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2489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9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

彭州市红岩镇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前言

一、编制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前20年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

这个战略思路的提出,如何建设农村,使农村和城市有机的结合为一体,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三农”问题,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的时期,研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农村的城镇化及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这一背景下,成都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并将其落实到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分配格局等重大决策之中”的建设思路,并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引导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

我院于2007年8月受彭州市规划局委托,进行彭州市梨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历程

●2007年8月,项目组在进行了前期的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后,形成了初步方案,经多次院内审查及与甲方交流沟通,于9月初编制了初步方案成果。

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一、规划区位及范围

本次规划的规划区梨花村隶属成都彭州市红岩镇。

红岩镇位于彭州市东北部,幅员面积38.73平方公里。

地处成都平原与山区结合部,镇域跨北纬31度06分——31度12分,东经103度56分——104度01分。

东北与什邡市接壤,西和西北与葛仙山、白鹿相邻,南接敖平镇。

镇政府驻地红岩场,辖1个社区居委会和9个行政村。

梨花村位于红岩镇中北部,幅员3.71平方公里,与红岩镇的幸福村、白石沟村和虎形村相邻。

规划梨花农村新型社区位于梨花村中部,东临排洪河,西靠红湔路。

按照彭州市三集中规划要求:

梨花农村新型社区的辐射区域面积为8.45平方公里、社区辐射半径为1.8公里。

二、自然条件

气候:

年平均日照时数1175.5小时。

年均降雨量924.7毫米,四季分明。

年均无霜期285天。

年均空气相对湿度82%,年均气温15.7摄氏度。

地势:

规划区内东、西侧为丘陵,中部为河谷平地。

其中,丘陵地势没有明显起伏;平坝地区地势平坦。

植被:

梨花村植被覆盖情况良好。

规划范围内植物种类丰富,丛林、果树、农田等多种类型植被共同构成浓郁的乡村特色景观。

水域:

规划区内属鸭子河流域,人民渠灌区,境内有自然河流5条,人工河流1条,大小灌溉沟渠数百条。

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夏季在1.5米,冬季在2—3米。

三、人口及经济状况

规划区幅员8.45平方公里,现有农户约1444户,人口4239人,人口密度约502人/平方公里。

梨花村以种植业、林业为主要产业支撑,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9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00万,第二产业290万,第三产业10万,人均村收入4400元,另有黑木耳、大蒜等农产品和巨桉等自然资源丰富。

四、土地利用现状

规划区内用地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另有部分水塘和沟渠。

区域内现状南部场镇区域内建设量较大,集中布置居住和各种公共设施;其余区域建设量普遍较小,以较为分散的村民住宅为主。

五、建筑物状况

规划区内现状建筑以砖混结构房为主,另外有部分木结构房屋和少量的土坯房,大部分房屋均与圈舍相连。

建筑多为两、三层的农民自建房屋,建筑质量一般,多为上世纪70—80年代建筑。

六、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现状

现状规划区内教育、商业、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场镇内,但其他区域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区域内离场镇较远距离的村民日常生活需要。

七、道路交通现状

规划区位于红岩镇的北面,村内主要交通干道为县道彭什路(彭州-什邡)和乡道红湔路。

彭什路水泥路面,规划区内1.2公里,宽12米,路面质量较好,是由彭州市中心城辐射出的一条紧密联系北部乡镇和什邡市的区域交通联系要道。

红湔路水泥路面,规划区内2公里,宽4米,路面质量一般,是由红岩镇联系北部各村联系要道。

村道梨八路2公里和梨园路3.5公里,均为泥石路面,路宽3.5米,路面质量较差,是村域内的主要联系道路。

八、市政基础及公用设施现状

规划区内村民目前大多采用打井的方式取水,以地下水为水源。

规划区内均利用农灌沟、渠就近排放污、雨水,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规划区内分布有13个垃圾收集点,多布置于道路一侧,垃圾收集后集中运往垃圾填埋厂填埋,规划区内无独立设置的公共厕所。

