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5316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docx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与答案

 

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计算机网络》课程

学习指导书

 

林予松编

⏹课程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包含计算机应用、数据通信原理等多方面的容,同时也是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和管理等学科的前导课程。

基本要求:

通过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

章节

课程容

学时分配

学习指导

*第一章

概述

4学时

以课件学习为主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发展过程和具体分类,掌握因特网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以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二章

物理层

2学时

理解物理层的相关概念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熟悉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掌握信道复用技术,理解数字传输系统和宽带接入技术,会利用香农定理进行计算。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6学时

理解并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三个基本问题,点对点协议PPP以及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和以太网,掌握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了解高速以太网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

网络层

6学时

掌握网络层的两种服务和网际协议IP的相关知识,会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理解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几种路由选择协议以及IP多播的相关知识,熟悉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相关概念。

*第五章

运输层

3学时

了解运输层的相关概念,理解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的相关知识,掌握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滑动窗口进行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了解TCP的拥塞控制和运输连接管理。

第六章

应用层

5学时

理解并掌握域名系统DNS、文件传送协议FTP、远程终端TELNET、万维网WWW以及电子的相关知识,掌握域名解析过程和电子传输的原理,熟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以及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第七章

网络安全

2学时

熟悉网络安全问题的相关概念,理解两类密码体制、数字签名、鉴别、密钥分配等容,了解因特网的相关安全协议、链路加密、端到端加密以及防火墙等概念。

第八章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

1学时

理解流式音频/视频、交互式音频/视频的相关容,了解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等相关知识。

第九章

无线网络

1学时

理解无线网络的相关概念,熟悉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以及无线城域网WMAN等相关容。

第十章

下一代因特网

2学时

理解并掌握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的基本首部、扩展首部、地址空间等容,熟悉从IPv4到IPv6过渡的相关策略,了解ICMPv6以及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理解P2P文件共享的相关原理。

第一章概述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以及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功能。

2、理解两种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3、掌握三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原理及特点,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5、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以及利用率,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6、理解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相关概念。

二、本章重点、难点

1.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

2.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以及对等方式(P2P方式)的特点与区别;

3.因特网核心部分中的三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4.为什么要对网络进行分层;

5.TCP/IP五层协议体系中各层的特点及功能;

6.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等重要概念。

三、章节练习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2.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4.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5.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6.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7.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

8.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9.试解释以下名词:

实体、对等层、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

第二章物理层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掌握物理层的四个特性。

2、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及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掌握香农公式并会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传输媒体的种类:

导向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非导向传输媒体(无线传输),以及各自的物理特性、传输性能和使用场合,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和基带信号的调制方法。

4、掌握四种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的特点及用途。

5、理解PCM编码技术、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T1和E1系统的特性。

6、掌握三种宽带接入技术:

xDSL技术、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以及FTTx技术。

二、本章重点、难点

1.物理层定义的四个特性及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信道三种通信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三种带通调制方法(调幅、调频、调相);

2.掌握香农公式,并会进行相关计算;

3.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介质的特点;

4.无线传输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

5.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各自的特点及用途。

三、章节练习

1.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

各包含些什么容?

2.试解释以下名词: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3.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

4.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5.简述无线传输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

6.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并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以及三个基本问题,掌握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PPP协议的功能、组成,理解PPP帧的帧格式,掌握字节填充以及零比特填充的基本原理并会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局域网的特点及拓扑分类,理解以太网的两个标准以及适配器的作用。

掌握CSMA/CD协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并会进行相关计算。

4、理解集线器的工作特点,掌握信道利用率的若干公式,MAC层的硬件地址及格式。

5、掌握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原理和意义,理解网桥的转发过滤机制以及透明网桥转发表的建立过程。

理解源路由网桥和多接口网桥的工作原理。

6、理解几种高速以太网的特点及用途。

二、本章重点、难点

1.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及方法,并会进行相关计算;

2.PPP协议中用到的字节填充法以及零比特填充法;

3.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理解多点接入、载波监听、碰撞检测、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争用期的长度、最短有效帧长等技术的工作原理;

4.掌握集线器的特点以及用途,计算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5.网桥的特点和工作原理,透明网桥、源路由网桥、多接口网桥的特点及用途。

三、章节练习

1.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2.试说明10BASE-T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

3.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4.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5EFE277D5D7D5D657D5E。

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5.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

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

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6.集线器有哪些特点?

