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0789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docx

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附件1:

作业人员应对突发坍(垮)塌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配电运检工区生产、土建作业现场。

二、事件特征

生产、土建作业现场发生跨越架、脚手架坍(垮)塌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现场负责人

(1)组织现场人员抢救。

(2)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

2.现场作业人员

(1)救助伤员。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急救部门

110、119、120

(2)急救箱及药品。

(3)应急照明器具。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发生坍(垮)塌事故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

如有人受伤应大声呼救、自救,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对未坍塌部位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坍(垮)塌范围扩大。

(2)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判断原因、坍塌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汇报上级。

(3)设立危险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救被困人员,并转移至安全地点。

根据伤员休克、骨折、出血等不同情况,现场采取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相应急救措施。

(4)发现有人员被困难以施救时,及时拨打“120”、“119”、“110”等报警求助。

五、注意事项

1.应急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听从现场负责人指挥,要做好防止再次坍(垮)塌措施;用吊车、挖掘机等机械施救,要有专人指挥和监护,并做好防止机械伤害被救人员的措施。

2.解救悬空被困者时尽可能使用吊篮方式;救护、运送伤员时尽可能使用担架方式,避免伤员受到二次伤害。

附件2:

工作人员应对动物(犬)袭击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工区外出作业过程中。

二、事件特征

工作人员在外出作业过程中,遭遇动物(犬)袭击。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现场自救。

2.汇报事件情况。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棍棒或棒状工具。

(2)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急救部门

110、120

(3)急救药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大声呼救、使用棍棒或棒状工具驱赶袭击动物(犬)。

(2)若被动物(犬)咬伤,应利用携带的急救药品进行救治。

(3)送伤员到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单人巡视向路人求助或自行拨打“120”求救,并汇报上级求援。

(4)向上级汇报人员受伤及救治等情况。

五、注意事项

1.驱赶袭击动物(犬)过程中,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受到伤害。

2.被动物(犬)咬伤后应尽早注射狂犬疫苗。

 

附件3:

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工区工作车辆行驶途中。

二、事件特征

工作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受损、人员伤亡。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驾驶员

(1)采取防次生事故措施。

(2)组织营救伤员,向有关部门报警。

(3)汇报本单位,并保护现场。

2.乘坐人员

(1)协助现场处置。

(2)当驾驶员伤亡时,履行驾驶员应急职责。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上级及公安消防部门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急救部门

110、119、120

(2)照明工具、灭火器、千斤顶、安全警示标志等工器具。

(3)急救箱及药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立即停车,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双闪警示灯,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夜间还需开启示廓灯和尾灯;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

(2)检查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情况,利用车辆携带工具解救受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解救困难或人员受伤时向公安、急救部门报警求助。

(3)现场抢救伤员,根据伤情采取止血、固定、预防休克等急救措施进行救治。

(4)事故造成车辆着火时,应立即救火,并做好预防爆炸的安全措施。

(5)驾驶员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情况汇报本单位。

五、注意事项

1.在伤员救治和转移过程中,采取固定等措施,防止伤情加重。

2.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冷静,记录肇事车辆、肇事司机等信息,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用手机、相机等设备对现场拍照,依法合规配合做好事件处理。

3.在无过往车辆或救护车的情况下,可以动用肇事车辆运送伤员到医院救治,但要做好标记,并留人看护现场。

 

附件4:

配电线路塔上作业人员遭遇雷电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工区配电线路塔上作业现场。

二、事件特征

线路人员登塔作业期间,作业区域发生强雷电天气,作业人员可能遭受雷击伤害。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工作负责人

(1)组织人员撤离。

(2)组织救助伤员。

(3)收集汇报雷电灾害情况。

2.工作班成员

(1)救助伤员。

(2)收集雷电灾害情况。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通信工具及上级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线路专责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调控值班

急救部门

110、119、120

(2)急救箱及药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发生雷电征兆,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汇报调度,并下令停止作业,组织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区域;塔上作业人员如不能及时撤离,应采取相应防坠措施。

(2)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和更换熔丝工作。

(3)塔上人员遭受雷击,现场人员应立即汇报调控中心和配电运检工区领导,并尽快解救至地面。

如暂时无法解救或解救困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伤员坠落,并迅速拨打“119”求助。

(4)根据伤员受伤情况,现场采取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相应急救措施。

(5)送伤员到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6)向配电运检工区详细汇报雷电灾害、人员伤亡等情况。

五、注意事项

1.发生雷电时,禁止站在高处;禁止靠近铁塔、电线杆、树木等高大物体;禁止在空旷高处拨打、接听手机。

2.解救被困高空伤员过程中,要不断与伤员交流,询问伤情,防止伤员昏迷,并对骨折部位采取固定措施。

 

附件5:

作业人员应对突发高压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配电运检工区生产作业现场。

二、事件特征

作业人员在电压等级1000V的设备上工作,发生触电,造成人员伤亡。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现场抢救触电人员。

2.汇报触电事故情况。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调控值班

急救部门

110、120

(2)电工工器具、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安全工器具。

(3)急救箱及药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现场人员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

