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670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docx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

Anhuiagriculturalbrandcompetitive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换代非常显著,人们购买农产品时,注重其内在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更注重产品的品牌。

因此,品牌农产品将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

安徽是农业“大省”,却不是农业“强省”,要使农产品“站住脚”,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竞争能力。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产品品牌的作用,然后从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入手,接着分析影响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最后结合“六安瓜片”这一案例提出提高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品牌竞争力;因素;对策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分析与对策1

Anhuiagriculturalbrandcompetitive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1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作用3

(一)农产品品牌定义及其特征3

(二)农产品品牌的作用4

二、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5

(一).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

(二).品牌建设中所占的机遇6

三.影响提升品牌建设的障碍因素7

(一)内部因素7

(二)外部因素7

四.个案分析——提出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对策9

(一)六安瓜片案例分析9

(二)、提高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的对策12

总结语

参考文献

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赢得竞争新优势,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品牌已经成为21世纪农产品贸易中新的竞争力。

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售价低”的问题,增加了整个农业行业的收入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这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

作为一种高质量、高档次和高地位的象征,优质农产品品牌逐渐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

安徽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缺乏,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但农业种植资源丰富,全面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对于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作用

(一)农产品品牌定义及其特征

关于什么是农产品品牌的问题,目前国内专家学者看法各不相同,学者沈雅琴等将农产品品牌视为一种特定农产品的标志,她认为农产品品牌反映了该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心中对于该产品的可信度,它是农产品的一个商标。

同时还有其他不少专家学者在农产品品牌是一种标记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就农产品品牌这个标记所代表的内容看法不一,如赵兴泉认为这种标记蕴含着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整合众多要素并赋予自身产品个性或者竞争优势的内涵。

而张蓓等则认为这组标记不仅包含着农产品的产地、质量等差异的信息,而且也同时作为消费者识别区别与其他竞争产品的载体。

白光和马国忠则认为将农产品品牌理解为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在其农产品或农业服务项目上区别其他竞争对手的名称及其标志。

郑璐等提出了农产品品牌不仅仅是一种标记,同时它也代表着农产品具较高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声誉的象征。

因此,本文认为农产品品牌是一种或一组向消费者传递不仅包括产地、品种和质量等一系列的农产品特性,还包括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声誉等一系列品牌形象的信息而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标记或者名称。

与工业品及其它服务产品的品牌相比,农产品品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认为其独特之处表现在于:

第一,农产品品牌具有自然属性。

农产品生产与土壤、光照和温度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因农产品本身具有的季节性、地域性、周期性、质量不稳定等特征,使得农产品品牌建设对于自然的依附性较大。

第二,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的分散性。

农产品建设的主体是农产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大多以分散生产经营为主,农产品建设品牌的力量分散。

第三,农产品品牌内涵提炼的艰巨性。

农产品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建设主体的分散性,另外农产品在流通领域存在着产品严重同质化、消费水平限制及流通渠道和营销体系不够规范,这使得农产品品牌提炼品牌内涵和价值的难度较大。

第四,农产品品牌的商标稀缺性。

目前农产品品牌外在表现为普通商标、集体商标、农产品证明商标、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和绿色标志等,目前农产品商标应用程度较低,商标是农产品的稀缺资源。

由于农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农产品常常需要依靠自然资源票赋的优势,以产地的特色资源为基础来形成产品品牌的差异性,而相应的商标注册(如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等)是农产品品牌稀缺和难以替代的核心资源。

(二)农产品品牌的作用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工业品品牌建设相比具有更多的社会价值,本文分别从农民、政府和消费者三个角度阐述。

1.对农民来说

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收入水平的增加。

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了订单生产,鼓励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业企业或行业协会之间签订订单,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规避蛛网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确保农产品稳定的销量和畅通的渠道。

农产品区域品牌经注册后获得商标专用权,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维护了特定产区农户的合法权益。

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产生的优势品牌带来超过农产品价值以外的附加价值,即品牌价值溢价,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2.对政府来说

