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6920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docx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

——与青年朋友谈科研(7)

精选

已有6994次阅读2010-10-110:

06|个人分类:

科研方略|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关键词:

科学研究文献调研网上调研略读精读总结概括

文献调研是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第一步必须迈得扎实有效。

钱伟长先生与研究生谈科研时指出:

“你要解决一个问题,就需要收集情况,也需要向已经写出的书本学习,要向许多庞杂的资料进行学习,还要到现场去看问题发生的情况,背景怎么样?

这样才能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本质,才能想出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

他自己做任何科研工作时都非常重视调研。

1971年,他受周总理之托,开始研制高性能电池时,除了走访生产电池的工厂、车间以外,潜心查阅了300万字的资料,从中翻译了30万字,结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已到花甲之年的钱先生又全身心地泡在实验室里,不到一年之内,就拿出了优质的高性能电池。

此例充分说明了文献调研的重要性。

下面简述如何进行文献调研,包括学会找途径,学会“抓两头”,学会略读,学会精读,学会归纳总结等问题。

 

学会找途径

 

想当年,我们那一代人做文献调研真苦啊!

没有网络,没有SCI、EI那样的检索工具,没有复印机,……。

加上我所在的大学的力学专业是新办的,连最常用的杂志JFM、JAS都没有,本科三年级,老师让我们调研文献,只得天天跑上海市图书馆(当时在人民广场),带着笔记本和空白文献卡片,杂志不能外借,就拼命摘录、翻译、做卡片,倒是练就了快速浏览文献,随手翻译摘引的本事。

现在,条件优越得多了,有了网络,足不出户也能搞文献调研。

新时代的文献调研途径有:

•网络检索充分利用WebofScience,利用SCI、EI,只要输入主题词、杂志、论文篇名或作者名,就很快能找到想要的资料。

这里,特别推荐EI检索中的EngineeringVillage,这是一种极好的论文检索工具,我在乐乎博客里做过专题介绍;

•查阅文摘、评论刊物每个学科都有极好的这类刊物。

以力学为例,有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MR)、《数学评论》(AM)、俄国《力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ZB)、美国《流体力学年鉴》(ARFM)、中国《力学进展》等,其中有极好的最新进展评论或详尽的文摘;应该在一入行之后,每月浏览这类刊物;

•追踪阅读设法找到相关的最新论文或综述,从其参考文献向前追溯最重要的论文。

还有很多其它途径,如阅读综述性专著、寻访专家做专题访谈、参加学术会议寻找线索、查阅课题组研究记录等等。

现在电脑普及,电子文档很容易建立,已经很少看到青年朋友动笔摘录、翻译文献了,我只遇到几位文科的朋友还在做文献卡片、笔头摘录论文,其实,这个绝好的文献调研的路径不应完全放弃,要懂得,一块馍,只有咀嚼了才有滋味。

 

学会读文献“三招”

 

我在昨天的博文里写过:

“要求硕士生至少真正阅读50~100篇文献,博士生阅读100~150篇文献,精读其中的2~3篇。

必须尽可能详尽无遗地述及相关的前人成果,明白无误地概述:

选定的研究方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在其中的地位。

请注意:

我指的是“真正阅读”,至少略读过,而非不加阅读地摘引。

现在的问题是:

这个要求能达到吗?

现实吗?

下面给大家支“三招”。

 

◆  第一招:

学会“抓两头”

这里说的“两头”,一头是经典文献,一头是最新文献。

所谓经典文献,指的是所涉及的领域的最基本的先驱性文献。

比方说,想做湍流实验,就得读O.Reynolds于1883年写的论文;想研究交通流宏观模型,就得细读Lighthill&Whitham的1955年的名篇;想染指LBM方法,就得读一读钱跃竑等1992年发表的奠基性论文。

这样,你就能从历史的高度掌握研究方向,并了解一些原始的idea。

所谓最新文献,指的是近三五、六七年发表的著述,掌握感兴趣的课题的最新研究动态。

我在审稿或评审基金申请书时先看所引的参考文献,倘若很少见到本世纪的文献,就会先打一个负分。

个中道理不必细说。

 

◆  第二招:

学会略读

要求读那么多文献,倘若要求一篇一篇地细细阅读,那是完全不现实的。

因此要学会大量略读。

这里引述钱伟长先生对我校研究生的谈话:

“论文要常常看,而且要会看,因为论文涉及第一线问题,有的部分你看不懂,因为你没有学过这一方面的东西,怎么办?

