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317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问答题docx

 

第一章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答:

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OSI/RM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络。

2、简述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答:

从定性的方式上,我们一般说,地理位置上局限在小范围(如1km左右)内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而距离范围能达到很大(如几十到几千公里)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广域网。

定量上定义:

网络上任意两台主机通信,若发送方主机法接收方主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如果数据包还没发送完,但是数据包中最先发送出去的那部分数据已到达接收方,这就是局域网的距离状态,这样的网络就是局域网。

反之,如果发送方的数据包都已发送出去,但数据包的最先发送那部分仍在网络路上传输,尚未达到接收方主机,这就是广域网距离状态,这样的网络就是广域网。

3、指出OSI/RM体系结构的各层次名称。

答:

答:

1)网络通信技术功能模块化;

2)网络技术标准化;

3)让网络技术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4)让网络技术清晰,保证设计和管理上相对的独立性和针对性。

5、简述OSI/RM和TCP/IP的异同。

答:

不同点:

1)0SI相对严谨,只允许相邻层之间的交互,不允许跨层交互。

而TCP/IP则允许跨层封装。

2)OSI更具理论性,层次清晰分明,适合理论研究。

TCP/IP在现实应用中发展而成,更具现实性,但是相对缺乏层次功能上的清晰性和严谨性。

3)OSI过于理想化,未考虑对异构网络的互联。

TCP/IP在实践中诞生,很早就考虑异构网互联问题。

4)OSI是理论上的标准,TCP/IP现在是事实上的标准。

相同点:

1)都体现对网络技术分层设计思想。

2)两者包含类似的分层功能,甚至有的层次功能几乎重合。

第二章

1、根据下列数字传输示意图确定其传输的比特率。

时钟周期20ns

时钟频率

50MHz

o!

i:

o:

o:

iioii:

i:

o

数字信号

曼彻斯特编码

答:

时钟周期20ns,曼彻斯特编码属于二元制编码,所以波特率大小等于比特率大小;且按照上图,一个码元占一个时钟周期,因此有,每20ns发送一个码元,也就是每20ns发送一个比特,这样,比特率就是:

1比特/20ns=50Mbpso

2、确定下图描述的模拟传输的数据率。

载波周期5ns

模拟载波

200MHz

数字信号

幅移键控

ASK

答:

上图也是采用一元制模拟调制,每一个信号单位(也是码元)发送一个比特,而每一个信号单位占用模拟载波的4个时钟周期,每个时钟周期是5ns,所以,每个信号单位占4X5ns=20ns的时间宽度,即每20ns发送一个信号单位,也就是每20ns发送一个比特,于是,数据率就是:

1比特/20ns=50Mbpso

3、画出此比特串“10011101”的曼彻斯特编码。

答:

10011101

4、举一个半双工通信的例子,并阐述半双工的原理。

答:

对讲机。

可以双向通信,但是每一时刻只能有一方向另一方发信息,完了之后另一方才能向这一方发信息,即只能轮流向对方发信息。

5、叙述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区别及其应用场合。

答:

区别:

同步传输通信双方一般一帧为单位,在发送帧的过程中没有其他辅助控制信息;异步传输一般将帧再分成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地发送,每个字节之间没有辅助控制信息位。

应用场合:

同步传输适合于通信双方时钟频率极其接近的条件下,适合高速传输;异步传输适用于通信双方时钟频率有较大误差的情况下,传输速度一般要低于同步传输。

6、比较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区别。

答:

同步时分复用,在一个复用帧中对每一个时间片的利用是固定的,即每个时间片都是固定给某一用户使用的,不允许其他用户占用;而异步时分复用的复用帧的时间片利用不是固定的,只要当前这个时间片空闲,任何想要使用的用户就可以使用。

7、通过和其他传输媒体比较,说明光纤传输的优点。

答:

1)光纤以光波作信号载体,相对于双绞线的电磁波信号,它的频率极高,因此几乎不受平时的电磁干扰。

所以,信号传输具有低得多的误码率,也就是有大得多的可靠性。

2)光波频率范围宽,复用程度相对电话线的模拟电磁波广得多,所以能达到极高的传输速度。

8、分别说出双绞线T568A和T568B的线序标准。

答:

