣

收标准》判定∣应商协商∣

↓∣∣∣

←——————→∣∣∣

↓↓∣∣∣

合格不合格、填写《不∣∣∣

合格原料反馈表》 ̄ ̄∣∣

↓——————————————————————————————————————∣∣

∣→不同意扣质量,要求退货—————————————————————→采购员安排退货∣

∣→同意扣质量让步接收——————————————————————→采购员签同意∣

∣→认为扣罚大,需减少一点—————————————————————→质量总监决定∣

退货←—————————————————————————————————∣

<一>原料取样

1.目的:

统一原料验收人员的取样手法,确保取样能有代表性。

2.取样主要工具:

塑料袋、桶、铁锹、菜刀等。

3.取样类别:

陆运进厂取样、火车站货场取样、船运取样、监察取样。

4.泥砂料取样流程:

5.原料取样:

5.1陆运、货场:

5.1.1陆运原料进厂后,地磅司磅员要及时通知收砂、验砂员取样。

5.1.2同一批次原料的量少于10车的,且原料颜色、粒径基本一致,必须抽样三车以上;大于十车的,必须抽样1/3以上的车数。

不稳定的原料必须每车都要抽样。

对白度、温度要求高的原料必须每车取一个检验样。

5.1.3取样过程中要对原料外观质量进行目测检查,重点目测检查进货原料的杂质、颗粒、颜色等是否符合《外购物资检验标准》规定的外观质量要求。

5.1.4对于砂、石粉类原料一般抽样是原料进仓上堆后,在新进仓的原料堆上分前、中、后、左、右5个位置处,每个位置选2~5个点,每个点刨开表层,再取约50~200g料。

根据外观检查所估计不同颜色、不同粒径的大概比例,对该原料进行取样,所取得的子样混合成一个检验样,样重约3~10kg。

5.1.5压滤类坭、较干块状坭在新进仓的原料堆上分前、中、后、左、右5个位置处,每个位置选2~5个点,每个点取1~3块,再每块上切取一点共约50~200g料。

根据外观检查所估计不同颜色大概比例,对该原料进行取样,所取得的子样混合成一个检验样,样重约3~10kg。

5.1.6对于矿口才挖起来的原矿坭类原料,才进仓时由于坭水份高,人不能走上坭堆,一般取样只能是卸几车坭后立即围绕坭堆取5~10个样点,每个点直接取约50~100g样,几次取得的所有子样混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检验样,样重约3~10kg。

5.1.7汽车上取样:

对白度、温度要求高的原料必须每车取一个检验样时用此法取样。

在车上分前、中、后、左、右6个点,每个点刨开表层,再取约50~200g料。

根据外观检查所估计不同颜色、不同粒径的大概比例,对该原料进行取样,所取得的子样混合成一个检验样,样重约1~3kg。

5.1.8货场取样:

按5.1.4/5.1.5原料堆上取样或按5.1.7汽车上取样。

一般是一个车皮取一个检验样。

5.2船运

5.2.1船运原料靠进码头后,船主应及时向码头登记,码头人员通知购进部、购进部通知物质监理、物质监理按排人员去码头取样。

5.2.2取样时目测检查原料外观质量是否符合《外购物资检验标准》规定的外观质量要求。

5.2.3整船取样,围绕船一周,在原料堆上确定10~20个取样点。

砂、石料每个取样点刨开表面,再取100~200g料;坭直接在各样点取100~200g。

根据外观检查所估计不同颜色、不同粒径的大概比例,对该原料进行取样。

各部位所取得的子样混合均匀成一个检验样。

同编号原料、不同船要求各取一个检验样。

每个检验样重约3~10kg。

5.2.4三水厂船上取样检验合格后,物质监理通知码头起货两三车进厂,验砂员立即对这两三车按5.1.4或5.1.5取样,与标准样同时对比检验,进仓样检验合格后再通知码头继续起货进厂,再进仓的料验砂员仍然要按规定取样与标准样同时对比检验;进仓样检验不合格,通知物质监理处理,通知码头不再起货。

