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5351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docx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

分值

扣分标准

(一)无菌技术

1.护士进行各种无菌操作前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进入病房的治疗车、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3.各种注射执行一人一针一管。

4.静脉注射执行一人一止血带。

5.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并干式存放,盛放止血带的容器1周消毒一次。

6.进行2人以上连续操作时,执行一人一洗手或手消毒。

5分

1.不执行无菌操作1项扣1分。

2.用后物品数量不符扣1分。

3.浸泡液浓度及浸泡物品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4.缺少物品1项扣1分。

存放不符合要求1项扣1分。

5.手处理不符合要求1人次扣1分。

(二)无菌物品

1.专柜放置,层次清楚,定期检查,无过期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2.灭菌后物品包标识明确,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上写物品的名称、有效期、打包人、锅次、批次。

3.各种医疗器械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首选高压灭菌。

4.未开启使用的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应符合要求。

5.无菌物品开启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24小时。

6.无菌敷料筒(干纱布、棉球、油纱等)每天更换并灭菌。

7.持物筒、钳干存放,有灭菌标识和日期,每4小时更换一次。

(原标准是每班更换)

8.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5分

1.无菌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1处扣1分。

2.无菌物品超过有效期1件扣2分。

2分

1.消毒液的浓度不符合要求1处扣1分。

2.消毒时间不符合要求1处扣1分。

3.护理人员不了解有效浓度及消毒时间1处扣2分。

10分

1.治疗室、换药室区域划分不符合要求扣2分,标示不清或无标识扣1分。

2.治疗车、换药车分层使用不当扣1分,不清洁扣1分。

3.药品使用超过开启时间、物品使用超过消毒灭菌有效期扣1分。

4.各种物品使用后消毒处理不符合要求1处扣1分。

5.其他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五)一次性物品

1.一次性物品集中、分类、定点放置,保持清洁存放,防止过期、丢失。

2.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3.回收的一次性物品送指定地点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处理)。

4.不回收的一次性物品,用后放入医疗垃圾袋内焚烧。

5.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头皮针等放入密闭锐器盒统一焚烧。

6、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使用后毁形。

3分

1.一次性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扣3分。

3.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处理不符合要求1处扣1分。

(六)使用中的医疗物品

1、氧气湿化瓶、吸氧管一人一用,长期使用每周更换2次,湿化用无菌蒸馏水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消毒干燥放置。

1.备用中的医疗物品的性能不良扣2分。

2.使用中的医疗物品消毒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吸痰器

(1)备用吸痰器,处于应急状态,干燥存放。

(2)使用时,先放入含有效氯1000㎎/L的消毒液,再吸痰。

紧急使用时,可先吸痰,再放入消毒液。

(3)吸痰操作执行一人一次一管。

(4)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医疗垃圾中处理。

(5)重复使用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含有效氯500㎎/L的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冲洗清洁,高压灭菌。

(6)盛放无菌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换灭菌。

(7)使用中的吸痰器引流瓶,每班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进行终末消毒。

3、体温表

(1)体温表收回后放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容器内浸泡30分钟后将体温表冲洗擦干,干保存。

(2)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日清洁,每周高压灭菌一次并有灭菌标识日期。

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并有记录。

4、紫外线及杀菌机

(1)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后有记录。

(2)各紫外线灯管有累计照射时间并记录,有更换日期与辐射强度检测记录(凡低于70uw/c㎡应更换灯管)。

(3)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浓度以上的酒精清洁一次,有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随时擦拭。

3.使用中的医疗物品更换时间不符合要求扣1分。

4.医疗物品使用后处理不符合要求扣2分。

5.紫外线消毒无记录及无累计照射时间各扣1分。

6.其余1项不合格扣1分。

(七)被服及其他用物

1.晨、午、晚间护理用扫床套并蘸用清水湿式使用。

2.执行一床一套,重复使用的用后消毒、清洗、晾干。

3.晨午间护理后,各开窗通风30分钟。

4.执行一桌一抹布,抹布先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L消毒液浸泡,清洗后再晾干备用。

