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643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9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docx

850UCM六辊冷轧机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UCM六辊冷轧机工艺参数计算及机座设计

 

燕山大学

2014年6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UCM六辊冷轧机工艺参数计算及机座设计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工程设计与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2014.06.26

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系级教学单位:

冶金系

100101010089

学生

姓名

专业

班级

工程设计与分析一班

题目名称

UCM六辊冷轧机工艺参数计算及机座设计

题目性质

工程设计

题目类型

毕业设计

题目来源

自选题目

成品规格H×B=0.2×750,坯料规格H×B=1.8×750,最大轧制速度12m/s

最大轧制压力7000kN,最大轧制力矩45kNm

1、计算压下规程分配

2、完成主机座装配设计

3、对主要构件进行校核计算

1、设计图纸量:

7张A1,其中至少有一张用计算机绘制的部件图;有一张零件图。

有一张典型零件的零件图。

2、设计说明书要反映和论述选题及方案的确定过程,反映设计的过程和创新点。

1、轧钢机械设计、轧钢设备及工艺(第二分册)、机械设计、互换性及测量等教科书。

2、工厂及轧钢95毕业设计图纸。

3、机械设计手册。

周次

第1~4周

第5~8周

第9~12周

第13~15周

第16~17周

收集资料消化图纸确定方案,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

计算力能参数、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完成主要部件

结构设计

译外文资料

完成主要零

部件图纸

译外文资料

完成总体

设计图纸

完成零件图和说明书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系级教学单位审批:

年月日

摘要

Abstract

5.1机架强度校核34

结论35

参考文献36

致谢40

附录1开题报告1

附录2文献综述6

附录3英文翻译12

 

摘要

板带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由于板带材使用部门对板形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板形控制成为现代高精度板带轧机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这样四辊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就显得很有限,边部减薄也很严重。

虽然采用了很多办法来改善板形,但是效果都不够理想。

后来发展了六辊UCM冷轧机,它是当今板带轧机改造和新建的主要机型。

该种机型采用了一对可以移动的中间辊,并使用了工作辊弯曲和中间辊弯曲。

通过这些技术,减少了带钢的边部减薄,提高了轧后带材板形精度,并能明显地降低工作辊弯辊力,带材的板形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这次设计中,采用了这一机型,介绍了850可逆式六辊UCM冷轧机的基本参数和技术特点。

关键词:

边部减薄;六辊UCM轧机;中间辊移动;中间辊弯曲

 

Abstract

Ineverydepartmentofnationaleconomy,plateandstriphasextensiveandimportantapplication.Theprecisionofplateandstripacquiredbydepartmentisbecominghigherandhigher.Asaresult,shapecontrolbecomesthekeytechniqueandimportantdevelopdirectionformoderntimeshighpreciserollingmill.Asitisstronglydesiredthatedge-dropshouldbeimproved,thefour-highmills`abilityseemtobeverylimitedandtheedge-dropofcold-rolledstripsisveryserious.Thoughmanywayshavebeenusedtoimprovetheshapeofthecold-millstrip,theeffectisnotwellenough.Later,asix-highUCMmillwasdeveloped,whichisoneofthemaintypeintherebuildinganddesigningstripmill.Ithasapairofmiddle-rollwhichcanshift.Also,ithasbendingworkrollsandbendingmiddlerolls.Withusingthesetechniques,theedge-dropofstripsisreduced,theaccuracyofstripshapecontrolisimprovedandthebendingforceonworkrollersisdecreasedobviously,thethicknessaccuracyandflatnessgettoverygreatlyimprove.

ThetypeofHCmillisappliedinthisdesign.Thebasicparametersandtechniquecharacteristicsofthe850reversing6-highUCMcoldrollingmillareintroduced.

Keywords:

edge-drop;6-highUCMmill;middlerollshift;middlerollbend

 

第1章绪论

1.1世界及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钢铁工业属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工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自从一百多年前形成钢铁大工业生产以来,钢铁工业获得了重大发展。

世界钢产量1880年440万吨,1988、1989年达到7.8亿吨的最高水平,目前保持在7.3亿吨左右;在质量、品种方向,向洁净钢和增加合金钢的方向发展。

虽然钢产量已不被作为确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其钢铁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钢铁工业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独立性,而且决定了其政治独立性。

因此,世界各国的钢铁工业在金融、信贷和税收优惠诸方面都受到政府相当大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型结构材料不断出现(如铝合金、钛合金和镁合金,结构用塑料,合成材料、非晶材料和微晶材料,经特殊处理的木材等),在工业发达国家中这些新型结构材料的消费量占所有结构材料的比例已达14~18%,但是,由于钢的性能优越(强度高、塑性好),生产和消费都比较经济,在钢的大多数应用领域中尚无可与钢匹敌的材料。

