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766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docx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

(一)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1、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先秦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中就逐渐出现了权力的萌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实际上是史前社会的部落酋长。

中国的早期国家是以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组建而成的部落国家。

随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的建立,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如夏朝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王位世袭制”。

商代的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尽管商王对外服的控制有限,但基本上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

夏商的王权与神权结合,特别是商朝,商王既是人,又是神,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建立后,在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的政治制度:

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制度,以分封制为基本方式的治理制度,以世卿世禄(西周贵族后代依据血缘关系承继先人的封地、官职)为基本方式的“亲贵”世代为官制度,以及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乐制度。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国一体”政治结构(即血缘关系政治化和政治关系家族化的结合体)的奠基时期。

这一政治特征一直延续到清朝。

另外,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分封制的瓦解和社会大变革的兴起,区域性的君主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以秦国为代表的诸侯国君执掌大权,通过在新占领的土地上设立郡县、任命官吏,加强了国君对地方管理权的控制,实现了由血缘关系统治向地域关系统治的转化;通过军功制度,职业官僚逐步取代世卿世禄。

韩非的法家思想,公开宣扬君主专制、集权政治,并成为该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秦朝

秦朝创立,为后代所沿用,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概念:

君主专制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核心是皇位终身制、世袭制、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核心是地方听命中央。

关系:

同强同弱;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实行君主专制。

产生原因:

经济上:

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其政治利益。

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产生,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

客观背景:

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朝的软弱无力。

教材就是按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条主线的演变编写的。

演变史实:

君主专制:

秦朝: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西汉:

内外朝制度;魏晋南北朝:

三省体制;唐朝:

三省六部制;宋朝: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期,权大,威胁皇权;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南书房、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中央集权:

秦朝:

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汉:

在继承郡县制度的基础上,汉代在部分地区恢复了分封,形成了郡国并行体制。

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武帝等采取限制、削弱诸侯王势力等措施(如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但分封亲贵的形式一直延续。

东汉时期,在原有的郡县两级行政基础上,加设具有监督职能的州(刺史增加行政权、军权,改称州牧),逐渐转化为三级行政。

唐朝:

唐玄宗在地方设节度使,掌控一地军、政、财权,发展为割据势力,安史之乱之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削弱。

宋代:

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将精锐归人中央禁军。

行政上由中央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以通判牵制。

经济上各地财赋绝大部分收归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朝:

在采纳汉族官制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制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中书省兼管大都附近地区事务。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以总揽地方事务,受中央节制,行省划分时利用山川地形,犬牙交错,制约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在地方上,明朝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设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清朝:

在地方管理上,清朝出于维护中央集权、满洲贵族权力的需要,因俗而治(即地区不同治理方法不同),对汉族为主地区沿用明朝制度,设置省、府、县三级行政,对满洲族兴起的东北地区和控制较晚的新疆等地设置将军辖区,对蒙古实行“盟旗制”,在西藏、青海等地设置大臣辖区。

评价:

辩证地看待,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

前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后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作用。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但中央集权制度仍存在。

中国近代君主专制制度消亡原因:

①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必然要求废除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专制制度。

②政治上: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

③外来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传人,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

规律总结:

一个集中:

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两对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两大思想:

秦朝时思想基础是法家思想,西汉武帝之后为儒家思想。

三个趋势:

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取消;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趋严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对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

四个发展阶段:

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古代选官制度

演变:

⑴先秦:

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世卿世禄制(标准为世袭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

(标准为军功)⑵汉:

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自下向上推荐人才,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

(标准从德才到门第)⑶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标准为门第)⑷隋唐:

科举制(积极作用为主,标准为才能)⑸宋:

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特点:

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标准为才能)⑹明清:

实行八股取士(消极作用为主,标准为忠顺)

认识:

⑴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德才—门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⑵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公开考试。

⑶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⑷科举制始终重文轻武,重理论轻实践。

⑸统治者掌控人才的选拔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监察制度

演变:

秦朝: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西汉:

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北宋:

设通判,监督知州;明朝:

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认识:

⑴中国古代监察部门的设立实现了中央或地方各部门的分权、制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⑶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政体下的职能部门。

伴随封建社会的衰落,其消极作用越发突出。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第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渗透在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中。

第二,专制制度严密,延续时间长且日益强化。

第三,官僚政治体系完备、发达,对世界产生一定影响。

二、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臣民到公民是近代以来西方世界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民主:

从实质来看,权力共治而非专断;保障人民各方面权利的发展而非仅仅是特权者的利益。

从形式来看,有选举、协商和监督等等。

民主政治:

体现民主的国家政权管理形式和为实现民主而进行的政治建设活动。

民主政治制度:

为贯彻民主政治而采用的制度、体制、措施。

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是世界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

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差异使得民主政治的建设不是同步实现的。

古代世界中,希腊雅典最早建立民主政治,中世纪以来,英、法等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代表会议制,成为近代民主政治的雏形。

