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1683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docx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1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

C.器官D.系统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珊瑚C.珊瑚虫D.钟乳石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光照B.温度C.水分D.土壤

4.草履虫能趋向肉汁,逃离食盐,这种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具有()

A.新陈代谢B.应激性C.变异D.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5.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小池塘B.一条河流C.道路两旁的行道树D.生物圈

6.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A.阳光→草→牛→虎B.玉米→鼠→细菌

C.蛇→蛙→昆虫D.草→兔→鹰

7.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几乎被虫吃光,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A.植物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8.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9.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10.2021年,我国将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

进行人口普查时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A.测量B.观察C.调查D.实验

11.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b”,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

A.bB.dC.qD.p

12.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有没有

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C.液泡

1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A.杀死细胞B.减慢细胞运动

C.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D.分散细胞

14.构成细胞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水B.无机盐C.灰烬D.蛋白质

15.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A.蛋白质B.细胞膜

C.叶绿体D.染色体

16.人从婴儿成长为成年,与此有关的是()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分裂和生长D.细胞的癌变

17.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经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A.23对B.23条C.46对D.22对

18.从结构层次上看,构成人体的正确顺序是()

A.细胞→系统→组织→器官→人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19.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有污点,如果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污点在(  )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标本上D.反光镜上

20.已知一台显微镜,它有5×、10×、15×三个目镜,有×10、×45两个物镜,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和最高放大倍数分别是()

A.50225B.100450C.50675D.150675

21.若光线太亮需要调暗时,应选用的反光镜和光圈是()

A.平面镜、大光圈B.平面镜、小光圈

C.凹面镜、小光圈D.凹面镜、大光圈

22.切番茄时流出的汁液来自()

A.细胞质B.液泡

C.细胞核D.细胞任何部分液体的总称

23.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

①染色

②撕取实验材料

③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盖上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③④②⑥⑤①B.③②⑥⑤④①C.①②③④⑤⑥D.④②①③⑤⑥

24.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变形虫B.酵母菌C.草履虫D.病毒

25.我们的生命开始于

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白细胞

26.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27.“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

A.输导组织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D.机械组织

28.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A.增加温度B.增加营养C.便于计数D.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29.在构建生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细胞生长

C.形成不同的器官D.形成不同的组织

30.向日葵和梅花鹿相比,向日葵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二、综合题

3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草在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

(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叫生态平衡。

(3)图中的鼠和食草昆虫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

在草→鼠→蛇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

(4)青蛙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

随着蛇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鼠害对草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_______的。

32.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动物细胞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填序号),葡萄里的甜味物质来自细胞的____________。

(3)图中B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

(4)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它靠____呼吸。

33.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像,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它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应向________移.目镜10×,物镜40×,那么该显微镜放大______倍.

(2)要使镜筒大幅度升降,需要转动_______填序号),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边注视着[]__________,避免把玻片标本压碎。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_______的,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______的。

(3)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目_________,体积_________。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慢慢盖上,目的是避免出现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34.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 和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其中实验组是 _________________ 。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 _________ 。

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

 _____________。

(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需要给鼠妇提供干燥、潮湿两种环境。

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实验用的鼠妇?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C

【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征,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不是生物,A不符合题意。

B.珊瑚,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状如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因此珊瑚不是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没有内脏,身体只有一个空腔),它能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C符合题意。

D.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是一种化学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A

【解析】

试题分析:

桃花的花期受到温度的影响,温暖的天气促使桃花盛开,山里的温度比平原出的温度更低,因此,山上的桃花花期比平原的桃花花期更晚。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B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草履虫会逃避食盐而趋向肉汁,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

B正确。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5.C

【解析】

【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详解】

一片小池塘或一条小河二者不仅包含了生物部分,还具备了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A、B不符合题意;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只有植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生物圈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统一体,还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点睛】

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B错误;蛇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7.D

【分析】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据此答题。

【详解】

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粮食减产。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掌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8.B

【分析】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所生存的环境。

【详解】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

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A不符合题意。

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B符合题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

表明蚂蚁对大堤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点睛】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9.C

【解析】

试题分析:

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A错误.

B、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

D、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D错误.

故选C.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10.C

【分析】

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详解】

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因此人口普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法。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常用方法,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科学探究常用方法切入。

11.C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详解】

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b”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q”。

所以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b”,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q”。

C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有无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学科网考点定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3.C

【解析】

【分析】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的总结为:

擦、滴、刮、涂、盖、染。

【详解】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的总结为:

擦、滴、刮、涂、盖、染。

其中在“滴”这一步,滴的是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为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这样可以使口腔上皮细胞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因失水而皱缩,更容易看清楚细胞的结构。

C正确。

【点睛】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实验步骤掌握。

14.D

【分析】

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物,一类是有机物。

【详解】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灰烬、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15.D

【解析】

【分析】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详解】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正确。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16.C

【解析】

【分析】

(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详解】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生物体。

所以与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的共同结果。

因此与人从婴儿成长为成年,有关的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C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生长的共同结果。

17.A

【分析】

根据“细胞分裂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运用新生成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来的细胞相同分析解答。

【详解】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细胞分裂后,新生成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来的细胞相同。

所以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经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对,故选A。

【点睛】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

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18.B

【分析】

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详解】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正确。

【点睛】

人体的结构层次在中考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

19.B

【解析】

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将视野中的污点移走,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玻片标本上,则可以判定污点在物镜上。

20.A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最低的放大倍数就是选择目镜和物镜都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最高的放大倍数就是选择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最大的。

在所有的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15×,放大倍数最小的是5×;在所有的物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40×,放大倍数最小的是10×。

所以此显微镜最低放大倍数为:

5×10=50(倍);最高放大倍数为:

40×15=600(倍)。

C正确。

【点睛】

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解题的关键。

21.B

【分析】

反光镜和遮光器上的光圈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详解】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

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题干中在光线太亮,为了控制进光量,使视野变暗,应该选用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B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显微镜视野变亮。

22.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液泡内有细胞液。

【详解】

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所以切番茄时流出的汁液来自液泡。

B正确。

【点睛】

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A

【分析】

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简化为“擦”“滴”“撕”“放”“展”“盖”“染”.

【详解】

对照“擦”“滴”“撕”“放”“展”“盖”“染”,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②撕取实验材料、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⑤盖盖玻片、①染色.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平时严格按照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进行操作.

24.D

【解析】

【分析】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详解】

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单细胞生物。

D正确。

【点睛】

单细胞生物的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5.C

【解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

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胚胎,胚胎进而形成胎儿。

因此人的生命起始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

26.A

【解析】

分析:

根尖的分生区和芽尖的芽原基都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

详解:

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根尖的分生区和芽尖的芽原基都属于分生组织,因此具有分裂能力,A正确;营养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物的功能,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在根、茎、叶的表面都有保护组织的分布;输导组织具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

BCD均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分生组织的特点。

27.A

【分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详解】

藕丝是藕的导管壁增厚部连续成螺旋形的导管。

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

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属于输导组织。

A正确。

【点睛】

熟知植物的主要组织及功能,就能轻松解答此题。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