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商丘市一高2017~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卷上)
1.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以宗族关系为基础
B.神权与王权结合
C.权力的高度集中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占卜”体现了神权,故这说明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族关系的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商代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问题,故D项错误。
故选B。
2.《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家长的喜好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分封制的形成
D.宗法制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贾宝玉和贾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宝玉是嫡长子,故地位高,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故D项正确;封建家长的喜好不属于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贾宝玉和贾环的个人素质也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两人的地位与分封制无关,故C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嫡长子继承制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权位的合法继承人
妻妾
儿子一般称谓
妻(正室)
①三子(20岁)
②四子(13岁)
妾一(侧室)
③长子(27岁)
妾二(侧室)
④二子(24岁)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继承各级王位,三子(20岁)是正妻所生,在嫡子中最大,A项正确。
长子、二子、四子均没有资格成为继承人,排除BCD。
4.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是由分封制规定的,故C项正确;宗法制没有规定诸侯对周王的拱卫王室的义务,故A项错误;郡县制属于秦朝地方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王位世袭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
故选C。
5.《荀子·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
A.功臣
B.同姓王族
C.先代贵族
D.士大夫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对象主要是同姓王族,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功臣的分封,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先代贵族的分封,故C项错误;士大夫不属于周王分封的对象,故D项错误。
故选B。
6.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
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
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制度动摇
B.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C.分封制的动摇
D.周王实行宽松的统治策略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楚国、吴、越等诸侯国国君称王,事实上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所以表面看是违反了礼乐制,实质是反映了分封制的动摇,故C项正确;A项是秦朝设立的;B是宋朝完成;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7.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权力高度集中
C.秦始皇非常勤政
D.严格的等级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主权力高度集中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秦朝政治制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秦始皇非常勤政,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严格的等级制,故D项错误。
故选B。
8.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
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
C.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
D.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秦朝货币统一的现象,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项没有突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趋势,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由分封制到郡县制,本质上反映了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故选A。
9.某次考古中发现出一块古代石刻石,上有记文曰: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这块石刻最早应处自
A.秦代
B.西周
C.汉代
D.元代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汉代、元代不是最早结束诸侯割据局面的朝代,故CD项都错误。
故选A。
10.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长沙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长沙郡无权任免益阳的县令
D.益阳县是长沙郡守的封地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秦朝郡县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县令也由中央任命,长沙郡无权任免益阳的县令,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县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不是郡守的封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答案】C
【解析】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实行“中朝”制度,“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
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
他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
于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权力受到削弱。
故汉武帝的做法主要目的不是打破特权垄断、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故,也不是纠正察举制弊端。
所以选C项,不选ABD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
12.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角度分析,同时注意区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的概念,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3.苏东坡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汉武帝时期,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即以察举制取代世官制,该制度的内容为由地方官察访人才并向中央推荐。
故本题应选B项;ACD三项分别实行于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朝以后,均与题目中的时间“汉(朝)”不符,故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名师点睛】察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选官制度,它创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隋唐时期开创科举制,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能否被察举的关键标准是“孝,廉”,即以德行为主才能次之。
1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就是“九品中正制”。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说的是科举制。
“龙生龙,凤生凤”是世官制。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是察举制。
故选B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5.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减少决策失误
C.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有七八个宰相议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完善中央集权,故AD项都错误;减少决策失误,不属于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
故选C。
16.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
“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
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
”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万历与嘉靖皇帝都是明朝的皇帝,所以材料所指的制度应该是在明朝建立的政治制度。
A、B两项的制度内容不符合材料中制度的特点,D项内容虽然符合材料制度的特点,但朝代不相符。
所以答案选C选项。
17.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B.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
C.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
D.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明成祖设内阁……康熙皇帝设南书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与南书房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这反映了强化专制皇权的共同点,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故B项错误;翰林院学士并不享有特权,故C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明成祖设内阁、康熙皇帝设南书房的史实,学生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即可从加强皇权的角度分析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①中“蜀郡”、“丞相与诸卿”,可判断是秦朝;从②中“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户部”可判断这是隋唐时期的的三省六部制;从③中“阁臣”、“工部、户部”可知这是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内阁制