17世纪以来,民主政治从西方欧美地区逐步向世界扩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从行使民主权利的范围看,民主政治经历了古希腊时期以雅典为代表的“政权在全体公民(指成年男性公民)手中”的直接民主、近现代由选出的不同阶层代表实行治理的“代议制民主”即间接民主(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最先实现)。

从获得民主权利的范围看,民主政治经历了有财产、性别、种族等条件限制的有限民主到取消各种限制的民主。

就像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总要溯源到夏、商、周三代一样,谈及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也言必称古代希腊和罗马。

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就是西方民主与法制的渊源。

1.雅典民主政治——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

公元前8——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

环海、多山、多岛、海岸曲折,多良港的地理环境,决定古希腊人多从事商业活动和发展海外贸易来解决人地矛盾和生存问题。

商业活动最主要的要求是商品交易的双方是平等和自由的。

因此,民主政治成为希腊众多城邦首选的政治制度之一。

古希腊地理版图的破碎和众多的城邦小国,使其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可能像中国一样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是城邦的主要特征。

古代历史上,共和制只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展开,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会发展成帝制,古罗马就是例子。

城邦的政体形式主要有贵族制(公民大会权力有所扩大,但少数贵族组成的贵族会议实际上掌握最高权力)、民主制(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治权)、君主制(君主专制)、寡头制(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像斯巴达,30人元老院掌握国家权力)僭主制(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个人统治,本质同君主制)。

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到民主制的演变。

贵族制与君主制不同,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于是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变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这就为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

了解雅典民主政治要抓住一个实质:

奴隶制民主政治,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两个基本特点: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三个发展阶段:

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体的基础。

克里斯提尼的民主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四个认识:

雅典奴隶制经济特别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与雅典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为雅典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基础;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创立奠定初步基础。

总结:

古希腊和中国政体不同、原因、认识。

(1)不同:

古希腊:

民主政治;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原因:

希腊: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小国寡民,城邦长期自治;先哲的民主思想。

中国:

相对封闭的大陆环境;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儒家思想的影响。

(2)认识:

雅典:

提供了民主运作方式。

中国:

提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

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2.罗马法——现代西方法治的基础。

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

西塞罗是古罗马法律思想的奠基者,其重要思想是关于自然法的理论,“自然法”并非一种法律,而是一种观念,认为法律的本源是自然的法则。

西塞罗以永恒的、普通的自然法则为前提推导出人类自然平等的法律观,对欧洲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们均继承和发展了自然法的理论,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口号作为反封建的武器。

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又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范本如拿破仑的《民法典》、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关注其变化历程:

一是形式的变化,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二是范围的扩大,即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三是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标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罗马的法律体系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主要规定政府的职权和活动的规范,保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私法主要涉及财产所有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内容,保护私人利益。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稳定了罗马的统治,是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

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第二部分近现代的政治制度

一、近代东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西方民主政治形式:

间接民主,即代议制。

其具体类型包括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制、内阁制共和制)。

其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说”。

主要通过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末德国、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得以确立。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对亚洲和其他地区的改革和革命产生了影响。

1.君主立宪制政体

(1)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被认为是典型的西方民主国家。

就制度内容而言,英国君主立宪制具体表现为:

第一,“虚”“实”结合。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特有的代议制政体开始形成:

君主实权让渡,成为虚君,议会权力的上升,成为权力中心。

第二,“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三者互有重叠。

第三,两党制衡为核心的议会内阁制。

反对党的作用更具有英国特色。

只有在下院选举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才能成为合法的反对党,起到监督执政党的作用。

反对党在监督时不能一味攻击,还需提出相应的具有能取代执政党的政策。

这就既发挥了监督作用,又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

就制度演进过程而言,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延续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二是渐进性。

自1689年初步确立后不断完善。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增强,他们强烈要求参加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

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和工人运动的推动下,英国于1832年、1867年、1884年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基本上实现了普选,从而建立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政治体制。

三是创新性。

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

四是法制化。

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五是:

善于利用传统中的有利因素实现现代化变革。

史实:

传统:

利用君主制的传统影响;利用宗教改革的成果,尤其是清教的影响;《大宪章》确立的议会传统等因素。

现代化:

通过政变和相关法律文献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逐步确立议会主权和法律至上等基本原则,创立了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度。

作用:

协调各阶层利益,缓和矛盾,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稳定、和平过渡,加速了英国现代化的进程。

⑵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是指君主仍保持其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实际统治者。

宪法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君主可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标志着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皇帝拥有绝对的实权,议会权力小,容克地主的利益没有根本触动,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最大的特点)和军国主义的传统,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积极:

新的德意志具备了一些民主特征,最明显的是帝国议会赋予年满25岁的所有公民直接和平等的选举权利;宪法的颁布,用法律的形式将革命成果巩固下来,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消极:

宪法保留了专制主义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和中国的《钦定宪法大纲》有很大影响。

总结:

英德君主立宪制不同的原因:

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地主和军阀势力强大;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君主在战争过程中发挥重要领导作用,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和军国主义影响巨大。

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了国家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⑶日本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日本旧有的国家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正式向全体国民公布。

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按“主权在君”原则,采取君主立宪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其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实现了政治近代化。

2.共和制政体

(1)法国议会制共和制政体的确立

法国的宪政之路曲折反复。

从法国大革命开始,法国政体变换频繁,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勉强通过,共和政体确立。

从政治体制特点来看,法国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可以任命内阁,解散众议院。

议会是立法机关和民意机关的代表,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

参议院代表地区利益,众议院代表国民利益。

司法机关分为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两大系统。

两大法院互不隶属,强调司法独立。

为了防止总统权力过大,威胁共和政体,也对总统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如议会对总统的制约、总统的命令部长副署等,按照宪法,第三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权力十分有限,第三共和国实际上是议会制共和国。

后来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君主派的复辟之路被堵塞,共和制得以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总结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君主专制程度高;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势力强大;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君主专制传统浓厚;工业资本主义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共和制度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权威;外部环境不利于共和制度发展。

确立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家的宣传,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极端腐朽;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势力的沉重打击;资产阶级共和派的长期斗争。

⑵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政体的确立和发展

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集中于四个时期:

第一阶段从《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独立,到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模式的确立,邦联制过渡为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

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实行分权。

第二阶段是美国民主制的巩固和确立时期。

美国政体的确立没有流血和内战,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妥协密不可分。

但是,彼此间的矛盾并未化解,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演化成了南北战争,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南北战争后,随着两党制的形成和完善,资产阶级政权得以巩固。

第三阶段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出台不仅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巨大冲击,且在政治制度上扩大了总统和联邦政府的权力,但三权分立的体制并未遭到破坏,与此同时两党制也不断完善。

第四个阶段,形成了目前我们看到的美国政体的典型特点。

从制度的特点看,美国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属于国会、总统、法院,三种权力相互制衡,彼此间在宪法地位上是平等的。

美国属于典型意义的联邦制国家,联邦法律至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联邦制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州的权力不是由联邦授予的,二者的各自权限都是由宪法规定的。

可以说,联邦制下,联邦的权力是州让与的,然后组成的联盟国家,他们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联邦主要集中于联邦事务,州则集中于州内。

两党制也起到了很好的相互竞争、监督和制衡作用,保持了美国政治体制运转的活力和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总结:

英美体制差异的历史原因

英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国王统治之下,封建势力较强,“光荣革命”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英国的资产阶级要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兼顾其传统,保留君主,但又剥夺其权力。

而在北美原英国殖民地上建立的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普遍厌恶欧洲的传统专制统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北美人民推翻殖民统治而建立新型国家;没有封建的传统,还接受了启蒙思想的洗礼,所以美国确立起了共和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模式基本成型。

英法美德日俄六大国在政治形态上可分为两类,即民主和专制两类。

英法美是民主的代表,实行政党政治、公民自由、较为健全的代议制。

德日俄是专制主义的代表,以专制主义手段压制住各种矛盾与不满,强制社会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人服从掌权者的意志,维护局势的稳定。

原因:

英法美通过革命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对封建势力打击比较彻底;人民群众经历革命洗礼,民主自由意识比较强烈。

德日俄通过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封建势力打击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人民群众不曾经历革命洗礼,公民参与意识差。

二、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空想到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2、理论到实践: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革命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是特殊条件下的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起义,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巴黎公社本质上是工人阶级政权,一切决策都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但它却基本上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因为其政策不包含公有制的内容,也没有批判和否定私有制,严格说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巴黎公社表现出的自发性、暴力性、政治性,说明它是过去工人运动的继续,是蒸汽时代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

它与过去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它最重要的创造与贡献,也是巴黎公社的宝贵经验和伟大意义之所在。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远未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失败是必然的。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其教训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农民的支持

3.理想变现实:

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政体特点:

苏维埃体制是议行合一的政体。

苏维埃政权拥有行政、司法和立法权,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成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或撤换。

演变:

1989年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1990年实行总统制,1991年苏联解体。

俄罗斯目前政体为总统制共和政体。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上世纪80、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总结:

俄国十月革命实践了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继承主要指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发展主要指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即创立一国胜利说。

十月革命的道路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这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因为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因此,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在大城市中无产阶级组织性纪律性强,力量相对强大,这就为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但是,这种革命是和俄国特殊国情相适应的,在无产阶级相对弱小的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这种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

把十月革命的特殊性当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则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误解。

三、世界潮流中的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

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指从专制向民主转换的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由于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背景,中国近代的民主建设与争取民族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