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3536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5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4页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4页
亲,该文档总共1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docx

医学心理学精选题库概要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医学心理学是一门()

A交叉学科

B心理学学科

C医学学科

D精神病学学科

E分支学科

2.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洛采(Lotze)

B冯特(WWundt)

C惠特曼(Lwitmer)

D霍尔(Hall)

E卡特尔(JMCattell)

3.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D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E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4.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动物的心理发育

B病人的焦虑

C人际关系紧张

D人的不良行为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5.下列哪一项是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A临床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心身医学

D健康心理学

E以上都是

6.心理学是()的分支学科

A行为医学

B应用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护理心理学

E社区心理学

7.医学模式是()

A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

B某一时代各种医学学派的集中反映

C对医学各门类的总称

D对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总称

E以上都不是

8.关于医学模式,不正确的描述是()

A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

B存在于近30年

C影响医学工作者的行为

D包括疾病观和健康观

E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

9.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需要一种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的作者是()

AFreudS

BEngelGL

CWundtW

DPavlovI

EWundtW

10.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现代心身素质降低

B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

C人预期寿命的逐渐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带来了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D精神病和其它功能性疾病发病率高,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医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E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没有疾病,同时要求有好的心情,即使在躯体治疗过程中,也要求治疗方案能保证个体一定的生活质量

11.《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12.有关生物医学模式错误的说法是()

A该模式的出现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

B注重生物学因素对人的影响

C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D忽视人的社会性

E该医学模式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原因,因此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治疗

13.临床心理学是由以下心理学家首先提出的()

AL.Witmer

BS.Freud

CE.H.Erikson

DB.F.Skinner

EMaslow

14.关于生物医学模式,不正确的叙述是()

A百年来阻碍了人们对疾病原的深入理解

B受心身二元论和分析还原论的影响

C在医学研究中注意生物因素忽视心理社会因素

D仍在影响着大多数临床医生的诊断思路

E对人类战胜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15.认为精神或幽灵是身体和精神疾病的原因的医学模式是()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16.把人简单的看为一部“机器”的医学模式()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17.()医学模式认为医学模式强调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人的身(肉体或生理)心(精神或心理)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双向的,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是环形的,而非线性。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18.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为()

A认为任何身体疾病必定有其特殊的生物学原因

B认为没有躯体疾病就等于健康

C认为疾病是在生物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与环境无关

D认为引起疾病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

E认为临床医学服务的对象是病人而不仅仅是疾病

1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

A心身是统一的

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

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

E以上都是

20.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概念是()

A只要没有躯体疾病就是健康

B只要达到心理舒适状态就是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状态

D没有躯体疾病,不存在心理问题

E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21.WHO的健康观念就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对医学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体现了()医学模式。

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22.()首先提出了“医学心理学”一词

A赫尔(Hall,GS.)

B洛采(Lotze,RH.)

C魏特默(Witmer,L.)

D比奈(Binet,A.)

E坎农(Cannon,WB.)

23.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是()

A心身医学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B行为医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C健康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D临床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E生理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

24.某医生,多年来从事有关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以下哪项学科不是他所从事的工作范围()

A变态心理学

B心理卫生

C精神病学

D行为医学

E教育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

2.医学模式

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健康的概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2.B3.C4.A5.E

6.B7.A8.B9.B10.A

11.B12.C13.A14.A15.A

16.C17.D18.E19.E20.E

21.D22.B23.D24.E

二、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医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医学模式,主要包括:

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四种医学模式,

3.健康:

健康乃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以下哪项正确()

A.感觉是神经系统对事物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的基本反映形式

B.知觉是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高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

C.知觉是脑对事物各种属性整体性的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

D.高等脊椎动物所进行的复杂的行为的反映形式属于思维萌芽阶段

E.以上都不对

2.心理现象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

A.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时,就产生了心理现象

B.生物体对于外界反映具有感应性,表明出现了心理现象

C.生物体对于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能作出反应时,表明发生了心理现象

D.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具有心理现象

E.以上都不对

3.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E.记忆、想象、兴趣、能力、思维、情感意志等

4.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A.心理活动和行为

B.情绪和行为

C.心理活动和观念

D.智力和观念

E.智力和情绪

5.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现象的哪个过程()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记忆

E.感知

6.推动人类意识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使用工具

B.制造工具

C.集体劳动

D.语言

E.以上都不是

7.梦是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A.幻想

B.妄想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E.再造想象

8.注意的两个特征是()

A.广泛性与集中性

B.指向性与稳定性

C.广泛性与稳定性

D.指向性与集中性

E.集中性与稳定性

9.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保持固定,而是经常间歇地加强或减弱,这属于()

A.注意分配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散

D.注意起伏

E.以上都不对.

