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4304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docx

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

教学资料范本

2020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

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20xx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3酶和ATP

 

【考向解读】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频考点:

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探究

中频考点:

酶的作用、本质及影响因素

低频考点:

ATP的合成和利用

【命题热点突破一】酶与细胞代谢

例1.(20xx·高考全国甲卷)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B 

(2)加快 (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

【名师点睛】具有专一性的物质归纳

1.酶: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载体:

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协助,不同物质所需载体不同,载体的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3.激素:

激素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其原因在于它的靶细胞膜或胞内存在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tRNA:

tRNA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5.抗体:

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变式探究】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答案】 B

【方法技巧】

1.解曲线题时一定要注意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其反映了酶活性的检测指标,包括:

生成物积累量、反应物剩余量、反应速度等。

2.解题时还应注意:

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时可恢复活性。

3.酶促反应速率不同于酶活性:

(1)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命题热点突破二】酶特性的实验探究

高考中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与探究题的呈现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已知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验证性实验或探究性实验,另一种是通过采用表格、坐标曲线、新科技材料的文字叙述等形式给出有效信息,让学生完成相关问题。

对于酶的相关实验:

①针对第一种类型的试题,要根据实验目的,设置好实验组和对照组,准确找到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

正确的方案应是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实验变量不同,无关变量都相同且为酶催化的最适状态。

②针对第二种类型的试题,应仔细审题,获取有用解题信息最为重要。

审题时要注意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什么量不同,这个量就是实验变量,可根据实验变量推测出实验目的。

此外,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与探究,还可设置为对实验结果的预测,需根据酶的作用机理、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的影响原理及影响程度等作出有关判断。

例2.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

直径4cm、厚度0.5cm的马铃薯块茎圆片若干,随机平均分为三组

组别

步骤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1mol/L的HCl溶液

浸泡5min

——

——

1mol/L的NaOH溶液

——

——

蒸馏水

——

——

浸泡5min

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多余的液体

3%的过氧化氢溶液

5滴

5滴

5滴

及时观察现象

第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均无气泡产生

(注:

“——”表示不做处理)

请分析做答:

(1)表格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3)及时观察时,第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均无气泡产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放置几分钟后,该组同学发现第3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第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竟然有少量气泡产生。

请分析:

第3组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第1、2组有少量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在实验探究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

(1)对第1、2、3组的处理分别是用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浸泡,且浸泡时间均为5min,故①是浸泡5min。

第1、2组分别用盐酸和氢氧化钠处理后,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后不产生气泡,说明强酸和强碱影响了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第3组没有用酸和碱处理,该组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强,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从而产生大量气泡,故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或加入的是

【答案】 

(1)浸泡5min 有大量气泡产生 

(2)马铃薯块茎圆片的大小、浸泡时间(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用量、观察时间等) (3)强酸、强碱使马铃薯块茎圆片表面的过氧化氢酶失活 (4)过氧化氢分解完毕 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气体得到积累,形成少量气泡(浸泡时间短,HCl、NaOH只破坏了马铃薯块茎圆片中部分过氧化氢酶的结构,使得过氧化氢分解减慢,放置几分钟后气体积累形成气泡)

【变式探究】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

编号 

1

2

3

4

5

注入淀粉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某种酶溶液

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观察现象

试管Ⅰ

2mL

2mL

2mL

A

试管Ⅱ

2mL

2mL

2mL

B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步骤3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

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无砖红色沉淀,B是砖红色沉淀

D.该实验还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解析】 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酶可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试管I中的淀粉被水解生成还原性糖,所以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试管Ⅱ中的蔗糖不能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跟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

【答案】 B

【命题热点突破三】能量通货ATP

例3.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合成酶通过为ADP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催化ATP的合成

B.无光条件下,线粒体是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C.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D.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

【答案】 D

【变式探究】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解析】 选项A与选项D是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正确的表述。

人体细胞能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也能产生少量ATP,故B选项错误。

蛋白质合成是需要能量的,例如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时,就需要能量,C选项正确。

【答案】 B

【高考真题解读】

1.(20xx上海卷.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1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①和细胞膜