等待处理结果。

5.3监察取样

5.3.1对于砂、石粉类原料在整个仓原料堆上分前、中、后、左、右5个位置处,每个位置选2~5个点,每个点刨开表层,再取约50~200g料。

根据外观检查所估计不同颜色、不同粒径的大概比例,对该原料进行取样,所取得的子样混合成一个检验样,样重约3~10kg。

5.3.2对于坭类原料,如果坭水份高,人不能走上坭堆,就只在仓口边上选取10~20个样点,用手刨开表层坭,再每个样点取约100~300g样,取得的子样混合在一起为一个检验样,样重约3~10kg;如果坭进仓时间较长,人能走上坭堆,就必须在整个仓坭堆上分前、中、后、左、右5个位置处,每个位置选2~5个点,每个点用铁锹或菜刀刨开表层,再每个样点取约100~200g料,所取得子样混合成一个检验样,样重约3~10kg。

取得的检验样,砂、石粉类原料如果在4Kg或以上,可全部倒于该原料的仓库干净的地面上,用手捏细粘团状,用铁锤敲细硬质粒块,用堆锥混合法混合均匀,再铺成圆形饼。

在圆形饼上随机选择20~30个点,各点取约50~100g料于塑料袋或桶中,约2Kg拿回检测室供检验使用。

压滤类坭、较干块状坭类原料如果在4Kg或以上,可从每一个块上切取约50g一块于塑料袋或桶中,约2Kg拿回检测室供检验使用。

较湿坭料如果在4Kg或以上,取样时各样点放在一起会混成一个大团,就从大团上用手挖取一个小团,再从小团上挖取约50~100g样于塑料袋或桶中,约2Kg拿回检测室供检验使用。

注意:

坭砂石料取样、制样过程中一定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样品没有代表性,即使后续步骤全部正确操作,检验结果也不正确。

<二>水份检测规范

1、主要检测工具:

电子称、不锈钢方盘(约300×450mm)、不锈钢圆盘(Φ约150mm)、烘干箱(约250℃恒温)、红外线灯、电炉(约1000-1500W)、透明玻板(约200×200mm)。

2、操作方法一:

2.1把取得的检验样砂、石料全部倒于干净实验台上或地面上,用手捏细粘团状,用铁锤敲细硬质粒块,用堆锥混合法混合均匀,再铺成圆形饼。

把一干净不锈钢方盘于电子称上归零(电子称最大称量2~5kg,精度0.1g)。

在圆形饼上随机选择10~20个点,各点取约50~100g于方盘中并平铺,至电子称显示500±0.5g或1000±0.5g。

2.2压滤类坭、较干块状坭可从每一个块上切取约50g一块,竖放于方盘中至电子称显示500±0.5g或1000±0.5g。

较湿坭料取样时各样点放在一起会混成一个大团,就从大团上用手挖取一个小团,再从小团上挖取约50~100g样捏压成约2~5mm厚小薄片立放入不锈钢方盘中(水份高的坭不能捏成薄片,可直接放在方盘中),至电子称显示500±0.5g或1000±0.5g。

(各小片不能紧贴在一起)。

2.3把方盘放入已升温至约250℃烘干箱下层,烘干30分钟以上。

取出冷却。

2.4把盘和干样放于电子称上,归零后倒去盘中干样(三水厂倒于另一盘中供打饼使用),再放空盘于电子称上,电子称显负数,取绝对值,记录G干,单位g。

精确至0.1g。

2.5计算:

××水份%=(500-G干)÷5

=(1000-G干)÷10

3、操作方法二:

3.1把取得的检验样砂、石料全部倒于干净实验台上或地面上,用手捏细粘团状,用铁锤敲细硬质粒块,用堆锥混合法混合均匀,再铺成圆形饼。

把一干净不锈钢圆盘于电子称上归零(电子称最大称量500~1000g,精度0.1g或0.01g)。

在圆形饼上随机选择10~20个点,各点取约10g于圆盘中并平铺,至电子称显示100±0.1g或200±0.1g。

(100g的用红外灯烤,200g的用烘干箱烘)。

3.2压滤类坭、较干块状坭可从每一个块上切取约10~20g一块,竖放于圆盘中至电子称显示100±0.1g或200±0.1g。

较湿坭料取样时各样点放在一起会混成一个大团,就从大团上用手挖取一个小团,再从小团上挖取约10g样捏压成约2~5mm厚小薄片立放入不锈钢圆盘中(水份高的坭不能捏成薄片,可直接放在方盘中),至电子称显示100±0.1g或200±0.1g。

