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857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

项目建议书

一、废钢铁行业概述

(一)废钢铁的定义

废钢铁就是使用钢铁材料制成的各种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农用机械、机具、建筑物铃材、军事用品、生活用品等经过一定使用年限后的报废品;或者是在生产这些产品当中产生的废品、边角余料及含铁废弃物;再者因技术进步及经济指标落后而更新替代下来的淘汰品。

像报废的机动车、各种报废的铁路器材、废船、损坏的机器设备、废旧自行车、各种超旧家电、拆毁的建筑物钢材、各类工程下来的钢材下脚料等,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品平之多不胜枚举。

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

所以,换言之,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钢铁制品,就是废钢铁。

(二)废钢铁的分类

废钢铁按其产生的来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上各行各业因报废折旧产生的废钢铁(简称折旧性废钢铁)。

另一类是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铁(简称生产性废钢铁)。

(三)废钢铁的利用价值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废钢铁,提高废钢供应能力,减少铁矿石的开采和应用,提高废钢消耗比,从资源配置的源头上规避碳排放,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发展战略意义。

 

1、废钢铁是一种载能资源,应用废钢炼钢可以大幅降低钢铁生产综合能耗

炼钢从工序的角度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

长流程:

铁矿石→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

长流程一般指转炉炼钢,原料以铁矿石(生铁)为主,废钢为辅。

 

短流程:

废钢→炼钢→轧钢

短流程一般指电炉炼钢,原料以废钢为主,生铁为辅。

 

在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从铁矿石进厂到焦化、烧结、炼铁、炼钢,整个工艺流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炼铁及前工序,一般占综合能耗的60%。

也就是说和铁矿石相比,用废钢直接炼钢可节约能源60%,其中每多用1吨废钢可少用1吨生铁,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

 

2、废钢铁是一种低碳资源,应用废钢炼钢可以大量减少“三废”产生,降低碳排放 

短流程和长流程相比可减少炼铁、焦化、烧结等前工序的废水、废渣、废气的产生,在一般钢铁企业可减少排放CO/CO2/SO2等废气86%,废水76%,废渣72%。

若加上铁矿石选矿过程所产生的尾矿渣,炼焦和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可减少排放废渣97%。

换算成实物量每用1吨废钢可减少炼铁渣0.35吨,尾矿2.6吨,加上烧结焦化产生的粉尘,约减少3吨固体废物的排放。

 

3、废钢铁是一种无限循环使用的再生资源,发展废钢铁、增加废钢铁供应能力是缓解对铁矿石依赖的重要途径

钢材设备制造→使用→报废,每8年-30年一个轮回,可无限循环反复使用,且自然损坏很低。

大量应用废钢有利于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有利于生态平衡,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

每多用1吨废钢,可减少1.7吨精矿粉的消耗,可以减少4.3吨原矿的开采,减少2.6吨钢铁尾矿渣的排出。

我国是一个铁矿石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长年依赖进口,依存度高达60%以上。

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紧缩、进口被动,受制于人的资源环境日益趋紧。

4、废钢铁是一种主要的不可缺少的优质炼钢原料,将逐步取代铁矿石的主导地位,成为钢铁工业的主要炼钢原料

无论是“长流程”或“短流程”,没废钢就不能炼钢,这是炼钢工艺决定的。

废钢铁是铁矿石原料的优质替代品,优于其他再生资源,不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理化性能指标,降低产品质量。

而且,废钢铁是再生资源,可以无限循环使用,是实现钢铁循环重要物流载体。

“逐渐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比重”是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既定方针。

随着全球钢铁积蓄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地球原生资源量的急剧减少,实现钢铁物流循环是全钢铁行业的终极目标,废钢铁将日益彰显出其资源优势和主导趋向。

 

总之,废钢铁是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主要炼钢原料,是节能减排的“绿色资源”,是可以无限循环使用的再生物资,在节能、环保、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将在发展“绿色钢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废钢铁产业要素

废钢铁是现代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炼钢原料。

废钢铁回收—采购—加工—配送—回炉炼钢构成产业链的主体。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钢铁制品生产中和城乡居民的生活中不断产生大量的废钢铁(即不能按原用途使用且必须作为熔炼回收使用的钢铁碎料及钢铁制品)。

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从国内城乡废钢铁回收网点及产生废钢企业或从境外采购批量废钢铁原料,经过专业化废钢加工生产线按不同物资进行分选、按不同废钢品种分类、进行加工、净化处理,按照国家《废钢铁标准》生产出各种清洁的品种废钢,销售或配送给钢铁企业回炉炼钢。

以废钢加工配送为生产主体,连接上游的废钢铁回收网点,下游的废钢铁应用企业,以及冶金渣、直接还原铁、钢铁尾矿渣、废钢加工设备等衍生产业,集约科、工、贸为一体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及科研群体,构成我国废钢铁产业。

