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原赏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268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黄土原赏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土原赏析.docx

《黄土原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原赏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土原赏析.docx

黄土原赏析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黄土原

 

目录

 

一、作者介绍3

二、其他作品欣赏3

1.WhiteBalance3

2.AnchorPark5

3.Charlottehaven6

三、黄土原介绍6

1.展园简介6

2.展园介绍6

3.外国设计师眼中的中国文化9

四、黄土原赏析11

1.黄土大地真实再现11

2.灯光营造自然之境12

 

 

1、作者介绍

设计师:

丹麦:

StigLAndersson

StigL.Andersson,丹麦著名景观设计师,丹麦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SLA事务所的创始人,他毕业于丹麦皇家艺术设计学院,他曾经在日本做过相应研究,并对日本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1994年起,开始自己的实践和研究,2002年被授予Eckersberg勋章。

SLA的实践范围也从景观扩展到城市、艺术等,他的作品想象力丰富,十分注重细节,并且考虑气候的影响。

曾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大奖、欧洲景观大奖、第一届Topos奖提名。

景观设计师StigL.Andersson:

细节改变生活

象许多北欧设计师一样,StigAndersson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创作源泉,他的设计非常细腻,每一个亲自体验过他的作品的人,都会惊叹于他对细微变化的把握,他寻求自然的纹理以及景观随天象变化而改变的戏剧性。

Stig的花园非常平和,他总是希望将花园与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起来。

展园介绍:

在中国,“土”的意义重大,中国文化源自粘土,粘土为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我将运用黄土、喷泉、石雕、泥塑等展示黄土地的自然气候、植物特色、文化理念。

这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探求和理解。

2、其他作品欣赏

1、WhiteBalance

位置:

哥本哈根

客户:

丹麦外交部

时间:

2009

面积:

5,500平方米。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当千名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代表到达贝拉中心时,他们不会在入场的时候感到无聊。

因为景观设计师StigLAndersson在到达区域布置了一个临时的城市空间,给人们提供思考的精神食粮。

这个临时的空间叫WhiteBalance,StigLAndersson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人们的焦点关注到城市气候问题,并且引起气候峰会的关注。

水镜子

光亮的表面反映了阳光,从而显示了二氧化碳造成的城市过热的痕迹。

反射也意味着你可以减少街头照明能源的使用。

另一个小设计是,在人们抵达的地方,水镜子的边缘被替换为白色石灰岩大回环。

石灰石的使用表达了另外一个故事:

雨水是酸性当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超标时,雨水就会变成酸性,腐蚀石灰石。

所以只要雨水中含有不正常的二氧化碳含量,圆就会慢慢消失。

再加上气候的变化,经常出现的暴雨、城市的密封表面,往往导致洪水。

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当地的渗水池,同时它也将成为美丽的城市休闲绿洲。

到达区域包含3个不同主题的水镜子,一个水镜子含有石灰,轻微蓝色基调就好像来到了丹麦海边著名的莫恩斯悬崖。

另一个水镜子含有生物垃圾,它们会慢慢分解——这是大自然的自己的资源回收方式。

第三个是小喷泉,每两分钟喷射一次。

在这个频率下,每天消耗的水与丹麦平均每天的清洁用水量相同。

生物质

树木和植物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他们增加蒸发,为人们提供遮荫和住所,创造一个舒适的小气候——所有的这一切,都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的影响。

在抵达区,那些安静的树是一种明确的提醒,植物有那么多有益的作用。

自然元素将在未来的城市中,与我们的一切息息相关,前提是这些植物和树木能够持续地活下去而不是被我们忽视。

StigLAndersson说:

“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每个部分是相互依存的。

大自然和城市不应该是对立的,只不过是不同的系统,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要能够保持平衡。

我想气候峰会的举办,将会影响到未来的一种可能,那就是城市和地球资源真的能做到相互平衡。

所以我希望会场前的抵达区,能够激发、深化他们的想法。

2、AnchorPark

位置:

瑞典马尔默

设计阶段:

2000年

地区:

2,9公顷。

在2002年和2004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

提名2003年密斯凡德罗奖。

Anchor公园建立在马尔默市繁茂的生活园区,它的功能是为形成一个开放的、吸引人的城市空间,希望能够为每一个市民所喜欢。

公园是围绕一些老工业厂房建立的,并且跟它们有着相同的名字。

它给了那些建筑随着季节不同的风景和用途。

在瑞典自然环境多样性的影响下,公园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生态群落,比如沼泽,桤木,栎树林和水群落生境——空间的相互融合和空间邀请播放和沉思。

公园的建立为这个区域注入了有变化的时间感。

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那些细微的变化,这使人们有了新的体验,也让他们更加体会到生活在这里的存在感与责任感。

运河沿岸的混凝土基刻有浮雕。

在这里,每年有113天的降雨量汇集在凹痕中,从浮雕中的雨水量和水面的反射,此地自然环境状况的改变清晰可见。

周边由1公里的现浇混凝土构成,曲折行进中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与时间感。

四周有瑞典花岗岩石和可供小坐的树桩。

交互式布局的浅草层形成了包含多个小草丛的整体,每个小草丛都有自己的形式:

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

3、Charlottehaven

位置:

哥本哈根,丹麦

设计阶段:

2003年

地区:

1,3公顷。

提名2004年密斯凡德罗奖

这个花园的名字叫Charlottehaven,我更愿意称它为巧克力公园,它是一种将开放公园与庭院结合的形式,围绕的咖啡桌,可以作为一个小会议地点,人们随意地聊聊天,这让它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公园,而更像是一个房间。

景观部分主要由不同的草组成,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纬度下,不同的季节整个花园就有了不同的美丽,夏季会有蓝色和绿色,冬天则是金黄色,这些细微的变化,让人们的生活有了丰富的感受,颜色的相互作用使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形成了整个空间不同的视觉延伸。

安德森说,“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与人们的生活感受相关,可以有不同的空间体验,所以我愿意去关注这些细节。

三、黄土原简介

 

1、展园简介

在中国,“土”的意义重大,中国文化源自粘土,粘土为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我将运用黄土、喷泉、石雕、泥塑等展示黄土地的自然气候、植物特色、文化理念。

这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探求和理解。

2、展园介绍

在中国,“土”的意义重大,中国文化源自黏土,黏土为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黄土园中,设计师运用黄土、喷泉、石雕、泥塑等展示黄土地的自然气候、植物特色、文化理念。

黄土园中最醒目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平底水池,面积315平方米,深40厘米。

池中绝大部分黄土从黄河收集而来,这个浅水池就像一个微型黄河河滩,游客在园中,可在其中行走。

这个微型河滩也会展现丰水、干枯等不同河滩景态。

园中的植被设计也很独特,昆虫、青蛙等小田园小动物也成为园子设计元素。

每当晚风习习,竹林中的风声与青蛙的呱呱叫声糅合在一起,让人们尽情享受泥土的乐趣。

最调皮:

美国大师

 迷宫园里和记者捉迷藏

 小时候,大家都玩过走迷宫。

世园会上有个“绿色迷宫”,可以让你重拾儿时的记忆。

 设计“迷宫园”的美国人玛莎舒瓦茨是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以设计个性独特而著称。

这个“迷宫园”将中国的“窑洞”和美国的“迷宫”相结合。

园子由西安的传统青砖墙构成,一系列狭长的走廊将内部空间隔开,100多棵垂柳的枝条上悬挂的1000多个小铜铃在微风中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走进“迷宫园”,玛莎立刻展现了风趣幽默的一面,竟与本报摄影记者捉迷藏。

走廊四处都是镜子,他们俩各自拿着相机藏着躲着互拍,看谁能入了谁的镜头。

 在谈到是否满意这座建成的“迷宫园”时,玛莎说:

“我觉得还不错,但跟我的设计有些不同。

还有我觉得青砖墙再高些或许会更好。

但现在也不错。

 

 最开心:

德国大师

 我在中国也有粉丝了

 世园会上有个神奇的大地洞,可以倾听世界那头的声音。

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在阿根廷的奶牛声、纽约轰隆隆的火车声、瑞典海员的声音中与世界另一端“沟通”。

