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4971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9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概述

1、项目名称:

精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及仓储物流项目

2、承办单位:

**有限公司

3、法人代表:

4、建设性质:

新建

1.2承办单位概况

**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粮食收购、加工与仓储物流经营为主体的现代民营企业。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13日,注册资本1360万元,法人代表。

公司厂址位于颍上县工业园,规划厂区占地40000平方米(合60亩),计划从国内先进粮食机械设备生产公司引进200吨/日联合成套碾米设备,并购置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一组,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积极开展粮食仓储物流业务。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颍上县最大的精米加工和仓储物流企业,为本县规模企业。

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生产、供销、财务、质检、行政等部门。

公司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主要包括:

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质量体系运行考核办法、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等。

作为新建企业,公司计划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依靠制度约束人,通过管理要效益。

公司将弘扬“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企业精神,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企业管理,引进技术人才,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

1.3编制依据和范围

1.3.1编制依据

(1)2008年《阜阳统计年鉴》;

(2)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5)《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6)《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7)《**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JJ36-79);

(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1)《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4)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

1.3.2编制范围

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深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

其主要内容如下:

(1)市场分析与项目建设规模

(2)建设条件与选址

(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经济效益分析

(5)项目的结论及建议

1.4项目基本情况

1.4.1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并推进现代粮食物流建设,为区域粮食产业发展服务,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粮食加工、收购、储备、运输基地,**有限公司计划在**颍上工业园区实施“日产200吨精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及仓储物流项目”建设。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项目建设用地4万平方米(合6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3450平方米,其中包括:

生产车间7800平方米,物流仓库用房20000平方米,职工生活用房3500平方米,办公及其他辅助用房2150平方米。

2、引进现代化的精米加工设备,购置仓储机械设备与器材、质量检测检验仪器、环境保护设备等。

3、购置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一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并配套建设道路、晒场、停车场、围墙、栅栏、绿化、环保设施、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公用辅助工程。

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加工处理稻谷77400吨,出产优质精米48000吨的加工生产能力,同时储存国家储备粮10万吨。

1.4.2项目选址

**颍上工业园区。

1.4.3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587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38.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32.2万元。

计划通过如下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由项目业主单位自筹资金2871.0万元;

申请银行贷款3000.0万元。

1.5项目建设的背景

1.5.1产业背景

1、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背景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在生产(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品)、流通(农产品市场)这一农业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增值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改变农业弱质、低效形象,逐步使农业产业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潜力所在。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不仅是个粮食、油料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油消费和加工大国。

正常年景我国年产稻谷2亿吨左右,小麦1亿吨左右,玉米0.9亿吨左右;年产油料5500~6000万吨,加上近几年每年进口油料2000万吨左右,这些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就粮油加工而言,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之大、企业之多均属世界之最。

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

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

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2、我国粮食物流产业发展背景

 当前,物流已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标志。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必然要重视物流现代化。

生产企业首先意识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

同样,新世纪的粮食产业更急切呼唤现代粮食物流。

我国的粮食物流自建国以来,主要经历了三大历史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市场化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自1998年至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成。

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的“完全市场化”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粮食企业的市场职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国家的直接调控职能也转向通过政策法规、行政执法、国家储备等方式进行调控。

国家已退出直接参与粮食物流。

为加快流通、降低成本,政府和粮食企业都开始积极探索研究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粮食物流模式。

从粮食生产布局与收购方面:

明确国家扶持的粮食品种按保护价收购,既推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保证国家粮食总量安全,同时也为粮食物流企业提供优质保量的粮源。

近年来,我国新建了1000多亿斤的新型仓房,配备了先进设备,提高了技术水平,完善了管理手段。

通过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

同时,加快对陈旧仓房的改造,规范和研制了新的粮食物流托盘,物流作业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各省市、西南地区、京津地区建设并实现公路、铁路、水路联运,提高粮食物流效率。

加快运输方式一体化建设。

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大米南运,通过铁路到达大连,再通过海运至广东等南方沿海各省区,是我国陆、海联运的重点。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各地粮食部门加快了企业改制和重组,实现政企分离、资源重组。

一些大型粮食企业逐渐形成,特别是大型粮食企业开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粮食物流主力军作用。

粮食物流物品多元化。

粮食生产、加工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加大对粮食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继续推广粮食深加工、精加工,不仅丰富了市场,同时也为粮食物流提供了丰富的物品保证。

加入WTO后,我国的粮食流通已完全市场化。

粮食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开始出现。

粮食流通企业和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进行研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大物流。

粮食企业开始突破以实物移动为主的物流模式,向产、购、销、加工以及粮食电子商务一体的供应链物流转变,并以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为主要方向。

1.5.2政策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篇中指出:

要“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

”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篇中指出:

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

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2、国务院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指出:

要“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

开发粮食、油料、果蔬、肉类、奶类等大宗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依靠科技,建立新型农产品加工业。

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3、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促进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编制了《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粮食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为加快推进我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以粮食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为标志的粮食储运方式的变革,着力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省粮食厅也组织制定了《**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规划的发展目标为:

经过“十一五”时期建设,到2010年,在淮北地区小麦、江淮地区稻谷小麦、沿长江稻谷三大粮食流通通道上建设13个大型物流中心、44个中小型物流项目,形成35个铁路散发散卸节点、30个水路散发散卸节点、1350个公路散发散卸节点,初步建成现代粮食物流的粮食“四散化”储运体系、物流信息体系、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质量检测等配套体系,实现原粮“四散”流通比重达到50%以上,粮食流通成本在现有基础上下降10%。

具体目标是:

在散粮运输方式上,先期发展公路、水路运输,待全国条件具备时适时发展铁路运输;在运输区间上,一是中短距离基本实现粮食汽车散运;二是主产区出省的粮食50%实现散运;三是省内主产区到主销区的粮食50%散运。

1.5.3地域背景

颍上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全年降雨量60~70%集中在6~9月份,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适合水稻等多种作物种植,全县现有耕地10.7万公顷,人口155.6万,其中农业人口141.3万,当地农民多年来有种植水稻的习惯和种植经验,水稻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

2007年阜阳市稻谷总产量40多万吨,其中颍上县总产量近30万吨。

本项目建设选址位于颍上县工业园区,文明全国的南照大米市场就坐落在该县的南照镇。

南照大米市场始建于1991年,是全省十强和全国百强集贸市场。

“南照大米”荣获**省著名商标、**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目前,南照市场日加工能力40吨以上的企业8家,产品远销周边各省市。

1.6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1、是进一步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项目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在生产(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品)、流通(农产品市场)这一农业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增值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改变农业弱质、低效形象,逐步使农业产业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潜力所在。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颍上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阜阳市最大的优质大米主产区,全县年稻谷总产量达30万吨,优质大米种植及精米加工产业是当地重点培育的农业主导产业。

本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处理稻谷77400吨,出产优质精米48000吨,对于进一步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项目区粮食加工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数统显示,我国年产稻谷约1.8亿吨。

稻壳作为稻米加工的排泄物,约占稻谷重量的20%。

也就是说,我国内地每年需要处理的稻壳至少要有3600万吨。

按每吨7立方米计算,这些稻壳的体积多达25200万立方米。

如果把这些稻壳按立方米高度平铺起来,要在大地上形成一米高,占地25200公顷的一片稻壳海。

如果再把这些稻壳放在野外焚烧,其产生的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大气和人类造成的污染更令人怵目惊心。

其实稻壳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专家研究认为,两吨稻壳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利用稻壳发电已经成为稻壳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项目设计精米加工生产能力为可加工处理稻谷77400吨,按照稻壳占稻谷重量的20%计算,年需处理的稻壳总量高达1.5万吨左右。

在建设方案设计中,积极引进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组,按项目年1.5万吨的稻壳处理量计算,如用于发电,可发电300万千瓦时;同时产生的2000吨草炭灰既可以直接还田,还是制造复合肥的重要原料。

项目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符合我国当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方向。

3、是推动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切实实现《**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目标的需要

阜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

根据《**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制定的物流通道布局及项目规划,阜阳被列入淮北地区小麦流通通道建设范围,在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本项目计划依托颍上的农业发展和交通等资源优势,按照“粮食流通网络化、原粮‘四散化’(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作业机械化、运行信息化、管理节约化、设施技术标准化”的方向,积极建设粮食加工、收购、储备、运输基地,形成储存国家储备粮10万吨的规模。

该项目的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市的粮食产销缺口进一步拉大。

本项目集粮食收购、储备、运输、加工、经营为一体,完善了粮食储备制度,并将进—步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保障粮食供应的基础条件。

(2)有利于仓储管理水平的进—步提升。

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粮食仓储设施条件,确保库存粮食储存安全,并进—步提高粮食的运输、储备、轮换、加工以及科学管理水平。

 (3)有利于节省费用。

项目实施后,灵敏的信息反映,储备粮的集中管理,有效地缩短了运输距离和减少了中间环节,可节省粮食运输费用和降低粮食损耗。

(4)有利于粮食物流节点发挥作用。

阜阳市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过渡带,是豫、皖、苏及南北交通的枢纽,并且地处**省重点规划的淮北地区小麦流通。

本项目建设不仅会有力地推动阜阳及所在区域的粮食物流建设,也将为所在产粮大区的粮食流向主销区提供方便、便捷的通道。

 (5)有利于粮食流通监管。

通过规范的粮食物流中心建设,不仅有利于储备粮食进出的质量管理,而且也有利于进—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局等7部门《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提出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的监管职责,定期对粮食质量监督、监测结果进行通报的要求,实施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职责。

4、是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颍上县是一个人口大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汇成规模庞大的“打工族”,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口高达50多万人,主要去向为沿海发达地区,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重要支柱之一。

但随着近期全球金融危机的降临,沿海地区的许多企业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甚至被迫暂时停产,无奈之下大批量裁员,于是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只好相继还乡,如不能实现自主创业或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势必为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隐患。