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市场机制,促使生产要素资源和消费品资源按市场化原则进行流动。

农产品品牌建设将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使其通过建设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有利于打破区域、部门的分割和封锁,限制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此外,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效应,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区和优势农产品,有利于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对消费者来说,

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满足健康消费需求。

品牌农产品在产品质量、文化内涵、包装广告等方面均趋于规范,使得农产品品牌成为对消费者选购产品有支持作用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它有利于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同时,农业生产者为维护品牌形象和品牌声誉,必将恪守给予消费者的利益,保证农产品有稳定的高质量。

二、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

(一).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品牌推广保护不力。

农产品品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制于目标市场、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质量、形象设计、销售服务、广告宣传、品牌文化等诸多要素。

我省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过于简单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农产品推销阶段,离整合营销的要求还很远。

在品牌开发上重评比、轻培育,同一区域同一农产品品牌数量繁多,品牌间存在恶性竞争。

(2)农产品品牌多而杂,规模小。

现阶段我省乃至我国农产品市场尚不成熟,多数农产品仍处于自产自销状态,这主要归结于我省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少。

以粮食为例,商品粮基地主要有: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他地区则主要是自产自用,这也是导致我国农产品品牌建立不完善的原因之一。

就拿黑龙江省五常市来讲,五常大米闻名全国,却没有一个大品牌来做支持,多为一个稻米加工厂一个品牌,导致五常大米市场混乱。

(3)初级品牌多,深加工品牌少。

农产品多为可直接出售产品,很多企业往往从农户中收购,经过简单的包装过程便出售。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大米,安徽省大别山一带是大米重要产区,可是却没有几家大型的大米加工企业,更没有出众的品牌。

(4)没有形成真正品牌运作机制。

农产品的品牌过多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如此多的农产品品牌做大的却屈指可数?

一方面主要因为大多数企业主只注重申请注册品牌,而不注重品牌形象的维护和宣传,没有树立品牌意识。

另一方面,国家对品牌的扶持政策缺乏稳定性、连贯性,导致效果不明显,并且在品牌评选上更是缺乏科学性,这对品牌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沟通等。

(5)品牌营销机制不完善。

品牌一旦建立起来,聘请专业团队进行专业的市场运作是十分重要的。

但市场中很多农产品品牌的策划和推广并不是由专业团队运作的,只是企业自身行为,因而缺乏整体策划,传播范围也不大,品牌整体运作能力较差。

同时,安徽大多数农产品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品牌支撑的农产品价格较低,企业的利润相当微薄,品牌运营资金投入较少。

多数农产品企业的情况是人们知道其产品,却不清楚其品牌。

这说明企业品牌宣传不到位或没有采取正确的品牌宣传战略、策略,因而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

(6)龙头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品牌战略规划。

相对发达国家和国内农业强省,安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强,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企业规模小、利润少,能用于品牌宣传的费用相对较少。

不少管理者都认为只要抓好产品质量,采取一定促销策略或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就是创品牌,没有一个长期的品牌战略规划。

实际上,大企业也是由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资金少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品牌建设,关键要有一个品牌战略规划。

(二).品牌建设中所占的机遇

(1)农产品资源优势。

安徽是农产品资源大省粮食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蔬菜、水产品、蜂产品、中药材和优质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茅,农产品商品率较高,许多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安徽具备作为泛长三角区域农产品供应基地的资源禀赋。

(2)文化优势。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历史渊源深厚,历史上的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同属于一个经济区,在明代安徽与江苏同属于江南省,清康熙六年拆分为两省。

在更早期的州府行政区划设置中,安徽很多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市、县相互交叉融为一体,历史上的徽商一直是长三角地区最活跃的商业群体之一。

安徽历来就是上海浙江等省农产品供应地,山水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长三角地区的广大消费群体对安徽产品较为熟悉和亲近,对安徽认可度较高。

