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3605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docx

整理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考试情况分析

3)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其他要求

(1)资质等级。

评价机构的环评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环评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有效期为4年。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的现状。

(5)为保障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安全运行,应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对策措施的建议应有针对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可分为应采纳和宜采纳两种类型。

[例题-2005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 )。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2)环境的非使用价值。

环境的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内在价值,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它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

吴江东太湖生态清淤排泥场围堰工程

编制人:

  邵明松     

批准人:

   姚酉      

批准日期:

  2010年4月10日

 

第一章工程项目概况

一、工程名称

吴江市东太湖生态清淤排泥场围堰工程

二、工程项目建设地点

吴江市新城南

三、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吴江市东太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四、工程项目监理单位

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五、工程项目设计单位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六、工程项目施工单位

吴江市松陵水利工程队

七、工程建设规模

围堰由西围堰、东侧围堰、南侧围堰、东西向中心坝、南北向中心坝组成。

北顺老大堤,南顺军用港便道筑坝;整条围堰长约7KM,排泥场围堰顶高程为5.5M,围堰顶宽2M,两侧边坡均为1:

2.5;余水沉淀池围堰顶高程低于排泥场围堰50CM,为5.0M,围堰顶宽2M,两侧边坡坡度均为1:

2.5;格梗顶高程为4.5M,顶宽1M,两侧边坡坡度均为1:

2。

围堰堰基表层土在围堰填筑前进行剥离,桩号P0+370-P1+870段围堰清基厚度为2.2M,其余段清基厚度为0.3M。

本工程主要包括挖泥工程、基床工程、土石堤填筑工程、止水工程、土石方回填工程等。

 

第二章监理控制目标

一、质量控制目标

本工程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达到国家颁发的有关质量检验规范,要求达到现行国家验收规范规定的交通部合格标准。

二、工期控制目标

以招标文件中的1个月为工期控制目标。

三、投资目标

以招标文件中概算及施工合同价为控制目标。

 

第三章施工工序的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一、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根据《土石方围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为:

1、单位工程

1)北顺老大堤,南顺军用港

2)围堰建设工程

2、分部、分项工程

1)北顺老大堤,南顺军用港:

序号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1

排水工程

1.砂垫层2.塑料排水板

2

预压工程

真空预压

3

场地整平

场地整平

 

二、施工工序的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本围堰工程由西围堰、东侧围堰、南侧围堰、东西向中心坝、南北向中心坝组成。

北顺老大堤,南顺军用港便道筑坝;整条围堰长约7KM,排泥场围堰顶高程为5.5M,围堰顶宽2M,两侧边坡均为1:

2.5;余水沉淀池围堰顶高程低于排泥场围堰50CM,为5.0M,围堰顶宽2M,两侧边坡坡度均为1:

2.5;格梗顶高程为4.5M,顶宽1M,两侧边坡坡度均为1:

2。

本工程的关键工序为基槽开挖、基床夯实与整平。

 

挖深控制

基槽挖泥采用分区分层开挖,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确定分层厚度。

每区段的挖泥底标高不同,挖泥前做好各区域挖泥标高表格,交给各挖泥操作手,以便挖泥施工时的核对和控制。

挖泥作业过程中的挖深控制。

施工记录

挖泥施工前把建立好的总挖泥施工区域网格图和各区段挖泥网格图交给挖泥操作手,挖泥操作手必需随时在网格图上标明完成区域的位置等挖泥情况,在网格图上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以便于每作业班交接作业和防止漏挖及重复施工。

施工测量

水深测量采用DGPS平面定位,回声测深仪结合测深水砣测水深,计算机处理数据,绘图机联机绘图。

陆域测量使用全站仪定位,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

挖基槽时按规范和标准进行测量验收。

采用的测量船由双频GPS全站仪与数字化自动回声测深系统结合测深水砣进行测量,并采用软件实现高精度的数据同步,取5米一个断面2米一个点电脑自动绘制测量图。

 

质量检验标准

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挖泥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如下: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单元和数量

单元测点

检验方法

1

平均超深

500

每个断面(每5米1个断面)

1

用回声测深仪及测深水砣结合检查,2m一个点,取平均值

2

每边平均超宽

1500

2

在全部断面图上量测,取各边平均值

 