规划区内已接通电力、通讯线路,基本沿道路两侧或直接在农田上架设。

规划区内无配电房等设施,电力线由红岩镇35kV变电站引入,通讯线路由红岩镇电信代办所引入。

区内已接通光纤。

九、建筑风貌

现状建筑均为农民自建房,形成1户或多户村民宅院形成的小组团,建筑多采用平顶形式,部分坡顶,形态简单。

十、环境保护现状

规划区环境空气质量普遍良好,但区域内存在收获季节焚烧秸杆、部分地方焚烧垃圾的现象,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规划区内由于无任何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入附近的农灌沟渠,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

此外,规划区内虽有集中垃圾收集点,但普遍存在固体废弃物随意倾倒,造成低洼地带和水体内垃圾堆积的现象。

第三章上层次规划的相关要求

《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共确定红岩镇有梨花、窝店2个农村新型社区。

规划梨花新型社区共聚集人口约1700人,辐射面积约2022公顷。

规划确定在红岩镇梨花村中部,紧邻红湔路建设梨花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建设区集聚人口约700人,辐射半径按1.8公里,辐射区域总面积约845公顷,在辐射区域面积内安置现状未聚集的3000多人口,以聚居点为主,并结合现状较大规模聚居点建设。

第四章规划思路、策略

如何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本规划以此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探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措施。

从以上框图可看出,本次规划研究的重点:

一、生产问题:

如何提供更多的就业方式?

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彭州市现状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为了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方式,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规划提出农村新型社区的产业发展应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

第一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土地向大户集中。

●通过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增加值。

第二产业:

●鼓励引进涉农产业项目(果、菜加工业等),在规划中预留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引导农业产业项目发展。

第三产业:

●依托现状优势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二、生活问题:

如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彭州市农村地区现状农民生活环境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均较为缺乏,城乡差距日益拉大。

为了切实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规划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

●道路: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开通乡村公交。

●市政公用设施:

完善通信、水、电、气配给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

●环卫:

粪便、垃圾收集处理等环卫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教育:

设置幼儿园、图书室等,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文化娱乐:

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健身设施等。

●医疗:

设立卫生站,完善基层医疗系统。

●商业:

配置放心店、农贸市场等。

生活环境:

●人畜、农用机械分离;设置牲畜集中养殖区,农用机械集中堆放区。

●清洁能源:

以管道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沼气为补充。

●改变传统居住观念,实现村民集中居住,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第五章规划依据、原则与年限

一、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三)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四)《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文)

(五)《村镇规划编制标准》(GB50188——93)

(六)《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6号)

(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2006.2.21)

(八)《成都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文件——关于统筹推进全市农村地区“三集中”规划工作的意见》(成规委办[2005]6号)

(九)《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5)》(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6)

(十)《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新型社区布点规划)》(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4)

(十一)《彭州市红岩镇总体规划(2006)》

(十二)《红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十三)《成都市新农村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十四)《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

二、规划原则

(一)区域统筹,科学规划

(二)坚持集中,统筹发展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四)统一规划,分布实施

三、规划年限

2007-2020年

近期:

2007~2010年

远期:

2011~2020年

第六章规划区(辐射带动区域)规划*

一、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一)优势条件

1、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优势:

规划区内植被良好,水源较为充足,气候宜人,适合林木和多种农作物生长。

现有经济作物种植基础较好,以种植业、林业为主,适宜发展都市农业。

2、区位优势:

规划区紧临彭什路,靠近红岩场镇,有利于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资源共享。

(二)劣势条件

1、梨花村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及公用设施均较为缺乏。

2、规划区内的主要道路等级较低,路面质量一般,通行能力较差。

3、规划区内农业虽然比较发达,但与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和市场效益的高效农业还有一定差距,未形成明显的农业产业链。

此外,种植户的科技文化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产业发展规划

本次规划提出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现有黄背木耳、大蒜和川芎种植基地基础上,加速建设步伐,形成相关的产业链,并结合市场需要和发展前景,开发优质瓜果品种,更新无公害绿色蔬菜类别,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三、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区对外交通主要依托现状彭什路和红湔路。

