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659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docx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评估评价大纲

目录

1.总则3

1.1项目由来3

1.2编制依据3

1.3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

1.4工作思路7

1.5控制与保护目标7

2.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概况及初步分析10

2.1规划概况10

2.2规划方案的筛选12

2.3规划的初步分析15

3.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及周围区域环境现状19

3.1自然环境概况19

3.2社会环境概况20

3.3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环境质量及污染现状21

4.环境影响识别和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确定23

4.1环境影响识别23

4.2主要环境影响因子25

4.3评价因子筛选25

4.4环境目标及评价指标的确定27

5.评价工作总体要求29

5.1评价目的29

5.2评价重点29

5.3评价工作等级29

5.4评价范围30

5.5评价时段31

5.6评价标准31

6.评价工作方案32

6.1规划的概述、分析及环境影响识别32

6.2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33

6.3环境功能区划分35

6.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35

6.5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专项规划42

6.6监测与跟踪评价43

6.8公众参与43

6.9执行结论45

7.工作成果46

7.1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6

7.2环境评价附图48

8.工作进度安排49

9.评价经费概算49

1.总则

1.1项目由来

安康市位于陕西东南部,辖九县一区,总面积2.34万平方km,总人口293万人,毗邻鄂、渝、川三省市,北依秦岭,南靠巴山,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惯穿全境,是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其生物资源荟萃,有“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称,拥有各种生物物种3300多种,中药材1299种,其中正式药材282种,占全国规范中药材的62.3%,经营药材17种,占国家总经营药材的85%。

为了充分利用安康市的上述资源,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按照陕西省“十五”计划纲要关于加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推进陕南汉江沿岸综合开发,把陕南建成集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开发为一体的多元经济区。

安康市政府结合地域优势,制定了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并以安政函[2001]34号《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设立省级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的函》上报陕西省计委,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陕计规划[2001]954号文《关于设立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的批复》,同意了该园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发[2002]174号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于2004年2月9日正式委托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接受委托后我们对规划进行了初步分析,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规划范围内和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大纲经审查批准后,将作为开展环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2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

(12)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14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10.13;

(14)陕政发(1986)186号文件《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及附件;

(15)国发[2002]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16)《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8年通过,1995年修订;

1.2.2规划、计划、通知

(1)《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12;

(2)《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1.19;

(3)国家环保局《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4)国家环保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1993;

(5)《陕西省环境保护第十个五年计划》;

(6)陕政发[2000]2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通知》,2000,5.18;

(7)陕政发[2001]58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01,9.26;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9)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签发的国经贸资源[2000]015号“印发《关于加强节水工作意见》的通知”。

(10)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2]56号《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通知,2002.3.28。

(11)陕西省环保局陕政办发[2001]83号《关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意见》,2001.8.9。

1.2.3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HJ/T2.1~2.3-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域技术规范》(GB/T15190-94);

(7)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

(8)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2.5;

(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480-93);

(10)国家环保局计划司《环境规划指南》,1994;

(11)国家环保总局《地方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目标纲要》编制技术大纲,1999。

1.2.4立项批准文件及其他

(1)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陕计规划[2001]954号《关于设立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的批复》,2001.9.27;

(2)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给陕西省环科院的环评委托书,2004.2.9;

(3)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2001年6月编制的《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10月编制的《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中心地段规划设计》;

(5)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

1.3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3.1指导思想

(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园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探索通过保护资源、环境,使之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使园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4)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生态工业园区为中心,加强园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园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园区的健康发展。

1.3.2编制原则

(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园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2)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3)坚持科学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环境保护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注重科学方法与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评价,在评价时除采用建设项目环评中成熟的工作方法和监测技术外,还将采用在经济部门和规划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如环境承载力分析、系统流程图法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以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1.4工作思路

1.4.1总体构思

(1)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规划环评,其特点是规划区域面积大、建设规模大,产业种类多、开发强度高、入区项目具有不确定性、环境影响复杂,同时,规划本身具有超前性和战略性等,因此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区域性战略环境评价,评价工作主要放在分析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入区项目的筛选条件,从环境适宜性、生态满意度、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规划的合理性。

(2)通过对规划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或修改规划、调整建议,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规划决策失误带来的消极环境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

(3)通过环境影响识别,并结合规划区域环境目标,来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环境指标、社会经济指标、资源指标等。

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以系统分析方法为主,将规划与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作整体性考虑,充分考虑由多个项目叠加、协同作用等因素所引起的环境整体变化,系统、综合地对全局、整体进行宏观分析评价。

(4)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思路,以环境影响评价所得到的环境容量为基础,以较少的土地占用较高的GDP为原则提出对入区项目的原则要求。

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要求,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1-1。

1.5控制与保护目标

1.5.1控制目标

(1)控制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区域的开发强度和开发速度,使其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2)控制规划区域内各区块的污染物达标排放与排放方式,控制不同区块的噪声声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区域环境容量内。

 

修改规划目标

或规划方案放弃规划

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

 

