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技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0587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技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二级技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技能.docx

《二级技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技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技能.docx

二级技能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1-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

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

每题1分,满分10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37岁,已婚,本科学历,某银行职员。

案例介绍:

求助者曾任某银行部门经理,非常要强,工作积极努力。

一个多月前参与银行高级岗位竞聘,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经理职位,成为一名普通员工。

求助者认为领导偏心,认为以前自己坚持原则曾经得罪过人,自己命运不好。

上班时情绪低落,没有了以往的工作干劲。

想辞职,但考虑到银行的待遇不错,一时难下决心。

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不安。

求助者的父母及丈夫劝说其想开些,但求助者觉得难以做到。

最近经常失眠,食欲也明显下降。

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好强,做事认真,人际关系一般,平常身体健康。

多选:

1、该求助者出现主要症状包括()。

A内心冲突b竞争失败c情绪低落d烦躁不安

单选:

2、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多选:

3、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学原因包括()。

A认为银行领导偏心b个性好强c认为自己命运不好d竞争失败

多选:

4、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学原因包括()。

A内心冲突b失去经理职务c竞争失败d人际关系一般

单选:

5、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的判定是()。

A没有受损b受损严重c部分受损d无从判定

单选:

6、对该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判定是()。

A存在且有效b不存在c存在但不良d无法判定

单选:

7、还需重点收集该求助者的资料是()。

A人格特征b与丈夫的关系c行为模式d与领导的关系

单选:

8、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b抑郁症c严重心理问题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多选:

9、在本案例咨询中,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包括()。

A缓解情绪困扰b解决心理冲突c改善工作条件d改变人格特征

多选:

10、面对求助者的负性情绪,咨询师正确的态度包括()。

A接纳b共情c同情d漠视

案例二: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57岁,初中文化程度,退休职工。

案例介绍:

求助者半年多以前因胃痛检查,抽血检查发现感染了梅毒。

求助者感到非常诧异,自己生活检点,且已经多年没有性生活了,不可能感染梅毒。

求助者到多家医院做了检查,但结果都一样。

三个多月前,女儿生了孩子,求助者害怕自己将梅毒传染给孩子,面对孩子时非常紧张,不敢抱孩子,给孩子换尿布时要戴双层手套,而且手抖得很厉害。

求助者想见孩子,又怕传染孩子,为此以各种理由谢绝女儿女婿来家,即使来了也不留他们吃饭。

面对这种情况,女儿有意见,丈夫也不理解。

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好意思和女儿明讲。

为此内心极其痛苦。

近来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失眠,自己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服饰整洁,小时候家教很严,从小做事认真,做事要做到最好。

丈夫反映求助者平时认死理,很较真。

多选:

11、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躯体症状包括()。

A紧张b情绪低落c手抖d食欲下降

多选:

12、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情绪症状包括()。

A紧张b疑病c痛苦d苦恼

单选:

13、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

A认为自己倒霉患了病b感染梅毒

C害怕将病传染给孩子d做事认真

单选:

14、表明该求助者社会功能改变的是()。

A护理孩子时恐惧b多次检查身体c和丈夫矛盾很深d谢绝女儿来家

单选:

15、本案例中该求助者最主要的情绪表现是()。

A气愤b焦虑c抑郁d强迫

单选:

16、咨询师对该求助者是否感染梅毒的判断依据是()。

A难以判断真伪b感觉出现异常c求助者说谎话d有医学证据

单选:

17、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B)恐惧性神经症

(C)严重心理问题(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单选:

18、心理咨询师为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困扰,可首先做的是()

(A)矫正偏执人格(B)缓解情绪困扰

(C)改变错误认知(D)改善躯体症状

多选:

19、在本案例咨询中,对价值中立原则的理解与实践正确的包括()

(A)不指责(B)不歧视

(C)帮助(D)不拒绝

单选:

20、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应用保密及例外原则,正确的做法是()

(A)鼓励求助者讲明真相(B)不考虑执行保密例外

(C)单独约女儿说清原委(D)建议进行家庭治疗

案例三: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

求助者从小有咬指甲的习惯,多次受到父母的训斥。

自己也很想改,但做了很多努力,没有明显效果。

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

通过前面的咨询,咱们已经明确了你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所在。

你有咬指甲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

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我愿意帮助你。

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

求助者:

咬指甲很不好,我就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

好,我同意将改掉咬指甲的行为作为咨询目标,你现在每天咬指甲大约有多少次呢?

