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3111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docx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超级基站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网络抗冰雪型

超级基站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目录

第1章总则1

第2章超级基站总体性能要求2

第3章超级基站机房及铁塔3

3.1机房站址验收规范3

3.2机房空间面积3

3.3机房铁塔3

3.4机房荷载4

3.5机房温湿度4

3.6改造规范4

3.7基站土建常用质量验收规范5

第4章超级基站无线设备7

4.1一般原则7

4.2室外天馈系统7

4.2.1天线设备7

4.2.2室外馈线8

4.3接地8

4.3.1设备母地线8

4.3.2馈线母地线8

4.3.3设备接地8

4.3.4入机房接地引入线9

4.3.5室外天馈系统接地9

4.4其他要求10

第5章超级基站光传输系统12

5.1一般原则12

5.2光缆线路要求12

5.2.1光缆技术要求12

5.2.2光缆敷设要求12

5.2.3直埋光缆敷设要求13

5.2.4管道光缆敷设要求14

5.2.5架空光缆敷设要求14

5.3传输设备14

5.4其他要求15

第6章超级基站电源系统16

6.1外市电引入16

6.2电源设备配置16

6.3电源设备安装17

6.4电源设备测试检验18

第7章竣工文件20

附件一验收测试表格模板21

第1章总则

1.为保证应急通信抗冰雪型超级基站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验收规范。

2.本规范根据中国移动下发的“中国移动应急通信超级基站建设标准”制定,重点在于提出超级基站不同于普通基站的无线、传输、土建、电源、工艺等方面的验收规范。

各相关专业的常规验收内容(包括设备配置、电气性能、系统指标、施工监理流程等)按照本省的普通基站的验收标准和流程执行。

3.本规范既是工程管理部门和维护部门对工程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又是工程施工部门的技术指导标准。

4.本验收规范适用范围:

适用于抗冰雪型超级基站,与普通基站验收规范的不同之处,以本验收规范为准。

5.综合型超级基站的验收应同时满足涉及到的各灾难类型的验收规范。

6.本验收规范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第2章超级基站总体性能要求

2.1超级基站建设标准包括现网基站技术改造、传输系统改造、电源设备改造、土建和选址要求等。

2.2超级基站机房的抗震设防应满足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重点设防类(乙类)的建筑设防规定。

基站的选址以安全可靠为首要原则,充分考虑道路、物资供应等维护保障。

2.3超级基站的建设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重点保障灾时的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畅通。

抗冰雪型超级基站按照抗当地百年一遇冰雪设置。

2.4传输采用光传输环网保护方式,光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以安全可靠为主要目标。

2.5超级基站引入一路可靠的市电电源为站内直流电源系统供电,采用“电池+油机”后备电源方式,并配备移动油机应急接口(快速电缆插头)。

蓄电池和油机容量应满足联合放电110个小时的需求。

2.6超级基站应配置1套监控设备,对基站内的交流配电箱、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蓄电池组、空调、机房环境等进行监控。

第3章超级基站机房及铁塔

1.

3.1机房站址验收规范

(1)超级基站地质要求

避开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水流冲毁地基等危险地段,新建基站由地质勘察单位进行地基勘察,进行地质评估,出具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条件满足超级基站标准要求。

(2)超级基站应布置在区县的行政中心附近。

3.2机房空间面积

(1)机房面积和空间应满足工艺设备布置要求,满足机架和走线架等摆放占地和设备操作空间要求,应由工艺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查勘设计确定,设备摆放符合工艺及土建图纸。

(2)新建机房面积应为25~30平方米,条件允许时根据电源专业的要求,配套油机机房9~12平方米,机房满足油机空间要求和进风排风要求。

3.3机房铁塔

(1)采用钢混结构机房或砖混结构机房;新建机房可采用单层砖混结构。

抗冰雪型超级基站机房按照抗当地百年一遇冰雪设计施工。

(2)新建机房屋面应采用无组织自由排水方式,加大放坡坡度,可采用结构找坡方式找坡。

机房墙体应做好防潮防水。

(3)天线支撑物高度应满足天线挂高的安装要求。

天线支承物采用单管塔、三管塔、角钢塔等落地塔;当满足天线挂高要求时也可以采用屋面支撑杆、附墙杆、配重杆;禁止采用拉线塔。

(4)支撑杆或铁塔应按承受重裹冰区的设计裹冰荷载进行计算设计。

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和《高耸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取值。

