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160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微机实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机实验报告.docx

《微机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实验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机实验报告.docx

微机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姓名:

系: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实验项目列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成绩

指导教师

1

LED实验

2

模拟交通灯实验

3

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

4

D/A转换实验

5

A/D转换实验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实验一LED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学习在PC系统中扩展简单I/O接口的方法;

(2)学习编制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

(3)学习8255芯片各个口的不同工作方式。

要求:

编写程序,设定8255工作方式0,PA口为开关量输入,PC口为开关量输出,以便随时将PA口的开关状态通过PC口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2、实验原理

如下图,是8255芯片引脚信号图:

3、主要仪器设备

通用微机一台,AEDK8688ET实验机一台,串口连接线一根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方法:

编写程序,以8255作为输出口,控制8个单色LED灯。

在通用微机上编程,汇编连接无错后,并将程序下载到AEDK8688ET实验机上,通过在实验机上运行来实现。

步骤:

(1)通过串口线连接通用微机和AEDK8688ET实验机;

(2)在通用微机上编程,并汇编连接,得到正确的程序;

(3)在实验机上进行有关线路的连接;

(4)将程序由微机下载到实验机上,并进行调试。

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编程如下:

有关线路的连接,如下图:

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处理:

发现第2个二极管未亮,经过排除导线与接口接触不良的问题,就试着接到其它二极管,再执行程序,能亮,说明是第2个管坏掉了。

分析:

若要改用其它的输出口,相应的CS片选信号要改接到其他接口。

7、质疑、建议、问题讨论

通过此次实验更加了解了有关8255芯片的功能,使我在以后可以更方便运用,以及熟悉了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过程,知道了程序、芯片引脚的相互之间的内部联系。

而且基本掌握了I/O接口的扩展知识和数据输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维。

 

实验二模拟交通灯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学习在PC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接口的方法;

(2)进一步学习编制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

(3)学习模拟交通灯控制的方法;

(4)学习双色灯的使用。

要求:

以8255作为输出口,工作方式为0,编写出程序,来控制4个双色灯LED灯(可发红、绿、黄灯)红绿交替闪烁。

2、实验原理

双色LED是由一个红色LED管芯和一个绿色LED管芯封装在一起,公用负端。

当红色正端加高电平,绿色正端加低电平时,红灯亮;红色正端加低电平,绿色正端加高电平时,绿灯亮;两端都加高电平时,黄灯亮。

如下图8255芯片及74LS240原理图:

3、主要仪器设备

通用微机一台,AEDK8688ET实验机一台,串口连接线一根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方法:

编写程序,以8255作为输出口,控制双色灯LED灯,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管理。

在通用微机上编程,汇编连接无错后,并将程序下载到AEDK8688ET实验机上,通过在实验机上运行来实现。

步骤:

(1)通过串口线连接通用微机和AEDK8688ET实验机;

(2)在通用微机上编程,并汇编连接,得到正确的程序;

(3)在实验机上进行有关线路的连接;

(4)将程序由微机下载到实验机上,并进行调试。

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编程如下:

有关线路的连接,如下图:

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处理:

在双色灯LED上,可以看到南北、东西的灯先是全红,接着南北灯变绿,南北绿灯闪烁,南北灯变黄,南北灯变红,东西灯变绿,东西绿灯闪烁,东西灯变黄,东西灯变红,南北灯变绿,如此循环下去。

分析:

若要延时南北、东西灯变幻的时间,可在程序中适当的增加D2的数值,相对的要缩短南北、东西灯变幻的时间,可减少D2的数值。

7、质疑、建议、问题讨论

经过这次实验,增进了我对数据输出程序设计的编程能力以及进一步熟悉了程序在硬件上的实现。

通过模拟交通灯的方法让我知道了把所学的有关知识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让我学到了怎样编写编程来控制LED灯的变化。

 

实验三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了解8253定时器的硬件连接方法及时序关系;

(2)理解74LS138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及连接方法;

(3)掌握8253的各种模式的编程及其原理和LED显示输出电路的工作理;

(4)用示波器观察各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

要求:

编程将8253定时器0设定为方式3,定时器1设定在方式2,定时器2设定在方式2,定时器0输出作为定时器1的输入,定时器1的输出作为定时器2的输入,定时器2的输出接在一个LED上,运行后可观察到该LED在不停闪烁。

2、实验原理

如下图8253芯片:

3、主要仪器设备

通用微机一台,AEDK8688ET实验机一台,串口连接线一根,20M示波器台。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方法:

编程将8253的定时器0设置为方式3(方波),8253定时器1设置为方式2(分频),定时器0输出的脉冲作为定时器1的时钟输入。

定时器2设置为方式2。

在通用微机上编程,汇编连接无错后,并将程序下载到AEDK8688ET实验机上,通过在实验机上运行来实现。

用法波器观察各对应引脚之间的波形关系。

步骤:

(1)通过串口线连接通用微机和AEDK8688ET实验机;

(2)在通用微机上编程,并汇编连接,得到正确的程序;

(3)在实验机上进行有关线路的连接;

(4)将程序由微机下载到实验机上,并进行调试;

(5)用法波器观察各对应引脚之间的波形关系。

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编程如下:

有关线路的连接,如下图:

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处理:

我们能看到灯不停的进行闪烁着。

通过改变数值,可改变灯闪烁的频率。

分析:

若要改变显示灯闪烁的频率,就要在程序中改变定时器0、定时器1、定时器2分别从TIMER0、TIMER1、TIMER2L口输出的设定值,以此使灯闪烁的频率改变。

7、质疑、建议、问题讨论

基本了解了8253定时器内部对数据处理、硬件连接方式及它的不同工作方式,也温习了138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也知道了怎样利用LED的输出原理来实现8253的功能。

 

实验四D/A转换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掌握DAC0832芯片的4性能、使用方法及对应的硬件电路;

(2)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

要求:

编写程序,使D/A转换模块循环输出三角波和锯齿波。

2、实验原理

3、主要仪器设备

通用微机一台,AEDK8688ET实验机一台,串口连接线一根,20M示波器一台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方法:

编写程序,用键盘输入来控制D/A输出的波形,程序应能输出锯齿波、三角波、方波和正弦波。

在通用微机上编程,汇编连接无错后,并将程序下载到AEDK8688ET实验机上,通过在实验机上运行来实现。

用法波器观察各对应引脚之间的波形关系。

步骤:

(1)通过串口线连接通用微机和AEDK8688ET实验机;

(2)在通用微机上编程,并汇编连接,得到正确的程序;

(3)在实验机上进行有关线路的连接;

(4)将程序由微机下载到实验机上,并进行调试;

(5)用法波器观察各对应引脚之间的波形关系。

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编程如下:

有关线路的连接,如下图:

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处理:

在示波器的显示屏上可看到先有一连串的锯齿波出现,之后有一连串的三角波出现,再有锯齿波,就这样一直循环下去。

分析:

输出的实际锯齿波形图:

不是下图所示:

同理三角波形也是如此。

7、质疑、建议、问题讨论

通过此次实验,基本掌握了D/A转换把数字量转化成模拟量的过程,同时也了解了DAC0832的相关性能,为我以后做相关数模转换有着一定的帮助。

 

实验五A/D转换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掌握A/D转换与计算机的接口方法;

(2)了解A/D芯片ADC0809转换性能及编程;

(3)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要求:

编写出程序同时以查询方式采样电位器输入电压,并将采样到的结果实时的通过8279显示在数码管上。

2、实验原理

3、主要仪器设备

通用微机一台,AEDK8688ET实验机一台,串口连接线一根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方法:

编程程序用查询方式采样电位器输入电压,并将采样到的结果实时地通过8279显示在数码管上。

在通用微机上编程,汇编连接无错后,并将程序下载到AEDK8688ET实验机上,通过在实验机上运行来实现。

用法波器观察各对应引脚之间的波形关系。

步骤:

(1)通过串口线连接通用微机和AEDK8688ET实验机;

(2)在通用微机上编程,并汇编连接,得到正确的程序;

(3)在实验机上进行有关线路的连接;

(4)将程序由微机下载到实验机上,并进行调试。

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编程如下:

 

有关线路的连接,如下图:

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处理:

转动电位器W1可以看到模拟信号通过8279在数码管上的显示是0~F中的某一个值。

分析:

通过电位器的改变来控制输出的模拟信号,因此数码管上可显示不同的数值。

7、质疑、建议、问题讨论

基本了解了计算机数据采样的过程,也相应的理解与掌握DAC0809的性能、工作方式及了解了8279芯片的显示原理,学会了DAC0809芯片及8279芯片的接口方法,对于数据、程序、信息等在软硬件上的结合建立初级的整体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