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1903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XX市XX小学美术课题组

执笔:

XXX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现状分析^p:

美术新课程提出:

“应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有一则这样的事例:

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

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

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归结起来有几个因素。

一、社会因素:

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

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教学问题:

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

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研究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努力培养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重点研究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他们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3.研究价值: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美术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研究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意识。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美术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教学的能力与水平。

三、研究内容

教师要灵活结合《标准》、教材、师生特点,对以下研究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不拘泥于某一种模式,重在实效,并鼓励走出各具特色的美术教学改革之路。

1.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研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就美学而言,孩子们从很小的年纪就对某种事物的“好奇”产生极大兴趣,并且带着极大的热情去讨论这些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2.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的研究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种手法。

事物、情感、是时时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3.小学新课程中评价方法创新的研究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过单调刻板,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对评价提不起兴趣,麻木。

所以创新评价方法,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泉。

4.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主体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陶行知先生说:

“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实践证明: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只能教出画匠;而创造性的教学却能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在研究前期,针对小学美术活动教学和学生的美术素质现状开展调查。

2.文献研究法:

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专著,增强教师对实施本课题研究的自觉性及课题研究意识。

3.个案研究法:

选择不同班级、原有基础等方面有代表性的个体学生进行建档分析^p。

4.经验总结法:

研究过程中,不断地阶段交流、总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把研究成果变成理论。

五、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措施

2021年4月课题如期开题。

我们首先召开了开题会,开题会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本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了解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明确了分工,制定了个人研究计划,讨论了具体做法和措施,同时,课题组根据领导和各方提出的论证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5、6月份组织教师广泛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通过学习、交流、研讨,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分析^p、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9月份运用调查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生的思想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调研的基本方法,做好各项调查访谈记录。

并把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p,画出各类问题对比图表,写出分析^p报告。

还召开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问卷调查交流研讨会,互相进行了学习和探讨。

在会上,老师们都分析^p了自己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谈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了科研课题的深入开展,有助于老师对班级学生思想现状的了解和掌握,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活动。

着手完成准备筹划阶段小结,形成规范性的论文。

2021年9月份至2021年9月份是具体实施阶段,是全体成员深入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教育教学实践以及相关实验研究活动的阶段。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创新教育在价值观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特点,尊重和保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必然性差异,承认每一个人在价值、才能、情意和行为方式上都是极富个性的个体,给予每一个人充分发展其自身、激发其内在潜能的自主、平等机会。

创新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动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情绪,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二)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型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育体制的另起炉灶,而是要求我们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实现。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心理学认为,大脑受刺激的方式、角度和程度不同,它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

一支粉笔、一个教案加一本作业的教学方式,由于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教学设备的发展和完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陈旧的教学方式将受到严重挑战。

2.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可以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学起于思,思于疑”。

3.加强绘画主题的开放式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

主题绘画是美术学科不可缺少的环节。

采取多种表现手法、运用多种媒材表现同一主题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科学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

在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时,往往需要面对三种情况:

一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学生由于受自身的知识结构、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回答问题时可能片面,也可能是为了表现自我。

三是学生不敢、不愿回答的情况比较普遍。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的适时点拨,迟缓作出评价,往往能起到“四两拔千金”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尽量提供一些问题情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鼓励同学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或假设,不要简单地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对问题作出质疑、批评乃至争辩等等。

所以,艺术地运用课堂点拨和评价手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从而逐步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创新理论培训,把握课题研究方向。

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科研理念和纲领性文件做指导,我们紧抓学习不放松,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形成介质初探》、《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外师造化中得心》等等理论文章。

还采取个人自学、外出学习,讲座辅导、提问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做到主研教师先学一点、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在自学基础上,再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

学习使每位教师深化了对课题的认识,丰富了课题内涵,充实了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能力,有力地保证了研究有序进行。

(四)进行课例研讨流程创新研究。

组内老师确定好内容,由个人根据自己个性化的备课思路备课,然后个案设计者在定时定点的课题组活动中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及设计的思路,组内成员提出修改意见。

个案设计者通过不断的试上研究课与反思,结合其他教师的意见对教案进行反复修改,最后定案,再上研讨课,然后再集体讨论,取长补短。

流程:

个人钻研――陈述思路――综合智慧――尝试教学――修改定案――上研讨课――研讨总结

(五)抓实各项创新活动。

创设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在学生各项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学期的开学初,我们都组织开展了实验班级环境创新布置评比活动。