基本裹冰厚度应根据当地离地10m高度处的观测资料,取统计50年一遇的最大裹冰厚度为标准,按照重度裹冰区取值。

(5)机房消防,三防,机房照明等验收要求执行各省的基站验收标准、规范。

3.4机房荷载

(1)楼面承重应能满足设备扩容要求或具备经过加固改造可满足承重要求的条件。

机房梁柱墙等构件条件应具备设备抗震工艺加固的条件。

经土建结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查勘和核算合格并出具基站报告。

(2)新建机房应为一层地面机房。

3.5机房温湿度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机房应增设通风系统,在停电的情况或气温适宜情况下根据节能要求使用通风系统为机房散热。

(2)超级基站的围护结构(墙体和屋面)应做保温隔热。

根据基站所在地采用当地成熟可靠的保温隔热技术做法,建筑外墙设计在满足国家及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同时应满足当地建筑节能文件的要求。

(3)要求机房室内温度设置为28℃。

机房应配有温度计和温度告警设备。

(4)要求机房保持干燥,机房湿度H在15%~80%范围内,并且配有湿度计和湿度调节设备(如空调、抽湿机)。

(5)机房内应配置一台以上空调工作,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

(6)机房空调应安装牢固,在底座固定的同时;若条件具备,应与墙体固定。

(7)空调节能:

可安装节能器,或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现场条件,采用通风设备达到空气对流效果,达到现场温度均衡。

3.6改造规范

(1)通信应急用房及天线支撑物抗震设防建筑类别属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

对基站机房和铁塔进行设计时,应按照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6~8度时按照比当地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9度时应采用比9度更高的抗震构造措施。

参照规范《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第3.0.2条及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执行。

验收时候应有原建筑设计图纸标明为抗震乙类部分的复印件,或土建结构专业的结构鉴定报告。

(2)超级基站机房结构安全等级定为二级,选用用钢混结构或砖混结构机房,不应采用轻体房。

(3)铁塔等天线支承物结构安全等级定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o为1.0。

(4)机房内不能作装饰性装修(如安装吊顶和活动地板等)。

(5)机房门要足够大以便于工程期间设备的搬运。

机房门应向外开。

机房门应为防火,防盗门。

(6)建议机房门口应有门槛,以防水、防鼠。

(7)机房内应安装带有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座,其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若不能单独成一回路时,应选择带有保险丝的插座。

3.7基站土建常用质量验收规范

基站基础施工,机房主体施工,天线支撑物,以及防雷接地的施工质量验收执行以下相关规范

(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YD5132-2005《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

(7)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W-011-2007《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

(8)各省公司制定的相关基站验收规范

第4章超级基站无线设备

4.1一般原则

(1)站型可分为全向基站、定向基站、功分基站。

在站型选择时,以定向基站为主,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全向基站和功分基站。

(2)为增强基站覆盖能力,选用GSM900系统设备,要求基站设备具备高功放,同时采用空腔合路器或其他技术手段,减少功放到机顶口的损耗等。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平时基站按照正常功率设置,灾时通过远程调整功率,使其达到最大的覆盖能力。

(3)基站主设备选用低功耗设备,灾时通过远程关闭载频以保证供电时间。

超级基站原则上按4/4/4载频配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增载频容量至6/6/6或8/8/8。

以在蓄电池供电的情况下,提高设备运行时间。

(4)主设备具备光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自动切换功能。

4.2室外天馈系统

4.2.1天线设备

(1)天线必须牢固的安装在其支撑杆上。

(2)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防水处理。

(3)天馈接头采用抗低温性能的封口胶带胶泥。

(4)对于全向天线,要求天线与铁塔塔身之间距离不小于2m;对于定向天线,要求不小于0.5m。

(5)天线的安装环境

天线的主瓣方向附近应无金属物件或楼房阻挡。

(6)天线的支撑件

要求楼面负荷满足要求。

铁塔、铁杆、天线横担结实牢固,铁杆要垂直,横担要水平。

所有的铁件材料都应作防氧化处理。

4.2.2室外馈线

(1)在基站机房和天线支撑杆或铁塔之间,要安装有室外走线梯;走线梯要作防氧化处理,底座要用水泥封堵。

(2)馈线的布放要求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出现。

(3)馈线入室时的馈线窗缝隙采用密闭措施。

(4)馈线和室外跳线的接头要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在馈线从馈线口进入机房之前,必须有一个“滴水弯”,“滴水弯”进机房前预留10cm左右,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进机房。