原料社会化采购,专业化生产加工,产品社会化销售,专业物流配送,定型产品,国家标准,政策法规等构成该产业的基本要素。

废钢铁回收利用是我国新兴的再生资源产业,有较高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是一个新兴的循环与低碳经济的朝阳产业,日益受到国家、各级政府、钢铁行业和业内的关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二五”期间,废钢铁产业将在“十一五”基础上,加快产业振兴与科学发展。

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扩大产能,提高品质,促进应用,最大限度地满足钢铁工业的需要。

为扩大“精料入炉”、提升节能减排的经济环保效益,提供丰富、优质的资源保证和应用技术保证,最终实现钢铁物流循环。

二、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如何提高整体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提升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科技水平,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工作重点。

2005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宏观上对冶金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工艺,实行精料入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积极提倡废钢“粗粮细做”,鼓励发展配送中心。

废钢供应企业要树立“品牌效应”的理念,生产优质品牌废钢,以过硬的品牌求利润,求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的科技底蕴。

随着我国废钢回收量的增加,“少吃矿石,多吃废钢”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发展路线:

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和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提出要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

废钢铁作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主导产业,任重而道远。

2012年,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第47号公告)和《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节[2012]493号),设定准入门槛,保证废钢铁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2013年1月,国家发布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建设、改造回收站点,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专业分拣中心,逐步建立起一批分检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废旧商品回收分拣集聚区。

同时提出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

建设80个左右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化、重点品种回收率高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城市,规范建设100个废旧商品回收分拣集聚区,培育100个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回收体系,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和流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

以上这些政策,都为发展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废钢需求量不断增加

我国的钢铁生产开始于20世纪,真正发展在20世纪末,粗钢产量2000年约1.29亿吨,2012年约7.17亿吨,增加了近6倍。

废钢铁消耗总量,2000年约2900万吨、2012年约8400万吨,增加了近3倍。

废钢铁是炼钢的必要材料,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在加快进行中,钢的需求总量仍在上升阶段,废钢铁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按7-7.5亿吨测算,年废钢需求量按”十一五”期间14.43%的废钢比测算为1.1亿吨;按我国2000年废钢比22.7%测算,应为1.7亿吨,按2009年世界平均水平37.6%测算,应为2.8亿吨。

综合我国废钢产生量和进口废钢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十二五”期间,年废钢供应量应达到1-1.6亿吨。

表12006-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统计表单位:

万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产量

42102

48971

51234

57707

63874

68327

71654

表22006-2012年中国废钢铁资源平衡情况表单位:

万吨

废钢铁消耗量

废钢铁资源构成

企业自产量

社会采购量

进口补充量

废次材调出量

库存变化量

2006

6720

2750

3980

340

310

40

2007

6850

2780

4230

120

270

10

2008

7200

2860

4200

260

220

-100

2009

8310

3040

4580

1020

200

130

2010

8670

3300

5190

440

160

100

2011

9100

3560

5080

510

200

-150

2012

8400

3650

4420

370

150

-110

3、炼钢工艺不断发展,废钢需求持续增加

钢铁工业属于流程工业。

要实现清洁生产,即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最高的生产效率、最优化的质量控制和接近“零排放”的最小的环境负荷来生产合格、低成本的优良产品,就必须加强工艺技术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总体上优化钢铁生产流程。

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炼钢,比之高炉转炉法基建投资少,同时由于直接还原的发展,为电炉提供金属化球团代替大部分废钢,因此就大大地推动了电炉炼钢。

在废钢资源丰富、电价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电炉炼钢发展迅速。

在我国,由于废钢资源缺乏,电价较高,电炉钢的比例只有10%-13%。

尽管如此,电炉炼钢仍然是今后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因为世界电炉钢生产发展的历史,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走出来的历史表明,电炉钢比例逐年增长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我国废钢的生产量会不断增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都会朝有利于电炉钢生产发展的方面变化。

随着我国电力资源的发展,钢铁产品结构的调整,直接用废钢炼钢的电炉生产将逐步扩大,废钢铁资源将被大量应用。

同时,随着炼钢工艺的改革,炼钢周期从十几个小时缩短到几个小时到几十分钟。

现行的炼钢周期平均在30分钟左右。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冶炼工序并获得优质合格产品,采取了炉前铁水脱硫,炉后精炼等技术措施,因此所应用的废钢也必须是纯净优质的废钢,才能与生产同步,满足工艺的要求。

表32006-2012年中国炼钢废钢铁平均消耗统计表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综合单耗(KG/T)

160

140

144

145

138

133

117

环比增减量(KG/T)

-18

-20

4

1

-7

-5

-16

炼钢废钢比(%)

16

14

14.4

14.5

13.8

13.3

11.7

转炉单耗(KG/T)

79

75

82

76

81

80

69

环比增减量(KG/T)

-12

-4

7

-6

5

-1

-11

电炉单耗(KG/T)

548

549

546

658

640

623

602

环比增减量(KG/T)

