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0913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docx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产品名称

通用名: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汉语拼音:

LiuqingsuangHongmeisuKerongxingfen

1.2剂型:

粉剂

1.3批准文号:

1.4规格:

100g:

5g(500万单位)

1.5包装:

100g×100袋/箱

1.6贮存:

遮光,密闭保存

1.7有效期:

两年

2处方和依据

2.1处方

名称

用量

硫氰酸红霉素

5.00g

葡萄糖

95.00g

共制成100.00g

2.2处方依据:

本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项下制订。

3生产工艺流程图

 

 

检查

检查

 

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粉碎过筛

4.1.1如硫氰酸红霉素和葡萄糖不能通过五号筛,应进行粉碎。

4.1.2操作人员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将硫氰酸红霉素和葡萄糖分别粉碎,药粉应通过五号筛。

4.1.3车间质量监督员对粉碎过筛岗位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即可生产。

4.1.4粉碎过筛后的药粉装入洁净容器中,容器外挂物料状态卡,注明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日期、操作者和复核人。

4.1.5操作人员填写粉碎过筛批记录,并将记录随物料传入称量配料工序。

4.2称量配料

4.2.1硫氰酸红霉素和葡萄糖使用前应再次检查外观情况,确保质量合格。

称量前操作人员应先核对原料的名称、批号、数量、生产单位等。

确认无误后,进行称量配料。

处方计算和称量过程必须由双人操作,一人称量、一人复核,并由质量监督员监督。

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称量记录。

4.2.2称好的物料置于清洁干燥的周转容器内,容器外应挂物料状态卡,注明物料名称、批号、数量、规格、日期、操作人和复核人。

4.3混合

4.3.1混合前操作人员应先核对物料的名称、批号、数量等,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4.3.2检查各准备工作无误后,将称量好的原料与辅料依次倒入V型混合机开始混合,混合30分钟。

并保证混合机的装量不超过该机总量的2/3。

4.3.3经过混合具有均一性的物料为一个批量,编为一个批号。

4.3.4混合好的物料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外应挂物料状态卡,写明物料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日期﹑操作者和复核人,传入中间站。

4.3.5混合岗位班长填写请验单,交于中间产品化验员,中间产品化验员检验合格后,将检验报告书副本交于车间质量监控员。

4.3.6操作人员填写混合批记录,并将中间产品检验报告书归入批生产记录中。

批生产记录随检验合格的物料传入包装工序。

4.4包装

4.4.1操作人员根据批包装指令领取包装材料等包装物品。

包装用大箱箱签等应打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且印字清晰。

4.4.2操作人员核对该中间产品的品名、批号、数量、规格等,按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3分装时,包装岗位班长应间隔3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不得出现少装、漏装、多装,封装要整齐。

分装时操作人员要及时填写分装批记录。

4.4.4装箱过程中,将桶按一致方向摆放整齐,并保持垫板清洁完整,车间质量监控员应随时抽检药品包装情况。

4.4.5取样:

装箱结束后,包装小组将成品搬运至成品库待验区待验。

包装岗位班长填写请验单交于中心化验室,取样分样员按成品取样操作规程的规定操作。

检验合格后,包装小组将产品合格证放入大箱内封箱,然后办理入库手续。

4.4.6有零头产品,要求合箱的,要保证每箱的零头产品不多于2个批号。

每个批号均应在外箱与合格证上印注,并填写合箱记录。

4.4.7包装结束后,要清点、校对包装材料、标签,按包装材料的规定处理,剩余零散产品密封后,贴上标志存放于零散产品柜,并做好记录。

4.5入库

4.5.1仓库物料管理员按质量管理部门出具的成品检验报告书和车间填写的成品入库单验收成品。

4.5.2仓库物料管理员目测外观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查看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有效期等是否与报告书相符。

4.5.3同意入库的合格成品填写入库成品总账和分类账,放置于合格品区。

4.5.4成品应遵循物料贮存管理规程,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码放,不准混堆混放,以防止发货时产生错发事件。