T568A: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第三章

1、举例说明共享式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和全双工以太网的特点和区别。

答:

共享式以太网,所有主机属于同一个冲突域,共享同一个网络链路带宽,发送信号会出现相互冲突,需要采用CSMA/CD技术。

主机间通信是半双工方式。

交换式以太网,每个交换机端口就是单独一个冲突域,连在不同端口上的主机独享该端口的带宽,发往不同的目的主机两路信号不会出现冲突,如果主机间全双工通信,则不需要用CSMA/CD,如果是半双工通信,还是需要CSMA/CDo

全双工以太网,就是完全以全双工通信的交换式以太网。

2、比较以太网和令牌环网的优劣,并指出令牌环网淘汰的原因。

答:

1)在主机接入技术上,以太网属于随即接入,令牌环网属于受控接入。

带宽利用率,令牌环网要高于以太网。

2)在通信速率上,以太网只有10Mbps,而令牌环网能达到16Mbpso

3)在成本上,令牌环网要高于以太网。

4)在组网和管理的方便性上,(双绞线)以太网要远好于令牌环网。

令牌环网的淘汰,主要输在技术的易实现性、组网管理的简洁性上和组网成本上。

3、简述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最主要的技术差别。

答:

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主要技术差别在于物理层的功能特性,即信号的编码技术上。

4、指出下列两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模式。

A■

*、/\

00000

答:

(1)对等模式。

(2)AP模式。

(3)桥接模式。

5、指出以太网限制最小帧长的原因。

答:

因为以太网争用期是51.2Ps,而以太网带宽是10Mbps,所以,如果是成功发送的数据帧,至少发送:

10MbpsX51.2us=512字节=64KB。

在争用期内因信号冲突而发送了一部分的帧数据都是属于残帧,都小于64KB,都将被丢弃,所以规定,正常帧必须大于等于64KB。

6、根据下图描述PC3给PC5发送MAC帧的过程。

MAC地址左

MAC地址

端11

00-11-A0-BC-73-I8

9

00-40-A3-6B-X2-56

1

00-1I-D8-9E-8A-C2

6

00-2A-38-61-86-A0

7

00-50-D1-34-7D-90

3

Switch/51lt和2

答:

1)PC3生成数据帧,源MAC地址是00-50-D1-34-7D-90,目的MAC地址是00-2A-38-61-86-A0o即第四项

2)PC3将该数据帧发往交换机的端口3,交换机查看该帧的目的MAC地址,并在MAC地址表中找与之对应的项,显然是第4项,对应端口号是2。

3)交换机将该帧从端口2转发出去,即发送到PC5。

4)PC收到该数据帧,即完成此次帧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7、根据上面问答题6的图示,描述交换机学习到图中的MAC地址表的过程。

答:

1)初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是空的。

2)PC4最先发送数据帧(目的地不限),交换机收到PC4的MAC帧,检查源MAC地址00-11-A0-BC-73-18,发现该地址未存于MAC地址表中,于是,将其加入,又因为该数据帧是在交换机的端口9收到的,所以,该MAC地址对应端口9。

这样,就学习到了PC4的MAC地址,也就是第一个MAC地址。

3)然后,PC2也发送数据帧(目的地不限),类似2)的情况,交换机也会学习到PC2的MAC地址,并将它填入MAC地址表,也就是上述MAC地址表中的第二行。

4)以此类推,接着是连端口6的PC1发送数据帧,再接着是连端口2的PC5发送数据帧,最后是连端口3的PC3发送数据帧。

交换机将依次完成对这些PC机的MAC地址的学习,并将他们填入MAC地址表,即得到上述习题6中的图示情况。

8、要发送数据串:

1001011,现采用CRC检错技术对它实行差错控制,采用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确定添加冗余码后实际传输的数据。

答:

生成多项式是P(X)=X4+X+1,所以,生成校验码的除数就是:

10011,用它除数据串1001011,过程如下:

1000111

10011110010110000

12也湾津

11100;i

10011时llliol10011!