进入21世纪,钢仍将是最重要的结构材料,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钢材用量占结构材料总用量的比例预计为70~75%。

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估计还将高达80~90%。

因此,在21世纪的前数十年内,钢在结构材料中的地位仍将是稳固的,钢铁工业在传统生产技术继续改进和提高的同时,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流程必将得到加速开发和推广应用;各个钢铁企业必将变革经营管理,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1.1.1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以前,钢铁和汽车、石油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

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不再有昔日的风光。

钢铁工业重要性的削弱、利润的降低,使钢铁工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降低成本,改进技术,开发、抢占新市场成为各大钢铁公司为在竞争中取胜而采取的主要策略。

1)发达国家不再独占钢铁生产大国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钢铁生产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钢铁工业曾是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以及对钢铁技术的掌握,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钢铁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据美国动态钢铁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未来钢铁生产的重心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的钢铁生产潜力将进一步发挥。

2)钢铁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全球钢铁生产企业联盟、重组、纵向一体化踊跃。

钢铁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强实力,纷纷走上联盟、重组的道路,企业重组、并购不仅表现在国内,还扩展到国际。

在国内,钢铁企业的合并重组一直在进行。

我国产钢大省河北省出台了钢铁重组方案,宣布邯钢整合邢钢、石钢等,唐钢整合承钢、宣钢等,加上首钢外迁在河北曹妃甸建设的新首钢,将在河北形成三个千万吨规模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在国际上,韩国浦项制铁与新日铁宣布战略联盟,共同发展基础技术,并扩大第三国的合资事业和情报资讯合作,以及相互之间的持股比例。

法国尤西诺、卢森堡雅贝德和西班牙阿塞拉西亚钢铁宣布合并,组成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安塞尔·米塔尔公司,新钢铁厂年产量近5000万吨。

3)钢铁生产商积极开发研究高新技术生产。

进入21世纪,随着炼铁、炼钢材料的多样化、钢铁产品的替代品的增加,客户对钢铁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严格。

为保持钢铁材料在21世纪作为基本工业原料的主导地位以及提高世界钢铁工业的竞争,钢铁生产商们积极开发研究高技术含量产品。

他们认为新的钢铁产品应有益于资源的重复利用,新的钢铁产品的应用应有利于建设生态友好的社会,同时他们认为今后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对流程的改进和开发上,从而能处理些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环保和回收,以及为满足客户的需要而进行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

进入90年代,世界发展速度减慢,市场钢材需求减少,许多国家钢铁工业不景气,钢铁企业处理严峻的经营环境。

21世纪,钢铁企业面对更多,更严峻的挑战,为适应市场变化,各企业除了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提高产品质量外,还必须变革经营管理,制订经营发展战略,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1、小钢厂发展而大钢厂缩小规模精简人员。

目前以北美为代表,小钢厂发展很快,其产量在美国占钢产量的比例接近40%,小钢厂规模越来越大(最大年产量已达400万吨),数量越来越多,而大型钢铁企业在缩小规模、精简人员。

英国钢铁联合公司原来约有10个厂,现在只保留了几家,1980年拥有雇员16万人,至1995年已减至5.39万人,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1995年度销售额达到100.3亿美元,利润为12.16亿美元,昂首走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21世纪,由于竞争加剧,各国政府鼓励老企业结构改造,小钢厂将继续得到发展,钢铁联合企业进一步缩小规模、精简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2、钢铁工业国际化。

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应当是国际型的公司,原来那咱国家型的公司在西方社会已不存在了。

1995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名表显示:

过份依赖国内市场的企业名落孙山,而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的公司在500强中位置得以升迁。

近年业,钢铁企业的国际化已成为一股潮流。

目前日本六大钢铁公司都在国外合资建设了钢材生产厂,欧洲各国大多数主要钢铁企业正在进行更大范围的联合和生产专门化;由于国际发展和重心由西方移向环太平洋地区,亚洲钢铁需求不断增长,跨国合资组建钢铁厂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21世纪,钢铁企业的国际化仍将继续发展。

3、多元化经营。

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因钢铁市场已饱和,主要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经营。

日本六大钢铁公司、韩国浦项钢铁公司都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把钢铁工业在企业中的比例逐渐缩小,非钢铁业务的比例逐渐扩大。

扩大经营范围分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向,前者指扩大钢铁生产的上、下游业务,如开矿、生产化工产品和汽车等,后者指经营与钢铁原料、产品和副产品无直接关系的精力,如机械、电子、工程设计等。

21世纪,绝大多数钢铁联合企业的钢铁业务所占比例将低于目前的数值,而非钢铁业务的比例将明显升高。

4、新产品开发。

目前,社会需求向多样化、精细化发展,各钢铁企业的经营都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与用户共同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高难度、高附加值钢材的产量。