同时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和农民聚居点的出行、耕作需要辅以村道、社道构成规划区内的道路交通系统。

四、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

规划区用水由由花溪社区自建供水池供给,供水池位于社区西北部相对标高较高处,水源采用山泉水和地下水,给水管沿红湔路敷设。

人均生活用水指标定为180l/人·d,总需水量为126t/d。

规划区用水量预测表

规划人口

(人)

综合用水标准

(l/人·d)

规划供水量

(t/d)

农村新型社区

700

180

126

(二)排水工程

农村新型社区排水体制为分流制,污水收集至规划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排放;雨水通过雨水管沟收集后排入周边沟渠。

规划区的污水量按日供水量进行折算,规划区污水率按80%计,污水总量为101t/d。

(三)电力工程

电力由红岩35kV变电站供给,10kV电力线沿红湔路架空敷设。

规划用电负荷180千瓦。

规划区用电负荷预测表

规划(户)

综合用电量指标

同时系数

负荷(kW)

200

3kW/户

0.3

180

(四)燃气工程

为了满足片区农民的生活需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应逐步取消柴、煤等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新型社区燃料近期为瓶装液化气,远期为管道液化气,管道沿红湔路铺设。

农村新型社区人均用气指标为0.25m3/人·d,气化率85%,总需气量为150m3/d;

(五)通信工程

通信线路接红岩镇规划电信模块局,电话普及率为40部/百人,装机容量为280门。

报章杂志、信函、汇兑等业务由红岩邮政代办所承担。

第七章农村新型社区总体布局规划

一、社区规模

根据《彭州市农村地区“三个集中”总体规划》,农村新型社区人均综合建设用地面积为70m2/人,本次农村新型社区人均综合建设用地面积取66m2/人。

梨花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安置人口700人,总用地规模约为4.63公顷。

二、总体布局

社区依托红湔路的交通条件,和防洪河及主要沟渠等自然条件形成带状布局形态。

社区内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在西北部布局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考虑设置商业、教育以及娱乐等配套设施。

沿防洪河和沟渠规划有带状绿地,起景观绿化、生态隔离和防洪的作用。

社区两条过境道路乡道红湔路控制红线宽度12米,村道控制红线宽度9米;社区内部道路控制宽度为7米,宅前路为2.5米。

规划用地汇总表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m2)

比例(%)

住宅用地

3.25

70.19

公建用地

0.43

9.29

道路用地

0.32

6.91

公共绿地

0.33

7.13

防护绿地

0.19

4.10

水域

0.11

2.38

规划区总用地

4.63

100

第八章农村新型社区用地布局规划

本次用地布局规划总用地规模为4.63公顷,规划安置200户,共计700人。

一、用地组成

(一)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

居住是农村新型社区的主要功能,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社区内居住建筑布局充分考虑到了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因素,结合地形地貌,形成流线型、高低错落的建筑布局形态。

规划区内住宅用地3.25公顷,占总用地的70.19%。

(二)公建用地

农村新型社区具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

规划区内的公建配套设施包括教育、商业、娱乐、体育等四大类。

规划公建用地0.43公顷,占总用地的9.29%。

(三)道路用地

包括农村新型社区内的小区路、组团路及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规划道路用地0.32公顷,占总用地的6.91%。

(四)公共绿地

主要包括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规划公共绿地0.33公顷,占总用地的7.13%。

(五)防护绿地

主要为沿防护河带状的防护绿地,起到美化景观和洪水防护双重作用。

规划防护绿地0.19公顷,占总用地的4.10%。

二、绿化景观及建筑风貌

绿化景观的布置尽可能突出农村地区景观特色,采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植物和经济作物,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景观。

规划在各个组团中心沿现状沟渠布置了大块休闲景观绿地,与周围建筑相结合;结合农灌渠系和雨水排放系统规划了部分景观水体,形成水系景观带。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以建设具有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为指导思想,在梨花农村新型社区中配置社区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市政公用设施,以完善和提高社区环境品质,缩小城乡差距:

(一)社区管理用房

规划将社区管理用房设置在社区北部现状村委会所在地,规划一社区的步行出入口,以方便社区的管理。

(二)商业服务设施

将农贸市场、放心店和邮政、储蓄代办点设置在社区西北部、红湔路西侧和步行主入口处,方便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可对外服务。

(三)文化体育设施

规划将文化活动室、图书馆与社区管理用房相结合,设置在社区的步行主入口,以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

全民健身设施结合社区中心绿地进行布置。

(四)教育

考虑到既要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规划在社区西部、社区步行主入口设置一处幼儿园,即满足社区居民使用,又方便村域内各居民点使用,达到近远期综合利用。

建筑面积约500m2。

(五)市政公用设施

考虑到小型收集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尽量避免对社区居民的干扰,规划将小型收集垃圾转运站设置在社区北侧,并布置集中绿地减小其对社区环境景观的影响,社区内临路设置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按70米计,保障社区卫生、舒适的环境。

将配电房设置在社区中心区域,使之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在配电房周边设置警示牌,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社区的中心绿地和农贸市场、放心店和邮政、储蓄代办点将会是居民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场所,规划在此各设置一个公厕,方便居民使用。

公交站设置在社区步行主入口附近,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设施分类

设施名称

规划位置

用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数量

管理设施

社区管理用房

北部

——

100

1

商业服务设施及

金融邮电设施

农贸市场

主入口处

50

——

1

放心店

——

50

1

邮政/储蓄代办点

——

100

1

文化体育设施

图书室

主入口处

——

50

1

文化活动室

——

50

1

全民健身设施

社区中部

200

——

1

教育设施

幼儿园

社区入口

1200

500

1

市政公用设施

配电房

社区中部

——

50

1

小型收集垃圾转运站

社区北侧

——

50

1

公厕

社区中部、社区主入口

——

30

2

公交站

社区西北部

——

——

1

高位水池

社区西北部

100

——

1

四、道路交通规划

(一)道路系统

社区两条过境道路乡道红湔路控制红线宽度12米,村道控制红线宽度9米,

社区内部道路控制宽度为7米,宅前路为2.5米。

由于社区紧邻红湔路,考虑公路上不宜设置过多出入口,规划2个车辆出入口,分别位于社区西部接红湔路和北部接村道。

考虑到地形的影响因素及人车分流的问题,在社区中部结合商业配套设置步行通道和步行的主出入口。

社区内步行环境尽可能同绿化系统相结合。

(二)竖向规划

竖向规划重点是综合协调道路、场地、排水管道、河道之间的高程关系。

规划将用地竖向与道路竖向同时进行,充分考虑道路的坡度要求和场地坡度要求,道路高程是结合道路性质和功能、用地性质、现状地形条件、排水管道布局和河流水系分布综合平衡而确定的,规划区内大部分道路纵坡控制在3%以下,个别路段道路极限纵坡控制在8%以内。

居住区内的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求。

(三)车行系统

社区内车行系统以组团级道路为主。

组团级道路将社区内高差不同的台地有效的联系,并尽量设计为方格网状,若为尽端路则在尽端设置回车场,保证机动车辆可以到达社区内部每一组团,同时满足畅通和便捷的要求。

(四)消防、紧急救援系统

机动车在组团内部形成的环形交通流线,使其可以便捷地到达每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尽端路设回车场,回车场尺寸满足消防要求。

(五)社区内部规划机动车集中停车位15个,社区内住户停车规划采用户外分散停放的形式,分散于路边、入户口、草坪处。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及给水量预测

规划区用水由由花溪社区自建供水池供给,供水池位于社区西北部相对标高较高处,水源采用山泉水和地下水,同时利用原有在社区旁的高位水池,以保证水压。

社区的用水量指标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该用水量指标包括居住区生活、公建、市政等用水),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取180l/人·d,社区规划供水量为126t/d。

2、给水管道规划

社区给水管网以环状布置为主,沿7米道路敷设给水主干管。

社区内给水管管径为DN35。

3、消防给水

社区内沿主要道路设置消火栓,其保护半径不得大于120米。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社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量计算

