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3635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docx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

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

导读:

本文长篇古代民间故事阅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救命的鱼】

  从前,白州有个村子,村里有个姓王的财主。

全村二百多口人,都是王财主家的佃户。

  这一年,当地大旱,王财主家门前有一口大池塘,几十年来水位从未降过,如今却也快见底了。

王财主忧心忡忡,跑去后院找老管家商量。

  老管家已九十高龄,帮王财主家三代人掌过家,如今早就不管事了,被王家当老祖宗一样供奉着。

遇上大事难事,王财主都会去向他请教。

  听罢王财主的话,老管家睁开半闭的双眼,说道:

“我去瞧瞧。

”他拄着拐杖站在池塘边,看了一阵,仰天长叹一声,对王财主说道:

“八十年前,这口塘也干过一次,那年饿死了不少人哪。

看来又有灾荒了,咱们现在就得做好准备。

  回到后院,老管家又叮嘱王财主,池塘见底后,不准人下去捉塘里的鱼。

鱼和水就是王家的财富,不能叫人给破坏了风水。

  过了几日,池塘果然见了底,只见池底似有一层乌云,不停翻滚涌动。

细看之下,原来是一条条尺把来长的铁鲶鱼,多到不计其数。

村民们闻讯后都跑来了,这会儿,村里家家户户都缺粮,眼见这唾手可得的鱼,大伙儿都想去捉,但王财主早已安排了几个家丁守着池塘。

大伙只能眼巴巴地瞅着,暗地里大骂王财主不是人。

  两天后,池里已滴水不剩,只留下一层密密麻麻的死鱼。

老管家走出来看了看,对王财主说:

“鱼死在池底,恐怕不吉利,得清干净才是,就让大家捡了去吧。

  王财主这才行了善举,允许村民下塘捡那些死鱼。

但死鱼没能让村民吃上几顿,很快,家家户户都断了粮,只能向王财主家借。

  王财主精打细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有利可图的机会,借一升粮,明年就得还一升半,利息高得吓人。

大家明知道王财主趁火打劫,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咬牙借回家活命。

  一晃过了半月,眼见村民天天都跑来借粮,王财主心里没了底,这么借下去也不是办法呀!

他眉头一皱,把利息翻了三番,想以此让村民知难而退。

  这下大家都忍不住了,围着王财主,骂他没良心。

外面的吵闹声惊动了后院的老管家,他把王财主叫进去,劝道:

“如今遇上灾荒了,你不借粮,他们就只能去逃荒了。

  “我的爷爷!

”王财主苦着脸说,“谁知道这灾年什么时候才到头,全村二百多口人都靠我养活,我这点小家业还不被他们吃光?

  老管家沉吟道:

“话不能这么说。

古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家都去逃荒了,能不能活着回来还难说,到时候谁帮你种粮,你的债又跟谁要去?

  王财主一时语塞,只能搓手叹气。

老管家继续说道:

“如今外面兵荒马乱的,又遇上灾年,连王法都不太管用了。

人要是饿急了,什么王法刑律,还管得住吗?

  王财主一听这话,不由焦急地望着老管家问:

“那,我该怎么办?

  “粮,还得先借着。

”老管家说道,“利息呢,我看就不要了。

  不要利息?

王财主张了张嘴巴。

老管家接着说出了他的想法,让村民挖池塘里的淤泥,以此抵消利息。

这样做,一来可为池塘清淤;二来淤泥是上好的肥料和筑墙材料,可储存备用;三来村民必定对王财主心存感激,不再对王家有觊觎之心。

  王财主听罢,虽然心疼白白借出去的粮食,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这么办了。

于是他走出去放话,让每家派一个壮劳力挖塘泥,每天借一升米,不计利息。

村民一听,自然欢天喜地。

  王家的池塘早裂开了缝,淤泥硬得像一块块石头,用棍子在缝里一撬就是一大块。

老管家站在塘边,吩咐大家先把淤泥搬回各自家中堆放,待王家需要用时再送过来。

  这口塘足足有四五亩宽,大家挖了二十来天才把淤泥清干净,家家户户的院里都堆着小山一样的淤泥。

村里每家只派出一个人去干活,其他人便去山上找找野菜,回来加点米一煮,借来的一升米还能剩下不少,自然,大家都对王财主感激不尽。

  淤泥挖完后,村民果然都念着王财主的好,不来向他借粮了,只靠着攒下的粮食苦撑度日,这让王财主松了口气。

  过了些天,老管家问王财主:

“村里还有人来向你借粮吗?

