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0032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docx

《坚强面对生活》第一节教案

科目

德育

第二课

第一节

授课日期

第四周

2

班级

11中级汽修1、2班

11中级数控加工1、2班

11中级电气自动化1、2班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

作业

题数

拟用

时间

教学目的

了解青春期心理的主要表现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自我的心理状况,掌握提高自我适应能力的方法,认识追求自信自强的意义,以及提高自信心的方法。

多媒体

1、如何客观评价自我

2、怎样理解保持心理健康必须学会主动适应

3、自信自强

同左

教学回顾

职业理想的作用

说明

授课:

王旺审阅签名:

叶齐玲

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

第一节

Ⅰ、【复习回顾】

职业理想的作用

Ⅱ、【导入新课】

《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

某老太近些日子一直咳嗽不止,儿子就从药店买来止咳药给老太太服用,然而病情仍不见好转,老太太便说一定是儿子图便宜买了假药。

于是她自己到医院找医生诊治,医生给她看病时又详细又认真,然后给她开了止咳药。

果然,老太太回家服药后不久,病就好了。

她高兴地对儿子说,还是医院的医生医术高,开的药好!

  其实,医生给老太太开的药与她儿子买的药都是同一类型的,所含药物成分基本相同。

只是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打心底产生了依赖感,加上医生和颜细语,对疾病解释得入情入理,无形之中起到了暗示作用,从而药到病除。

这就是药物的心理效应。

由此可见,人在任何活动中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吃药治病也不例外。

Ⅲ、【讲授新课】

一、探求心理的奥秘

1.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重点举例,便于学生理解)

人在工作、学习、娱乐等所有活动中都有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特征:

需要、兴趣、动机、理想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议一议:

(请学生回答)你能列举几种身边的心理现象吗?

2.心理健康的表现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明确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和谐的、有序的、平衡的心理状态。

它具有七个基本特征:

①智力正常。

智商在90~110为正常,140以上为超常,70以下为智力落后。

②情绪稳定而愉快。

③意志坚定而控制力强。

【案例链接】:

小张从小就娇生惯养,事事由父母包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衣服。

平时只要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有着任性的坏毛病。

他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和同学讲话,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所以学习成绩一般。

到了职业技术学校以后,他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是说话,就是开小差,或者干脆睡觉,经常受到老师批评。

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改变不了。

父母每月给的生活费总是大手大脚地花,缺乏合理的安排,是学校有名的“月光族”(即每月花光用光)。

不仅如此,他后来又迷上了电子游戏,钱更是不够用,欠了很多债。

老师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但由于缺乏自制力,他还是我行我素,最终由于多门课程不及格,退学回家,至今他还后悔不已。

可见,意志坚定,控制力强,是青年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心理素质。

④行为协调。

行为协调主要是指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协调。

⑤行为反应适度。

行为反应适度是指人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程序。

⑥人际关系适应。

⑦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

3、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表现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不能把暂时的、偶发的不健康的心理及其行为表现完全等同于心理不健康。

二是要理解上述心理健康的表现只是一个相对衡量的尺度。

三是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变化的。

二、学会主动适应

1.认清环境的变化

所谓适应就是指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

【案例链接】:

小明是一位刚入校的职业技术学校新生,他在读小学、中学时,学习成绩尚可,上大学一直是他父母的愿望和自己的梦想,但中考的失利粉碎了他的理想。

他想努力学习,但身边同学不像普通中学的学生那样用功,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打牌、聊天、看小说、上网吧、玩游戏上,谁要是读书认真一点,还会遭到他们的嘲笑。

小明很反感他们的行为,可是身在这样的群体中,又没什么办法,他感到非常的迷惘和无奈,成天无所事事,不知该怎么办。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

你能给小明出出主意吗?

从普通中学到职业技术学校,从依赖父母到独立生活,从无须为生活烦心到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面临的环境变化是较大的。

第一是生活环境的改变。

第二是学习环境的变化。

第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

想一想:

(学生思考)

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环境的变化?

这些变化使你觉得不适应吗?

2.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

①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必须学会积极的适应。

积极地适应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论满意与否,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使自己得到发展。

消极的适应则是个人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具有的发展潜力,其结果是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改变。

②如何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独立生活的能力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的中各种矛盾的能力。

议一议: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案例链接】:

小李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外地的职业技术学校。

9月初,父亲送他到了学校,办好了一切入学手续,留下了800元生活费后就回家了。

不想半个月后,他就打电话回去,叫父母送生活费来,还说没有衣服穿了。

原来,父亲走后,小李嫌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合胃口,每天都在外面的饭店吃饭,还经常买一大堆零食,一天吃好几次冷饮。

衣服也不会洗,每次脏了后,就用水泡一下,要不就到洗衣店去洗。

现在钱都用光了,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他觉得无助。

小李这种状况,正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正是由于长期对父母的依赖,导致他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新生活。

接受现实,正视现实。

人生的烦恼很多来自人不能接受现实、正视现实。

资料卡片:

《人们常有的不合理信念》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斯的研究,他总结了人们常有的十一种不合理信念:

◆一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扬。

◆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

◆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应该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谴责与惩罚。

◆如果发生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事情,那将是十分可怕的。

◆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不是自己能够控制和支配的。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人们应该对危险和可怕的事随时加以警惕,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会生活得更好。

◆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永远难以改变。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

◆每一个问题都应有惟一一个正确答案,如果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树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依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目标,是每个人都要重视的问题。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际关系的处理,最生要的是待人真诚。

3练习:

请举出一些描绘健康心理的词语

(学生先回答,然后老师列举)

三、追求自信自强

1、培养自信品质

自信心的含义——是人们对自己力量恰当估计的自我体验

P38【案例链接】

2、如何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①热情面对生活

②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③体验成就感

2、正确面对挫折

视频资料《邰丽华》

1正确面对挫折

2积极面对挫折

A取代转移法

B学会坚强

C善于找准奋斗目标

Ⅳ、【小结】

总之心理现象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我们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表现,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

Ⅴ、【作业】

Ⅵ、【板书】

第一节健康心理的表现

一.探求心理的奥秘

1.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特征:

需要、兴趣、动机、理想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2.心理健康的表现

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而愉快。

意志坚定而控制力强。

行为协调。

行为反应适度。

人际关系适应。

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

二、学会主动适应

1.认清环境的变化

第一是生活环境的改变。

第二是学习环境的变化。

第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

2.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

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接受现实,正视现实。

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追求自信自强

1、培养自信品质

自信心的含义——是人们对自己力量恰当估计的自我体验

2、如何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①热情面对生活

②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③体验成就感

2、正确面对挫折

视频资料《邰丽华》

3正确面对挫折

4积极面对挫折

A取代转移法

B学会坚强

C善于找准奋斗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