(5)室外跳线要求沿着天线支撑件固定。

并且要求馈线的布放长度适当,以避免室外跳线形成多余的弯曲。

(6)馈线夹用于固定馈线于走线梯上,使馈线走线整齐美观。

馈线夹的固定间距为500~800mm。

4.3接地

4.3.1设备母地线

(1)无线设备的母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

多股铜缆;当总汇集线采用均压环形式时,设备可直接接入环形接地排而无需母地线。

(2)设备母地线要求沿着走线梯内侧布放,且用绑带固定在走线梯边上。

4.3.2馈线母地线

馈线的母地线末端严禁与走线梯相连接,并必须做好绝缘处理。

4.3.3设备接地

(1)接地导线应采用铜芯导线。

(2)对于无线机架,应用截面积为不小于25mm

多股铜缆作为接地线与母地线连接,并用绝缘盒将连接点盖上。

(3)设备与母地线相接方向要求顺着地线排的方向。

(4)走线梯上母地线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严禁两个或以上设备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

(5)所有接地连接件要求有两点压接。

(6)不同类型的设备要单独接入地线排(如无线架、电源架、天馈线、AC屏等),并在地线排处标明。

4.3.4入机房接地引入线

拉进机房的接地引入线必须直接连到室内总接地汇集排上,不能再经过任何设备(如:

交流屏)才下地,必须直接落地。

4.3.5室外天馈系统接地

(1)基站铁塔、天线支撑杆和室外走线梯等室外设施都要求接地,并且要求接地电阻满足联合接地要求。

(2)室外地排采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

的多股铜线或40×4mm的镀锌扁钢可靠接地。

(3)室外地线应接在室外接地系统中,不应引入室内接地系统。

(4)馈线接地

Ø室外馈线接地应先去除接地点氧化层,每根接地端子单独压接牢固,并使用防锈漆对焊接点做防腐防锈处理。

馈线接地线不够长时,严禁续接,接地端子应有防腐处理。

Ø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馈线至少应有三处接地:

离开天线平台后1m范围内;离开塔体引至室外走线架前1m范围内;馈线离馈线窗外1m范围内各一次。

Ø如铁塔高度超过60m,馈线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Ø当机房上没有铁塔,天线是固定在天面支撑杆时,从馈线下支撑杆1m处、馈线离开天面前1m处、馈线进入机房前1m处三点接地。

Ø若馈线离开铁塔或天面支撑杆后,在楼顶或走线架上布放一段距离后再入室,且这段距离超过20m时,此时应在楼顶或走线架上每隔20米加一处接地。

Ø当馈线较短时,可采用一点或两点接地,原则是:

馈线长度小于5m时采用一点接地;馈线长度小于20m,大于5m时,可采用两点接地;其他要求不少于三点接地。

Ø馈线的接地线要求顺着馈线下行的方向,不允许向上走线,不允许出现“回流”现象;与馈线夹角以不大于15°为宜。

Ø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曲率半径大于130mm。

Ø各小区馈线的接地点要分开,不能多个小区馈线在同一点接地,且每一接地点最多只能连接三条接地线(这样可使接地点有良好的固定)。

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氧化处理。

(5)避雷针

Ø避雷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接地良好。

Ø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的所有天线。

即所有室外设施都应在避雷针的45°保护角之内。

Ø避雷针或与避雷针有电气连接的金属抱杆,应采用直径不小于95mm

,多股铜导线或40×4mm的镀锌扁钢可靠接地。

镀锌扁钢接地时,推荐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以确保搭接电阻小于0.1Ω。

Ø建筑物有避雷带时,直接将避雷针引下线焊接在避雷带上;无避雷带时,将引下线连接到新做的地网上。

4.4其他要求

(1)YD/T5067-2005《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

(2)YD5100-2005《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3)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4)YD/T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第5章超级基站光传输系统

