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0833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病理复习题.docx

生理病理复习题

生理复习题

1、钠钾泵的定义,特点及其生理意义(3点)

答:

钠钾泵定义是在哺乳动物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

其作用是在消耗代谢能的情况下逆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因而保持了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

钠泵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离子移出细胞外,2个钾离子移入胞内。

转运过程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反应完成。

特点:

逆电-化学梯度(低→高)

消耗能量

需要蛋白质帮助

生理意义:

.建立势能贮备

•钠泵造成的膜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钠泵造成的Na+、K+不均匀分布,是神经、肌肉等组织产生生物电信号的基础;

•细胞外高浓度Na+是一些其他物质分子跨膜转运的能量来源。

维持细胞内容积和渗透压的稳定

2、心肌兴奋后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特点及生理意义如何?

答:

心肌细胞发生一次扩布性兴奋后,兴奋性会发生,可分为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特点是这周期性变化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必须待舒张开始才能产生新的收缩。

其生理意义就是保证了心肌收缩和舒张交替,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从而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3、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4点)

答:

动脉血压形成前提条件为血管内有血液充盈(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基本因素是为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

由于心室的射血是间断的,故大动脉弹性是形成动脉舒张压的因素。

影响因素:

1)每搏输出量:

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

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

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缓存血压),减小脉压。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4、O2,CO3,H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影响途径。

答:

1)CO2↑:

主要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也可以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CO2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体液因子,在血中保持一定的浓度,可维持呼吸中枢的正常兴奋性。

2)H+浓度↑:

主要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增强,也可以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3)低O2:

外周化学感受器是低氧引起呼吸增强的唯一途径。

低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5、试述胰液的主要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答:

胰液为碱性液体,主要成分有

(1)碳酸氢盐,作用:

中和胃酸;提供小肠内适宜的碱性环境;

(2)有机成分:

多种消化酶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作用:

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

胰淀粉酶-作用:

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胰脂肪酶-辅脂酶胆固醇酯酶磷脂酶

作用:

水解脂肪、胆固醇酯和磷脂

核酸酶-作用:

水解核酸

胰蛋白酶抑制物-作用:

对抗胰蛋白酶对胰腺的消化作用

神经调节:

条件、非条件刺激→传入神经→反射中枢→迷走神经→乙酰胆碱→G细胞→胃泌素→胰腺腺泡细胞→富含酶的胰液↑

体液调节:

比神经调节重要。

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均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而且不同激素之间以及激素与神经递质之间有协同作用。

6、分析下列引起尿量变化的原因:

(1)正常成年人一次迅速大量的饮用清水1000ml(晶体渗透压):

答:

大量饮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称为水利尿。

(2)正常成年人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00ml(胶体渗透压下降)答:

生理盐水为等张液,静注大量等张液后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滤过增加,尿量增多。

(3)糖尿病病人会出现糖尿和多尿(肾糖域,渗透压)

答: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运转率,就出现糖尿;超过肾糖阈时肾小管内糖浓度增高,小管液渗透压增高,妨碍水分重吸收,形成多尿,称为渗透性利尿。

7、试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其特点,何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答:

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突触前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出胞)----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总和--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特点:

形成突触结构电-化学-电传递

意义:

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兴奋性递质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局部去极化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抑制性递质导致后膜主要对CI-通透性增加,CI-内流超级化电位

8、何谓牵张反射?

它有几种类型(肌紧张和腱反射)?

各有何特点及作用?

答:

定义: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如受外力牵拉使起伸长时,能引起受牵拉肌肉的收缩。

感受器:

肌梭;中枢:

脊髓;效应器:

梭外肌。

类型:

A.腱反射:

快肌成分单突触反射

B.肌紧张:

慢肌成分多突触反射维持躯体站立姿势

 

病理复习题

名词解释:

1、肝硬化: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三者反复交错进行,结果:

使肝小叶和肝脏血液循环途径改建,肝脏失去正常结构,变形变硬,伴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和门脉高压的慢性肝脏疾病。

2、干酪样坏死:

结核病特征性表现之一,组织呈凝固性坏死。

多见于结核病坏死组织,分解较彻底,类脂质较多,色黄,质地疏松,外观似乳酪,故称“干酪样坏死”,最后导致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

3、粉刺癌:

属于乳腺癌的导管内原位癌,多数位于乳腺中央部位,导管内含有灰黄色软膏样坏死物质,挤压时通过导管溢出,状如皮肤粉刺,故称为粉刺癌。

4、伤寒细胞:

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巨噬细胞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吞噬红细胞的作用尤为明显。