”王财主摇摇头。

  老管家叹道:

“他们那点粮应该吃光了,他们不来向你借粮,看来是准备去逃荒啦。

  王财主哭丧着脸说:

“逃就逃吧,我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老管家叹息着走回了后院。

  就在这天夜里,王家的大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冲进来一伙明火执仗的强盗。

那强盗头子自称他们是百里之外的二龙山的,山上也断粮了,这才不远百里跑到这儿来。

他们只抢粮食,不伤人命,但若敢反抗,必遭灭门。

说完,强盗们风卷残云般把王家凡是能吃的东西一扫而空,连夜走了。

王财主一屁股坐在地上,仰天长叹:

“老天爷,你让我怎么活啊?

  老管家过来安慰他,王财主苦笑道:

“真是想不到,我王家也要去逃荒了!

  老管家叹道:

“放心吧,天无绝人之路,我们还没到那一步。

  王财主哭道:

“如今家里一粒粮都没了,即使藏有些钱财,又能上哪儿去买粮?

  老管家抬头看了看天色,说:

“天亮了,我跟你到村里看看。

  两人慢慢走进村子,发现家家户户都在收拾行装,看样子是准备出去逃荒了。

一个村民看了一眼王财主说:

“我们本来想向东家再借点粮的,但东家的存粮也不多了。

  王财主苦着脸说:

“实不相瞒,我家昨晚来了伙强盗,把能吃的都抢光了,如今我也只能跟大家一起去逃荒了。

  听说王家被抢,大伙儿都从家里跑了出来。

老管家颤巍巍地说:

“乡亲们,别走啊!

老话说得好,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出去了,十有八九回不来啊,咱们死也要死在祖宗之地啊!

  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说道:

“老管家,我们也不想走,但不能在这里活活饿死啊。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说本来还能指望一下王家,但现在连王家也自身难保了,更是非走不可了。

  老管家神秘地说:

“只要大家都留下来,东西总会有的,饿不死人。

”全村人都奇怪地瞪着老管家,现在全村哪还有东西可吃?

老管家说道:

“你们帮王家挖的塘泥呢,抬一块来。

  大伙儿都不明白老管家的用意,但还是搬来了一块塘泥。

老管家叫人把塘泥砸碎,几个村民便抡起锤子,一通乱砸。

老管家凑到近前,仔细瞅了瞅,然后叫人打来一盆水,从碎泥中捡起一块扔进了盆里。

  过了一会儿,那块碎泥竟在盆里动了起来。

大伙儿一看,这哪里是什么泥,分明就是一条铁鲶鱼,而且还是活的。

这下,大伙儿都惊讶不已,没想到泥里竟然藏着鱼。

  老管家慢慢说起了八十年前那场灾荒,当时,村里大部分人都出去了,但没有一个能回来的,留在村里的就靠这些鱼活了下来。

他们无意中发现了藏在淤泥中躲避干旱的鱼,这才知道原来这种鱼还有这样的本事,可以在泥中假死,等到有水时又会活过来。

他之前故意不让村民下塘捕鱼,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鱼藏在泥中,以备在最后时刻让村民渡过难关。

  村民们听完,个个惊喜不已,有了这些鱼,就用不着逃荒了。

  老管家对身边的王财主说道:

“东家,这些泥都是王家的,由你说吧,怎么办?

  大家都紧张地望着王财主。

王财主苦笑着摇摇头说:

“都这时候了,还分什么你家我家的,就按人口分了吧,能活命就大家一起活命。

  【吹箫会龙女】

  吹萧会龙女是关于韩湘子的一个神话故事。

韩湘子在八仙中是个风流俊俏的书生。

他手中的神箫名为紫金箫,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

  据说,韩湘子这枝神竹还是东海龙王的七公主送他的哩!