5.1一般原则

(1)对于冰冻灾害区域的城域网光缆线路,光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2)光传输采用环网保护方式,环网保护的光缆路由应保证不同方向路由的独立性。

(3)对于雪灾区域的超级基站,光缆线路敷设方式不做要求,但冬季气温低于-30℃的区域应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5.2光缆线路要求

5.2.1光缆技术要求

光缆的机械性能应当符合表5-1的规定。

光缆在承受短期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时,光纤附加衰减应小于0.1dB,应变小于0.1%,拉伸力和压扁力解除后光纤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和应变,光缆也应无明显残余应变,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

光缆在承受长期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时,光纤应无明显的附加衰减和应变。

表5-1光缆的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

光缆类型

允许拉伸力(N)

允许压扁力(N/100mm)

短期

长期

短期

长期

管道和非自承架空

1500

600

1000

300

直埋

3000

1000

3000

1000

特殊直埋1

4000

2000

3000

1000

水底(20000N)

20000

10000

5000

3000

水底(40000N)

40000

20000

8000

5000

特殊直埋指埋设在坡度超过30度,“S”形敷设有困难,地表下陷,土质不稳定的距离较长的敷设方式。

5.2.2光缆敷设要求

(1)施工中应当保证光缆外护套的完整性。

直埋、长距离管道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竣工验收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或设计规定。

(2)光缆敷设安装的重叠和预留长度可参照表5-2,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表5-2光缆重叠和预留参考长度

项目

敷设方式

直埋

管道

架空

水底

接头重叠长度(一般不小于)

12m

12m

18m

人手孔内自然弯曲增长

1m~2m

光缆沟或管道内弯曲增长

7‰

10‰

按实际

光缆平均预留(除接头预留外)

7‰~10‰

地下局站内每侧预留

5m~10m,可按实际需要调整

地面局站内每侧预留

10m~20m,可按实际需要调整

因水利、道路、桥梁等建设规划导致的预留

按实际需要

光缆预留长度应考虑日后维修的需要。

5.2.3直埋光缆敷设要求

(1)埋深应当符合表5-3规定。

表5-3光缆埋深要求

敷设地段及土质

埋深(m)

普通土、硬土

≥1.2

砂砾土、半石质、风化石

≥1.0

全石质、流砂

≥0.8

市郊、村镇

≥1.2

市区人行道

≥1.0

公路边沟:

石质(坚石、软石)

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

其他土质

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

公路路肩

≥0.8

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

≥1.2

沟渠、水塘

≥1.2

河流

按水底光缆要求

注:

上表中不包括冻土地带的埋深要求。

在寒冷地区应针对不同气候特点和冻土状况采取防冻措施。

在季节冻土层中敷设光缆时应增加埋深,在有永久冻土层的地区敷设时应不扰动永久冻土。

(2)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的斜坡地段采用“S”形敷设。

在坡度大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采用特殊结构(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

5.2.4管道光缆敷设要求

管道在公路路肩下或类似地点建筑时,管道埋深(管顶距路面)不小于0.80m。

进入人手孔处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手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小于0.30m。

5.2.5架空光缆敷设要求

(1)架空光缆线路,应根据不同的负荷区,采取不同的建筑强度等级要求。

(2)冰凌严重的地段,应尽量采用直埋、管道敷设方式,对于个别地段确因其他原因无法采用直埋管道方式的,可部分采用架空光缆敷设,但应根据实际气象条件,单独提高该段线路的建筑标准,不应全线提高。

推荐单条杆距≤25m,不宜采用多条光缆复挂,增加线杆高度,加深埋深、加密防凌杆拉线隔装数等措施。

(3)具体实施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和防灾经验采用增强措施,按照《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特殊设计。

施工验收满足设计提出的标准。

(4)吊线和拉线的安装应符合YD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吊线建议选用涂塑钢绞线,潮湿区域的拉线在电杆上的安装及与地锚的连接采用夹板法或卡固法。

5.3传输设备

(1)传输设备具有光网络保护倒换功能,系统支持1+1MSP、SNCP、MS-SPRing保护方式,并启用其中一种以上的保护方式。

(2)传输设备配置1+1保护的交叉矩阵单元;

(3)传输设备具有支路保护单元,电口做到1:

N的保护,光口做到1+1的保护;