7.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第四章网络层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

2、理解虚拟互连网络的概念,掌握IP地址的表示方法、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联系与区别;

3、理解地址解析协议ARP以及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掌握IP协议首部各字段的作用和意义,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4、掌握划分子网基本原理,子网掩码的概念,使用子网时的分组转发;

5、理解无分类编址CIDR特点和原理,地址块的分配方法;

6、了解ICMP报文的种类、作用;

7、掌握因特网的主要路由协议:

部网关协议(RIP、OSPF等)和外部网关协议(BGP等),了解路由器的构成;

8、掌握IP多播的概念,IP地址与以太网多播地址的映射,了解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的特点及用途;

9、理解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特点、使用场合及用途。

二、本章重点、难点

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

2.虚拟互连网络的概念及原理。

基本的IP地址分类(A类、B类、C类、D类、E类),要会判断地址类型和几个特殊的地址;

3.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关系与区别,以及两个地址解析协议APR和RARP的工作原理;

4.IP数据报首部固定部分各字段的特点及用途,掌握通过路由表转发分组的流程;

5.划分子网思路,子网掩码的概念和工作原理,使用子网掩码求IP地址的网络号,主机号;掌握通过子网掩码划分子网原理;

6.CIDR的概念、特点、工作原理、表示方法,网络前缀的概念;掌握地址聚合的概念,通过最长前缀匹配划分地址块;

7.ICMP协议的功能,报文类型;

8.理解最重要的三种路由协议RIP,OSPF和BGP协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三、章节练习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

试比较其优缺点。

2.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

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3.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

IP、ARP、RARP和ICMP。

4.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208.130.28/22。

是否有那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个地址?

5.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

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

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

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

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6.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

128.96.39.0255.255.255.128接口m0

128.96.39.128255.255.255.128接口m1

128.96.40.0255.255.255.128R2

192.4.153.0255.255.255.192R3

*(默认)——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153.17

(5)192.4.153.90

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7.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

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8.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

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

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

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9.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运输层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传输层的功能,掌握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区别与联系。

掌握端口的含义、分类;

2、理解UDP协议的特点及首部格式、TCP协议的特点及TCP的连接;

3、掌握停止等待协议、连续ARQ协议的原理及特点;

4、理解TCP报文段首部固定部分各字段的意义;

5、理解滑动窗口的原理,并根据该原理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6、理解TCP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掌握几种拥塞控制方法:

1.慢开始和拥塞避免2.快重传和快恢复的相关概念、使用场合、特点及原理;

7、了解随机早期检测RED的工作原理,掌握TCP协议连接建立时使用的三次握手和连接释放的过程。

二、本章重点、难点

1.运输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与网络层提供的通信服务有哪些不同;

2.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中的TCP和UDP的联系与区别,端口的概念及分类;

3.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特点;

4.传输控制协议TCP的特点、TCP连接的方式,停止等待协议以及连续ARQ协议;

5.TCP报文段首部格式,固定字段的特点及功能;滑动窗口的概念,选择确认SACK的概念及用途;

6.TCP如何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7.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三、章节练习

1.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接收端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

3.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

使用UDP在传送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4.为什么在TCP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UDP的首部中就没有这个字段?

5.设TCP的ssthresh的初始值为8(单位为报文段)。

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使用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试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

6.一个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

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

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

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7.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会丢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第六章应用层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掌握域名系统DNS的相关概念,域名结构的特征及分类,掌握域名服务器的分类,理解域名解析的过程;

2、掌握文件传送协议FTP的相关概念,了解FTP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的用途及特点,理解远程终端协议TELNET的工作原理;

3、掌握万维网WWW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理解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用途及格式,理解万维网工作过程、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和HTTP的报文结构。

理解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用途、使用方法;

4、理解全文检索搜索与分类目录搜索的区别及特点。

掌握电子的相关概念,理解电子收发的过程,掌握电子地址的格式。

理解简单传送协议SMTP、读取协议POP3和IMAP的特点,了解通用因特网扩充MIME功能、分类;

5、理解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含义,特点及用途,了解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二、本章重点、难点

1.域名系统DNS的概念和用途,域名结构、分类以及常见域名;域名服务器的概念和分类,域名的解析过程;

2.FTP的基本工作原理,TFTP协议的用途及优点,TELNET协议的相关概念;

3.万维网WWW的相关概念、工作原理;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概念,一般表示形式以及HTTP的操作过程,代理服务器的用途及HTTP的报文结构,全文检索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的特点及区别;

4.电子的基本概念、组成构件,收发的过程以及电子地址的格式;

5.简单传送协议SMTP的基本功能,相关的命令及响应信息,读取协议POP3和IMAP特点、用途;

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途和工作过程;

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相关知识。

三、章节练习

1.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么样的?

它与目前的网的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2.远程登录TELNET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什么叫做虚拟终端NVT?

3.搜索引擎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点?

4.电子的地址格式是怎样的?

请说明各部分的意思。

5.试简述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6.DHCP协议用在什么情况下?