求助者:

(沉默)其实我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根本不咬指甲,我妈说我只要闲下来就咬指甲。

我没有数过,我想一天总有上百次吧。

心理咨询师:

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

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

根据你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一次都不咬这个目标有些高,恐怕你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

也许吧,但我有决心坚决改掉咬指甲的坏习惯。

心理咨询师:

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今后不再咬指甲。

按照心理学的原理,改变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

求助者:

两种方法?

可我不懂啊!

您就根据经验替我选吧。

心理咨询师:

好吧,我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有个远房侄子以前也有这个习惯,我帮助他解决了。

我帮你使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

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咬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

具体的步骤是:

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指甲。

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焦虑的程度。

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

第四步,把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

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什么样的厌恶刺激呢?

心理咨询师:

主要是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的刺激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应用。

求助者:

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

这种方法有效吗?

心理咨询师:

这种方法肯定有效,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求助者:

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

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多选:

21、心理咨询师在开场白中使用了()。

A内容表达技术b讲了题外话c内容反应技术d开放式提问

多选:

22、“通过前面的咨询......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

”表明咨询师()。

A商定咨询方案b表达共情c商定咨询目标d表现出真诚

单选:

23、咨询师问“你现在每天咬指甲大约有多少次呢?

”其意义在于()。

A量化咨询目标b明确行为性质c进行行为评估d探讨行为原因

单选:

24、通过双方对话可以看出,在选择咨询方法上咨询师的失误是()。

A咨询方法选择正确b没有进行协商c咨询方法选择失误d没有解释原理

单选:

25、通过对话可以看出咨询师在咨询方法的具体步骤上()。

A具有咨询经验b擅长使用厌恶疗法c操作步骤错误d不熟悉阳性强化法

单选:

26、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求助者()。

A改变行为习惯b产生严重恐惧c建立条件反射d产生不良体验

多选:

27、实施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A明确目标行为b明确厌恶刺激c构建焦虑等级d实施厌恶刺激

单选:

28、实施厌恶疗法时,对厌恶刺激的选择,理解正确的是()。

A只能选用一种b根据求助者的行为而定c可以多重叠加d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单选:

29、实施厌恶刺激时,对厌恶刺激的选择,理解正确的是()。

A依求助者耐受程度而定b强烈的c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d温和的

多选:

30、实施厌恶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变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咨询师具有()。

A咨询经验b相关资质c理论基础d使用条件

案例四: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

求助者的家离学校较远,每天由父母开车接送。

半年前的一天,在上学的路上遭遇车祸,父亲脸上流了很多血,求助者也受了轻伤。

求助者当时非常害怕,出现胸闷、心慌、全身发抖、手脚出冷汗等症状,几乎瘫倒。

求助者和父亲被送去医院,没有发现严重的问题。

但从此以后求助者不敢坐车,甚至不敢坐公共汽车。

求助者自己也明明知道坐车不一定就会出车祸,也曾逼着自己坐车,但最终都因害怕而失败。

求助者现在只能骑自行车上学,就是骑车,也感到害怕,既耽误了时间,也感觉很累。

求助者恨自己胆小,担心今后的学业与生活,内心非常痛苦。

为此无法安心学习,甚至想退学,但又不甘心。

迫切要求解决“坐车恐惧”的问题,在家长陪同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胆小怕事,内向,学习勤奋,人际关系良好,以往身体健康。

多选:

31、为明确诊断,心理咨询师还需重点收集的资料包括()。

A车祸及以后的内心体验b人格特点c成长经历中的创伤事件d认知特点

多选:

32、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A心理冲突变形b担心害怕与现实不相符c社会功能受损d具有非常明显的情境性

单选:

33、按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的评分是()。

A1-2分b2-3分c3-4分d4-5分

单选:

34、不能反映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是()。

A不敢坐家里车b骑自行车很害怕c不敢坐公交车d不甘心退学回家

单选:

35、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焦虑神经症b抑郁神经症c恐怖神经症d强迫性神经症

单选:

36、本案例中,可以当做近期咨询目标的是()。

A不再害怕b恐怖感下降三分之一c克服恐怖d可以自己坐车或骑车

多选:

37、对该求助者较适合的心理咨询方法包括()。

A冲击疗法b阳性强化法c厌恶疗法d系统脱敏发

多选:

38、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系统脱敏法,该方法原理包括()。

A反复呈现一个微弱的刺激b使用全身肌肉放松对抗紧张

C反复呈现多种强烈的刺激d用面部放松用以对抗紧张

单选:

39、在实施系统脱敏时,理想的焦虑等级之间的级差应该是()。

单选:

40、在系统脱敏中,仅靠重复放松难以降低焦虑分数时,可能的原因是()。

A求助在可能出现阻抗b咨询师可能出现错误c焦虑等级设计不合理d求助者没有真正放松

案例五: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29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

求助者是本市人,家中经济条件优越。

在工作中与本公司一位同事恋爱,尽管对方比自己小两岁,且家在农村,家中经济条件较差,但还是不顾父母的反对,与之结婚。

婚后两人生活得很幸福。

然而在孩子出生、公公婆婆来同住后,为生活琐事经常产生矛盾。

求助者怪罪公公婆婆没有文化,愚昧落后,怪罪丈夫不喝自己一心。

为此经常生气,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

你能详细说说你与公公婆婆及丈夫产生矛盾的原因吗?

求助者:

我家是本市的,家里就我一个孩子,虽然我父母当时坚决反对我嫁给他,但婚后还是给我们买了房买了车,就连婚礼的费用都是我父母出的。

没孩子时我们两个人生活得很幸福,有了孩子后公公婆婆坚持要来,说是要照顾我,照顾孙子,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可来后矛盾就出来了,我晚上经常因为喂奶睡不好觉,早上起得晚,可他们四五点钟就起来了,吵得我也睡不好,说了几次,他们反而怪我娇气。

我婆婆做饭就是糊弄,还特别咸,我一表示不满丈夫就说我找事。

最典型的是有一次我父母从外地回来,半夜的飞机,我让我丈夫去接。

我婆婆说他儿子累,第二天还要上班,不允许去。

他们来后我父母请他们吃了好几次饭,而我看父母从家里拿了一箱奶,我婆婆都跟我丈夫叨唠,说我什么东西都往娘家搬。

我父母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怎么能这样对我和我的父母呢?

我很伤心,越想越生气!

为这些事我们现在关系很紧张,经常吵架。

心理咨询师:

我听明白了,也知道了你的想法,你和你的父母为你们的小家付出了很多,公婆及丈夫不但不感激,反而做出让你很伤心的事,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

对啊,您理解得太对了,就是这样的。

心理咨询师:

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先看看你是怎么生气的吧。

求助者:

怎么生的气?

当然是他们这样对我和父母让我伤心、让我生气。

如果他们对我和我父母好些,我怎么会生气呢?

心理咨询师:

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自己对丈夫、公婆怎样,丈夫、公婆就应该对你怎样。

求助者:

对呀,夫妻双方就应该这样啊!

心理咨询师:

按你所说,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应该对他(她)怎样。

求助者:

对啊,应该的呀。

这不就是礼尚往来嘛?

心理咨询师:

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就对别人怎样。

我喜欢你,我对你好,你一定就对我好,你肯定与丈夫离婚,肯定嫁给我。

求助者:

(沉默)......您在开玩笑吧,那怎么成呢?

您对我再好,我也不能与丈夫离婚呢!

心理咨询师:

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应该对他怎样,我对你好,而你并不对我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

(沉默)......你对我好,可我是有家室的人,当然不能对你好了!

心理咨询师:

你看,尽管我对你好,可你实际上并没有对我好。

求助者:

是的。

心理咨询师:

你提出要求,别人就应该按你所说的去做,而别人提出要求,你却可以不按别人的要求去做,同样是提出要求,却有不同的结果,这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

(沉默)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就是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不一定就对他(她)怎样?

心理咨询师:

是的,你和父母对你的丈夫公婆很好,你就要求他们也这样对你及你的父母。

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正是它使你内心极其不平衡。

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例如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

我明白了,我对丈夫及公婆怎样,他们不一定就对我和父母怎样,实际上我要是能接受他们对我及父母好或者不好这两种可能,就不会生气了。

多选:

41、“你能详细地说说你与公公婆婆及丈夫产生矛盾的原因吗?

”,心理咨询师使用了()。

A开放式提问b具体化技术c封闭式提问d中心化技术

多选:

42、“我听明白了,......是这样吗?