(3)交通便利优势。

安徽通往长三角地区的高速通道达七条,公路干线网与高速公路全面对接,和宁高速铁路顺利贯通,安徽通往长三角地区快速交通体系已经形成与中部其他省相比农产品的运输成本要节省的多。

(4)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农产品生产属于土地资源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型活动。

安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2007年末人口居全国第八,全省人口密集约为470人/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4倍。

土地资源可利用率较高,土地资源多样,开发适宜性较强,近二十余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农业发展空间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方面受到工业扩张的挤压越来越严重,而安徽土地和劳动力的成本要小得多。

(5)科研与技术优势。

安徽具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大、安农大和安徽省农科院等与农业发展相关的科技支撑机构,而且省会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首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4.

三.影响提升品牌建设的障碍因素

(一)内部因素

(1)农业发展载体及资金不足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农业园区化、设施化、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现有金融政策和用地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规模化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贷款难、用地难的窘境,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品牌建设。

(2)农产品品牌意识淡薄

部分生产企业品牌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提升农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巨大作用,没有把品牌看作是影响自身长期发展的资源,认为品名、商标、标识等品牌要素是外在形式,是无关大局的东西,不懂得品牌是生产者和产品走向广阔市场和获得消费者广泛认知的通行证。

(3)电子商务基础薄弱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各种资源

利用先进便捷的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在网络上实施农产品的交易,·对改善我省的农业价值链和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终端,因其不易标准化的特点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速度,而网上市场的建立对农产品标准化提出了巫待规范的要求,它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二)外部因素

(1)农产品品牌传播渠道单一

产品销售是打造产品品牌的主要手段,在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念影响下,农产品的销售仍然保持由“生产者一批发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的传统模式,品牌传播渠道单一,品牌空间狭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的营销和品牌传播渠道已经不能适应品牌农产品的建设与发展。

(2)农产品品牌奖励政策薄弱

安徽省农业品牌目前尚无单独奖励政策,由于农产品品牌的获得具有一定难度,不仅从外观、内在质量上要过硬,还要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进行严格要求,甚至从种子到产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要有各项认证,农产品加工过程更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和标准,这种规范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严重脱节,所以通过市级以上认证的农产品品牌和商标很少。

现行政策不足弥补企业在申报农业品牌中所做的大量工作,难以调动农业企业的积极性。

(3)农业人才缺乏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安徽农业人才的教育、培养环节还比较薄弱。

目前我省有相当数量的农业管理者都是自学成才,并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教育。

根据对全国部分省市的调查计算,转移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技术素质比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素质约高2倍。

此外,农业部门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使得农业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不足,甚至规模在不断缩减。

大批人才不愿从事农业工作,农业人才的新老交替问题严重,农业科技队伍受人才流失影响,由此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在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中,我省农业人力资源弱化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障碍,延缓了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

(4)安徽省龙头企业品牌管理层次远低于国际水平

通过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1级经济管理专业部分学生的调查(调查样本量为60,全部为安徽省龙头企业),安徽省龙头企业的品牌组织机构的情况大致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本次调查中比例最大的是“不知道”,占43%。