-108

1

-3

112

-18

-17

-21

4、铁矿石资源紧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铁矿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量偏低,资源品质较差,贫矿多富矿少。

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在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97.2%为贫矿,大于55%的富矿只占2.5%,而富矿的可采储量只有1.9%,而且我国的铁矿石多为地下矿,开采难度大。

我国铁矿石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国内铁矿开发的高成本低收益,制约了国产铁矿石的开发。

表42001-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统计表单位:

万吨、美元/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数量

9230

11150

14812

20808

27523

32632

28309

44366

62778

均价

27.12

24.84

32.79

61.09

66.76

64.12

88.22

136.2

79.87

在我国国产铁矿石供给量增长较为缓慢,无法跟上需求增长步伐的同时,国内钢企开始寻求海外货源,进口量呈现出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对进口矿石的依赖与日俱增。

铁矿石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的主要支出成本,钢铁业的利润空间被明显压缩。

目前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已经达到了60%以上,如果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继续提高铁矿石价格,将会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安全。

5、项目入驻园区软硬件条件优越

废钢铁占再生资源产业的50%以上,占再生金属资源的80%以上,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新兴产业之一,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重视、政策扶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

我国废钢产业市场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距饱和期、衰退期还相当遥远,钢铁产量还将继续增长,废钢需求量继续大幅增加,废钢铁市场将在相当一段时期仍供不应求。

同时,我国铁矿石资源依然贫乏,废钢供应能力不足、废钢比较低,炼钢“精料入炉”工艺的快速形成,强化了废钢品种纯净化趋向,催生废钢加铁工利用行业快速发展。

新上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入驻矿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具有如下优越条件:

(1)交通。

园区位于县城南部黄金区域,地理位置优越,附近有105国道、戴村坝水运码头及山西中南部运煤通道,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2)土地。

矿产业循环经济园区符合南部城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价格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最优惠价格。

境内地势平坦,易于各项工程建设。

(3)配套设施。

园区周边具备一定工业基础,道路、绿化、管网、天然气、自来水等配套设施相对较为完善。

(4)供需市场。

靠近瑞星集团、宏达铁矿等大型工矿企业,原料采购市场丰富,渠道畅通。

300公里内的钢铁企业、铸造企业、重机制造企业废钢需求旺盛、有较大的废钢销售市场。

(5)税收。

项目入园后,根据纳税贡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享受优惠,反补企业发展。

(6)手续办理。

项目入园后,由矿管委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协调办理有关许可手续,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

(7)同业竞争。

截至目前,全市尚未有企业通过工信部组织的废钢铁加工利用企业验收,全省仅3家验收通过(东营市凯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山东玉玺炉料有限公司、山东兴业炉料有限公司),同业竞争较小,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三、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1、规模、工艺和装备

(1) 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必须在15万吨以上;到2014年底,改造、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应达到10万吨以上。

(2) 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求厂区面积不小于3万平米,土地使用手续合法(租用合同不少于15年),作业场地不小于1.5万平米。

新建企业应配有剪切设备或破碎设备以及配套装卸设备和车辆等,必须配备辐射监测仪器、电子磅和非钢铁类夹杂物分类设备等。

(3)改造、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求厂区面积不小于2万平米,土地使用手续合法(租用合同不少于15年),作业场地不小于1万平米。

改造、扩建企业应配有剪切设备或破碎设备以及配套装卸设备和车辆等,必须配备辐射监测仪器、电子磅和非钢铁类夹杂物分类设备等。

(4)新建、改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选择生产效率高、加工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加工生产系统。

必须配套有粉尘收集、污水处理和噪音控制等环境保护设施,加工工艺和设备应满足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的有关要求。

(5)鼓励企业积极开发使用节能、环保、高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逐步淘汰鳄鱼剪式剪切机。

  2、产品质量

(1)废钢铁加工产品达到国家废钢铁标准,杜绝任何夹带和掺假。

(2)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鼓励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1)新建及改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加工生产系统综合电耗应低于30千瓦时/吨废钢铁,新水消耗应低于0.2吨/吨废钢铁。

(2)对加工废钢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夹杂物,如有色金属、塑料、橡胶、木块、纤维、渣土、机油、汽油、氟利昂、电池等,应有相应的回收、处理措施和合法流向,避免二次污染。

4、环境保护

(1)新建或改、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建设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并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2)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相关制度规定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应有完善的环境保证体系:

 ①料场必须安装或配备有放射性检测设备。

   ②地面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③破碎生产线应配套安装除尘设备。

   ④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污染物排放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应满足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要求。

   ⑤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具体标准应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类别执行。

   ⑥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残余物应按国家有关要求交有相关资质的企业集中进行处理。

   ⑦设有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和完善的安全环保制度。

  (3)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有雨水、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废水经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处理;应有废油回收储存设备和相关处理措施。

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有突发环境事件或污染事件应急设施和处理预案,消防设施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