4.5.5成品的储藏条件应保证密闭、防潮、干燥。

5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

5.1原辅料质量标准

5.1.1硫氰酸红霉素质量标准

硫氰酸红霉素

LinqingsuanHongmeisu

ErythromycinThiocyanate

本品为红霉素硫氰酸盐。

按干燥品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750红霉素单位.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

本品在甲醇或乙醇中易溶,在水或三氯甲烷中微溶。

【鉴别】

(1)取本品约5mg,加硫酸2ml,缓缓摇匀,即显红棕色。

(2)取本品约5mg,加丙酮2ml振摇后,加盐酸2ml,即显棕黄色,渐变为紫红色;再加三氯甲烷2ml,充分振摇,三氯甲烷层显蓝紫色。

(3)取本品约5mg,加水10ml,滴加三氯化铁试液2ml,摇匀,溶液显朱红色。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至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6.0%(附录69页)。

炽灼残渣不得过1.0%(附录71页)。

【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适量,按红霉素每10mg加乙醇1ml使溶解,加灭菌水定量稀释成每1ml种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附录103页)测定。

1000红霉素单位相当于1mg的C37H67NO13。

【类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制剂】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

5.1.2葡萄糖质量标准

葡萄糖

Putaotang

C6H12O6·H2O198.17

本品为D-(+)-吡喃葡萄糖一水合物。

【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比旋度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与氨试液0.2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25℃时,依法测定(附录47页),比旋度为+52.5º至+53.0º。

【鉴别】

(1)取本品约0.2g,加水5ml溶解后,缓缓滴入温热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检查】酸度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l,应显粉红色。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g,加热水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10ml,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3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3ml与比色用硫酸铜液6ml,用水稀释成50ml)1.0ml加水稀释至10ml比较,不得更深。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加90%乙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10分钟,溶液应澄清。

氯化物取本品0.6g,依法检查(附录63页),与标准氯化钠溶液6.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硫酸盐取本品2.0g,依法检查(附录63页),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碘试液1滴,应即显黄色。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9.5%(附录69页)。

炽灼残渣不得过0.1%(附录71页)。

蛋白质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磺基水杨酸溶液(1→5)3ml,不得发生沉淀。

铁盐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3滴,缓缓煮沸5分钟,放冷,用水稀释使成45ml,加硫氰酸铵溶液(30→100)3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2.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重金属取本品4.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依法检查(附录66页,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砷盐取本品2.0g,加水5ml溶解后,加稀硫酸5ml与溴化钾溴试液0.5ml,置水浴上加热约20分钟,使保持稍过量的溴存在,必要时,再补加溴化钾溴试液适量,并随时补充蒸散的水分,放冷,加盐酸5ml与水适量使成28ml,依法检查(附录67页,第一法),应符合规定。

【类别】体液补充药。

【贮藏】密封保存。

【制剂】

(1)葡萄糖注射液

(2)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

5.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5.2.1铝塑复合袋质量标准

铝箔复合袋质量标准

1、品名:

铝箔复合袋

2、规格:

长170mm,宽130mm,偏差±1mm。

3、性状:

本品为塑料、铝箔制成的银白色的复合袋。

4、外观与质量要求:

4.1应为塑料与铝箔制成的复合袋。

4.2不允许有穿孔、异物、异味、粘连、涂层不均匀、复合层间分离及明显损伤、气泡、皱纹、脏污等缺陷。

4.3柔韧性好,不易撕裂、破损。

5、卫生要求:

清洁、无污染

5.2.2包装箱质量标准

纸箱质量标准

1、品名:

纸箱

2、纸质材料:

木浆纸,共五层见表一

(表一)

纸箱名称

纸材

层数

粉散预混剂纸箱

木浆纸

5层

3、尺寸规格:

纸箱尺寸长、宽、高表示纸箱的规格,单位用毫米(mm)。

长度(L):

箱内底面长边尺寸;宽度(B):

箱内底面短边尺寸;

高度(H):

箱内顶面到底面的尺寸;体积(V):

V=L×B×H(m3)

尺寸规格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二的要求:

(表二)

 

纸箱

种类

长度(mm)

宽度(mm)

高度(mm)

尺寸

极限偏差

尺寸

极限偏差

尺寸

极限偏差

粉散预混剂纸箱

410

±5.0

250

±4.0

265

±2.0

4、外观、印刷质量应符合表三的要求:

(表三)

检验项目

内控标准

外观

钉合瓦楞纸箱使用带有镀层的低碳铜扁丝,扁丝不应有锈斑、剥层、龟裂或其它使用上的缺陷。

箱体方正,测量对角线偏差应小于±10mm。

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损坏(折痕、裂痕)和污迹,裁切边缘应整齐,不得有毛边、齿边,切断口表面裂损宽度不超过8mm。

纸箱接头钉合搭接舌边宽度35~50mm,金属钉应沿搭接部分中线钉合,采用斜式(与纸箱立边成45°角)或横钉,箱钉应排列整齐、均匀,双排钉距不大于120mm,钉距均匀,头尾钉距离底面压痕边线大于20mm,钉合接缝线应钉牢、钉透,不得有叠钉、翘钉、不转角等现象。

纸箱的压痕线宽度不大于17mm,折线居中,不得有破裂断线,箱壁不允许有多余的压痕线。

纸箱摇盖经开、合180°往复5次以上,纸箱表面和里层都不得有裂缝。

印刷质量

纸箱上印刷的文字、图案、色彩等应与本公司的送印稿一致。

不得有错字、漏字、不规范字等现象;字的笔画应清晰、粗细均匀,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图案印刷端正、清晰、位置准确,印刷位置偏差小于±5.0mm。

同一纸箱中不得夹杂其他纸箱。

色彩均匀、纯正、无明显色差。

纸箱上印刷的文字、图案、色彩应符合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确定的实物样本标准。

5、检验规则:

5.1以相同材料、相同的工艺、相同规格的同一入库日期的产品为一批。

5.2取样方法:

包装材料取样操作规程。

6、用途:

产品外包装。

7、储存条件:

常温、干燥处保存。

5.2.3外包装标签质量标准

箱签质量标准

1、品名:

箱签

2、材质:

采用不干胶纸

3、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一要求:

(表一)

箱签种类

长度(mm)

宽度(mm)

重量(g)

尺寸

极限偏差

尺寸

极限偏差

克数

极限偏差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110

±1.0

60

±1.0

3

±1.0

4、外观、印刷质量及粘度应符合表二的要求:

(表二)

检验项目

内控指标

外观

箱签裁切边缘整齐,不得有毛边、齿边、粘结等,字体不得歪斜;不得有多余的压痕线及切口;其表面不得有损坏、污迹和皱折等现象。

印刷质量

箱签上印刷的文字、图案、色彩等应与本公司的送印稿一致。

不得有错字、漏字、不规范字等现象;字的笔画应清晰、粗细均匀,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图案印刷端正、清晰、位置准确,印刷位置偏差小于±2.0mm。

同一标签中不得夹杂其他标签。

色彩均匀,无明显色差。

箱签上印刷的文字、图案、色彩等应符合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确定的实物标准。

粘度

粘牢在纸箱表面、不易脱落,无翘角、掀边等现象。

5、检验规则:

5.1以相同材料、相同的工艺、相同规格的同一入库日期的产品为一批。

5.2取样方法:

包装材料取样操作规程。

6、用途:

产品包装。

7、储存条件:

常温、干燥处保存。

5.2.4外包装标签质量标准

袋签质量标准

1、品名:

袋签

2、材质:

采用不干胶纸

3、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一要求:

(表一)

袋签种类

长度(mm)