在活动中,实验班的学生共同合作,创新布置出了各具特色的班级环境。

有学生从家里带来饰品,有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手工制作展示;有学生的生活写真、喜欢的名言警句;有学生的精美作业展览;还有有关学习的各种资料图片栏等等。

真是格外用心,彰显特色。

再如围绕各种节日开展的创新黑板报布置;以创新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以“未来家园”为主题的绘画比赛等。

在每个“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校园艺术节活动。

学生的书画,手工作品都表现出极高的美术创作能力。

结合学校的特色“跑班”课,认真辅导兴趣小组的学生,积极参加每次的美术比赛活动。

而这些都与我们美术课题研究是分不开的。

2021年10、11月份,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好中期总结,请专家论证,中期评估,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为后一阶段成果的普及和推广做准备。

2021年12月份至2021年10月,分析^p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普及、推广工作。

成员负责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

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通过三年的研究,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创新。

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学生方面来说,

1.通过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师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例如:

投影从视觉上激发;课堂上配上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

教学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譬如说,叫二年级的小朋友画透视或写生,是不符合逻辑的。

美术教学也同于其它科目一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从乐趣中学习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

2.通过研究树立了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传承古今文化的同时也有了时代的产物。

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是有独特作用的。

3.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

孩子的潜力是无可估量的,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力才能得以激发。

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小学的美术教学,不仅要以提高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不断地寻求新的创作理念为主,而且让学生自由思考,畅所欲言,多留给他们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塑造出别出心裁的形象,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4.运用创新思维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并多人获奖:

课题组学生所获部分荣誉一览表姓

名荣誉(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授奖时间陈乐彦市十一届艺术节比赛中获市市教育局2021.12二等奖杨

涵在市第十四届“六一杯”少儿书画比赛中获三等奖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局2021.6姚

棋市十二届艺术节比赛中获市二等奖市教育局2021.12张晓婉市十二届艺术节比赛中获市三等奖董莎莎潘

丹在市第十五届“六一杯”少儿书画比赛中获二等奖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局2021.5王炫如在第七届“丰登杯”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动手画环保”绘画比赛中获市二等奖。

市教育局市环保局2021.12安

菲在市第十六届“六一杯”少儿书画比赛中获二等奖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局2021.5董莎莎在市第十六届“六一杯”少儿书画比赛中获三等奖黄文冰蒋冰心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小学市城管局2021.6生手抄报比赛活动中获市一等奖市教育局赵昵雅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小学生手抄报比赛活动中获市二等奖杨

涵王

玥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小学生手抄报比赛活动中获市三等奖刘小满安

菲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小学生手抄报比赛活动中获优秀作品奖王钰杭丁

迅王

娟姚佳明第45个世界地球日绘画比赛三等奖市国土局、市教育局、团市委2021.4王启铭第45个世界地球日绘画比赛鼓励奖王江舒第十七届“六一杯”少儿书画赛获二等奖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局2021.5谢愉童第十七届“六一杯”少儿书画赛获三等奖谢愉童在市“庆六一”书画比赛一等奖市艺教中心2021.5王江舒在市“庆六一”书画比赛二等奖

(二)从教师方面来说,

1.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通过研究,教师能将美术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有机整合。

教师的任务已不只是教他们技巧、方法,而是要引导他们通过思考,探索掌握方法,科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研究创新了评价方法

长期研究发现,通常可用下列评价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尽量展示学生的作品,使学生在评价作业时有对比,有参考。

(2)用几分钟时间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作自我评价。

(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评论。

(4)老师评论。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

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主要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3.研究提升了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意识。

在这三年中,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教育随笔、案例和论文,并有多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课题组教师所获部分荣誉一览表姓名荣誉(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授奖时间XXX《借美术之壤育创新之果》发表在《学生之友》2021.11《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增强美术教学实效》发表在《小学时代》2021.12《培养创新意识激发艺术个性》发表在《少儿书画》2021.8《创新作业设计提高美术课堂实效》获一等奖XX市研训中心2021.12《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获一等奖XX市教育学会2021.12《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利用龙芯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获江苏省“赢在未来杯”龙芯电脑应用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2021.6《美术培养创新意识激发艺术个性的教学XX市研训2021.11实践》获市二等奖。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是我们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大的欣慰,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好的精神激励。

七、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然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继续研究、运用、推广中不断探索与解决:

1、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怎样才能更好地去拓展才是最有效的?

2、教学方法的个体差异性,需要每个老师在研究中怎样突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

3、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怎样融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题将暂告结束,研究仍将继续。

总之,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美术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科研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