11016

10011

1001

所以,校验码就是1001,将校验码添加到要发送的数据1001011后面,即得到

lOOlOlllOOlo

第四章

1、阐述广域网PVC和SVC的异同。

答:

1)PVC和SVC是采用虚电路服务的广域网所采用的两种虚电路的不同形式。

2)PVC是永久虚电路,即在两端DCE通信之前就已建立,且一直维持,即使没有数据通信也是一样。

而SVC是交换式虚电路,当一端的DCE准备发送数据至另一端DCE事才临时建立虚电路,通信完成后,再释放该虚电路。

2、叙述广域网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的异同。

答:

1)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是广域网内部数据转发的两种方式。

2)如果采用虚电路服务,那么在一次通信交互中,每个数据包(分组)的在广域网内经过的线路是固定不变的。

而采用数据报服务,那么在一次通信交互中,各数据包在广域网内部所走的线路不是固定的,比如:

有可能第一个数据包是走A-C-D-E-B这样一条路径

(这里A和B分别是起点和终点,而C、D和E是广域网内的某3个交换节点),而第二个数据包可能会走A-F-G-E-B这样一条路径。

3、指出ARPANET的网络拓扑结构相对于局域网的星型、树型和环型结构有什么优点。

答:

ARPANET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状拓扑结构,具有链路冗余的特点,即,一条链路突然故障不通,不会导致两个终端主机不能通信的后果,因为有备份路径可走。

相比较,星型、树型和环型拓扑结构就不具备这种优点。

4、看下图回答问题:

如图,是-•个帧中继网示意图,图中有两条永久虚电路:

一条从主机A到主机C(也可以反过来说),另一条从主机A到主机E。

其中,主机A到主机C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A端的DLCI值是102,则

1)主机A到主机C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C端的DLCI值是否也是102?

为什么?

2)主机A到主机E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E端的DLCI值能否取102?

为什么?

3)主机A到主机E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A端的DLCI值能否取102?

为什么?

答:

1)不一定,因为DLCI值只具有本地意义,这里的本地是指某一个DCE/DTE端。

2)可以,因为主机A到主机E的永久虚电路在主机E端的DLCI值不会跟主机A端的102冲突,因为DLCI值只具有本地意义。

3)不能,因为在主机A端的已经有102这个本地DLCI(用于标识主机A到主机C的PVOo

5、为下列ARPANET的剩余3个IMP填入路由表内容:

6、简述点对点广域网在拓扑结构上的特殊性。

答:

点对点广域网其实只是一条链路,在拓扑结构上其实就是一条线段。

第五章

1、比较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主要功能和区别。

答:

1)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都具备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功能,都能识别处理MAC帧。

2)三层交换机还能识别网络层数据包(如IP数据包),能实现跨IP网段通信,而二层交换机没这个功能。

2、比较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主要功能和区别。

答:

1)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都有互联多个IP网段的功能。

2)路由器还能连接两个异构网段,如局域网和广域网。

路由器还能实现NAT等功能。

而三层交换机一般用于连接同种网络,如多个以太网段。

3、什么是NAT?

并简述其原理。

答:

NAT,即网络地址转换,它将发往外网的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内网地址)转换成一个合法的全球IP地址(以代表该内部网络),然后再将该IP数据包发往外网;之后所有从外网进来的目的IP地址是该全球IP地址的IP数据包,会做相反处理,即把该全球的目的IP地址再转换回之前的内网IP地址。

4、简述使用保留IP地址和采用NAT技术的意义。

答:

1)保留的IP地址可以被不同单位重复使用而无须花钱申请,就延缓了IP地址耗尽的趋势。

2)NAT技术能让一个单位内部随意使用那些保留的IP地址而无需考虑其他单位是否也使用了这些保留IP地址。

5、什么是子网掩码?