  有一年,韩湘子漫游名山大川,到了东海之滨,听说东海有龙女,善于音律,精于歌舞,很想会她一会。

因此,他天天到海边去吹箫。

  这一日,三月初三,正是东海龙女出海春游的日子。

  夜里,龙女闻听海边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长箫声,听得惊呆了。

  韩湘子的箫声扰乱了龙女的心。

那声声妙曲把她的魂勾去了似的,便身不由己地向海边走来,化作一条银鳗来会吹箫郎。

  韩湘子一曲吹罢,大潮退去十里远。

这时,他发觉滩头上有一条误了潮的搁浅银鳗,正泪光滢滢地抬头望着他。

看她的神情似乎还陶醉在乐曲声中,韩湘子又好气又好笑,说:

“鳗儿呵鳗儿,难道你也懂得其中的奥妙?

你若是个知音,请把我的情意传到水晶龙宫去吧!

  鳗儿听了,连连点头。

韩湘子十分惊异,出于好奇心,他又吹起了玉屏箫。

想不到,银鳗深通人性,居然在明媚的月光下,婆婆起舞,跳起神奇的舞蹈。

舞姿之优美,神态之奇异,世上罕见,连闯荡江湖游遍名山的韩湘子也愣住了。

  那银鳗在月光下不停地闪腰,盘舞,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紧,突然,银光一闪,鳗儿不见了。

  只见月影中翩跹着一个天仙般的龙女,柳叶眉,杏花脸,玉笋手,细柳腰,金纱披身,莲花镶裙。

舒腰,好似嫦娥舞,起步,赛过燕掠水,把个韩湘子也弄糊涂了。

  龙女边舞边唱:

碧海清平呵月似镜,寂寞龙宫呵闻箫声。

使君一曲呵凤求凰,妾愿伴舞呵到天明。

歌舞声中,月儿渐渐西坠,潮水慢慢回涨,天快亮了。

忽然,一个浪头扑来,鳗儿,龙女都不见了。

  这样情景,一连发生了三个晚上。

  这一天,韩湘子又来到海边吹箫。

不知什么缘故,吹了大半天,龙女就是不出海来。

难道玉屏箫失灵了?

气得他把心爱的玉箫摔断了,龙女还是没有上来。

  韩湘子正沮丧地往回走,忽闻背后有人喊他。

回头一看,却是个陌生的老渔婆。

  老渔婆朝韩湘子道个万福,说:

“相公,公主感谢你的美意,特地差我出来传话。

实不相瞒,前几夜在月下歌舞的乃是东海龙王的七公主。

因事情泄露,被龙王关在深宫,不能前来相会。

今天她叫我奉献南海普陀神竹—枝,以供相公制仙箫之用。

望相公制成仙箫,谱写神曲,以拯救龙女脱离苦海!

”说罢,老渔婆递上神竹一枝,便化成一阵清风不见了。

  韩湘子将神竹制成紫金箫,从此断绝了在尘世厮混的念头,进了深山古洞,日夜吹箫谱曲,果然练出了超凡绝俗的本领。

  后来,八仙过海,韩湘子神箫收蛇妖,妙曲镇鳌鱼,大显仙家神通。

  而东海龙女呢,却为了偷送一枝神竹,被观音大士罚为侍女,永远不得脱身。

  传说,东海渔民至今还常常听到海上有深沉的箫声,那是韩湘子想念龙女,心中烦躁,在天上吹箫呢。

  【鱼腹藏珠的故事】

  清末的一天,保定知府微服来到野三坡。

在鱼骨洞泉,他发现每天辰时左右,都会从泉水里冒出些鱼来,多则十几条,少则七八条,不由连连称奇。

  "你要不要这鱼?

"一个农夫出现在知府身旁,"你不要,我可就捞走了。

"

  知府摆摆手说:

"你捞走吧,我不要。

这鱼能吃吗?