10.一声霹雳、一道闪电,这些极强的刺激能立刻引起()

A.有意注意

B.注意转移

C.无意注意

D.注意分配

E.注意分散

11.钢琴演奏家能手、眼、脚并用,弹好一首乐曲,这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分配

E.注意的起伏

12.把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流派是()

A.机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构造主义

D.精神分析学派

E.格式塔学派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意识

3.注意

4.注意的分配

5.不随意注意

6.随意注意

7.随意后注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2.C3.B4.A5.C

6.D7.C8.D9.D10.C

11.D12.C

【X型题】

13.ABC14.AC15.AC16.ABC17.AB

18.ABCDE19.ABCD20.AB21.ABC22.AB

23.ABC24.BCE25.AD26.BD27.ABCDE

28.ABCDE29.ABCE30.ADE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或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理现象的科学。

行为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还包括看不见的内隐行为。

2.意识:

指人对周围环境和自我的觉知状态。

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3.注意: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4.注意的分配: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当中,是完成复杂工作的重要条件。

5.不随意注意:

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随意注意:

是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7.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精神分析心理结构理论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

A.催眠状态

B.潜意识

C.前意识

D.超意识

E.边缘意识

2.精神分析把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能被带到意识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A.超意识

B.回忆催眠

C.前意识

D.唤醒

E.边缘意识

3.按照社会法律、规范、伦理、习俗来辨明是非,分清善恶,遵循至善原则的人格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理想我

D.超我

E.理性我

4.具有要求即刻被满足,遵循快乐原则的人格部分是()

A.本我

B.自我

C.忘我

D.超我

E.理想我

5、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的根源是()

A.本我与超我关系的不协调

B.超我过高的要求是重要的原因

C.由于某些遗传因素所造成

D.自我无法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

E.本我的能量过大

6.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

A.惩罚

B.消退

C.负强化

D.正强化

E.以上都不对

7.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消极的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减弱的现象属于()

A.消除

B.消退

C.负强化

D.惩罚

E.以上都不对

8.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积极的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减弱的现象属于()

A.惩罚

B.消退

C.消除

D.负强化

E.弱化

9.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消极的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的现象属于()

A.消退

B.强化

C.增强

D.负强化

E.正强化

10.操作条件反射中,行为发生后导致积极的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的现象属于()

A.强化

B.正强化

C.学习作用

D.积极刺激

E.增强

11.艾利斯的ABC理论中的B因素是指()

A.行为因素

B.信念因素

C.生物因素

D.中间因素

E.以上都不是

12.贝克提出了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最重要的是()

A.生活事件的性质

B.生活事件的量

C.个体的认知因素

D.个体对刺激的反应

E.生活事件的质

13.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内在趋向,精神病态是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下使人偏离自我实现方向所致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贝克

C.马斯洛

D.罗杰斯

E.艾利斯

二、名词解释:

1.潜意识

2.前意识

3.本我

4.自我

5.超我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简答题:

1.简述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2.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障碍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B2.C3.D4.A5.D

6.C7.D8.B9.D10.B

11.B12.C13.D

【X型题】

14.ACD15.ACE16.ABCD17.ABCDE18.CD

19.BE20.BCDE

二、名词解释:

1.潜意识:

是指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

这些东西具有强大的能量,是人活动的内驱力,决定或影响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活动。

2.前意识:

是指无意识中那些能被召回的部分或能被人回忆起来的经验。

3.本我:

又叫伊底,存在于无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性本能或称为“力比多”(欲力或性力)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4.自我:

属于精神分析人格的一个成分,它一方面接受来自本我的动力,为了满足各种本能的冲动和欲望;另一方面又是在超我的要求下,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

它遵循着“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活动。

5.超我:

超我类似于良心、良知、理性。

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

其特点是能辨明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完善的程度。

它遵循的“至善原则”。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综观应激研究历时,最早被关注的应激是()

A生物学方面

B心理学方面

C社会学方面

D管理学方面

E人类学方面

2.塞里的应激研究更接近于目前应激概念中的()

A心理反应

B社会反应

C生理反应

D行为反应

E情绪反应

3.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B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C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D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E应激理论为心理病因学提供一种认识思路。

4.可引起机体相应的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

A不强

B过强

C一般

D太弱

E无关

5.同样的应激源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   )

A相同的反应

B不同的反应

C类同的反应

D积极的反应

E消极的反应

6.出现在应激源反应中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个体对于应激源的(   )