这个数字说明安徽省很大一部分龙头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是不成功的。

本次调查我们要求学生直接访问营销经理或在访问营销经理不方便的情况下访问企业的销售人员,因为营销经理与销售人员对企业的品牌现状应该是最清楚的。

品牌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行为,同时品牌也是营销(包括销售)的结果之一。

但是调查的结果已经显示,将近一半企业营销人员仍然不知道本企业品牌由谁直接负责。

在剩下的企业中由企业的总经理或厂长直接负责品牌经营的占25%。

这说明安徽省的龙头企业品牌建设还处在经验建设阶段。

有相关部门负责的占22%,这里的相关部门主要指销售部门或品控部等类似机构。

品牌由专业部门机构管理的仅占5%(主要是指品牌管理委员会以及隶属于营销部门品牌管理机构)。

这个比例说明了安徽省龙头企业品牌仍处于较低的管理水平。

在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品牌经理负责制的组织选项上,安徽省的企业是0%。

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安徽省龙头企业品牌管理层次远低于国际水平。

四.个案分析——提出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一)六安瓜片案例分析

1.六安地区农产品发展概况

六安市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粮食、水资源丰富,特色品种资源多。

粮食、油料、棉花、黄红麻、蚕茧、茶叶、肉类、禽蛋、水产品等是六安市主要的农产品。

板栗、蚕桑、茶叶、白鹅、大麻、草竹柳编等是六安市特色农产品。

全市现已形成山区的蚕丝绸、名优茶,木本油料、板栗、中药材;五大水库的特色渔业;江淮丘岗区的草食畜禽、苗木花卉、优质瓜果;平原圩畈区的草竹柳编、优质粮油、优质油、出口果菜、优质畜禽、城郊奶牛、无公害蔬菜以及沿淠河湾区大麻等17个初具规模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六安工业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除了少量采矿,铸件和建筑企业外,几乎全部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涉农企业,构成了六安市龙头企业的主体。

2009年,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35家和160家,涉及粮油、茶业、肉类、羽绒、柳编、蚕丝绸等10多个门类。

农产品注册商标300多个,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鹅获批国家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邱柳编、迎驾贡酒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农产品产业竞争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激烈,提高农产品产业的竞争力对一个地区实现经济的腾飞有着重要的作用。

2.六安瓜片市场前景

六安瓜片是我国绿茶的一朵奇葩,其色香味形的品质风味在全国十大

名茶中别具一格,是六安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六安瓜片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消费群中享有崇高的美誉。

通过近几年的工艺创新,经专家鉴定论证,品质已超过历史上最好六安瓜片茶的标准。

没到春茶季节商贾云集、车水马龙,茶农产销两旺。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是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i奋,年茶叶产量83.5万吨。

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但人均茶年销量仅为0.42公斤,低于世界人均消费量0.54公斤。

中国茶叶内销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目前,绿茶消费占75%,名优茶消费占20%,名优茶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自然、绿色”的消费追求,以及绿茶独具的品质优势、文化内涵、悠久历史等特色,绿茶市场将呈现供求两旺的良好态势,市场空间广阔,发展前景乐观,六安瓜片作为绿茶的名品,拥有优良的市场环境。

3.六安瓜片的品牌经营的初步成就

(1)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瓜片品牌

“六安瓜片”依存于六安独特的自然环境,得益于历史茶农勤劳智慧的哺育,将其特定的质量信誉与六安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项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的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

收到市政府的重视,于2003年“六安瓜片”地理标志是产地标志证明商标活得国家注册。

这为提高六安瓜片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保护瓜片的历史品牌的声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质量标准化建设

六安瓜片按质量分为3品(精品、极品、通品)、五级,现在列入国家质量标准,制定了《六安瓜片生产技术规程》、《六安瓜片卫生标准》,统一了鲜叶采摘标准、工艺规程、包装及出厂检验标准。

加强瓜片生产的质量、安全意识,有利于保护瓜片的品牌和消费者身心健康。

过硬的质量是打造品牌形象的基础,六安瓜片生长环境优越,具有独特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独特特的采制工艺,形成六安瓜片的独特风格。

农业部《中国名优茶选集》称六安瓜片在国内诸多名茶中,是唯一去梗、去芽且仅用茶树嫩梢的茶叶,因此高质量、高品质是六安瓜片品质发展的保障。

(3)品牌包装和品牌服务建设

特色的包装是扩大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产品包装是产品整体的一部分,是实现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高产品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

包装的优劣往往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包装策略是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符合设计要求的包装固然是良好的包装,但良好的包装只有同包装策略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可以使用的包装策略有再使用包装策略,即包装的商品用完后,空的包装容器可以作他用。