跳过去。

大的东西理解了,小的东西自然会解决,你走路用不着等路上的小石头都捡完了再走,不需要的,跳过去,绕过去,爬过去就行了。

总的你要掌握,不要一字一句都去抠,你没有那么多时间。

念论文注意那么几条:

要节省时间,抓它最重要的东西,抓这篇论文的特色;文中提出什么新观点,这你非要理解不可;用了什么新方法,老方法你不用看;得到了什么结论,好的文章会讲还遗留了什么问题,也应注意。

钱先生这里说的就是略读的方法。

他还具体地讲了略读文献的步骤:

一看题目,感兴趣就往下看;

二看作者和单位,弄清是资深学者,还是新锐;

三看摘要,了解此文解决什么问题,用何法?

有何结论,有兴趣,就再往下看;

四看引言,了解作者的研究动机、前人工作和作者的主要贡献;你的兴趣不大,就到此为止,略读结束;有兴趣,再往下看;

五看正文,注意:

用的是“跑马速度”(gallopover),只浏览思路、过程、大致步骤,细节一概不管,更不能去推导其中的公式(对作者的演绎能力要有基本的信任);

六下结论:

此文是否值得细读?

值得,留档,以后再度阅读;不大值得,放过,留下片断记载;不值得,丢弃。

我记得上大学时,分不清略读与精读,可吃过大亏:

篇篇想精读,弄得手足无措;特别是,因为学数学出身,老是对作者的演绎不放心,总想予以验证,结果往往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到研究生时代,有好多老师教我,加上自己慢慢琢磨,这个坏毛病才渐渐改了过来。

 

◆  第三招:

学会精读

从第一轮略读中,找到了需要精读的论文;或者,运气好一点,导师或老板给指定了精读的文献,接下来就要使出浑身解数精读2~3篇重点文献了。

这里的精读,与上课时的精读还是有些不同。

既要顾及细节,又不能拘泥于细节。

记住钱伟长先生的巧妙比喻:

走路,不能把路上的石子捡完了再走。

精读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要弄清作者及其课题组在所研究的领域中的地位和贡献;

二要明白此文在论题研究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三要搞清论文的主要假设和演绎思路;

四要了解论文中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所用的基本方法的细节;

五要知道此工作的主要成绩和不足之处,还留下什么破绽;

六下结论,断定此文的主要贡献及可发展的余地。

精读一篇文献一般需要耗时2~4周,有时还应反复研读。

要明白,此文可能对你的工作的完成起关键作用。

我在精读中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一篇论文可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像作者表面说的那么好。

这时有两条出路:

抓住其中的破绽自己大做文章,或者放弃此文,另找高明之作。

此时,需要研究者的胆识。

 

硕士生做文献调研还有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外语水平跟不上。

这要求大家平时掌握实用型的外语,不学“花架子”外语;另一方面,也不必等到学好了外语后再读文献,实际上,阅读外语文献的过程,也是学习使用外语的过程。

熟能生巧,国外文献读得多了,外语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学会总结概括

 

文献调研中最忌讳的是“狗熊掰棒子”式的边看边忘,或者仅仅是“雨过地皮湿”,没有起到指导、帮助自己的进一步研究的作用。

解决的办法是:

不断地自行总结、概括。

我在读到一篇好文章时常会拍案叫好,随即细细琢磨,发现其中长处,加以记录、评注(这时可用word的修订工具)。

一般来说,读完二三十篇文献后就可以写一个专题小结,做一个小评述,特别要记录前人工作中的精髓和自己可发挥余地之处。

这种小结不用很正式,只是给自己留下个备忘录,留待进一步阅读和思考。

读了足够的文献后,就可尝试着写文献综述初稿了;撰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略读或精读有不足之处,就立即加以弥补,停下来补读文献后继续写。

如此循环往复几回,你的思维会有螺旋式的上升。

 