宽度(mm)

重量(g)

尺寸

极限偏差

尺寸

极限偏差

克数

极限偏差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120

±1.0

100

±1.0

2

±1.0

4、外观、印刷质量及粘度应符合表二的要求:

(表二)

检验项目

内控标准

外观

袋签裁切边缘整齐,不得有毛边、齿边、粘结等;字体不得歪斜;不得有多余的压痕线及切口;其表面不得有损坏、污迹和皱折等。

印刷质量

袋签上印刷的文字、图案、色彩等应与本公司的送印稿一致。

不得有错字、漏字、不规范字等现象;字的笔画应清晰、粗细均匀,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图案印刷端正、清晰、位置准确,印刷位置偏差小于±2.0mm。

色彩均匀,无明显色差。

同一标签中不得夹杂其他标签。

标签上印刷的文字、图案、色彩等应符合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确定的实物标准。

粘度

粘牢在铝箔复合袋表面、不易脱落,无翘角、掀边等现象。

注:

其它特殊项目见该物料检验合格报告单

5、检验规则:

5.1以相同材料、相同工艺、相同规格的同一入库日期的产品为一批。

5.2取样方法:

包装材料取样操作规程。

6、用途:

产品包装。

7、储存条件:

常温、干燥处保存。

5.3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5.3.1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LinqingsuanHongmeisuKerongxingfen

ErythromycinThiocyanatePowder

本品为硫氰酸红霉素与适宜的辅料配制而成。

含红霉素(C37H67NO13)应为标示量的92.0%~108.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鉴别】

(1)取本品约0.1g,加硫酸10ml,缓缓摇匀,即显红棕色。

(2)取本品约0.1g,加丙酮2ml振摇后,加盐酸2ml,即显橙黄色,渐变为紫红色;再加三氯甲烷2ml,充分振摇,静置,三氯甲烷层显蓝紫色。

(3)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加三氯化铁试液2ml,摇匀,溶液应渐变为朱红色。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至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0.0%(附录69页)。

溶解性取供试品适量,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制成50ml的溶液(浓度为临床使用时高剂量浓度的2倍),在25±2℃上下翻转10次,供试品应全部溶解,静置30分钟,不得有混浊或沉淀生成。

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只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的背景下观察,应呈均匀的色泽、无花纹与色斑。

装量按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102页)检查,装量不低于97g/袋,平均装量不低于标示装量(袋装规格100g/袋)。

【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适量,按红霉素每10mg加乙醇1ml使溶解,加灭菌水定量稀释成每1ml种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附录103页)测定。

1000红霉素单位相当于1mg的C37H67NO13。

【类别】同硫氰酸红霉素。

【规格】100g:

5g(500万单位)

【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标准依据】《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项下。

5.3.2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成品质量标准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LinqingsuanHongmeisuKerongxingfen

ErythromycinThiocyanatePowder

本品为硫氰酸红霉素与适宜的辅料配制而成。

含红霉素(C37H67NO13)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鉴别】

(1)取本品约0.1g,加硫酸10ml,缓缓摇匀,即显红棕色。

(2)取本品约0.1g,加丙酮2ml振摇后,加盐酸2ml,即显橙黄色,渐变为紫红色;再加三氯甲烷2ml,充分振摇,静置,三氯甲烷层显蓝紫色。

(3)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加三氯化铁试液2ml,摇匀,溶液应渐变为朱红色。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至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0.0%(附录69页)。

溶解性取供试品适量,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制成50ml的溶液(浓度为临床使用时高剂量浓度的2倍),在25±2℃上下翻转10次,供试品应全部溶解,静置30分钟,不得有混浊或沉淀生成。

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只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的背景下观察,应呈均匀的色泽、无花纹与色斑。

装量按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102页)检查,装量不低于97g/袋,平均装量不低于标示装量(袋装规格100g/袋)。