”,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A内容反应b内容表达c情感反应d情感表达

单选:

43、“因此,别人对你怎样,......肯定嫁给我。

”表明心理咨询师()。

A启发求助者思考b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c改变求助者信念d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

单选:

44、咨询师说“你刚讲过......这似乎有些,你能解释一下吗?

”使用的是()。

A开放技术b面质技术c指导技术d澄清技术

多选:

45、咨询师说“你提出要求......却有不同的结果,这怎么解释呢?

”使用的技术包括()。

A自我开放技术b面质技术c内容表达技术d澄清技术

多选:

46、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A包括()。

A求助者特别生气b父母亲出钱买房买车c丈夫应该听我的d婆婆不让丈夫接父母

多选:

47、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包括()。

A公婆不听自己的b公婆应该按照我的要求去做c因琐事产生矛盾d父母出钱丈夫就应该听我的

单选:

48、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C是()。

A公婆不讲理b父母非常气愤c丈夫不听话d求助者很生气

单选:

49、本案例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可能的原因是()。

A困惑b情绪c思考d阻抗

单选:

50、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宜扮演的角色是()。

A分析者b辩论者c说服者d监督者

多选:

51、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包括()。

A鼓励情绪宣泄b改变求助者处境c建立理性信念d矫正非理性信念

单选:

52、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改变信念的方法是()。

A自我管理技术b语义分析c产婆术式辩论d认知重组

案例六: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41岁,高中毕业,已婚。

案例介绍:

半年多前的一天,求助者到银行存款,无意间看到银行工作人员正在将一摞一摞的钱放进保险箱,估计有上百万元。

求助者当时想自己要是像劫匪那样,拔出枪来,把钱抢走,自己买房买车就不缺钱了。

但求助者马上意识到自己这么想非常可怕!

自己是老师,有家有业的,怎么能有这种犯罪的想法呢?

越想越可怕,求助者连忙告诫自己今后千万不要这样想,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一天到单位财务室办事,见到保险柜,不知怎么回事,又想到“要是像劫匪那样,拔出枪来,把钱抢走,自己买房买车就不缺钱了。

”求助者觉得自己这么想很可怕,不允许自己这么想。

但从此以后,这种想法时常就冒了出来。

求助者认为自己出现了问题,害怕有一天真做了傻事。

求助者命令自己不许这么想,可这种想法像着魔一样,时不时就冒出来。

求助者也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去抢银行,不该这样紧张,很想控制住自己,但始终控制不住。

现在求助者见到银行、保险柜等就很紧张,为此尽量避免不去银行,不接触保险柜。

耽误了大量时间,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

因此痛恨自己,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有时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

最近经常因琐事与妻子孩子闹矛盾,不主动关心父母,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自己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谨小慎微。

多年来努力工作,力争把事情做到最好。

多选:

53、该求助者出现的心理症状包括()。

A强迫控制b强迫性思维c强迫观念d强制性思维

单选:

54、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原因是()。

A个性谨小慎微b在银行的不经意想象c见到银行恐惧d认为这种想法很可怕

多选:

55、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学原因包括()。

A自我要求严格b个性谨小慎微c个性追求完美d担心去做傻事

单选:

56、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体现在()。

A想摆脱内心痛苦b避免接触银行c想控制控制不住d避免冲动犯罪

多选:

57、该求助者社会功能的改变包括()。

A与家人有矛盾b工作受影响c避免接触银行d不关心父母

单选:

58、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焦虑神经症b强迫性神经症c疑病性神经症d恐惧神经症

多选:

59、本案例中求助者最主要的特点包括()。

A非器质性病变b内心体验非常痛苦c存在变形冲突d社会功能损害严重

单选:

60、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是()。

A咨询理论b咨询方法c咨询技能d咨询态度

多选:

61、在本案例咨询中使用了贝克认知疗法,该方法识别自动化思维的方法包括()。

A提问b语义分析技术c模仿d指导求助者自我演示

案例七: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

求助者外表一般,学习成绩中等。

母亲反映求助者平时为人谦和,懂事听话,但近来明显脾气暴躁,与同学和邻居产生严重的矛盾,遂强行将其带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

你妈妈希望我帮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

求助者:

我没有什么心理问题,都是我们学校那些女同学闹的,你还是去帮帮她们吧。

心理咨询师:

你能具体说说你们学校那些女同学闹了什么吗?