这种巨噬细胞称为伤寒细胞。

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

5、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

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在局部发挥重要防御作用。

6、槟榔肝:

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使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7、原位癌:

癌细胞已累及上皮的全层,但仍局限于粘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的非侵袭性癌

8、新月体:

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组成,附着于肾小球囊壁,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新月形或环状结构。

9、肉芽肿(结核、伤寒、风湿小结、矽肺):

局部组织细胞的炎性增生形成的境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肿的主要成分为具有很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组成的。

由于病因不同,肉芽肿的形态结构亦不相同,结核肉芽肿:

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由上皮样细胞,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

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是由伤寒细胞(巨噬细胞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

风湿小体:

在心肌间质内,成群的风湿细胞(枭眼,毛虫状)聚集于纤维素样坏死灶内,有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共同形成。

矽肺:

巨噬细胞吞噬硅颗粒形成的细胞性结节,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成纤维性结节。

10、瓣膜病:

是指心瓣膜因各种原因损伤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最后导致心功能不全,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脏病之一。

11、角化珠:

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癌巢中央可出现层状角化物,称为角化珠或癌珠。

12、碎片状坏死:

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肝炎。

13、桥接坏死:

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

14、胶样管形:

 

15、环形红斑:

急性风湿病时,皮肤出现环形红斑。

为渗出性病变。

多见于躯体和四肢皮肤,为淡红色环状红晕,中央皮肤色泽正常。

光镜下红斑处真皮浅层血管充血,血管周围水肿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清润。

病变常在1-2天消退。

16、冷脓肿:

又称“寒性脓肿”、“结核性脓肿”。

局部皮肤和软组织无红、肿、热等急性炎症表现,但冷脓肿行将破溃或发生混合感染时也可有发红、发热、变薄。

 

问答题:

(比较)

1、良性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差、异型性大

核分裂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继发改变

很少发生出血、坏死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

生长方式

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

包膜

境界

清楚

不清

转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很少复发

较多复发

对机体影响

小,局部压迫或阻塞

除压迫、阻塞外,常可引起出血合并感染,甚至恶病质导致死亡

 

2、肉瘤和癌

肉瘤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常见,多见成人

较少见,多见青少年

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

质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

组织学特点

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

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

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转移

多经淋巴道转移

多经血道转移

3、原发性和继发性结核

 

原发性

继发性

结核杆菌感染

初次

再次

发病人群

儿童

成人

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或过敏性

先无,病程中产生

病理特征

原发综合征

病变多样

起始病灶

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肺尖部

主要播散途径

多为淋巴道或血道

多为支气管

病程

短,大多自愈

长,波动性,需治疗

4、良性和恶性溃疡

 

良性溃疡

(溃疡病)

恶性溃疡

(溃疡型胃癌)

外形

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

不规则的皿状或火山口状

大小

直径一般<2cm

直径常>2cm

深度

较深

较浅

边缘

整齐、不隆起

不整齐、隆起

底部

较平坦,少许渗出物

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

周围粘膜

皱襞向溃疡集中

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

5、肾小球肾炎类型比较

(1)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足突病)光镜: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脂滴沉积,免疫荧光:

阴性

电镜:

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消失,无免疫复合物沉积。

多见儿童,表现为肾病综合症。

(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硬化病:

光镜:

局灶性分布。

肾小球内部分毛细血管袢硬化,局部细胞外基质增多,基底膜塌陷,玻璃样物质和类脂沉积。

免疫荧光:

IgM,C3在硬化的节段处沉积

(3)弥漫性:

增生性:

A.Cap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GN(常见于儿童,与病原体感染有关,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细菌或病毒),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中沉积造成损伤。

表现为内皮细胞增生及系膜细胞增生,免疫荧光:

GBM和系膜区IgG和C3沉积,呈颗粒状荧光

电镜:

上皮下驼峰状电子致密沉积物

系膜增生性GN:

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系膜区增宽,系膜区电子致密沉积物,免疫荧光:

系膜区有IgM和C3沉积。

膜性增生性GN:

弥漫性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增生,是肾病综合症的重要原因。

银浸和PAS染色基底膜呈“双轨状”

B.Cap外新月体性GN为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形成(>50%),新月体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组成,病变严重,进展很快。

非增生性:

膜性GN(膜性肾病)病变特点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电镜:

上皮下小丘状电子致密沉积物,基底膜物质形成钉突,逐渐包裹沉积物。

硬化性GN:

是各型肾小球肾炎的晚期表现,大量肾小球纤维化。

肉眼下:

肾脏呈颗粒型萎缩肾。

IgA肾病:

特点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免疫荧光检查系膜内由IgA沉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