A、基槽开挖

(1)基槽开挖前要对原地形进行测量,画出地形图,并结合地质钻探资料进行分析。

(2)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开挖方式及机械设备。

(3)基槽开挖尺寸(平面位置、底宽、底面标高、边坡及边坡平均边线等)要进行测量并绘制基槽平面、断面图。

基槽开挖尺寸及允许偏差值必须满足设计和《土石方围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以及水运工程有关规范要求。

(4)如设计对基槽底标高有土质控制时,应核对土质并符合设计要求。

(5)基础开挖后,应及时取残留及回淤沉积物泥样并进行化验,其残留及回淤沉积物的厚度不大于300mm(指沉积物大于12KN/m3的淤泥)沉积物含水率w<150%,如达不到要求,应清除。

基槽开挖允许偏差值:

非岩石水下开挖按《土石方围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执行。

(6)凡需灌浆做止水的基槽,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在挖泥后必须采用吸泥器将浮泥清除。

(7)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书面报验。

B、基床夯实(采用机械夯实):

基床夯实前应进行粗平,局部高差不大于300mm。

(1)锤重:

夯击能应满足150~200KJ/m2。

(2)船上定位和吊机扒杆变幅要准确,避免漏夯。

(3)夯实方法和范围:

按JTJ290-98规范中要求进行(设计有要求时,应满足设计要求),但夯实遍数应由试验决定。

(4)夯实验收方法及检验标准:

每夯一部位都要做复夯试验。

在其上取不小于5.0m一段,夯锤相接排列复打一次,并采用方格法给出示意图,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0mm为合格。

如超过,则应进行全面补夯后,再进行复试,直至合格。

而后应查找原因进行改进。

如夯实后,补抛面积较大,且厚度超过500mm,应进行补夯处理。

在复夯试验前、后均应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基床顶面标高。

施测断面点的要求按《土石方围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中6.2规定执行。

(5)基床夯实为基础分部中重要工序,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

复夯后,应进行报验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6)凡需灌浆做止水的基床是不允许夯实的。

D、基床整平

(1)可采用细平级别进行基床整平。

(2)基床整平允许偏差值、检验数量和方法按《土石方围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表6.3.3规定执行。

(3)整平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按设计建议要求在基床顶面铺设二层土工布(用碎石袋压好)。

沉降缝、伸缩缝:

(1)沉降缝、伸缩缝的位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填缝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分层施工时,上、下缝位置应一致,缝内不得夹有杂物。

(4)填缝应饱满、整齐、不污染工程。

(5)沉降、伸缩缝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按《土石方围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表18.1.5规定执行。

第四章采用的质量控制标准

1、土工布主要指标

土工布主要指标表

项目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厚度

≥2.8

断裂强力

KN/M

≥20.5

断裂伸长率

%

40-80

CBR顶强力

KN

≥3.5

垂直渗透系数

㎝/S

(1-5)X10-2

原材料及物理特性

100%聚脂长丝无纺针刺

2、土工布施工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土工布施工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单元

和数量

单元

测点

检验方法

1

搭接长度

±100

每块土工布

每20m一个点

用钢尺量

2

轴线偏移

500

每块土工布

2

用钢尺量两端

 

3、垫层砂质量标准:

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干密度大于1.5t/m3,渗透系数不小于1×10-2cm/s。

 

4、砂垫层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砂垫层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单元

和数量

单元

测点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30

-20

每处(20m2一处)

1

用水准仪检查

2

砂垫层厚度

±40

每处(100m2一处)

1

挖坑、用钢尺量

3

设置范围

+50

每100m

3

用钢尺量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

3

用钢尺量

抛填分段长度要严格控制在100m以内。

抛填完成后迅速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避免基床回淤。

抛填过程,及时进行测量验收检查,发现超高部位,立即用专用横鸡趸抓除清理,不足低凹处及时补抛。

现场监测控制制度化,利用GPS、测深仪、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等常规测量控制手段,对抛石工程做全面、精确的监控。

抛填施工试抛措施

(1)正式施工前选择典型部位进行试抛作业(典型施工),确定水流对块石作用产生的偏移量数据,根据实际抛填料位置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用于正式施工参考。

(2)在施工过程经常分析落位偏差情况,及时作出调正。

严格控制偏差,基床抛填外坡线予留宽度大约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