【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适量,按红霉素每10mg加乙醇1ml使溶解,加灭菌水定量稀释成每1ml种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附录103页)测定。

1000红霉素单位相当于1mg的C37H67NO13。

【类别】同硫氰酸红霉素。

【规格】100g:

5g(500万单位)

【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项下。

6物料平衡的计算及其平衡限度

项目

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平衡限度

粉碎

粉碎后物料实际产量÷粉碎后物料的理论产量×100%

97.5%—100.0%

称量

称量后物料实际重量÷物料的理论投料量×100%

限度=100%

混合

混合后物料实际产量÷混合后物料的理论产量×100%

97.5%—100.0%

分装

分装后物料实际产量÷分装后物料的理论产量×100%

97.0≤限度≤103.0%

印刷

包材

(使用量+退回数量+残损数+其它)÷领取数量×100%

限度=100%

备注

理论值:

为按照所有的原料(包装材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情况下得出的最大数量。

实际值:

为生产过程中实际产出量。

包括:

本工序产出量、收集的废品量、生

产中取得的样品量(检品)。

7质量控制要点

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监控项目

频次

配料

称量

品种、规格、数量

1次/批

粉碎

原辅料

异物、干湿度

每批

粉碎过筛

细度

每批

混合

投料

品种、数量、投料方法

1次/批

搅拌

时间、均匀度

随时/批

分装

中间产品

装量

随时/批

包装

待包装品

数量、批号

每箱

标签

内容、数量、使用记录

1次/批

装箱

数量、合格证、标签

每箱

合箱

批号、各批数量、箱签

合箱

8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8.1原料消耗定额

原辅料名称

单位

万袋定额

损耗率

万袋用量

硫氰酸红霉素

kg

50.0

0.8%

54.0

葡萄糖

kg

950.0

0.8%

1026.0

8.2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包装材料名称

单位

万袋定额

损耗率

万袋用量

铝箔复合袋

10000

2%

10200

铝箔复合袋签

10000

3%

10300

粉、散、预混剂箱签

10000

3%

10300

粉、散、预混剂纸箱

100

0

100

9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材质

规格型号

数量(个)

1

万能粉碎机

不锈钢

WF-30B-II

1

2

热风循环烘箱

不锈钢

RXH—I

1

3

振荡筛

不锈钢

ZS-515

1

4

V型混合机

不锈钢

VH—0.6型

2

5

多功能塑料薄膜封口机

不锈钢

————

2

7

打码机

————

FY—RM

2

8

电子秤

————

ACS

2

10安全生产及劳动防护

10.1安全生产

10.1.1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规定进行生产,熟练掌握标准操作规程的每个操作要领,不得任意更改。

10.1.2生产设备在使用前应先检查,必要时作空机试验,正常后再进行生产,生产结束后,要把设备清洁干净,摩擦部件要按规定加油拆洗。

10.1.3各生产车间要设有安全小组,车间及仓库应配备消防器材及泡沫灭火器。

操作室严禁烟火。

生产人员上岗前必须能熟练使用车间配备的消防器材。

对易燃物要随领随用,如有剩余应及时入库。

10.1.4电器的设备要定期检查,电线开关不得裸露,管道破损时要及时修理或更换,不得受潮,不得用湿手去碰电器开关。

10.1.5机器旋转部位应有防护罩。

禁止用铁锤或类似工具敲打包装机、管道等。

10.1.6新工人上岗操作前,必须经过培训,并有上岗证。

10.1.7发生安全事故后,要立即报告有关领导,事后写出详细的事故报告。

10.2劳动保护

10.2.1要严格按照GMP的要求,定时开动空调机,使车间内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规定。

10.2.2粉碎高尘工序应安装吸尘装置以降尘。

10.2.3岗位操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

10.2.4按不同工种,及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10.2.5按不同工种,每半年进行一次劳动安全教育。

10.2.6企业的安全生产组织每月对生产车间的安全生产检查一次,每年考核班组的情况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