19.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
B.《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答案】B
20.清初设置的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D.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军机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设置的军机处是加强皇权的产物,没有决策权,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故B项正确;军机处没有实权,不可能纵论军务,谋划战事,故A项错误;军机处也不能参与决策,故C项错误;军机处也不是陪读陪写,赋诗作画的机构,故D项错误。
故选B。
2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这场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正确;抗日战争在1937年到1945年,不是“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故A项错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属于近代史阶段内,故BD项都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出发,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理解鸦片战争是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使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在有关该现象的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所反映的是鸦片吸食的现象。
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故选A。
《北京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马关条约》是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
《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都与材料不符。
考点:
《南京条约》
点评:
鸦片战争是以虎门硝烟为直接原因发动的战争。
与此相关的战争的背景、《南京条约》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23.电影《甲午风云》中有这样的场景:
北洋舰队士兵,捕获一外国间谍,水师提督丁汝昌欲审问之,该间谍却在堂上大声咆哮,抗议中国人破坏了外国在华取得的“某项权利”。
该间谍说的“某项权利”指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设立租界的特权
C.领事裁判权
D.在通商口岸传教、租地和居住权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间谍……抗议中国人破坏了外国在华取得的‘某项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领事裁判权的内容,即外国人在中国犯罪,中国政府无权管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特权,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设立租界的特权,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在通商口岸传教、租地和居住权,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领事裁判权的内容,学生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判断间谍的要求反映了司法主权的破坏,同时,注意区分其它特权的概念,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B.扩大资本输出
C.割占香港岛
D.瓜分中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是19世纪50年代。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在1856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A项正确。
B、C、D三项都发生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可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目的
25.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不出动一兵一卒”可以先排除C,因为俄国派兵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
由“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可以排除A、D,因为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都只是由英、日一个国家单独发动的,而没有其他参战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大片土地,改选B。
【名师点睛】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1)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列强侵华也把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思想观念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考点:
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
26.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
A.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
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
C.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
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不能说明它们敢于坚持正义,故A项错误;俄、德、法三国也不是为中国不平,故B项错误;由于日本割占辽东半岛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故三国干涉日本,故C项正确;D项说法过于抽象,故D项错误。
故选C。
27.“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
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
”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材料“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日人捆载以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故A项正确;B项没有占领北京,排除;C项没有日本;D项不符合“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
点睛:
材料“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日人捆载以去”是解题的关键。
2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这导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已经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设厂开矿、修建铁路,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材料关键信息反映的史实,据材料信息“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这反映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再从《辛丑条约》的影响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9.“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故①正确;“乡民合力强徒摧”体现了团结一心的精神,故②正确;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不是造反,故③错误;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体现了抵御外侮的精神,故④正确。
故①②④组合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都错误。
故选B。
30.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史实,故A正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割让台湾,故B错误。
日俄战争,也没有割让台湾,故C错误。
抗日战争,也没有相关史实,故D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
【名师点睛】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列强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这首诗是歌颂
A.丘逢甲、徐骧义军反割台斗争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曾纪泽收回伊犁
D.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英勇抗日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湖湘子弟满天山……引得春风渡玉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山、玉关”都属于新疆地区,这反映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故B项正确;反割台斗争与天山无关,故A项错误;曾纪泽收回伊犁,不是通过战争手段,故C项错误;黄海海战也不涉及新疆,故D项错误。
故选B。
32.“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该材料反映出的历史本质是
A.义和团中男女平等
B.反对西方的政治制度
C.排斥外洋一切事物
D.反对洋人的生活方式
【答案】C
【解析】材料“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出义和团运动排除一切外来事物,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3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反割台斗争
C.黄海海战
D.南京保卫战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近代前期中国……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前期指1840年到1919年,倭指日本,故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不是反对日本,故A错误;《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反割台斗争了,符合材料,故B正确;黄海海战是在黄海海域发生,不符合材料,故C错误;南京保卫战在1937年,不是近代前期,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