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3965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docx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2017年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上学、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

2、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

知道早读、集会、早操、上课、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的具体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课件展示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情景。

问:

我们在学校里应怎样做才能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呢?

由此引出课题:

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二、新授:

1、请每个小组各选两个主题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做?

(供选择的主题:

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

2、请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

3、出示学校对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进行学习。

上学:

(1)按时上学;

(2)按时穿校服,衣服要干净、整齐;(3)佩戴红领巾要端正美观;(4)主动向老师、同学热情问好;(5)不穿拖鞋;课间:

(1)不吵闹,不追逐,听从值日生的劝导,开展有益活动。

(2)说话控制音量,走路放轻脚步,上落楼梯靠右行走。

(3)讲卫生,不乱丢乱吐乱画。

(4)爱护公物,爱护绿化。

(5)文明有礼,使用礼貌用语,乐于助人。

(6)玩耍时,见到来客、老师要停止游戏,行队礼,热情问好,并侧身让路。

集会:

(1)立得直,坐得正。

(2)保持安静,适度鼓掌。

(3)热情参与活动。

(4)离场时,遵守秩序。

早操:

(1)集队要快、静、齐,行进中要保持安静。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动作准确有力。

上课:

(1)预备铃响,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2)端坐静听多思、动口动脑动手。

(3)“三个一”保视力,端正坐姿、写姿、读姿、握笔姿,养成良好习惯。

午间眼保健操播:

(1)做到广播响,齐安静。

(2)认真听,跟着做。

值日:

(1)坚持每天打扫;

(2)保持窗户明亮,地面无纸屑;(3)桌椅纵横对齐。

放学:

(1)排队放学,队伍整齐。

(2)不随意在学校内、外逗留。

按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

4、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学校学习、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辨析。

三、全课总结:

1、进一步学习薛湖小学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2、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谁的表现最好。

第二课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准备: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今天我们就《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司法保护;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

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

“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

”“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全课小结:

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教育可能促进保护。

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篇二:

2017年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学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

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

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1:

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

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学生:

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

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

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

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

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

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

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

(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

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

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

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

老师:

同学们说得很对。

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

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

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师:

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

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

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

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师: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

6月17日下午3:

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

(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学生讨论。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第四课时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

2、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

(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

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

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报纸,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

(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三、全课总结: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

篇三:

2017年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3、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

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公共场所所需要

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

(出示:

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

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

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

(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

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

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某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观看电影的图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

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三、全课小结:

师小结:

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希望大家认真遵守公共秩序。

第二课时法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出发,普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性内容,使少先队员了解学法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能力。

3、使队员们了解,法律是行动的准绳,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在保护我们,应自觉守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能力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学法。

1、请大家做个急转弯猜字谜游戏,三点水一个来念什么?

(涞)三点水一个去念什么?

(法)轻松的猜谜为大家带来一个严肃的字眼:

放FLASH《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法”(教师板书)

2、国家法律和我们息息相关,人人都在法律的保护下生活、学习和工作。

今天,我们就要围绕这“法”字举行《法在我心中》,共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常识,提高学法、知法的能力,增强守法的意识,使我们健康成长。

3、同学们,你都知道哪几部法律法规?

(请学生答)

4、其中与我们小学生密切相关的有哪些法律?

二、同学们请记住《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与我们少年儿童密切相关的两部重要的法律。

那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呢?

(小组讨论)

1、

(1)未成年人年龄未满18周岁,身心发育尚未成熟;

(2)未成年人尚不具备完全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

(3)未成年人的世界观尚未形成;

(4)未成年人自控力差,难以抵御不良诱惑。

所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给予特殊关注。

2、生活中你听到过或看到过未成年人受伤害的事例吗?

谁来举个例子。

3、这些事例警示我们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是多么重要,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你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