21世纪,钢铁企业将在继续增产强度高、耐磨或耐腐蚀性好、颜色和外形更美、断面形状合理或更接近零件形状的轧材的同时,还将加速开发钢与其他竞争材料相结合的高附加值复合材料生产工艺,生产钢与塑料、钢与铝(或锌)、钢与陶瓷等复合材料,最大限度地满足能源、交通、机电、建筑等行业对高难度、高性能钢铁产品的需求。

在21世纪,钢铁工业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发展趋势是新工艺取代老工艺,新流程代替老流程,无焦钢铁生产、薄带钢连铸技术进入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新的管理思想代替老的管理思想,精简人员,开发新产品,各大钢铁公司向多元化经营发展,并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向跨国企业发展。

1.1.2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21世纪初,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每个钢铁企业和整个钢铁行业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获得快速发展,钢铁工业的装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实效,在世界钢铁界的地位在大大提升。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投资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

“十五”期间,钢铁工业总投资6865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32%,是“一五”到“九五”48年钢铁总投资的1.3倍,其中引进国外设备2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22亿元左右,占钢铁总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

这些投资形成的新产能包括2.65亿吨炼铁产能、2.64亿吨炼钢新产能和2.68亿吨的轧钢新产能。

通过“十五”的大规模引进设备,我国钢铁工业已有一批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铁、炼钢和轧钢装备。

但是应该看到,并未完全达到我们的初衷——彻底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钢材品种靠进口问题,还有相当数量的高附加值高性能的产品至今不能自给,还需进口。

这告诉我们,高新技术是靠钱买不来的,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核心技术更是买不来的,这些技术被发达国家视为传家宝,是绝对不会外传的。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充分说明:

当今社会谁拥有高新技术,谁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谁就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今后几十年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是国内市场对钢铁的巨大需求和国内原料的严重不足的困惑。

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钢铁工业的出路是什么?

唯一的答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决不能再走过去那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粗放式经营之路。

    加快钢铁行业的战略调整是当务之急。

历史的经验可鉴,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生存成败不仅取决于战术决策的正确与否,最根本的取决于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

战术错误是可以弥补的,战略的错误是无法挽救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的决策就更为重要。

当今,我们思考的不是个别企业的生存问题,而考虑的是钢铁行业整体的长远发展问题——如何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世界钢铁发展和用户需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方面:

在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钢铁生产向着质量型、效益型、低成本方向改进;而用户则朝着要求产品高品质、品种规格多样化和“零库存”方向发展。

相比这下,我国钢铁工业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产业集中度底,企业规模小。

2005年世界钢产量的前十名中,我国只有宝钢入选,为第六位,宝钢与世界第一的米塔尔产量差2700万吨。

    ——产业结构不合理,普通产品供大于求,高附加值品种还不能完全满足下游行业的需要,仍需进口。

2005年,我国热轧普薄板自给率87.08%;冷轧普薄板自给率61.65%;冷轧不锈薄板自给率67.6%;镀锌板自给率63.48%;镀锡板自给率77.92%;彩涂板自给率84.93%;冷轧硅钢自给率64.42%。

这充分反映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需要调整,高端产品与国民经济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

主要表现在重大冶金装备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仍然依靠进口,这制约着我国钢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板材需求,我们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

这些设备的引进改变了我国钢铁行业的装备水平,提高了产品档次。

但是,由于我们还没有掌握相关核心技术,不少产品还靠进口。

特别是在如下技术和设备方面我国与世界还有较大差距:

    1、宽带钢热连轧设备与技术。

我国先后引进设备和相关技术包括板厚和板型控制技术,如工作辊弯辊(WRB、DCB)、支承辊型调节(VC)和CVC轧机、HC轧机等技术。

鞍钢开发了2150宽带钢热轧生产线,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在宽带钢热连轧技术向前推进一大步。

    2、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和技术。

该类技术是我国近年来引进最多的,且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我国掌握的是世界最好的,但仅有鞍钢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研制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SP技术。

而在对热带钢性能控制技术、宽度控制技术、热轧薄规格品种的开发等方面,我国与世界前沿还有一定差距。

    3、中厚板轧机和技术。

我国中厚板轧机装备发展水平滞后于薄板,厚板轧机主要有鞍钢4300、舞钢4200和上海浦东4200轧机和宝钢则投产的5000轧机,新建、在建多以3500、3800、4300、5000毫米的四辊单机架或双机架为主,这些轧机采用大轧制压力、高刚度、大功率设计,为实现TMCP工艺生产高质量、高性能中厚板创造了条件。

但我国的中厚板轧机后半部的热处理工艺仍然比较落后,不能满足高强度中厚板的需求。

    4、冷轧宽带钢设备和技术。

过去数年,我国的冷轧宽带钢发展迅速,但总体看冷轧发展和建设滞后于热轧,这是造成我国冷轧板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

