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0328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docx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一、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1.地球的内部结构(图片资料)

地球的外层是地壳,地壳之下是地幔和地核。

它们分层

结构就像鸡蛋的蛋壳、蛋清和蛋黄。

地核又分为内地核和外

地核。

地球的内部构造

2.地球是运动着的

我们居住的地球始终在不停的运动。

她在自转的同时,还

在围绕太阳旋转,随着太阳系、银河系在茫茫宇宙中遨游。

(图片资料:

用原图P2)

3.我们居住的地球并不安宁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约7秒就有一次。

们能够感觉得到的不到1%,其中造成灾害的仅有万分之二左

右。

4.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分布

世界上的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三个主要的

地震活动带上:

(图片资料用原图P9)环太平洋地震带、欧

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5.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

有记载以来,我

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00

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50多万人,约占

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图片资料)

6.地震的分类

人为的原因:

人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动,如开山放炮、

地下核爆破等。

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容易造成灾害的、由自然

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对人

类的威胁最大。

(图片资料:

唐山、汶川的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

地震。

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

球地震数的7%。

(图片资料:

火山喷发)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例如,当地下溶洞或

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

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图片资料)

7.地震的烈度与人的感觉、破坏程度

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

和破坏大体如下:

(画图)

——小于三度:

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

——三度:

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

——四〜五度:

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

——六度:

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

——七〜八度:

房屋受到破坏,地面由现裂缝;

——九〜十度:

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Hb二度:

毁灭性的破坏。

二、和家人一起做好日常的防震准备

1.提醒大人:

(1)家具物品摆放要安全(画图)

(2)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画图)

地震有时可能发生在夜间,人在睡觉时对地震的警觉力最

差,并且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可能较长,因此,按防震要

求布置好卧室家具物品至关重要。

(3)仔细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画图)

清理家里的危险品:

——易燃物:

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稀料等;

——易爆品:

煤气罐、氧气瓶等;

——易腐蚀的化学物品:

硫酸、盐酸等;

——有毒物品:

杀虫剂等。

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

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

——防撞击,防破碎;

——防翻倒,防泄漏;

——防燃烧,防爆炸。

2.小贴士:

(1)枕头和坐垫的妙用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

(2)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画图)——要结实,以便安全使用和不易剐破;——放在家里便于取放处。

防震包里装些什么物品:

——饮用水、食品、衣物、药品;

——手电筒、火柴、蜡烛、收音机、干电池等。

(3)进行家庭防震演练(画图)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好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

内或困难的环境下做完,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

等等。

所以,必要的家庭、学校防震演练很重要。

——练习“瞬间紧急避险”

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

约定好家人震后怎样团聚

三.地震的前兆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画图)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

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

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

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只要图旁的文字,不需配图。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

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

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

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

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

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般由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由现于震前数小时或

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

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

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

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

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

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

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

离震中的距离有关。

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

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

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

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

3.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

(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

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画图)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

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特别提醒:

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千万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

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千万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

方去。

(2)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①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结实的课桌下;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

下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

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②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注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画图)

——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

——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3)在公共场所怎样紧急避震

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画图)

——就地蹲或趴在排椅旁;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②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画图)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

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

——千万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千万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③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不要慌乱拥挤

(4)在户外怎样紧急避震

①迅速避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

楼房、危墙、高烟囱、水塔、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

告牌、吊车、立交桥、建筑材料堆放处等。

②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③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5)在野外怎样紧急避震

①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

——不要停留在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迅速离开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②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③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特别提醒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野外郊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

野外游玩,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

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

震后不要独自在野外停留

(6)遇到地震次生灾害怎么紧急避震

①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火灾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画图)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设法隔断火源。

毒气泄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不要慌乱拥挤;

——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②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水灾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迅速离开桥面。

毒气泄漏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

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

意保护好头部。

小贴土:

(此块内容可根据版面需要散放在“三、”中任

何地方)

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由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由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由避震。

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

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远离建筑物,到开阔、安全的地方。

应采取什么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画图)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画图)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画图)

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

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

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

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怎样避免其他伤害

——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要避开人流拥挤场所,不要乱挤乱拥。

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

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