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

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答案】C

【解析】图中①为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原生质,②为细胞液,紫色色素分布在细胞液中,细胞膜和液泡膜均为选择透过性膜,影响色素分布。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2.(20xx海南卷.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答案】B

【考点定位】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

3.(20xx海南卷.5)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

【答案】D

【解析】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

4.(20xx课标1卷.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离子泵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逆着浓度阶梯进行的,A、B项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阻碍氧气的运输,导致呼吸速率下降,生成的ATP减少,使主动运输过程减弱,因此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项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导致载体蛋白因变性而失去运输物质的功能,所以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项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

5.(20xx江苏卷.2)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

B.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须通过内质网输入叶绿体

C.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性

D.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6.(20xx江苏卷.6)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答案】B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7.(20xx浙江卷.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答案】C

【考点定位】物质运输和血糖调节

8.(20xx北京卷.1)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框号

选项

1

2

3

4

5

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无机盐

B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染色体

Y染色体

C

物质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易化)扩散

D

有丝分裂

分裂期

分裂间期

染色单体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D

1.(20xx上海卷.2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核酸→核苷酸②葡萄糖→丙酮酸③ATP→ADP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核酸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葡萄糖经过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转变为丙酮酸;ATP通过水解,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代谢。

2.(20xx海南卷.3)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答案】D

【解析】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存在载体蛋白,A项正确;液泡膜与类囊体膜功能不同,其上的蛋白质不同,B项正确;类囊体膜上发生光反应,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C项正确;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膜

3.(20xx海南卷.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人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答案】D

【考点定位】能量代谢

4.(20xx江苏卷.8)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黄色。

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管号

1%焦性没食子酸/mL

2%

/mL

缓冲液/mL

过氧化物酶溶液/mL

白菜梗提取液/mL

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1

2

2

2

-

-

-

2

2

2

-

2

-

-

3

2

2

-

-

2

-

4

2

2

-

-

-

2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明白菜梗中无氧化物酶

【答案】A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自变量是白菜梗的有无,则1号和2号是对照组,3号和4号是实验组,3号与1、2号对照,3号管显橙红色,1、2号不变色,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错误;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与3号对照,说明高温使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D错误。

【考点定位】酶,实验分析

5.(20xx课标1卷.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C

【考点定位】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实验设计

6.(20xx课标1卷.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在线粒体的内膜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过程是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TP,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是通过扩散作用而进行移动的,不消耗ATP,B项错误;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需要消耗ATP,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涉及到相关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因此消耗ATP,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蛋白质合成

7.(20xx北京卷.2)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

【答案】D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ATP,由此推知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菌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A错误。

无氧呼吸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

ADP+Pi+能量ATP;C错误、D正确。

1.(20xx·海南高考)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答案】 D

2.(20xx·海南高考)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

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解析】 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A正确;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C正确;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D错误。

【答案】 D

3.(20xx·全国卷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解析】 A项,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拟核的DNA不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因此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没有端粒;B项,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RNA聚合酶是在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种酶,R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是RNA,所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不是RNA聚合酶;C项,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项,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DNA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

【答案】 C

4.(20xx·福建卷,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D.逆转录酶

【解析】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当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余下的物质主要是RNA,据此可推测催化该反应的应是RNA。

【答案】C

5.(20xx·重庆卷,5)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答案】C

6.(20xx·江苏卷,1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能量代谢。

叶肉细胞中糖类运输到果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能量,A不选;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胞吞需要ATP提供能量,B不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不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C选;氨基酸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D不选。

【答案】C

7.(20xx·四川卷,1)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答案】B

8.(20xx·重庆卷,10)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

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

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注:

“+”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

显色结果表明:

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据此推测:

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

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1)0.5mL蒸馏水 控制pH 红粒小麦 低 缩短 

(2)β淀粉酶失活 深于

9.(20xx·浙江卷,31)现有一种细菌M,能够合成某种酶,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为了研究其培养时间与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

若干个培养瓶、培养液、细菌M

(要求与说明:

实验仅设一组;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作具体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预测的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曲线):

(3)测定总酶浓度时,应对细胞做________处理。

【答案】

(1)①取细菌M,稀释后,分别等量接种于若干个含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

②取其中的培养瓶,分别测定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并记录

③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重复②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3)破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