"

  农夫说:

"你是外地人吧。

不瞒你说,这鱼好吃着呢。

"

  知府一听有些馋了。

农夫一面捞鱼一面说:

"我们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先来鱼骨洞泉鱼就归谁。

今儿你把鱼让给了我,我请你吃鱼。

"

  知府连连点头。

很快就到了农夫的家,农夫让知府先喝水,自己去忙活了,知府喝过水便在一边给农夫打下手。

突然,农夫叫了起来:

"这是什么玩意儿,圆不溜丢的?

"

  知府看去,农夫的手中居然握着一颗珍珠,忙问:

"从哪里捡到的?

"

  农夫说:

"鱼肚子里。

"知府说:

"像是珍珠,看看其他鱼肚子里是否还有。

"农夫一通忙活,居然又在另一条鱼的腹内发现了珍珠。

  知府分了一颗,鱼也不吃了,当天就赶回保定府,把这事面陈给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嘴张得老大,这事太邪了,不行,这得亲自看看。

  他让知府带路来到鱼骨洞泉,刚好又碰上那个农夫。

知府连忙走过去,问道:

"还认得我吗?

"

  农夫看到穿官服的知府,吓得跪倒在地:

"大人赎罪,昨天小人不知道是大人来了。

"

  知府扶起农夫,让农夫捞完鱼后,拿出一把匕首说:

"把这些鱼开膛破肚。

"农夫不敢怠慢,可除了鱼泡内脏外,哪有什么珍珠。

直隶总督的脸沉了下来,冷眼看着知府说:

"为何没有?

"

  知府说:

"昨天明明是我亲眼所见……"

  "看,还有一条鱼。

"农夫忽然指着鱼骨洞泉叫了起来。

  知府连忙叫:

"去,捞上来,再剖开来看。

"

  农夫捞出那条鱼后,剖开鱼肚,一颗拇指盖大的珍珠滚了出来。

知府如见救星,说:

"大人,请看。

"

  直隶总督瞅着那珍珠,又望了望鱼骨洞泉,一挥手说:

"来人,把鱼骨洞泉看护起来,在本督未回来之前,不得让任何人靠近。

"

  就这样,直隶总督拿着那三颗珍珠,连夜奔赴京城。

第二天,他便把这事禀告给了慈禧太后。

  慈禧面无表情地看着直隶总督,问:

"此事当真?

"

  直隶总督说:

"下官亲眼所见,怎敢欺哄老佛爷。

如今,下官已下令封锁了鱼骨洞泉。

太后若不相信,可亲往验证。

"

  慈禧不吭声了,瞅了那三颗珍珠好半天,才幽幽说道:

"难道你们直隶省要出''陈胜王''了吗?

陈胜造反前,就是把写有''陈胜王''的字条塞入鱼腹内妖言惑众。

我大清刚刚闹完''义和拳'',这才消停几日,你不觉得可疑吗?

"

  直隶总督吓得一哆嗦,慌忙跪倒说:

"老佛爷,这两件事可不能相提并论。

这……这鱼腹藏珠,微臣以为是天降祥瑞。

"

  慈禧看着紧张万分的直隶总督,笑了起来:

"说得有理,是不能相提并论。

都是让拳匪闹的,让哀家疑神疑鬼了。

好啦,起来吧。

哀家这几日也在京城里住闷了,明天随你去看看,权当散心。

"

  转天慈禧便带着几位大臣,随直隶总督来到保定府。

住了一夜后,第二天辰时之前,大队人马来到鱼骨洞泉。

  果然辰时刚过,几条鱼便随着泉水冒了出来。

慈禧又惊又喜,她早就听说鱼骨洞泉有这景观,今天终于亲眼看见了。

直隶总督连忙命农夫捞鱼,要在慈禧面前开鱼腹取珍珠。

  农夫哪敢迟疑,跑过去把鱼捞了上来。

拿出匕首刚要动手,慈禧说话了:

"且慢!