(100g的用红外灯烤,200g的用烘干箱烘)(各小片不能紧贴在一起)

 

3.3把圆盘放于红外线灯下,(灯距盘约1cm)烘干(或烘箱中)至用冷玻板放在原料上无水雾为止。

取下稍冷却。

或把圆盘放入已升温至约250℃烘干箱下层,烘干30分钟以上,取出用冷玻板放在原料上无水雾为止,稍冷却。

3.4把圆盘和干样放于电子称上,归零后倒净盘中干样,再放空盘于电子称上,电子称显负数,取绝对值,记录G干,单位g。

精确至0.1g。

3.5计算:

××水份%=100-G干

=(200-G干)÷2

4、操作方法三(只能测砂、石料):

4.1把取得的检验样砂、石料全部倒于干净实验台上或地面上,用手捏细粘团状,用铁锤敲细硬质粒块,用堆锥混合法混合均匀,再铺成圆形饼。

4.2把一干净不锈钢圆盘于电子称上归零(电子称最大称量500~1000g,精度0.1g或0.01g)。

在圆形饼上随机选择10~20个点,各点取约10g于圆盘中并平铺,至电子称显示200±0.1g。

4.3把圆盘放于电炉上加热,用干净小不锈钢汤匙小心翻炒至用冷玻板放在原料上无水雾为止。

(注意触电和不能损失原料),取下冷却。

4.4把圆盘和干样放于电子称上,归零后倒去盘中干样,再放空盘于电子称上,电子称显负数,取绝对值,记录G干,单位g。

精确至0.1g。

4.5计算:

××水份%=(200-G干)÷2

注意:

坭砂石料在检测水份时最好采用方法一,检测的水份最准确。

 

<三>坭含砂量检测规范

1、主要检测工具:

电子称、约5升塑料桶、不锈钢圆盘(Φ约150mm)、烘干箱、250目、325目分样筛。

2、操作方法:

2.1把一干净小塑料桶放于电子称上,归零。

2.2把测水份后的坭样从各小团上切取10~50g于塑料桶中至电子称显示500±0.5g。

也可用测水份后的干样。

检查分样筛干净、网布完好。

2.3向桶中加入约1000ml自来水,用手把坭团搅成坭浆(压滤类坭、较干块状坭可先浸泡一段时间再搅成坭浆),静置约30秒,把桶中上层溶液缓慢倒入分样筛中(原矿坭、混合坭用250目分样筛,河源厂球土、高岭土用325目分样筛),边倒边震动分样筛,让粒度小于分样筛孔径的坭浆颗粒顺水流通过分样筛网布。

桶中剩余沉淀物再加入约1000ml水,……(重复上述操作)至桶中为细砂为止,把桶中细砂全部移入分样筛中。

开大自来水,右手心向上呈半握拳状,自来水流通过右手心、手指流入分样筛中,左手执分样筛作圆周运动,让水流冲洗到筛网的各处残渣上。

2.4关小自来水量,把残渣冲洗至一处,右手执不锈钢圆盘于分样筛下,水流通过残渣流入盘中约半盘,看盘中还有无细砂粒,有则需再开大自来水冲洗残渣,再检查至无为止(对于含砂量达到15%以上的样品可不用检查有无冲洗完全)。

把筛中残渣全部移入盘中,置静盘约1分钟,缓慢倾斜圆盘,倒去盘中水。

2.5把圆盘放入250℃烘箱中层或冷电炉上加热,烘干至细砂全为松散状,取出稍冷。

2.6把盘和砂放于电子称上,归零后取下盘倒净细砂,再把空盘放于电子称上,电子称显负数,取绝对值,记录G砂,单位g,精确至0.1g。

2.7计算:

×坭含砂量%=G砂÷{500×(1-水份)}×100%

 

<四>砂、石粉细度检测规范

1、主要检测工具:

电子称、标准规定目数分样筛。

2、操作方法:

2.1按《原料取样规范》从进仓砂、石料堆上取5~10kg样,如开始取样达到了5kg以上可不再另取。

2.2把样品在电子称上称5000±1g。

2.3把样品分小批量倒入规定目数分样筛中,震动分样筛,让小于分样筛网孔的颗粒全通过筛。

2.4把筛余的大颗粒倒入已归零的电子称上圆盘中,记录G粗,单位g,精确至0.1g。

2.5计算:

细度%=(G粗÷50)%

 

<五>滴盐酸检测规范

1、主要检测工具:

试剂、塑料容器(如塑料盘、塑料水瓢)、(1+1)盐酸。

2、操作方法:

取混均匀的砂、石料约100~300g于塑料容器中,倒入约100~200ml(1+1)盐酸,仔细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及产生的气泡是较少、较多、还是大量的判定。

 

<六>坭料可塑性检测规范

1、主要检测工具:

KS-B微电脑可塑性测定仪。

2、操作方法:

2.1打开KS-B微电脑可塑性测定仪的电源开头,预热5分钟;

2.2按测试键,高位闪烁,按“↑”键将其置数为1,再按测试键,显示方式状态(状态1显示灯亮)。

2.3将检验样放入指定的圆柱形模内,制成试样(Φ28×38mm圆柱体试样)。

2.4然后将制好的试样放入下压板中心,按上升键,仪器在完成试验后停机并自动计算显示该泥料的可塑性。

2.5按《外购物资检验标准》中规定进行对照验收。

 

<七>打饼测白度、温度、烧成收缩、烧失量操作规范

1、主要检测工具:

电子称、量筒、不锈钢圆盘(或方盘)、电炉、烘干箱、分样筛、快速球磨机、快速球磨罐。

2、操作方法:

2.1将检验样砂、石料倒在干净的工作台上,用手捏细粘团状,用铁锤敲细大粒块状过4目筛,再用堆锥混合法混合均匀,铺成圆形饼,在圆形饼上随机选取10~20个点,各点取约20~50g,共约300g。

压滤类坭、较干块状坭从每一块上切取约20g共约300g。

较湿坭料取样时各样点放在一起会混成一个大团,就从大团上用手挖取一个小团,再从小团上挖取约30g样,共约300g。

供球浆使用。

[三?

厂:

把测水份后的干样敲细过10目筛,分别称重筛下、筛上料重量G下、G上,按比例配料300±0.5g供球浆使用。

]

2.2选取球磨罐、球石均干净、白亮的球磨罐,球石约650±150g,用自来水再清洗两次倒干水。

(如果球磨罐球过色料,坭等原料而变成灰黑或其他色,可加入约200g石英砂或废石粉,加约200ml水球磨5分钟,再倒出球石于废旧分样筛中,用水清洗球磨罐,球石。

把球石放回球磨罐。

2.3用电子称称取(2.1)检验样200±5g或300±5g倒入球磨罐,加约0.5g或约1g三聚磷酸钠(也可不加),加80~180ml水(粘土类可加100~200ml水,保证球磨后坭浆有流动性即可)。

坭球磨10分钟,砂、石料球磨15~25分钟(注意球磨机转速是否正常)。

取出球磨罐用毛巾擦净罐底,倒坭浆过100目分样筛于不锈钢盘中,盘放于电炉上(或约250℃烘干箱下层)烘至坭块含水约5~8%或全干。

[三?

厂:

把测水后的检验样按粗细比例电子称称取300±0.5g,倒入球磨罐,加约2g三聚磷酸钠,加水150~220ml(粘土类可加200~250ml水),坭球磨15分钟,砂球磨20分钟。

坭浆过100目分样筛于不锈钢方盘中,250℃烘箱下层烘全干,取出稍冷后用喷釉枪喷适量水于坭块上。

]

[河?

厂:

坭浆过100目分样筛于热的半成品砖上吸收大部份水形成坭块,再把坭块铲入废旧分样筛中(半成品砖吸水率约10~15%,可防止坭浆在烘干过程中沉淀分层而不均匀。

)再放入约250℃烘干箱中或电炉上烘至坭块含水约5~8%或全干。

]

注意:

坭砂石料在球磨成坭浆时:

a、球磨罐、球石的干净。

b、加水量要总结工作经验,不同的料加水量可能差别很大,加水太少难球磨细;加水太多坭浆烘干时间长、又易分层,使打饼检测的数据偏差大。

c、注意球磨机的运转是否正常和球磨时间,转速慢或球磨时间短,料球不细,使打饼检测的数据偏差大。

坭浆烘干水份时,可烘至八九成干制粉料时可以不加水;也可全烘干,用喷釉喷枪喷洒合适的水后再制粉料,或制粉时再加水。

2.4把坭块放于干净平台上,用不锈钢棒(或圆柱状物品)象赶面皮一样碾压成薄薄的圆形饼,再用平直刮刀等物品把坭粉刮至一堆,再碾压成薄薄的圆形饼,如此3~4次,这样可以把因坭浆分层而使坭块的表层、中层、下层性质不同的粉压细、混合均匀,也可使水份高的坭粉把一部份水份交换给水份低的坭粉,即水份均化。

