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993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0、詹天佑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3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12月5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推敲文中的词句。

  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语句,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

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詹天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出示: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一说到詹天佑,我们就会想到哪条铁路?

  出示自然段,引读: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

  二、学习“接受任务”

  过渡:

1905年,詹天佑接受了清政府给予的任务,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消息一传出来,人们有哪些不同的反响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是哪几种不同的反响?

  中国人:

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出示:

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了,大家都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了。

  为什么说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当清政府提出修筑计划时,帝国主义是什么态度?

  当时帝国主义是什么态度?

  他们为什么要阻挠?

  出示: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他们见阻挠不成,又怎么样?

  要挟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怎么要挟我们的?

他们凭什么这么要挟?

  当时清朝政治腐败,完全受帝国主义控制,他们百般阻挠、要挟,可是他们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

  我们可真是争了一口气啊!

  中国人都觉得争气了,可外国人是怎么说的?

  出示: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A一起读。

  B这家外国报纸是怎样地说?

什么叫轻蔑?

你来读一读。

  c你也来读一读,朗读后你觉得帝国主义怎么样?

  D如果你是詹天佑,看了这张报纸有什么样的感受?

  他们凭什么这么说?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最能引起你的注意?

  你是如何理解的?

还有哪些词也体现了任务艰巨,铁路修筑困难?

  齐读。

  0、引读:

难怪他们会轻蔑地说:

“——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务,他真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学习“修筑铁路”

  接受任务后,詹天佑马上开始修筑铁路。

  修筑铁路时,他做了哪三件事?

快速浏览课文4——6自然段。

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

  板书: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勘测线路

  接受任务后,他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在勘测线路时他是如何说的,如何做的,如何想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

  谁来说说看,他是如何说的?

  出示: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

  从詹天佑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你从哪体会到的?

  他是个对工作多么认真的人啊,让我们好好读读。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请教当地的农民。

  自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说说你的体会?

说说你的理解?

你为什么感动?

你感动在哪?

  这一幕幕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好好读读。

  他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困难,

  当塞外坏境恶劣,勘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想——

  当他四处奔波请教农民,疲惫不堪的时候,他总是想——

  当清朝政府腐败,铁路修筑资金短缺的时候,他总是想——

  当帝国主义准备看中国人洋相的时候,他总是想——

  詹天佑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是因为他有着坚定地信念,他总是想——

  0、由此可见,他真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开凿隧道

  铁路要通过许多高山,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

  出示:

两座山

  自己读读课文,看看这里哪个是居庸关,哪个是八达岭?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居庸关和八达岭分别用了什么开凿法?

  请同学们把老师发下来的纸拿出来,好好读读课文,边读边把开凿方法在纸上画一画。

开凿的方向轻同学们用箭头表示。

  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边说边画。

  使用这个竖井开凿法有什么好处呢?

  他能根据不同的地势设计出不同的开凿法,他真是个怎样的人?

  不仅他的聪明才智令人赞叹,他的品质更令人敬佩。

  出示:

山顶的泉水往下渗……不离开工地。

  他的哪些品质令你敬佩?

  身为总工程师,他身先士卒,愿意和工人们同甘共苦,多么令人感动啊!

齐读。

  设计线路

  他的聪明才智不仅仅表现在开凿隧道上,还表现在——设计线路上

  火车要从南口往西北方向去,可是这儿是垂直的陡坡,根本就上不去,詹天佑设计了一条怎样的线路?

他是怎样设计的,一起读读第6自然段。

  请同学们把老师发下来的纸拿出来,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火车的行进路线。

  画完的同学用你的橡皮在你的设计图上开开看。

  指名上台演示

  这个同学演示得可真好,老师这还有个更生动形象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他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四、总结全

  詹天佑正式凭着自己杰出的才华,凭着满腔的爱国之情,使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

  今天,我们坐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就是——

  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啧啧赞叹。

  请你也来赞叹赞叹。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1、齐读课题。

2、指名回答: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齐读。

  齐答5、齐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找出有哪几种反响。

  交流。

4、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5、找词语,说感受。

  指导读词语。

  齐读这句话。

8、齐读这句话。

9、齐读

  0、指名回答。

11、指名读、齐读。

  指名读谈感受12、学生读课文找出句子:

原来……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13、找词语,谈理解。

  齐读。

15、齐读。

  边读课文便用小标题概括。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画边写感受。

  交流。

  齐读。

4、指名回答。

5、齐读课文。

  学生说体会,谈理解。

齐读

  指名读。

齐读齐读齐读齐读

  齐读1、自由读课文。

  指名回答。

  学生边读边画。

  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

  指名回答。

  齐读。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火车的行进路线。

  画完的同学用橡皮在设计图上开开看。

  指名上台演示。

3、欣赏人字形线路。

1、齐读。

  齐答。

  学生思考。

  齐读课题。

把“细读”与学生的“感触”联系起来。

  本设计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将学生完全浸润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尽情地触摸主人公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主人公对祖国的浓浓的爱国之情。

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提高语言的感受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和人文共振。

”最使我感动的语句是: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因为读着这段话,我仿佛亲眼见到了詹天佑不辞劳苦地工作的情景……)学生在宽松自在的氛围中漫读,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得,充分比较分析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进行自发反馈、调整补救。

  “心理活动”部分让学生假设情境朗读,体会人物品质:

这条铁路一旦修不成就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如果修成了,就能鼓舞人民,突出詹天佑的爱国心。

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使我感受到:

他们对詹天佑怀着无比崇敬之情。

  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同学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詹天佑面临的巨大困难,也感受到了他为国争光的决心。

先让学生运用带题求解,再运用提问引读法进行检查。

以“读”取代了教师的繁琐分析。

  顺应学生心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自己一边读书,一边设计绘图,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想象力和思维力。

  利用文具这一现有资源,再加上研读文本资源以及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较好地理解了所学内容;用图示资源辅助教学,生动形象,效果好。

  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

  勘测线路

  0、詹天佑修筑铁路开凿隧道

  杰出爱国设计线路

  提前竣工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