本示范项目的实施,不仅可直接提供一定210多个的就业岗位,而且可以通过项目带动及产业关联,带来大批的就业机会。

因而项目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对于进一步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切实实现《**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目标,促进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全面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产精米48000吨、储存国家储备粮10万吨,年可实现销售(经营)收入18674.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为16944.4万元,年利税1729.6万元。

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384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58%;项目投资利润率15.50%。

 

第二章市场分析

2.1粮食市场分析

2.1.1粮食生产总体形势

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方针。

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2007年粮食产量5.015亿吨,比去年增产250万吨,今年夏粮产量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秋粮作物长势良好,出现“四增五丰”好势头。

全国粮食储备占当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35%,远高于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

从去年四季度末起,国内粮油价格出现上涨趋势,由于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粮油市场价格保持了基本稳定,据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粮食上涨8.6%,低于生产资料和猪肉上涨幅度,我国成为国际粮油价格的“洼地”,大米价格仅是国际市场的四分之一。

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大支农力度,粮食“四项补贴”规模达到1028.63亿元,比上年增长8.5%。

7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采取九大措施确保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确定实施《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对黑龙江省提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给予扶持,将进一步增强国内粮价抗干扰能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在全面调查了解各级粮库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管理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加强了指导和监督。

对粮食是特殊商品的进一步定位和国家通过储备粮食和所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同掌握粮源,为粮食工作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发展方向和环境。

2.1.2粮食供求形势及其特点

(一)2007年全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的同时,产需总量仍有缺口

当年国内粮食供求总量的平衡通过国家粮食库存和进出口措施进行余缺调剂和品种调剂。

(二)粮食供求形势的特点

1、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平抑市场粮价和通货膨胀有丰厚的资源

△相对全球各国粮食库存降到近30年的最低点,我国粮食库存大大超过粮食安全警戒线,总库存1.5~2亿吨,其中大米库存4000~5000万吨。

国家何时需要抛售,国库何时备有粮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社会上个别有影响的人士提出国库粮食空虚的说法,经调查,和实际情况不符。

2、粮食区域平衡矛盾和品种结构矛盾处于增长态势

①粮食主产省增产,东部沿海主销区粮食减产,产销区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

△产销区差距的扩大,提升了北粮南运的比重,增加了粮食物流不畅的矛盾,也为粮价的波动和振荡带来了影响。

△出现了江苏、山东、河北、辽宁这4个东部沿海的粮食主产省向粮食产销平衡省转变的现象,向人们提出了稳定全国粮价基础如何巩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如何解决完善的课题。

②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产需平衡的缺口继续扩大

△2007年大豆进口量比1998年增长了9.6倍,进口量占消费的比重由21.6%提升到67%,对外的依存度继续扩大,大豆价格的话语权主要不在国内。

△油价大涨引发粮价上涨,如果说中国粮食安全有风险的话,风险主要来自大豆,来自植物油。

因此,增加大豆和植物油的储备已成为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一件要事。

3、展望未来,中国粮油的紧平衡格局不会改变

△土地和淡水资源的有限,制约自给能力的发展

△人口增加和生活质量改善导致消费量增加

△寄希望于增加财政投入和提升科技贡献率

△国家粮食安全的三条保障线

2.1.3粮食价格前景展望

(一)目前的国内粮价已跃上了新的的台阶,今后的走势,总体上粮价将继续在高位上运行,稳中上升,政府主导市场。

△从表中看出:

①早籼稻升幅最大35.1%,其次是玉米34.6%,升幅最小的小麦1.3%;②大豆与玉米的比价,1996年大体在2︰1,2008年大豆价格在2.5元/斤左右,已超过3︰1。

△10年来,虽然国内粮价已基本跃上新台阶,但应该说粮价的上涨具有恢复性、补偿性特点。

△我国不能实行高粮价政策,只能采取适度粮价政策。

(二)未来粮价前景展望

1、小麦供大于求,价格稳中有升,升幅不大。

2、稻谷供求平衡、粳弱籼强、稳中振荡、波动不大。

3、玉米供求有余,价格稳中有升,新粮上市前还有100元/吨左右的上涨空间。

影响玉米价格的关键因素是生猪的饲料消费和政府的调控力度。

4、大豆供需缺口大,2008年进口3400万吨左右,价格走势不仅取决于中国因素,更取决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大出口因素。

总体看,继续高位振荡运行。

①中国大豆今年产、消预测。

②世界大豆总量平衡情况及三大出口国的情况

③大豆进出口政策调节变化情况。

④汇率、能源、航运价格变化情况。

2.2大米市场分析

2.2.1稻米生产与供应情况

我国是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现阶段我国稻谷年产量2亿吨左右,折合大米产量1.3亿吨左右,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和世界稻谷总产的30%左右。

稻米的供求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现就我国稻米市场进行一些具体分析。

 

1、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进一步增加 

我国稻谷产量自1997年达到创记录的20074万吨以后,受供求关系和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量开始下降, 到2003年已降至16066万吨,为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

2004年,在政策支持,市场拉动和气候帮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国稻谷生产摆脱了连续6年的下降趋势,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全年种植面积28379千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