如此制作的坭粉打出的圆饼检测得的数据才准确。

制作好的坭粉水份合适与否检查:

制作好的坭粉用平直刮刀等物品刮至一堆,抓一把坭粉稍使力握,能握成一个坭团;再用几个手指稍使力捏压,坭团能松散开;这样就说明坭粉的水份较合适。

抓一把坭粉稍使力握,不能握成一个坭团,还是松散的粉状,说明坭粉的水份太低,此种坭粉打出的圆饼致密度差,容易分层、破损,烧成后圆饼的表面很粗糙,不利于检测白度、观察温度等;坭粉水份太少,可在坭粉堆上喷洒或倒5~10g水,再如上法碾压使水份均化。

抓一把坭粉稍使力握,能握成一个坭团,再用几个手指稍使力捏压,坭团不能松散开;说明坭粉的水份太高,此种坭粉打圆饼易粘在模具上取不下来或饼会分层;坭粉水份太高,可把坭粉刮入不锈钢盘中,放入约250℃烘干箱中烘2~5分钟除去一部份水,取出冷却,再如上法碾压使水份均化。

2.5辗压好的坭粉过30目分样筛制成粉料,取约20g装好留做化学分析。

[三水厂:

砂类过20或30目筛,坭类过30或40目筛,硅灰石、石灰石类过20目筛。

]

粉料过分样筛:

脊性原料如硅灰石、石英砂、石灰粉、石粉、含铝较低的砂类等可过20或30目分样筛;粘性原料如坭类、含铝较高的砂类可过30或40目分样筛;如此打出的饼烧成后表面不易有斑点。

一次过筛后,剩余的筛中粉料可用不锈钢器具或手搓压,使其通过;也可把剩余的筛中粉料倒于干净平台上,用不锈钢棒象赶面皮一样碾压成薄薄的圆饼,再过筛。

绝对不允许只过够打饼用量的粉料,其余的坭粉甩掉不过筛。

2.6称取粉料[?

厂30g、?

厂40g、?

厂45±2g]三份,[?

厂以布满模框为准]。

2.7把制饼模具各部件用干毛巾擦干净,配合好模具,倒入粉料,震动模框,让粉料布平整,插入上模芯旋转几圈,使粉料更平整且可排除粉料中的空气,减少分层现象。

于压饼机上压制成形或用铁锤先轻敲上模芯5~8次,再重敲5~8次。

圆饼标识:

原料名称、制作日期、班次、序号、新/标样、存放仓位等。

[三水厂用自动液压机成形,须注意压力三步骤:

a轻压:

上模芯插入模框3~5mm;b中压:

压力表压力3~5kg;c成形:

压力表压力达到恒压,且压约5秒钟才松压。

用自动液压机制饼,无法使一个饼的重量控制在30或40g,如是压制的饼厚度小于5mm较多(如只有3mm),此饼作废。

再重新压饼:

把粉料布满模框,第一次轻压,上模心压入模框约3~5mm,卸压使上模心上升至最高位,再加粉料布满模框,再按轻压、中压、成形三步骤制圆饼。

]

2.8圆饼放入约250℃烘箱中烘干。

[三水厂测烘干圆饼的直径L干,重量G干。

]

2.9中高温原料圆饼标识一面向下,低温原料圆饼标识一面向上放于硅铁盘中或耐火垫板上于生产窑炉中烧制。

2.10新标样圆饼对比观察白度,烧成温度,再用白度计测定圆饼的白度,对照标准判定进仓坭砂石料是否合格。

坭类原料必须把一个饼敲破观察有无黑心及黑心情况。

注意:

饼烧成后表面仍然有斑点的原料,可在坭浆烘干水份时,烘至全干,且不喷洒水,先用不锈钢磁棒象赶面皮一样把干坭块碾压成薄薄的圆饼,再用平直刮刀等物品把圆饼粉刮至一堆,再碾压成薄薄的圆饼,如此3~4次,使坭块被碾压成很细的粉(约可全过60目分样筛)。

再在粉料堆上喷洒或倒20~40g水,用不锈钢磁棒象赶面皮一样碾压成薄薄的圆饼,用平直刮刀等物品把圆饼粉刮至一堆,碾压成薄薄的圆饼,如此3~4次,即可使水份均化。

如此制作的粉料打成饼,烧成后饼表面应无斑点或使斑点很轻微。

[?