图1-1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程序

(3)控制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区域内各区块建筑密度、常住人口数量、公共绿地面积等,使区内人群有足够的空间资源和良好的感官享受。

(4)控制规划区域内工业项目、城建施工等开发建设活动对规划区域内的居住区、自然景观等的环境影响。

控制规划区域内工业项目、施工等开发建设活动对规划区域周边的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

1.5.2保护目标

(1)保护规划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保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等,使规划区域的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环境目标。

(3)保护公共绿地、区域生态功能和自然风貌。

(4)保护规划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和居住区等敏感区域的环境质量。

保护规划区域周边的生态敏感区的环境质量。

 

2.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概况及初步分析

2.1规划概况

2.1.1位置及交通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与西安市、商州市毗邻,西与汉中市接壤,南与四川、重庆市相连,东与湖北为邻,处于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壤地区,地理坐标为东径108°01′~110°12′,北纬31°42′~33°49′,市域面积23529km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位于安康市建设中的江北新区,地处原316国道刘家梁环形线和316国道2.7km改线路之内,距市中心约4km,距安康机场5km,距安康火车站2.5km,距建设中的包北(包头—北海)高速公路约3km,距汉江水运码头3.5km,园区的对外交通联系便利。

具体位置见图2-1《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地理位置图》。

2.1.2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发展简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是省计委以陕计规划[2001]954号文件批复设立的,陕西省政府于2001年7月16日召开第15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确定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为省级工业开发区,2002年4月1日,安康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

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园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均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截止目前,已有上海大德仙、安康正大制药、安康济仁制药、安康通用机械、中科化工等20余家企业进驻园区,总投资达2.6亿元。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落户创业。

2.1.3规划范围、用地及人口规模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寇家沟,南至张岭铁路涵洞,西至安恒公路2.7km新线的黄沟以东,北至老君殿,规划面积7km2,一期规划(启动区)面积2.131km2,一期规划区由行政商务区、生活居住区和科技产业区三个功能区构成。

人口规模1.4万人。

2.1.4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用地现状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2.131km2,其中新建公路(2.7km)北侧地形地貌较为复杂,高差变化较大,新建公路南侧和规划区的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坡脊和沟谷基本为南北走向。

规划区内有花园沟村、罗家梁村、青峰村和张岭村4个自然村,此外还有设施条件简陋的村办企业(如砖瓦场)。

规划区有4条110kv架空电力线分别由西南向东北和由西向东横穿园区,另有2条35kv架空电力线由西向东横跨园区。

根据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各类建设用地的适应性以及园区开发建设的要求,将现状用地分为四类:

一类用地为地形坡度小于5%,地质条件符合开发建设需要,拆迁量较少的宜建设用地;

二类用地为地形坡度小于8%,地质条件符合开发建设需要,有一定拆迁量的可建设用地。

三类用地为地形坡度小于15%或地质条件需经工程处理后方可满足开发建设需要或拆迁量较大的不宜建设用地。

四类用地为地形坡度大于15%或地质条件无法满足开发建设需要的不可建设用地。

根据上述四类用地分类,在规划区范围内,一类用地0.484km2,占总用地22%;二类用地0.989km2,占总用地47%;三类用地0.566km2,占总用地的27%;四类用地0.018km2,占总用地的4%。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一期规划用地现状见图2-2。

2.1.5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

(1)规划目标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构建园区空间体系,形成具有现代科技工业园区特色的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园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2)功能定位

以生物科技产业为支柱,以绿色食品和新型材料产业基础,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加工、企业孵化、人才培训、展示交流、商贸金融为一体,与高品质生活居住服务设施相配套的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田园式科技工业园区。

2.1.6规划结构及内容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一期建设规划结构包括四个专项规划,在专项规划下又制定了十一项子规划,具体规划结构见图2-3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结构图。

总体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土地使用规划

工程管线规划

 

电讯工程规划

电力工程规划

燃气工程规划

雨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交通组织规划

园区道路网系统规划

生活居住园区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行政商务区规划

 

图2-3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结构图

2.2规划方案的筛选

规划方案的筛选是根据规划中各专项规划或子规划内容、规划特征和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确定哪些规划可能对规划目标和环境产生影响,以便对这些规划重点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对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筛选如下。

2.2.1土地使用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土地规划将园区分为三大功能区,即行政商务区、产业园区和生活居住园区。

(1)行政商务区

新建公路(2.7km)中点处的环形广场为工业园区的主入口,行政商务区位于环形广场以北,依次为商业金融,中央绿地、行政管理和科研教学等用地,并以此构成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的中轴线,行政商务区用地面积为37.93×104m2,占总用地面积的17.8%,总建筑面积约25.92×104m2。

(2)产业区

产业区位于中轴线以西和生活居住区的北侧,包括生物科技产业、新型材料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

为了创造高品质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同时考虑到节约用地的因素,在产业园区内各主要道路两侧各设10~30米宽的防护绿带。