简述划分子网的意义。

答: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串,一般是表现为连续的一串二进制1紧接着连续的一串二进制0,子网掩码用于指出,在划分子网的网络上子网号的位数。

划分子网的意义,主要在于更有效地利用原来的分类IP地址。

6、分别指出A类、B类、C类保留IP地址的范围。

答:

A类保留地址:

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10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即:

10.0.0.1—10.255.255.254

B类保留地址:

10101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1—101011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0

即:

172.16.0.1—172.31.255.254

C类保留地址:

11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01111111111111110

即:

192.168.0.1—192.168.255.254

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Switch

()0-11-2A-3C-16-5500-1C-21-BC-38-E1

1)在PCI的命令行下,输入:

ping192.168.18.13/。

如果PC1在ARP缓存中找不到关于192.168.18.13的选项,会作何动作?

2)根据上图简述PC1进行上述动作的过程。

答:

1)PC1将发起ARP过程,即在本地网络广播一个ARP请求帧,询问192.168.18.13的MAC地址。

2)

i)首先PC1生成一个ARP请求帧,帧的目的MAC地址是以太网广播地址:

FF-FF-FF-FF-FF-FF,源MAC地址是PC1自己的MAC地址:

00T1-2A-3CT6-55,里面内容包含PC3的IP地址,生成的ARP请求帧将发往交换机Switch»

ii)交换机将该帧广播到(即转发到)所有其他连上的端口,这样PC2和PC3都会收到。

但是只有PC3会响应,因为ARP请求帧中有PC3的IP地址。

iii)于是PC3会生成一个单播的ARP响应帧,目的MAC地址是PC1的MAC地址,源MAC地址是PC3的MAC地址,里面内容包含应答内容。

ARP响应帧发给交换机,交换机再将该帧转发给PCI,PC1收到该帧获取PC3的MAC地址。

这样就完成整个ARP过程。

8、设某单位想在一个C类网络地址192.168.12.0上规划子网,现根据需要将它划分为6个不同的子网,每个子网主机数不超过30台。

试计算子网号位数、用该子网位数可划分的最多子网数、划分子网后主机号位数、子网掩码和网络地址。

答:

C类网络地址192.168.12.0默认网络号位数是24,主机号位数8,设子网号位数是x,那么根据要求有:

2*-226,且2小-2230,即分别有:

xN3,且xW3,于是有:

x=3。

3位子网位,最多可划分23-2=6个子网;

划分子网后还剩下5位主机号;

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224;

6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是:

192.168.12.32

192.168.12.64

192.168.12.96

192.168.12.128

192.168.12.160

192.168.12.192

9、根据下图,完成相关任务:

1)填写各路由器的路由表内容:

R1的路由表

目的地主机所在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192.168.18.0

255.255.255.0

直接,端口F0

192.168.20.0

255.255.255.0

直接,端口F1

60.68.30.0

255.255.255.252

直接,端口S0

172.28.33.0

255.255.255.0

60.68.30.2

202.105.1.0

255.255.255.252

60.68.30.2

10.38.60.0

255.255.255.0

60.68.30.2

R2的路由表

目的地主机所在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192.168.18.0

255.255.255.0

60.68.30.1

192.168.20.0

255.255.255.0

60.68.30.1

60.68.30.0

255.255.255.252

直接,端口so

172.28.33.0

255.255.255.0

直接,端口F0

202.105.1.0

255.255.255.252

直接,端口S1

10.38.60.0

255.255.255.0

202.105.1.1

R3的路由表

目的地主机所在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192.168.18.0

255.255.255.0

202.105.1.2

192.168.20.0

255.255.255.0

202.105.1.2

60.68.30.0

255.255.255.252

202.105.1.2

172.28.33.0

255.255.255.0

202.105.1.2

202.105.1.0

255.255.255.252

直接,端口so

10.38.60.0

255.255.255.0

直接,端口F0

2)根据所填路由表内容,描述从IP地址是192.168.18.10/24的主机发送一个IP数据包到IP地址是10.38.60.21/24的主机时,各路由器对该IP数据包的转发处理过程。

答:

A)主机生成一个IP数据包,目的IP地址是10.38.60.21,源[P地址是192.168.18.10,因为目的主机不在本网段,所以将该IP数据包发送给本地网关,也就是路由器R1的端口FOo