这些杀生之事,哀家不忍心看。

小李子,你代哀家看看吧。

"说完,令轿夫把轿子转了个方向,不面对现场。

  李莲英连忙走过去,全程监督。

农夫似乎有些紧张,咽了口唾沫,便开始动手了。

随着鱼肚被剖开,一颗珍珠赫然出现在里面。

李莲英大喜,回头叫:

"老佛爷,珍珠降世啦。

"

  慈禧非但没高兴,反而一皱眉,说:

"命他再剖一条。

"

  第二条鱼被剖开了,李莲英又叫了起来:

"回老佛爷,又有珍珠降世。

"

  慈禧的脸色更加难看了,问直隶总督:

"两天前听你禀报,你和保定知府剖了好几条鱼腹后,才有珍珠降世。

可怎么哀家来后,却条条有珍珠?

是不是你等合伙欺瞒哀家?

"

  直隶总督连忙回道:

"老佛爷多虑了。

您想,您是天子祖母,堪称龙祖。

那些鱼儿见了龙祖前来,自然要争先献宝,故而才条条鱼腹有珍珠。

我等凡夫俗子,怎能有这样的造化。

"

  慈禧听了这句,脸色缓和了下来,说:

"真是这样?

那好,就再剖一条。

"

  第三条鱼腹被剖开了,李莲英高喊了起来:

"老佛爷,又有鱼儿献珍珠!

"

  慈禧已是眉开眼笑,连声叫好。

直隶总督眼见如此,扑通一声跪倒,朗声叫道:

"老佛爷,臣刚才突然顿悟,这鱼腹藏珠,其实是在预示我大清将要国泰民安,四海归心啊。

"

  慈禧说:

"此话怎讲?

"

  直隶总督说:

"鱼者,可谓年年有余。

正兆示我大清将要风调雨顺,连年有余。

而珍珠璀璨夺目,今藏在鱼腹之中,犹如圣人垂拱而天下治。

当今圣人,正是老佛爷您呀。

这真是鱼腹藏珠,祥瑞天降,太后圣明,大清永昌!

"

  得,这话一出,四周所有人都跪倒在地,跟着就喊了起来:

"鱼腹藏珠,福瑞天降,太后圣明,大清永昌!

"

  农夫哪见过这阵势,吓得不由自主一哆嗦,一颗珍珠从他的袖子里滚到了地上。

他连忙偷眼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当下跪倒在地把珍珠压在了膝盖下……

  其实,哪有什么"鱼腹藏珠",这一切都是直隶总督安排的。

直隶总督清楚,自半年前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大清朝已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了。

慈禧逃亡归来后,对此也是一筹莫展。

于是直隶总督便急慈禧所急,利用鱼骨洞泉的自然奇观亲自导演了这场"鱼腹藏珠"的大戏--让保定知府微服私访鱼骨洞泉,遇到农夫后,趁给农夫打下手的时机,将珍珠塞人鱼腹中,然后威逼利诱农夫,一起合演了这场戏。

  慈禧不傻,一听就明白是假的了,可她却搞不明白,直隶总督为什么要唱这出戏,所以就拿什么"陈胜王"的事,影射"鱼腹藏珠"。

当明白直隶总督是想假借天意,维护大清的统治后,便欣然入戏。

这才心照不宣,一唱一和地把戏推到了高潮,效果真是好得不得了!

  戏终于演完了,慈禧回了北京,直隶总督和知府回了保定府。

农夫得了笔银子后,就找不着人影了。

而当地的老百姓在慈禧等人走后,蜂拥而来,发现在现场除了多出些马粪和几条死鱼外,居然还发现了好几条虾。

人们就奇怪了:

鱼肚子里有珍珠,就算是祥瑞天降,可从没见过鱼骨洞泉向外冒虾啊,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疑问直至民国建立,农夫回来后才揭开。

原来,农夫根本就不想演这出戏,可不演就要掉脑袋,于是便想当着慈禧的面,让鱼肚子里珍珠和虾一起出现,借此暗示慈禧这都是"瞎(虾)折腾",假的,可哪知慈禧却让李莲英过来监督。

而李莲英过来后的第一句就是:

"好好演,一定要让老佛爷开心。

"所以这些虾就没用上,最后被农夫扔在了那里……

  用农夫的原话说就是:

"闹了半天人家愿意瞎折腾,我还瞎操个啥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