产业区占地75.10×104m2,占总用地的35.26%,总建筑面积约66.98×104m2。

(3)生活居住区

生活居住区位于中轴线以东,以多层次、多样化的居住空间和丰富、便捷的小区公共设施为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城市生活居住单元功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居民的生活居住方式。

生活居住园区内设有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

生活居住区占地15.17×104m2,占总用地的7.39%,总建筑面积约12.19×104m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的土地使用规划情况见图2-4。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用地见表2.2.1。

工业园规划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2.2。

表2.2.1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用地面积(×104m2)

用地比例(%)

R

居住用地

15.71

7.37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7.93

17.8

C1

行政办公用地

4.56

C2

商业金融用地

15.91

C3

教育科研用地

14.81

C4

文化娱乐用地

2.65

M

产业用地

75.10

35.26

G

绿地

34.80

16.33

G1

公共绿地

8.16

G2

防护绿地

26.64

S

道路广场用地

48.46

22.72

U

市政设施用地

1.10

0.52

合计

213.1

100

 

表2.2.2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值

1

规划总用地面积

km2

2.131

2

规划总建筑面积

m2

1006644

3

规划总人口

万人

1.4

4

容积率

0.47

5

绿地率

%

48

6

建筑密度

%

32.3

7

建筑层数

1-8

2.2.2道路交通规划

园区的道路等级分为主要道路、一般道路和支路。

主要道路由环形广场至行政管理区,为园区的主要对外联系及景观道路;园区内划分功能区的道路为一般道路。

功能区地块内部的联系道路为支路,园区道路网规划指标见表2.2.3。

表2.2.3道路网规划指标

道路类别

道路红线宽度

车道条数

设计车速

主要道路

60米

1

50km/h

一般道路

40米

10

40km/h

支路

15米

25km/h

交通组织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原则,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多层次客运网络,以完善园区内部以及园区与安康市或其它区域的公交运输系统。

园区规划有两条公交线路,除服务园区外,分别通往市中心区和安康火车站。

2.2.3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采用以线带点、点面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绿化系统的自然生态功能,整个工业园区设有生态公园,在规划范围内设有以休闲和观赏为主的公共绿地。

园区的绿化带与各街坊内的核心绿地相联接而构成的绿化体系,以满足活动与观赏、热闹与安静等多层次的不同环境要求。

园区绿地率为42%,绿化覆盖率为60%。

2.2.4工程管线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产业园供水水源由城市给水干管提供,供水量为1.2×104m3/d,产业园区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采用消防、生产、生活共用管网。

(2)排水工程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地处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复杂。

园区中有天然排水河沟(周家沟、花园沟)穿过。

本次排水工程规划同时考虑二期工程排水的汇水量,结合东西向地形地貌的特点以及周家沟、花园沟的位置,排水管道系统划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工业废水及生活居住区的污水经汇集后排至园区东南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经二级处理达标后排至花园沟。

西区主要为工业废水,废水经汇集后排至西区西南部的工业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至周家沟。

(3)雨水工程规划

产业园区的雨水、污水采取分流制,雨水采用重力流,充分利用地形,采用多出口排放形式,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分段排至周家沟和花园沟。

(4)燃气工程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燃气考虑由规划中西安至安康的城市天然气高压管道供给。

园区内采用高中压两级管网,城市高压燃气管道进入产业园内经过滤、调压、计量后分两级管道进入园区道路。

居住区中压燃气管道经调压箱最后进入用户室内。

起步区最大小时耗气量约13516Nm3/h。

(5)电力工程规划

产业园区附近有一座110kv变电站,根据园区布局、用电性质、电压质量等,在园区建设10kv开闭所7座。

(6)电讯工程规划

在科技园区建设一终期容量为12万门的电信大楼,大楼内设交换设备,与市区电话网相连,一期容量为5万门。

2.3规划的初步分析

2.3.1规划的相容性及协调性分析

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用地发展方向是月河、付家河川道及老君殿、铁路以北地区,总体规划中设置了八大功能组团区(老城组团、张滩组团、香溪洞风景名胜区组团、江北组团(包括老君殿组团)、关庙组团、建民组团、月河口组团和瀛湖区组团)以及两大产业园(老君殿产业园和铁路以北产业园)。

总体发展规划中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实现六大开发(生物、矿产、旅游开发、水资源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构建六大特色产业(绿色食品、生物制药、蚕桑丝绸、稀有矿产、汉江水能、生态旅游),走区域特色经济的基本路子,加快安康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位于汉江之滨安康市江北新区,属江北老君殿组园,园区内设置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处于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上,也位于总体规划中的江北组团内,符合安康市总体规划中“一城三区,八大功能,多带一圈”的山水园林城市形态,科技园区产业的设置占安康市六大特色产业的一半,同时该工业园为安康市的两大产业园之一。

因此,就安康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选址、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来看,完全和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2.3.2资源、能源需求分析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起步区规划面积2.131×104m2,大多为旱地,规划占用的土地主要依赖于农业土地资源。

规划区域人口规模1.4万人,随着入区人口增加,对区域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园区主要以生物制药、新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