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0751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净水时用氯气消毒

C.干冰升华

D.活性炭去除冰箱臭味

2.下列用途,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①用作气体肥料②用于灭火③用于制作汽水④人工降雨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有机肥的腐熟

D.金属制品的锈蚀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5.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钴易得贫血症

B.正常的饮食一般能保证人体必需元素的摄入

C.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D.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钙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7.据国家卫健委指出,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2:

4:

3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12

8.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观察颜色)

B.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过滤)

C.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D.蔗糖和碳酸氢铵(灼烧)

9.下列因果关系不能成立的是

A.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氦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所以氧气能用作燃料

D.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能用作电极

10.我国的5G通信芯片主要由氮化镓材料制成。

下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质子数是31

C.镓原子质量是69.72g

D.镓原子核外有31个电子

11.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O2→O3。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O2和O3都是单质;②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④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⑤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

12.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

等微粒。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

是一种单质

B.1个N

中有5个氮原子核

C.1个N

中共含有35个中子

D.1个N

中共含有34个电子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有氧气

C.将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液体变红,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集气瓶中不一定是纯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一 定属于同种元素

C.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

15.如图为某化肥样品的标签,根据图中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

B.硝酸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C.若杂质中含有氮元素,则杂质可能是尿素[CO(NH2)2]

D.若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该化肥中纯硝酸铵的质量分数约为99.4%

16.下列关于数字“3”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A.3CO:

表示3个一氧化碳分子

B.SO3:

表示每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

C.2A13+:

表示2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D.

:

表示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油燃烧时产生了黑烟,说明煤油中含有碳元素

B.铁丝生锈实验中,烧杯内红墨水被吸入导管,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C.吹灭蜡烛火焰时,烛芯上方有一缕白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

D.铜绿与盐酸反应后绿色固体消失,说明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物质能溶于水

18.下列大小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铝元素>钙元素

B.相同条件下:

氮气沸点>氧气沸点

C.相同条件下:

氧气溶解性>氢气溶解性

D.元素种类:

含氧化合物≥氧化物

19.氧气的性质比氮气活泼,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氧气比氮气性质活泼的是

A.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用于炼钢,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红磷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在氮气中不能燃烧

D.包装食品时,为防腐充入氮气而不充入氧气

20.数字化实验可以准确、直观的比较实验结果。

先用质量相同、颗粒大小不同的碳酸钙与浓度相同的盐酸反应,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并绘制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CO2多

D.对比曲线①②中a、b或c、d两点实验数据,可比较锥形瓶内的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镁条应该用_________夹持(填仪器名称)。

(2)硬水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3)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2.下面是部分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仔细观察、分析,再回答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序号);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序号);

(3)B微粒和C微粒所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构成化合物的微粒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3.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__效应。

(2)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CO2,该方法以CaO捕集CO2,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CaO,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其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________。

(4)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

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算的浓度越大,pH越小

①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_________浓度增大(填化学式)。

②若要检验食品包装中是否填充了CO2,请写出相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

(5)为研究某公园中植物与大气间的碳交换,对该公园一年内每天的气温及光合有效辐射进行测量,结果见图2和图3.通过测量其一年内每天空气中CO2含量等数据,分析所得碳交换的结果见图4.碳交换以每月每平方米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质量表示,正值为净吸收CO2,负值为净释放CO2。

①由上图可推测,影响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因素有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还需测量的重要因素是其一年内每天_______的变化。

三、综合应用题

24.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质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2)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

现有某同学用水电解器进行实验。

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

①反应中能量变化为_________。

②A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③反应过程中,漏斗内液面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3)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

图3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

①在自来水厂净化自来水的过程中,过滤的作用主要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

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②常见的絮凝剂是明矾[KAl(SO4)m·12H2O],它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

明矾的化学式中m=________,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四、实验题

2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的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

请回答:

(1)写出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

(2)①请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②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并用D装置收集氧气,进行操作时下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

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试管中加入药品

B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再加热药品

C加热试管时,先预热,再集中再固体药品下方加热

D氧气收集满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E先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并正放于桌面

(3)①请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

该反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②常温下,过氧化氢也能自行分家产生氧气。

如图是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

在上述微观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填微粒名称);请画出图中“?

”所示的微粒的图示_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4)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收集一瓶大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并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

_________。

(5)①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②如果用纯碳酸钙粉末代替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③如果用G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判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2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做了一系列实验。

(1)将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和无色酚酞试液的棉花分别固定再玻璃管的两端,再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观察到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花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下图中玻璃管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

(2)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白色烟环不在玻璃管的中间而是偏向一端。

查阅资料可知:

①浓氨水会会发出氨气,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②在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①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

②白色烟环偏向蘸有_______(填“浓氨水”或“浓盐酸”)的棉花一段,原因是_______。

27.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1)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②若实验时没有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在红磷燃烧时,会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冒气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会导致最终测得的氧气含量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①表示温度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

(填“X”或“Y”)

②根据图3中压强曲线回答问题:

CD段气压减小的原因有___________;DE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根据图3可知,红磷燃烧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

五、科学探究题

28.乙醇(C2H6O)俗称酒精,他在点燃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但在其他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