5.手术病人床,术前更换床上用品并紫外线消毒或消毒机消毒。

6.手术病人术前更换衣裤。

7.出院、转科、死亡病人应在1小时内完成终末处理。

8.棉褥、被芯、枕芯、床垫需紫外线照射、晾晒消毒,污染者立即更换。

9.床、床头桌及病人床单位先消毒后清洁处理。

10.终末处理后立即铺成备用床。

11.平车、轮椅、检查台(床)每日或用后先消毒后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

12.地面应湿式清扫。

13.拖把标记清楚,分类使用后,消毒浸泡冲洗晾干分区分类悬挂放置。

14.地面受病原体污染时立即用消毒液擦拭。

15.当有血迹、粪便、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含有效氯1000㎎/L的消毒液拖洗。

16.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和放置。

2分

1.不湿式扫床扣1分。

2.不执行一床一套扣1分

3.不执行一桌一抹布扣1分

4.床单位不进行终末处理扣2分。

5.拖把不分类使用扣2分。

6.拖把未定点悬挂扣1分。

7.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扣1分。

8.其余处理不合要求1处扣1分。

(八)传染病人消毒隔离要求

1.隔离病室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隔离。

2.用物有专用容器浸泡(有标记)。

3.有消毒液洗手盆及快速手消毒剂。

4.重复使用物品双消毒(消毒剂-清洗-高压灭菌)。

5.不重复使用物品放入双层医疗垃圾袋内焚烧。

6.被服被血液、体液污染后,放双层黄色污染袋内,贴上标签,送洗衣房处理。

7.床单位用含有效氯浓度1000㎎/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8.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用含有效氯2000㎎/l的消毒液浸泡1小时,倒入厕所,固体污染物焚烧处理。

2分

1.床尾无隔离标记扣1分。

2.其余1项不合要求扣1分。

(九)消毒隔离监测

1.专人管理。

2.紫外线灯管有更换日期与辐射强度检测记录(凡低于70uw/c㎡应更换灯管;不能监测紫外线灯强度,使用超过1000小时更换)。

3分

1.无专人管理扣1分。

2.细菌监测缺少1次扣1分。

3.紫外线灯管无更换日期及检测记录1处扣1分。

4.对超标监测结果不查找原因、不重新监测1处扣1分。

(十)手术室(参考附件2)

1、手术室卫生清洁,无卫生死角。

手术室各种制度(工作制度、查对制度、消毒灭菌制度、器械物品保管制度、手术登记本)健全。

手术操作常规流程要上墙。

各类设备如电动吸引器、手术台、器械车、无影灯功能要保持良好性能,无灰尘、无血迹。

2、手术室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显。

3、器械橱清洁。

各类手术器械名称标记明显,包内、外检测指示物齐全。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有物品的名称、有效期、打包人、锅次、批次。

手术器械摆放整齐,保养良好。

4、手术室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灭菌后的物品每月监测一次并有记录,结果符合要求。

5、手术器械首选高压灭菌,不使用消毒液浸泡。

6、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5分

制度缺一项扣1分,查看手术登记本,项目不全扣1分,字迹潦草不规范扣0.5分。

查看设备器械运行情况,功能不好、有尘埃血迹锈迹各扣2分。

查看器械橱,排列不整齐扣1分。

查看手术器械包包内包外无指示物者扣5分。

查检测记录,不及时不全扣1分。

使用消毒液浸泡器械扣2分。

(十一)供应室(参考附件4)

1、供应室布局合理,清洁、污染区划分明确,标志清楚。

供应室有明显的三区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符合由污-净-无菌-发放的原则,不交叉或逆行。

2、消毒供应室人员要求必须着装整洁,口罩帽子齐全。

接触灭菌物品前先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3、包布应清洁无污渍,无破损,无缝补,初次使用前脱脂去浆。

4、各类物品分类、定点放置,物品存放架距地面高20~25cm,离墙5~10cm;无菌物品专橱存放,有效期小于7天;各类灭菌包名称、灭菌日期、锅号、批次标志明显,按灭菌日期先后放置,做到先期先发、先期先用。

无菌物品开启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打开后使用时间小于24小时。

5、高压灭菌锅每锅必行灭菌效果测定并有登记。

6、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1)消毒隔离制度;

(2)质量管理制度;

(3)监测制度;

(4)设备管理制度;

(5)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6)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7)质量控制与可追溯制度。

7、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后物品监测一次并有记录。

5分

1、1处布局不合理扣1分。

无消毒灭菌制度扣1分。

2、无菌包名称、日期标志不明显扣0.5分,发现过期物品扣1分。

3、发现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