一是立即通知有关供电单位(调度或运行值班人员)或用户停电。

二是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熔断器或将带电体移开。

三是采取相关措施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2)如触电人员悬挂高处,现场人员应尽快解救至地面;如暂时不能解救至地面,应考虑相关防坠落措施,并向消防部门求救。

(3)根据触电人员受伤情况,采取止血、固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相应急救措施。

(4)如触电者衣服被电弧光引燃时,应利用衣服、湿毛巾等迅速扑灭其身上的火源,着火者切忌跑动,必要时可就地躺下翻滚,使火扑灭。

(5)现场人员将触电人员送往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6)向上级汇报触电人员受伤及抢救情况。

五、注意事项

1.严禁直接用手、金属及潮湿的物体接触触电人员。

2.救护人在救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高压设备接地时,室内安全距离为4米,室外安全距离为8米),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或跨步电压触电。

3.解救高空伤员过程中要询问伤员伤情,并对骨折部位采取固定措施。

4.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附件6:

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低压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配电运检工生产作业现场。

二、事件特征

作业人员在1000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设备上工作,发生触电,造成人员伤亡。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抢救触电人员。

2.汇报触电事故情况。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调度值班

急救部门

110、120

(2)电工工器具、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安全工器具。

(3)急救箱及药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现场人员采取拉开关、断线、或使用绝缘工器具移开带电体等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根据触电人员受伤情况,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相应急救措施。

(3)现场人员将触电人员送往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4)现场人员向本单位汇报人员受伤及抢救情况。

五、注意事项

1.严禁直接用手、金属及潮湿的物体接触触电人员。

2.在施救高处触电者时,救护者应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3.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附件7:

作业人员应对突发高空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配电运检工区高空作业现场。

二、事件特征

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从高处坠落至地面、高处平台或悬挂空中,造成人身伤害。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现场负责人

(1)组织救助伤员。

(2)汇报事件情况。

2.现场其他人员

(1)救助伤员。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调控值班

急救部门

110、119、120

(2)急救箱及药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作业人员坠落至高处或悬挂在高空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绳索或其它工具将坠落者解救至地面进行检查、救治;如果暂时无法将坠落者解救至地面,应采取措施防止脱出坠落。

(2)对于坠落地面人员,现场人员应根据伤者情况采取止血、固定、心肺复苏等相应急救措施。

(3)送伤员到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4)向上级汇报高空坠落人员受伤及救治等情况。

五、注意事项

1.对于坠落昏迷者,应采取按压人中、虎口或呼叫等措施使其保持清醒状态。

2.解救高空伤员过程中要不断与之交流,询问伤情,防止昏迷,并对骨折部位采取固定措施。

 

附件8:

现场作业人员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工区生产作业现场。

二、事件特征

作业人员在现场集体用餐后,多人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不适或者恶心、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现象。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现场负责人

(1)组织人员救治并报警求助。

(2)保存可疑中毒食物、呕吐物及其餐具。

(3)向上级汇报事件情况。

2.现场作业人员

救助疑似食物中毒人员。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急救部门

110、120

(2)急救箱及药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现场负责人立即查看和了解疑似中毒人数、症状等情况,并通知其他尚未就餐人员停止用餐。

(2)现场负责人组织开展救治工作。

对疑似食物中毒者,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根据现场情况,拨打“120”、“110”报警求援,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救治,同时对其他食用人员进行检查。

(4)搜集保护可疑中毒食物、呕吐物及其餐具,以便化验、分析中毒原因。

(5)现场负责人将中毒人员数量、中毒程度、发生的时间等情况汇报上级。

五、注意事项

1、疑似食物中毒者,除催吐需要饮水外,应停止进食,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2、现场救治人员在救治结束后,应将手清洗干净(必要时使用消毒液),避免中毒。

 

附件9:

作业人员应对突发落水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工作场所

配电运检工区作业途中或作业现场。

二、事件特征

作业人员在前往作业途中或在作业现场,发生人员意外落水(或溺水),可能造成呼吸受阻、窒息和心跳停止。

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1.抢救落水(溺水)人员。

2.汇报事故情况。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部门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运维检修部

部门领导

配电运检工区

工区领导

工区值班

急救部门

110、119、120

(2)急救药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发现有人落水,现场人员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救助,并立即按照“先近后远,先水面后水下”的顺序进行施救。

(2)若施救人员距离落水者较近,可向落水者投入木板、长杆等漂浮物,让落水者抓住漂浮水面并尽快上岸。

(3)若施救人员距离落水者较远或落水(或溺水)者无力气时,救援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木板、长杆等漂浮物送至落水者,将落水(或溺水)者从水中救上岸。

(4)施救困难时拨打“120”、“119”报警求救。

(5)溺水者上岸后立即检查并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溺水者若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送往医院救治。

(6)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落水(或溺水)和失踪人数及采取救治措施等情况汇报上级。

五、注意事项

1.下水施救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救生能力,不得盲目下水施救,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救助方法。

2.气温较低时,在下水前应做好身体活动准备,防止肌肉痉挛。

3.在抢救溺水者时不应因“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更不应仅“倒水”而不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