(4)传输设备采用架式安装方式,机架为封闭式。

5.4其他要求

其他未提及的要求按照普通基站相关验收标准及以下相关标准执行:

(1)YD5012-2003《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

(2)YD5103-2003《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3)YD/T5138-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4)YD/T5149-2007《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

(5)YD/T5150-2007《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节点(MSTP)本地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

(6)YD/T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第6章超级基站电源系统

6.1外市电引入

(1)超级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二类的市电电源。

(2)抗冰雪型超级基站的市电电源引入宜采用全程直埋方式,如考虑抗震因素宜采用架空方式,进机房前需采用直埋方式。

(3)10kV高压电源引入方案:

高压电缆采用直埋方式时,埋设长度不小于200米(可环绕机房敷设),其低压电缆的埋设长度可不做限制。

当埋地引入有困难时,应适当增加电源系统第一级过电压保护设备的防护等级。

(4)380V低压电源引入方案:

低压电缆采用直埋方式时,埋设长度不宜小于50米(可环绕机房敷设)。

(注:

50米为中国移动企业标准要求,对于少雷区和雷暴强度较弱的地区可酌情减少)

(5)电缆穿热镀锌钢管保护引入时,靠近机房的一端钢管应与基站接地系统就近焊连,远离机房的一端钢管应就近设置简易地网,其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并相互可靠焊连。

铠装电缆直埋引入时,电缆铠装层的接地与钢管接地相同,直埋电力电缆与通信电缆平行间距不小于0.5米。

6.2电源设备配置

(1)超级基站均配置1套交直流供电系统,分别由浪涌保护箱(SPD)、市电/油机转换箱、交流配电箱(屏)、-48V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模块、直流配电单元)、阀控式蓄电池组和站内发电机组组成。

(2)应在超级基站合适的位置设置移动油机应急接口(电缆快速插头),便于室内油机故障时,移动油机临时上站供电。

(3)开关电源取消二次下电功能和低电压保护功能,应具备模块休眠功能。

(4)蓄电池放电时间应满足:

市电停电后,该单位油机故障,维护人员带便携油机到站供电的路途时间。

蓄电池总容量应综合考虑路途、维护能力和机房承重等因素。

灾时在蓄电池供电的情况下,通过远程关闭载频,延长设备运行时间,待油机开启后,恢复全部载频。

可配置1000Ah电池2组。

2组48V/1000Ah蓄电池组对应不同载频设备的放电时间可参考下表:

超级基站配置

1000Ah电池2组放电时间参考值(小时)

基站配置

采暖

1/1/1

2/2/2

3/3/3

4/4/4

6/6/6

8/8/8

有卫星设备

96

62

46

37

26

20

90

58

43

34

24

19

(5)站内发电机组容量按满足对通信设备、电池均充(10或20小时)、空调或通风设备供电设计。

可配置15kW或20kW柴油发电机组。

除抗震型外,其他类型的超级基站可根据环保需求、维护便利性等具体情况,选择燃气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原则上仅设置油机底座油箱,不另设置燃油箱和地下油库。

可在抗震型基站内另设置空的自动补油燃油箱,并预留软管作为应急燃油管,方便在底座油箱震裂的情况下,紧急抢修使用。

发电机组机房进排风需保证畅通,满足正常工作要求。

要求发电机组具备自启动和遥控启动功能。

建设公司应和当地供油部门签订优先供应协议,保证油料充足;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便于取得的地方适量存油。

(6)超级基站的供电系统采用多级防护措施:

第一级为单独配置的电源SPD(3+1限压型),安装在市电电源进机房后,交流配电箱之前,采用凯文接线方式;第二级安装在开关电源内(设备自带)。

(7)超级基站地线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设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

机房内采用环形接地方式或二级星形接地方式。

(8)超级基站应配置监控设备,对基站内的交流配电箱、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蓄电池组、发电机组、空调、机房环境等进行监控。

6.3电源设备安装

(1)机房地板的负荷必须满足要求,电池安装位置与设计一致,各节电池之间的连接条要正确牢固。

(2)各节电池之间及电池与电池线的接点不允许涂有黄油;每组电池都安装有盖板。

电池盖上不能放导电物体。

(3)站内发电机组的安装、排气管和消音器的安装均应符合施工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