B)R1收到该IP数据包,根据目的IP地址10.38.60.21查找自己的路由表,发现应该

将该数据包转发给60.68.30.2,即路由器R2的端口S0。

C)R2收到该数据包,同样会根据目的IP地址10.38.60.21查找自己的路由表,根据路由表,应该将它转发给202.105.1.1,即路由器R3的端口S0。

D)R3收到该数据包,也会根据目的IP地址10.38.60.21查找自己的路由表,根据路由表,应该将将它从自己的端口F0转发出去。

E)最后目的主机10.38.60.2将收到该IP数据包。

上述过程其实省略了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和解封的过程叙述。

第八章

1、简述运输层端口号的意义。

答:

运输层口号用于标识同一IP地址主机中同时运行的不同的网络应用进程。

2、改正下列TCP三次握手图示中的错误,并说明为什么。

答:

主机B答报文中的Acknowledgment应该是x+1;

主机A的确认报文中SYN比特不应该再置1,而是0。

3、比较用UDP传输和用TCP传输的使用场合及各自特点。

答:

UDP传输适合于一次少量数据,且数据的可靠性要求不高;

TCP传输适用于一次传输大量数据,且要求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4、简述下列TCP报文的具体数值字段的意义。

答:

第1行:

80是源端口,7308是目的端口。

第2行:

2010766208是序列号。

第3行:

3266130026是确认号。

第4行:

首部长度5,即5X4=20字节,ACK比特是1,表示这是一个TCP同步报文;

窗口字段4096,表示限制对方在收到这边的确认前暂时只能发送4096字节的数据。

第5行:

首部校验和,还有16位的紧急指针。

第6行:

MSS选项值是1024,即告诉对方自己能接收的最大TCP报文长度是1024字节;接着是填充项。

最后是数据字段。

第七章

1、简述DNS的意义。

答:

用接近于自然语言的符号标识主机,便于记忆。

域名采用分级形式,便于大规模层次式管理。

2、看下图:

DHCP

 

Switch

如果:

1)PCI的本地连接被设置成“自动获取IP地址”。

2)PC1刚刚开机。

请简要描述:

PC1在获得IP地址之前跟DHCPServer之间的通信过程和主要内容。

答:

PC1广播DHCP发现报文,交换机将该报文转发到DHCP服务器;

DHCP服务器广播DHCP提供报文,交换机将其转发到PC1;

PC1广播DHCP请求报文,交换机将其转发到DHCP服务器;

DHCP服务器广播DHCP应答报文,交换机将其转发到PC1-

3、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DHCP发现报文要用广播?

2)为什么DHCP提供报文要用广播?

3)为什么DHCP请求报文要用广播?

4)为什么DHCP应答报文要用广播?

答:

1)因为DHCP客户端不知道DHCP服务器的IP地址。

2)因为DHCP客户端还没有IP地址。

3)因为可能不止一个DHCP服务器对DHCP客户段发送了DHCP提供报文,DHCP客户端要从中选择一个,同时也是拒绝了其他的DHCP服务器,所以要广播。

4)因为DHCP客户端还没有IP地址。

4、列举因特网的网络服务及其熟知端口。

答:

DNS服务:

UDP端口53;

DHCP服务:

UDP端口67;

HTTP服务:

TCP端口80;

FTP服务:

TCP端口21;

SMTP服务:

TCP端口25;

POP3服务:

TCP端口110;

telnet服务:

TCP端口23。

5、网络邮件在发送当天显示发送成功,但第二天发现系统退信:

提示发送失败,试分析其原因。

答:

邮件成功发送到了自己邮箱的服务器,但是自己邮箱的服务器未能成功将邮件发送到收信人邮箱的邮件服务器,可能由邮箱地址错误造成。

6、结合下图,描述浏览器端访问Web服务器主页www.nbcc.cn的较详细过程。

过程要涉及数据在协议层次中的封装和解封地描述。

客户机服务器

浏览器Web服务进程

答:

1)客户机的浏览器按照http应用的格式生成http请求报文;

2)报文在运输层封装成TCP报文,目的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