 设计“大挖掘园”的德国大师马丁雷恩卡诺九月份来看世园会,这次来的是另一位德国女大师——“大挖掘园”的另一位设计者、项目负责人伊波丽达尼科特拉。

 第一次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大挖掘园”时,她说:

“我很满意,是按照我们的设计建造的,做得很好。

站在这儿,听着传来的声音,我有种回家的感觉。

小时候,大人们常说,只要一直往下挖地洞,就能到达中国。

现在我们真的将这个洞挖到了中国,小时候的梦想成真了。

 当记者正在采访伊波丽达时,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走到记者面前说:

“你告诉她,她的创意太好了,我太喜欢了。

我能否跟她合个影?

”当记者翻译给伊波丽达时,她说:

“我太高兴了,我们在中国也有粉丝了。

最深情:

丹麦大师

 在园子里跑着拍蝴蝶

 在世园会的大师园中,有个“黄土园”,通过黄土、喷泉、石雕、泥塑等来展示黄土地的自然气候、植物特色、文化理念。

 设计“黄土园”的丹麦大师史蒂格L安德森是北欧景观设计领军人物。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使用黄土时,史蒂格笑着说:

“黄土在中国,特别是西安随处可见,可以表现中国的特色文化。

这是我在中国设计的第一个园林,我要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中国元素。

对我而言,它就像一个特别的‘孩子’,我很珍惜。

 第一次走进自己设计的“黄土园”,史蒂格用手机摄下园中的一草一木,不时地在每一处细节驻足。

当看到园子里飞来飞去的蝴蝶时,他既惊诧又开心,在园子里到处跑着用手机拍蝴蝶。

 当记者问是否满意建成的“黄土园”时,他说:

“有点小遗憾。

设计时,这里铺的草坪应该齐膝高,但现在草太少了,又稀疏,希望过一段时间,草能够长得更高一些。

 

最深奥:

澳大利亚大师

 设计花园就像讲故事

 设计“通道园”的澳大利亚设计师维拉迪米尔西塔将自己对人生的哲思贯穿于设计之中,用深奥而神秘的花园讲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他说:

“我们在讲故事,设计花园就像讲故事,也许是碎片,但对于听者来说,也有一些隐喻,但要看每个人自己不同的解读方式。

通道园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结合,包含着很多关于中国和未来的思考。

最淡定:

中国大师

 有争议很正常

 面对游客对大师园或惊叹、或摇头的表情,在世园会现场的中国设计师、大师园的组织者王向荣表现淡定。

对于大师的设计风格的接受程度,王向荣说,“争论很多,看不懂、不接受的反应都是正常的,展览就是这样的。

你可以不接受,因为未来不是一个模板,迫使人们接受,而是提供一个更宽泛的、更包容的对未来的理解,这才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谈到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王向荣直言,“由于一些大师的设计是非常规的、抽象的,咱们的施工队在某些方面还欠缺创意园林的建造经验。

但能做到目前的标准已非常不易。

 王向荣说,“组委会的高标准、高要求和高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次世园会的成功。

”本报记者袁金会徐娟

丹麦著名设计师斯汀格·安德森创作了大师园中最具东方特色的展园“黄土园”。

他告诉记者,西安世园会的设计体验是一次十分难忘的经历。

他本人已5次来到中国,对于中华文化中的“土”元素印象深刻。

中国远古传说中就有大地之母女娲黏土造人、繁衍后代、造福人间;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兵马俑,也是由黏土制成。

黏土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制作工艺的精髓,更令无数人为之着迷。

这次在西安,他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重新探索土的定义。

大师运用黄土、喷泉、石雕、泥塑等展示黄土地的自然气候、植物特色和文化理念。

打开喷泉前后的黄土园,用干涸和润泽的对比诉说天地循环和环境的脆弱。

或者,让人可能想到黄土地、黄皮肤、黄河。

这样的设计带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考,这就是他想要的——一次跨越国界的思想火花的交融。

3、外国设计师眼中的中国文化

“在中国,‘土’的意义重大,中国文化源自粘土,粘土更为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我将运用黄土、喷泉、石雕、泥塑等展示黄土地的自然气候、植物特色、文化理念。