从已引进的冷轧机看有四辊、六辊、十二辊和二十辊等布置,并具有CVC、HC、PC等功能,但在带钢的退火技术、镀锌技术、镀锡技术、冷轧硅钢技术等方面,我们与世界还有不小的差距。

    5、目前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的主要钢材品种。

主要是不能满足汽车、电子、家电等部门对钢材组织、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需要。

特别是如下产品方面:

汽车板(主要是高强度、超深冲钢板,特别是无间隙固深IF钢板、高强度烘烤硬化BH钢和双相DP钢等)、集装箱板、电工板、 家电用板、桥梁板、 硬线和高强度棒材、石油专用钢管、 管线钢板、造船板、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所需的钢轨、车轮、车轴和车辆用钢。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实施产业最优化战略,加快产业升级:

    ——按照装备大型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原则,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钢铁行业的整合,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

    ——按照产业政策要求,积极做好钢铁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增长方式。

    ——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培养自己的世界一流的炼铁、炼钢、轧钢技术专家和懂技术会管理的企业家;同时引进国外客座教授、研究员,改善企业技术中心的人才结构,活跃科技创新机制,不拘一格用人才,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大力推进钢铁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加快实施钢铁行业“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是钢铁行业的长期发展战略,钢铁行业只有走出去,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才能进一步规避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

“走出去”战略包括到国外去投资建厂、到国外去收购企业、到国外去经营发展,也包括原料采购、产品输出、资本输出、装备输出、技术和人才输出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集百家之长,补己之短,与世界各国保持在资源、技术上的优势互补,保持钢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还必须实施产品结构最优化战略——加快产品升级:

    加快钢铁标准升级,尽快淘汰落后标准和落后工艺设备与产品,推广应用国际先进钢材标准;加快对高性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的开发研制,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在对引进设备和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套设备。

    在产业、产品升级中,首先要搞好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战略目标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新形势,通过内联外扩、国内企业联合重组、收购国外强势企业、组建跨国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逐鹿国际市场。

根据我国在21世纪的总体发展战略,钢铁行业在新世纪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1、保证国家在2020年实现工业化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提供所需的钢铁材料,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可持续协调发展。

2、实现钢铁行业的自我完善,完成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完成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历史转变。

    要实现这样的历史任务,钢铁工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大约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从目前到2010年前后,钢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从2010年到2020年~2030年前后,钢铁行业钢产量将要进入饱和期,此时钢的产量将达到历史最大峰值。

在2020年~2030年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小城镇化的实现,钢材的消费强度和总量将会有所降低,但仍然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根据我国的总体发展战略,钢铁行业只要认真实施产业链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就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钢铁行业的战略调整任务,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

1.2世界及我国冷轧带钢的发展状况

1.2.1世界冷轧带钢的发展状况

(1)在质量上对冷轧带钢产品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由于汽车制造、制罐业、精密仪器和精密焊管行业的发展,对冷轧带钢产品的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尺寸精度方面冷轧带钢的尺寸要求无论是纵向和衡向厚度精度的偏差均小于±100μm,并有着向小于厚度的1%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现代化的冷轧机上配备有完善的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有高精度的测量装置测量精度误差要求小于±2μm;高响应的液压压下装置,响应速度高达3ms;合理的高精度控制模型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

②板形精度方面如汽车板的板形要求达到<10I,镀锡板的要求更高达<5I。

这就要求带钢冷轧机,不仅是具有板型控制功能强的UCM、CVC和ZR系列新型轧机,而且还都配有倾辊调整、液压弯辊、轧辊分段冷却等快速调节辊型手段,同时还设置板形自动检测系统,实现板形的自动控制。

③表面质量方面不仅要求冷轧带钢表面光洁,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比如汽车覆盖件所需要的烘烤硬化高强度钢板;为防止金属被腐蚀延长冷轧带钢制品的使用寿命而生产的镀层(镀锡和镀锌等)和涂层(涂塑和涂漆)钢板。

④带钢性能方面对冷轧带钢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冷轧带钢需要量最大的汽车制造业,既需要冲压性能特别高的超深冲“无间隙原子钢”钢板(IF钢板)作为覆盖件,又需要含磷高强度冷轧带钢制作车身。

(2)在生产上向着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发展

冷轧带钢生产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其产品质量从几万吨,几十万吨,发展到上百万吨,甚至达到年产量200万吨以上。

而且产品品种包括冷轧带卷、镀锡板、镀锌板、涂层板、压型板等多品种规格,使冷轧带钢的生产规模异常庞大。

为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品种的要求,由酸洗、冷轧、热处理、镀涂层、剪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