如一些设计新颖制作精美的六安瓜片茶叶罐,用完灌装的茶叶后可长期作为盛放茶叶的器具使用。

这种包装策略既亮化了产品品牌的形象、节省了消费者的开支,又可以以包装引起使用者的联想回忆,起到潜移默化的广告宣传作用。

(4)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六安裕安区将六安瓜片开发作为农业产业开发重点,通过成立六安市裕安区茶叶产业协会,组建安徽省六安瓜片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制定国家级《六安瓜片质量标准》和各发展时期的五年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宣传,使“六安瓜片”传统品牌得到了回复兴盛,传统优势得到了释放扩张。

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已由产品竞争进化到品牌竞争,从对六安瓜片通过不断维护品牌形象,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最终以鲜明的品牌个性去占领市场这一事例,总结了以下提高安徽农产品品牌竞争额对策。

(二)、提高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竞争的对策

1、树立农产品意识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具有品牌观念和品牌意识是农产品品牌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建议政府应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当做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l)抛弃“重工轻农”、“萝卜青菜,装筐就卖”的错误思想,通过不断学习,树立品牌观念,积极营造一个关注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品牌、争创农产品品牌的良好氛围。

(2)深入调研,摸清家底。

建议有关部门应深入调研,充分了解所在地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状况,把握住农产品品牌企业在品牌培育、投融资、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政策需求。

(3)引导农业企业树立创品牌意识。

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中,农业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

政府要促使农业企业充分认识到树立品牌,培植名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农产品营销的现实要求,培育农业企业自觉走树品牌、创名牌之路。

要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品牌产品,加强商标设计和产品标识以及农产品原产地域名称等的注册工作,加强农产品品牌产品基地建设,引进和推行国际惯例,实行标准化生产,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全程监控。

(4)广泛宣传发动。

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中介组织要加强宣传和信息沟通。

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或互联网等媒体来宣传农产品企业和农产品品牌,让农产品企业意识到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宣传各类典型和扶持政策来提高全社会的农产品品牌意识,提升国内外对福建品牌农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5)积极推介品牌农产品。

积极推介安徽省农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农产品,可利用如安徽“三农”服务网、安徽农业信息网等网站上开办品牌农产品和企业专栏,开展网上展示和网上洽谈;积极组织品牌农产品参加国内外产品推介会、博览会等活动,并在资金或政策上给以一定的优惠和支持,扩大农产品品牌营销。

鼓励农产品品牌企业或流通组织到国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品牌农产品专卖点、专卖柜或与当地超市合作设立销售点,并不断改善品牌农产品的售后服务水平,提高农产品企业和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服务,积极组织农产品名优产品的展销、订货、招商等活动,搞好农产品品牌产品的市场流通,建立和完善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促进品牌农产品的销售,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效应,实现农产品品牌价值

2、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增加投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营造创立名牌的社会氛围。

将品牌农产品宣传列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内对外宣传的主要内容,大力宣传品牌农产品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宣传各地品牌农产品建设的重大举措、典型经验和做法。

积极主动通过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和各级媒体推介品牌、宣传品牌,形成政府重视、企业主动、消费者认知、多方合力推进品牌农产品建设的良好氛围。

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品牌的宣传策划,促进品牌农产品输出,扩大名牌农产品知名度。

增强市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专销柜、放心店和专业市场建设,不断提高品牌农产品的辐射范围。

3、提升企业与农户的创新能力,生产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

科技创新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

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快和深化体制改革,使企业和农户成为实施品牌经营的主体。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已进行多年,但仍然存在着产权不明的问题。

因此,只有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民才有主体行为意识,才有实施品牌经营的行为。

4、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注册工作,加强品牌保护

增强农产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

做好品牌产品的商标,保护农民利益注册商标具有区分商品来源的基本功能,也是农产品品牌化的基本要求。

依法保护品牌和知识产权。

加强与地区间的合作、协调,积极探索建立品牌互认、互保的联动机制和网络体系。

加强与工商部门协作,推进农产品商标和证明商标的国际注册,实现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名优农产品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因此,地理标志与商标同样重要。

地理标志不仅是产地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