社区的污水量按日供水量进行折算,不计道路及绿化的浇洒用水和清洁废水,污水排放率按80%计,为101t/d。

3、污水系统

污水干管沿6米道路敷设,各个地块沿支路均铺设有污水支管,保证全部污水均能收集入干管,排入化粪池处理。

污水输送均为重力输送。

污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管径为DN300—500。

4、雨水系统规划

雨水通过道路边沟收集后排入周边堰塘和红湔路雨水边沟。

雨水边沟流量的计算采用的公式为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

q=[2806(1+0.8031gP)]/[(t+12.890.231)0.768]l/s·hm2

重现期P=1年;径流系数φ≥0.65;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起始流速0.75m/s。

(三)电力工程规划

1、社区供电负荷

电力由红岩35kV变电站供给。

规划用电负荷180千瓦。

2、配电设施规划

在社区中部规划1座10kV配电房。

3、电力线规划

10kV电力线采用架空杆线沿道路人行道布置。

380V/220V低压线路全部采用电缆埋地辐射,低压电缆采用VV22全塑电缆,在无建筑物障碍时尽量取捷径沿直线敷设。

(四)燃气工程规划

1、用气量计算

社区人均用气指标为0.25m3/人·d,气化率85%,共需气量为150m3/d。

2、气源及管网系统规划

社区居民用气采用近期为瓶装液化气,远期为管道液化气,管道沿红湔路铺设。

(五)电信工程规划

1、市话需求量预测

社区通信线路接红岩镇规划电信模块局,电话普及率为40部/百人,共需要敷设280对电话电缆进入社区。

此外,社区的电视、对讲、宅防、宽带等线路均采用直埋形式。

2、电话线路交换由户外落地交换箱完成,交换箱采用JTX300对交接箱1个。

(六)管线综合

1、为避免重复施工、节约资金、减少道路的二次开挖和有利于各种管线的正常运行、满足施工、管理维护、安全和卫生方面的要求,管线平面综合一般情况下的布置顺序按(自建筑红线向道路方面):

电力电缆或燃气管道;给水管道或电信电缆;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同时应优先考虑自流管、大口径管道的竖向要求。

2、在各种管道设计和实施中,管道高程出现矛盾,一般按下面原则解决:

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新建的让现状;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3、管线的布置应与道路或建筑红线平行,同一管线不宜自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

4、地下管线施工宜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避免随时挖掘路面、广场或交叉口。

六、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规划

(一)环境保护规划

1.大气环境保护

(1)普及液化气民用,禁用原煤及原煤制品,消除烟尘,减少污染。

(2)提高绿化面积,发挥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水环境保护

社区生活污水均由污水管道收集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排水体。

3.噪声控制

(1)规划沿道路及河道沟渠规划绿带,可作为公路及社区噪音隔离。

(2)社区道路应进行噪声管制,严禁机动车鸣笛。

4.固体废弃物处理

社区固体废弃物堆放于小型收集垃圾转运站,由镇上垃圾车统一清运至隆丰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严禁将有害废弃物排向水体和公共场所。

(二)环境卫生规划

1.在社区集中绿地和农贸市场、放心店和邮政、储蓄代办点处各规划一座公厕,建筑面积为30m2。

2.在社区西侧规划一座小型收集垃圾转运站,由镇上小型环卫车定时清运。

七、综合防灾规划

1.防洪规划

社区场地平整后,需要考虑场地排水。

避免雨水对建设场地的冲刷。

并沿河设置防护绿化带,增强沿河一侧的生态涵养水能力。

2.地质灾害

为了确保安全在社区进行建设之前,应对建设区进行工程地质勘查,不良的地质区域(地基承载力低,地层不稳定以及有崩塌、滑坡、断层、岩溶地段)严禁修建各类建筑。

3.抗震规划

社区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烈度六度设防。

4.消防规划

消防站点结合镇区考虑,纳入红岩镇规划消防站的服务范围,保证火灾发生时消防车能在15分钟内到达。

尽量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