厂增加测烧成圆饼的直径L烧、重量G烧。

圆饼烘干后与烧成后测直径L干、L烧、G干、G烧时要注意饼序号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

2.11?

厂计算:

烧成收缩%=100×(L干-L烧)÷L干

烧失量%=100×(G干-G烧)÷G干

注意:

圆饼直径测试方法:

把圆饼标识一面向上平放实验台上,把小游标卡尺主副尺尺头张开约70mm,把圆饼移入主副尺尺头中,且把标识的×××原料字迹与主尺杆平行,滑动游标卡尺的副尺至卡住圆饼的一条直径线。

先观察副尺上的“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mm~××+1mm之间(如49~50mm之间)读数“××mm”(如49mm);再观察副尺上的×个大刻度(如标识的2)离主尺上的小刻度右边最近,读数“0.×mm”(如0.2mm);后观察副尺上的该个大刻度后的第几根小刻度(如第二根小刻度)与主尺上的一个小刻度对得最整齐,读数“0.02×几mm”(0.04mm);且让副尺上的该小刻度处于双眼的中心处再确认一次是否对得最整齐,否则,看该小刻度的前或后一根小刻度,三个读数相加即得圆饼的直径“××.××mm”(如49.24mm)。

 

水玻璃、粉状解胶剂的解胶性能检验补充说明

1、水玻璃取样:

在水玻璃槽车上用取样器伸入液面下约30cm取样,倒入干净无水的矿泉水瓶中至满瓶,并拧紧瓶盖。

水玻璃温度较高把矿泉水瓶放入自来水中冷却。

?

厂水玻璃配料如下:

A、用干毛巾擦干球磨罐内和球石的水份。

把毛巾拧干水平铺于分样筛中,用左手捂住球磨罐口,右手托住球磨罐底,把球磨罐倒置,上下震动球磨罐,倒掉球磨罐内和球石上的多数水珠,再把球石倒入分样筛的毛巾上,用毛巾檫干球石表面的水珠。

用另一拧干水的毛巾檫干球磨罐内的水珠。

再把干球石倒回干球磨罐内。

B、在电子称(精度0.01g)上放一不锈钢盘,盘上再放一张A5大小纸,归零,加入标样泥120±0.1g,标样砂180±0.1g(称两份)一份倒入球磨罐中。

C、在电子称(精度0.01g)上放一无水珠干净塑料杯(有水珠则用拧干水的毛巾檫干杯内的水珠),归零,把水玻璃标样(或新样)振动均匀,倒2.1~2.5g于塑料杯中(或用不锈钢勺子的柄端挑取水玻璃样滴入塑料杯中),再用不锈钢勺子的柄端尖一点一点把水玻璃沾出,至电子称显示2.0±0.05g。

电子称归零,缓慢加入约110~115g水,再用勺子一滴一滴加至120±0.1g,用勺子搅拌均匀,全部倒入球磨罐中。

球磨15分钟,泥浆过100目筛于塑料杯中,冷却至室温。

(注意:

标样泥120±0.1g,标样砂180±0.1g,加水量可以是110±0.1g;也可以是115±0.1g;也可以是120±0.1g;也可以是125±0.1g;也可以是130±0.1g;……也可以是200±0.1g;主要是跟标样坭、砂的粘性有关,到底加多少水,要积累工作经验,要把标样水玻璃解胶的坭浆流速控制在40~70秒内为好。

2、粉状解胶剂原料取样:

在车上或仓库中根据原料进货吨数分前、中、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确定取样点和取样包数(1吨以下取3包,1~2吨取6包,2-5吨取10包,5~10吨取12~15包,10~20吨取15~20包,20吨以上取18~25包),用干净取样器从包装袋封口处插入,取约20~50g/包,于干净塑料袋中,各个样点混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检验样。

震动塑料袋中样品混合均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