求助者:

我......(沉默)我都不好意思说。

心理咨询师:

这样的,我们有职业要求,为你所说的保密,我会按照职业要求去做,你可以把你内心的想法告诉我,我一定为你保密。

求助者:

好吧,那我就告诉你。

我是学校有名的“帅哥”,我想考大学,不想在中学就谈恋爱,可总有女同学追我,赶都赶不走,我很烦。

心理咨询师:

你是怎么知道总有女同学喜欢你的呢?

求助者:

我们学校是重点中学,女生很多,因为我是“帅哥”啊,走在路上,所有女同学都使劲朝我笑,还嘘寒问暖的,连上课时我都能听见女生在议论我。

我都让她们别烦我,可这些人死活不承认。

我去找老师反映情况,可老师不好好管教这些女生,反而让我去看病,这叫什么事啊!

心理咨询师:

还有其他的吗?

求助者:

还有很多呢,我们楼上有一个女孩子,都上大学了吧,也追我。

特别过分的是那天我们家去郊游,这个女孩居然追到那里。

我冲上去说了她,可她却不承认,险些打了起来,为这些事烦的我睡不着。

心理咨询师:

我听明白了,请问你去精神科做过检查吗?

求助者:

我又没有精神病,到精神科做什么检查啊!

多选:

62、咨询师说“你能具体说说你们学校那些女同学闹了什么吗?

”所使用的提问方式与技术包括()。

A封闭式提问b面质的技术c开放式提问d具体化技术

多选:

63、咨询师说“这样的......我一定为你保密。

”表明咨询师()。

A介绍保密原则b知道保密例外c承诺进行保密d遵守职业道德

多选:

64、求助者“走在路上......议论我。

”的叙述最可能属于()。

A客观事实b夸大妄想c关系妄想d嫉妒妄想

单选:

65、求助者反映所有女同学在路上看到他之后的微笑、寒暄等表现,最可能的是()。

A无法判定b关系妄想c客观事实d钟情妄想

单选:

66、求助者说听见女生议论自己,最可能属于()。

A真性幻听b行为异常c假性幻听d思维异常

多选:

67、求助者在郊区遇到楼上邻居的这段话,说明其可能出现了()。

A无法判定事实b关系妄想c物理影响妄想d钟情妄想

单选:

68、求助者最后的话所反映的是()。

A能认识自己b对检查存在顾虑c没有自知力d担心检查的结果

多选:

69、求助者出现的异常症状包括()。

A知觉异常b嫉妒妄想c行为冲动d钟情妄想

单选:

70、根据对话,对该求助者的可能诊断是()。

A严重心理问题b偏执人格障碍c心理生理障碍d精神病性障碍

多选:

71、根据对话判定,与求助者的特点相符合的包括()。

A主客观不一致b心理活动不协调c人格相对不稳定d认知行为不协调

案例八: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42岁,某私企总经理。

案例介绍:

一年多以前求助者的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求助者当时异常痛苦。

半年多以前有一次喝酒后,半夜突然醒来,觉得透不过起来、胸闷、心慌,手脚发麻、浑身颤抖,非常难受,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非常紧张、害怕。

求助者迅速到医院看急诊,经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后症状缓解。

有一次在单位又有类似症状发生,还是到急诊看病。

求助者曾专门住院检查,仍未查出明显病变。

此后类似症状经常发作,有时每周出现2-3次,时间持续数十分钟,时间地点场合无规律,也无明显发作征兆,能自行缓解。

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和情境。

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均正常。

目前求助者害怕犯病,不敢一个人开车、出差或单独在家,不敢一个人到外地出差,怕自己突发心脏病死了别人都不知道,也不敢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

求助者也知道自己不一定就会得心脏病,但感觉控制不住担心。

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受罪,生不如死。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谨慎,非常孝敬父母,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吸烟,很少喝酒。

几年前曾被诊断为“胃溃疡”,经治疗后缓解。

多选:

72、该求助者主要的情绪症状包括()。

A焦虑b恐惧c强迫d抑郁

多选:

73、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A浑身颤抖b担心、紧张c手脚发麻d胸闷、心慌

单选:

74、该求助者每周2-3次症状发作的特殊诱因是()。

A与朋友喝酒b无特殊诱因c曾患胃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