”这是丹麦著名景观设计师、北欧景观设计领军人物StigLAndersson对中国文化的探求和理解。

  黄土园含有黏土元素以及一个不规则的平地水池,水池面积为513平方米,深40厘米,水池中湿润的黄色地面倒影着四周景色:

大树、天空和游客。

当水干涸时,黏土开始开裂,形成月形表面。

当喷泉湿润黏土时,黏土又重现,这就是宛若黄河的眼泪在园中的土地上流淌。

  站在黄土园放眼望去,似乎所有的元素都和土有关,在黄土园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9个泥塑了。

这些杰作均出自StigLAndersson之手,设计师亲手用泥土捏制造型然后根据模板再烘烤起来。

9个泥塑呈红色,与旁边的树木和泥土相映衬显得格外的鲜艳和耀眼。

由此,我们便可将记忆迁回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层多呈红或浅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这也是“滚滚红尘”这一词的由来。

泥塑和真人的高度差不多,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人脸的形状。

当然,每个人的感观都不尽相同,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无拘无束地张开想象的翅膀,而且丹麦设计师在园区里散置的黄土都是从黄河和几条支流的河床上收集来的,开园后游客还可以来这里亲手捏泥巴。

  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那么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当黄河沿岸的黄土以独具匠心的造型展示于游客眼前时,“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理念便渗入心田。

 

在中国文化中,“黄土”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黄河成了我们的母亲河,养育着中华儿女。

在世园会大师园的黄土园中,参观者将走进一场“黄土”的盛宴,亲近泥土、亲近大自然。

  放眼望去,黄土园中所有的元素都与“土”有关。

  记者昨日走进黄土园,最醒目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平底水池,面积315平方米,深40厘米。

丹麦设计师史蒂格·L·安德森说:

“池中绝大部分黄土从黄河收集而来,还收集了来自西安北部7条河流的泥土以及中国其他省份的泥土。

收集的泥土晒干之后,先存放在当地仓库中,然后用这些收集的泥土对水池重新进行填埋。

”  这个浅水池就像一个微型黄河河滩,如果身在园中,你可在其中行走,池中湿润的黄色地面能够倒映出四周的景色:

大树、天空,还有你的身影。

当水池干涸时,粘土便开始开裂,形成月形表面。

当喷泉湿润时,粘土又重现,这就宛若黄河的眼泪在园中的土地上流淌。

喷泉的用水都是从大自然中收集的河水、雨水。

水池的底座,还堆砌着一些倾斜的石雕和垂直的镀金钢铁边缘,是艺术与现代的美妙结合。

  园中散落的陶泥塑,鲜亮的红色十分显眼。

花园里摆设的9个赤陶泥塑,都是用手工制作,延续了几百年以来的传统工艺。

这些泥塑都穿上了红色的“亮衣”,在周围树木和泥土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它们与真人一样高,将会是参观者拍照的绝佳“伴侣”。

  水池的四周,是一条长140米的砖路;沿着这条路,参观者可一直穿过花园。

砖路时宽时窄,像一条蜿蜒的河流,绕过层层的障碍,流畅前进。

花园是一个矩形围合,四周是浓厚的竹林;园中有7棵保留下来的大树和83棵新植的大树,还根据观景点的不同,选取了5种外来开花植物,地面上则种植了冬麦。

这些树木树龄不同,形状各异;有的树木茁壮成长时,有的已开始凋落,演绎着植物生长的轮回。

花园的西侧,设有一个入口。

花园地势平坦,水池四周的地势略高于中间。

因为花园底座的地势比四周的土层和竹子林都要低,游客进入花园时,是一路向下,竹林中的风声与青蛙的呱呱声糅合在一起,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泥土的乐趣。

  到了夜晚,黄土园中还有绚丽的灯光,利用光纤技术进行照明。

喷泉中,水流在白光中跳动。

花园小径沿途摆设有低柱,黑色的细柱子安装着筒灯,浅蓝色的光凸显出小径的蜿蜒曲线,同时又照亮特定的树木以及整个地面的植被。

带有过滤器的聚光灯,还把青蛙的头像投影到泥层之上;金黄色的灯光,更加重了黄土的气息,打造出最自然的环境。

4、黄土原赏析

在中国文化中,“黄土”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风力的作用下,黄土能够堆积形成肥沃的平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黄河既给人们带来了祝福,也带来了灾难,她一直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儿女的象征。