A体质不同

B认知评价不同

C敏感度不同

D反应强度不同

E文化程度不同

7.关于应激源的概念,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即应激刺激物

B即生活事件

C即生活中的不良情绪

D即生活变故

E即使人紧张的事件

8.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何种方式()

A情绪的焦虑强度

B累计LCU的值

C心身疾病的发病率

D转化为生物学指标

E以上都不正确

9.以下不属于心理应激刺激(应激源)的是()

A受奖

B工作负担过重

C吸烟

D挫折

E凶事预感

10.下列不属于环境性应激源的是(   )

A噪音

B战争

C日常生活琐事

D失眠

E就业

11.研究表明丧偶对鳏寡健康危害最大的时间阶段是(    )

A第一个月

B第二个月

C第一年

D第二年

E第三年

12.对于大多是人来说经常产生影响的是(   )应激源

A重大的生活事件

B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C日常生活琐事

D家庭成员死亡

E环境恶化

13.下列生活事件中,哪条属于正性生活事件(    )

A夫妻分居

B结婚

C坐牢

D子女离家

E改行

14.负性生活事件是指(    )

A对人产生损害的事件

B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

C与健康成负相关的事件

D公认的有害事件

E以上都正确

15.王女士的丈夫,平时什么都不好,就是好赌,怎么劝也没用,为此夫妻俩经常吵架。

王女士非常烦恼,几次想提出离婚,又于心不忍。

王女士这种动机冲突类型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E以上都不是

16.应激反应最贴切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   )

A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B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

C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

D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疾病方面的变化

E以上都正确

17.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应激反应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应激反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动力

C应激反应是保持健康的条件

D应激反应是人格和行为健全的促进因素

E应激反应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一般适应性综合征(GAS)分为以下三期(   )

A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B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

C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

D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

E觉醒期、警戒期、适应期

19.最常出现的应激情绪反应是(   )

A焦虑

B抑郁

C愤怒

D恐惧

E敌意

20.一位家庭关系紧张的人尽可能减少在家逗留的时间,变成一个“工作迷”,是(  )应激反应表现。

A退化

B逃避

C回避

D攻击

E反向

21.有位中年技术员在一家企业工作,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噪声较大,工作负荷也很大,班组的人际关系复杂,因得不到上司的赏识迟迟没能晋升,给他的心身健康带来很大的压力。

他所面对的应激源是(   )

A日常生活应激源

B职业性应激源

C环境应激源

D内源性应激源

E沟通性应激源

22.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受以下何种因素的影响(   )

A生活事件的性质

B个性特征

C社会支持

D宗教信仰

E以上都是

23.Lazarus认为应激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认知评价

B应对方式

C个性特征

D社会支持

E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

24.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做的(    )

A情绪调解

B认识和行为努力

C潜意识中的防御

D求助活动

E以上都正确

25.某学生对一次考试失败引起的精神痛苦进行调整,最宜称为(   )

A针对问题应对

B针对情绪应对

C过程应对

D特质应对

E心理防御

26.心理防御机制来自以下理论(   )

A行为学习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认知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折衷主义理论

27.“此地无银三百两”是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否认

B幻想

C转移

D反向

E潜抑

28.“否认”属于哪种类心理防御机制(   )

A不成熟型

B神经症型

C成熟型

D精神病性

E以上都不对

2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是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转移

B合理化

C否认

D升华

E幻想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应激

2.应激源

3.环境性应激源

4.心理冲突

5.焦虑

6.无助

7.社会支持

8.应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2.C3.B4.B5.B

6.B7.C8.B9.C10.D

11.C12.C13.B14.B15.C

16.A17.C18.A19.A20.C

21.B22.E23.A24.B25.B

26.B27.D28.D29.B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应激:

是由“必须应对至关重要的环境要求”这一认识而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一种倾向于通过种种紧张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内部状态。

2.应激源:

是指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

它是一切潜在的心理和社会性刺激物成为现实性应激源的前提,是被人们觉察,并被判断为对自身有威胁或挑战。

3.环境应激源:

指作用于人的肉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自然环境应激源和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4.心理冲突:

是相互对立或排斥的目的、愿望、动机或反应倾向同时出现时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

5.焦虑:

是应激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预期发生某种灾难后果时的一种紧张情绪。

6.无助:

又称“失助”,是一种类似于临床抑郁症的情绪状态,表现为消极被动、软弱、无所适从和无能为力。

7.社会支持:

主要指来自于家庭、亲友和社会(同事、组织、团体和社区等)在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

8.应对:

是处理应激源及其所造成的心理和生理影响的过程。

           习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B、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属于精神异常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

D、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E、以上都对

2.下列关于心理异常经过系统治疗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异常心理可以部分改善

B、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

D、正常和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