现对乙醇与氧气的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无水乙醇中,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A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

(1)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

(写化学式)

(2)灼烧后的热铜丝给反应提供__________。

(3)科学证明,铜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不变,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提出问题)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

SO2猜想二:

CO2猜想三:

醋酸(C2H4O2)

(讨论与结论)

甲同学认为猜想一错误,理由是________。

乙同学认为猜想二错误,理由是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探究活动二)

取少量A溶液,滴入适量的_______试液,紫色液体颜色没有变红,则猜想三错误。

(讨论与结论)

老师提示,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来源于易挥发的乙醛,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含有C、H、O三种元素(它们的质量比为6:

1:

4),由此可推知乙醛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拓展活动)同学们再取少量A溶液,加少量无水硫酸铜后变蓝色,说明反应还有水生成。

请写出乙醇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

(定量研究)

(1)乙醇的水溶液可用于消毒。

某乙醇溶液,乙醇中氢原子个数与水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过氧化氢也能用于消毒,请计算出多少克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质量与100克乙醇中的氧元素质量相当。

(结果保留至0.1,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去除冰箱臭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B

【详解】

①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②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既利用了其化学性质,又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②二氧化碳用来制碳酸饮料,利用了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且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既用了其化学性质,又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④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是动植物体内的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易觉察的、进行得很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的反应,不是缓慢氧化,符合题意;

C、有机肥的腐熟是有机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易觉察的、进行得很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金属制品的锈蚀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易觉察的、进行得很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闻药品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去闻,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长颈漏斗与外界相通,不能形成封闭空间,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

A、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A正确;

B、正常的饮食一般能保证人体必需元素的摄入,故B项正确;

C、缺锌会使生长发育缓慢,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导致侏儒症,故C正确;

D、缺钙幼儿易患佝偻病,老人易患骨质疏松,但是钙不是微量元素,钙属于人体内的常量元素,故D项错误;

故选D。

6.B

【详解】

A、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选项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选项错误;

C、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选项正确;

D、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选项正确,故选B。

7.D

【详解】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B、一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2:

4:

3,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4):

(16×3):

=6:

1:

12,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取样品,观察颜色,无色透明的晶体的是金刚石,黑色固体的是石墨,现象不同,可以鉴别,说法正确;

B、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均为无色液体,过滤不能区分,说法错误;

C、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说法正确;

D、取样品,分别灼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蔗糖,没有固体剩余的是碳酸氢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说法正确。

故选:

B。

9.C

【详解】

A、照明弹需要发出耀眼光芒,镁燃烧时符合该条件,具备因果关系,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探空气球所需的气体密度要小于空气,氦气的性质符合,具备因果关系,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氧气可以支持物质的燃烧,但氧气本身不可燃,因此不能作为燃料,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电极需要材料可以导电,石墨可导电,因果关系成立,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A、镓元素的汉字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因此镓原子的质子数也为31,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而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为69.72g,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因此镓原核外有31个电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C。

11.B

【详解】

①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②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不同,即化学式不同,属于不同物质,说法正确。

③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的物种生成,而本题中氧气变成了臭氧,有新的物种生成,是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④一个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一个臭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故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的质量相等,即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不相同,说法错误;

⑤因为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氧原子质量相同,因此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说法正确。

故选:

B。

12.B

【详解】

A、N

是一种阴离子,不符合题意;

B、1个N

中有5个氮原子,故有5个氮原子核,符合题意;

C、没有信息能提供氮原子的中子数,故不能确定N

中含有的中子数,不符合题意;

D、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N

是N5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微粒,所以1个N

中共含有7×5+1=36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详解】

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不能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不符合题意;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不能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有氧气,也可能是空气等,不符合题意;

C、将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液体变红,不能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氯化氢等气体,不符合题意;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集气瓶中不一定是纯氧,也可能是含氧气较多的混合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详解】

A、纯净物中包括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Cu),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Cl),故A错误;

B、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但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比如氖原子和氨分子核电荷数都为10个,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错误;

C、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C错误;

D、核电荷数是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原子核由质子核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所以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故D正确。

故选D。

15.D

【详解】

A、样品的硝酸铵中氮元素化合价:

铵根显+1价,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氮元素化合价为-3;硝酸根显-1价,其中氧元素为-2价,则氮元素为+5,说法错误;

B、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说法错误;

C、硝酸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若杂质是尿素[CO(NH2)2],则化肥样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35%,说法错误;

D、若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该化肥中纯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说法正确;

故选:

D。

16.C

【详解】

A、化学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3CO中的“3”表示3个一氧化碳分子,说法正确;

B、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SO3中的“3”表示每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说法正确;

C、右上解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2A13+中的“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法错误;

D、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

中上面的3表示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说法正确;

故选:

C。

17.C

【详解】

A、煤油燃烧时产生了黑烟,即炭黑,说明煤油中含有碳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生锈消耗装置中氧气,铁丝生锈实验中烧杯内红墨水被吸入导管,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吹灭蜡烛火焰时,烛芯上方有一缕白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铜绿与盐酸反应后绿色固体消失,说明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物质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