让我们深深体会“保护黄河,保护我们的家园”的深刻意义。

步入大师园之一的“黄土园”,您就能在这里感受一场“黄土”的盛宴,亲近泥土,亲近大自然。

1、黄土大地真实再现

在黄土园中,放眼望去所有的元素都与“土”有关。

虽然展园是出自丹麦设计师之手,但一定会让国人产生无比的亲近感。

走进园中,最醒目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平底水池。

水池面积为315平方米,深40厘米。

丹麦设计师史蒂格L安德森说:

“池中绝大部分黄土都是从黄河收集而来。

我们还收集了来自西安北部7条河流的泥土以及中国其他省份的泥土。

收集的泥土晒干之后,先存放在当地仓库中,然后用这些收集的泥土对水池重新进行填埋。

  这是一个浅水池,如果身在园中你可在其中行走,池中湿润的黄色地面能够倒映出四周的景色:

大树、天空,还有你的身影。

当水池干涸时,黏土便开始开裂,形成月形表面。

当喷泉湿润黏土时,黏土又重现,这就宛若黄河的眼泪在园中的土地上流淌。

喷泉的用水都是从大自然收集的河水和雨水。

水池的底座还堆砌着一些倾斜的石雕和垂直的镀金钢铁边缘,是艺术与现代的美妙结合。

这些石材取自本地,钢铁边缘则是用垂直的材料互相堆砌形成的,保留最自然的原貌以形成蜿蜒曲折的形态,给水池增添了几许灵动与柔美。

陶泥塑打造万绿丛中一点红

花园里摆设的9个赤陶泥塑,都是用手工制作,经烘烤而成,延续了几百年以来的工艺传统。

这些泥塑都穿上了红色的“亮衣”,在周围树木和泥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它们与真人一样高,将会是你拍照的绝佳“伴侣”。

如果想知道泥塑的模样,你可一定要来园中一探究竟啊。

花园小径的沿途设有3处休息站,每一处休息站都设有砖块柱基,形状犹如雕刻在传统花园墙上的月亮洞,既可通行,也可透光。

蜿蜒墙体上的几何窗洞能够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独特的景色。

花园中体验柔与刚的完美结合

水池的四周是一条长140米的砖路,沿着这条路你可以一直穿过花园。

砖路时宽时窄,像一条蜿蜒的河流,绕过层层的障碍,流畅前进。

花园是一个矩形围合,四周是浓密的竹林。

园中有7棵保留下来的大树和83棵新植入的大树,还根据观景点的不同,选取了5种外来开花植物,地面上则种植了麦冬。

这些树木的树龄不同,造型各异。

当有的树木茁壮成长时,有的则开始凋落,演绎着植被生长的轮回。

花园的西侧设有一个入口。

花园地势平坦,水池四周的地势略高于中间。

因为花园底座的地势比四周的土层和竹林都要低,游客进入花园时,是一路向下,竹林中的风声与青蛙的呱呱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泥土的乐趣。

园中还有一座小桥,这座桥是由闪闪发亮的黄色铁炉条建成的,分成3段,并在不同的方向连接着,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大尺度的“Z”字形,踏上小桥你可在园中随意穿梭。

柔软的泥土和鲜花搭配上铁质的小桥,让您体验到柔与刚的完美搭配。

2、灯光营造自然之境

黄土园中到了夜晚还有绚丽的灯光,利用光纤技术进行照明。

喷泉中,让水流在白光中跳动。

花园小径沿途摆设有低柱,黑色的细柱子安装有筒灯,用浅蓝色的光照,以突显小径的蜿蜒曲线,同时又照亮特定的树木以及整个地面的植被。

带有过滤器的聚光灯还把青蛙的头像投影到泥层之上,金黄色的灯光更加重了黄土的气息,打造最自然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