第七章网络安全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掌握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理解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2、理解两类密码体制的特点以及数字签名的三点功能。

3、理解鉴别的概念,报文鉴别与实体鉴别的特点,掌握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等概念及应对措施。

4、理解密钥分配的过程和公钥的分配机制。

5、理解IPsec与安全关联SA的相关概念,鉴别首部协议AH和封装安全有效载荷协议ESP的区别及用途。

6、理解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防火墙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二、本章重点、难点

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四种威胁:

截获、中断、篡改、伪造,上述四种可划分为两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恶意程序中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有: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

密钥等。

2.两类密码体制(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的特点及区别,数字签名的概念以及三点功能。

3.用报文摘要鉴别报文的过程及实体鉴别过程中的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的概念及应对措施。

4.密钥分配的概念,对称密钥和公钥分配的特点。

IPsec与安全关联SA的相关概念,鉴别首部协议AH和封装安全有效载荷协议ESP的区别及用途。

5.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的过程及特点,防火墙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三、章节练习

1.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

2.对称密钥体制与公钥密码体制的特点各如何?

3.试解释以下名词:

(1)重放攻击;

(2)拒绝服务;

4.因特网的网络层安全协议族Ipsec都包含哪些主要协议?

5.试述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所提供的功能。

第八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多媒体信息的两个特点。

2、掌握音频/视频服务的三种类型,理解元文件的含义,了解使用元文件和采用媒体服务器两种方式下载音频/视频的步骤。

了解实时流式协议RTSP的特点,使用RTSP媒体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3、掌握狭义和广义IP的区别,理解IP网关的用途,了解实时运输协议RTP和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的用途及特点。

了解H.323和会话发起协议的相关概念。

4、了解提供服务质量的一般方法:

使因特网提供服务质量,相关措施:

调度和管制机制,综合服务IntServ与资源预留协议RSVP的特点及功能。

二、本章重点、难点

1.多媒体信息主要的两个特点,因特网目前提供的音频/视频的三种类型: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流式实况音频/视频、交互式音频/视频。

2.元文件、媒体服务器的概念,采用媒体服务器下载音频/视频文件的步骤。

实时流式协议RTSP的用途、特点。

3.区分狭义和广义的IP的概念,IP网关的作用。

4.实时运输协议RTP和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的用途及特点。

5.提供服务质量的一般方法:

使因特网提供服务质量,相关措施:

调度和管制机制,区分综合服务IntServ与资源预留协议RSVP。

三、章节练习

1.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流式实况音频/视频和交互式音频/视频都有何区别?

2.媒体服务器的功能是什么?

3.狭义的IP和广义的IP都有哪些区别?

4.在RTP的分组中为什么要使用序号、时间戳和标记?

5.综合服务IntServ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第九章无线网络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掌握无线局域网WLAN的两大分类,IEEE802.11中的相关概念,基本服务集BSS和扩展服务集ESS区别及联系,理解移动自组网络的原理。

2、掌握隐蔽站问题、暴露站问题,了解802.11的MAC层,理解CSMA/CA协议的要点、算法。

3、理解通过请求发送RTS帧和允许发送CTS帧对信道进行预约的过程,802.11数据帧的三大组成部分。

4、了解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无线城域网WMAN的特点、分类。

二、本章重点、难点

1.无线局域网分为两大类:

有固定基础设施和无固定基础设施,IEEE802.11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接入点AP、Wi-Fi、基本服务集BSS、基站、服务集标识符SSID、基本服务区BSA、分配系统DS、扩展的服务集ESS等;基本服务集BSS与扩展的服务集ESS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隐蔽站问题和暴露站问题,CSMA/CA协议的工作原理;通过RTS帧和CTS帧进行信道预约的原理过程;802.11局域网MAC帧的特点。

三、章节练习

1.无线局域网都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关联(association)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隐蔽站问题和暴露站问题说明RTS帧和CTS帧的作用。

第一十章下一代因特网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IPv6基本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六种扩展首部的用途,IPv6地址的分类及地址表示方法(冒号十六进制记法),掌握零压缩技术。

2、了解IPv6的地址分配方案。

理解IPv6中的几种特殊地址,掌握把48位的以太网地址转换为IPv6格式。

3、理解两种向IPv6过渡策略(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的工作原理。

了解ICMPv6的特点及分类。

4、了解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及几个重要概念,首部的位置与格式,P2P文件共享的发展和原理。

二、本章重点、难点

1.与IPv4相比,IPv6的主要变化,IPv6基本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

2.六种扩展首部的用途,IPv6三种基本类型地址形式:

单播、多播、任播;利用冒号十六进制记法表示IP地址,通过零压缩技术简化IP地址;IPv6中的几种特殊地址:

未指明地址、环回地址、基于IPv4的地址、本地链路单播地址的特点;全球单播地址的等级结构,把48位的以太网地址转换为IPv6格式。

3.两种向IPv6过渡策略(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的工作原理。

三、章节练习

1.建议的IPv6协议没有首部检验和。

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

2.以下的每一个地址属于哪一种类型?

(1)FE80:

:

12

(2)FEC0:

:

24A2(3)FF02:

:

0(4)0:

:

01

3.从IPv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