文献调研方面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

这里只是信手写来,记录随感,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最要紧的是大家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文献调研中学会文献调研。

 

写于2010年10月1日晨

大师手笔非同凡响——四谈科技论文写作

精选

已有5315次阅读2010-12-117:

51|个人分类:

科研方略|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关键词:

科技论文写作范本钱学森PLK方法

前一篇博文中谈到如何对论文写作进行构思铺陈,并浅析了一篇ordinaryarticle范文。

本文中,作为范文,剖析钱学森先生54年前发表在“AdvancesinAppliedMechanics”上的reviewarticle:

“Poincaré-Lighthill-Kuomethod”。

 

•写作背景

 

1950年,钱学森先生遭到美国麦卡锡主义迫害,一度入狱,保释之后的五年间,一直处于“监视居住”的状态,失去了行动自由。

幸亏有夫人蒋英照料,在家里的卫生间里安排了差强人意的科研环境(参看2010-9-15的博文)。

在此期间,钱学森被迫与军事科研“绝缘”,先后进行了工程控制论、星际航行、物理力学和应用数学等基础研究。

“Poincaré-Lighthill-Kuomethod”(《邦加来-赖特希尔-郭永怀方法》,以下简称为《PLK方法》)就是那一时期的产物。

钱学森先生在《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中说:

“1953年冬,他(郭永怀)和李佩同志到加州理工学院。

他讲学;我也有机会向他学习奇异摄动法。

”尽管钱先生当时的心情很坏,还是在短时间里掌握了PLK方法的精髓,并写出了他在美国发表的51篇科学论文中这篇唯一的应用数学论文。

 

•论文内容

 

学过渐近分析的人都知道,PLK方法,亦称为变形坐标法,是一种简捷有效的奇异摄动法。

发端于1886年Poincaré在《天体力学新方法》,经Lighthill(1949)和郭永怀(1953)的二度创造,形成了目前的形式,在力学、物理学和其它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钱学森的论文的译文可见附件(我于去年译出,校者是我的师兄陈允明研究员;定稿本可参看本月即将出版的《钱学森文集》),目录如下:

 

I.引言

1.发展历史

2.简单例子

3.PLK方法的基本特性

II.常微分方程

1.      一阶方程

2.      的情形

3.      的情形

4.      的情形

5.      要求采用边界层方法的方程

6.      二阶方程

7.      非正则奇点

8.      组合方法;粘性气体的汇流

III.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1.      推广到双曲型方程

2.      远离点源的行进波

3.      行进波解

4.      满足初始条件的一致有效解

5.      利用精确特征线的摄动

IV.椭圆型偏微分方程

1.      PLK方法应用于薄翼问题时的失效

2.      出现困难的可能原因

V.在流体边界层问题中的应用

1.      平板边界层

2.      二阶解

3.      坐标变形带来的零阶解的改进

4.      超音速流中的边界层

VI.结束语

参考文献

 

•写作剖析

 

下面就这一论文的构思铺陈特点作概略描述。

总体来说,该论文充分体现了钱学森先生的科技论文写作风格。

这就是:

1.       重视应用背景,善于从实际应用中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明问题。

在阐述数学方法时,非常注意其可用性,经常站在工程师的立场,考虑能否被他们接受并运用;

2.       采用归纳手法,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引人入胜地描绘了这一应用数学方法,使得有一般数学基础的理工科学人就能读懂;

3.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字优美,行文流畅,使得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PLK方法的特色与精髓。

 

这里,就该论文的具体写法,对上述各点稍加展开。

关于引言(第一节):

全文的中译本共57页,引言约5页,占全文篇幅9%。

引言中,概述了PLK方法的发展简史:

Poincaré的创见;Lighthill的发展;郭永怀的贡献;方法命名的由来。

接着,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一阶常微分方程的例子(我在讲授渐近分析课程时称之为“钱学森例子”),说明用PLK方法居然得到了问题的精确解,这就一下子吊起了读者的胃口;随后,趁热打铁,阐述了此法的特点:

简捷,有效,灵活,“傻瓜”,当然,文中没有用“傻瓜”一词,却的确说了方法很容易为工程师们接受和运用。

这是钱学森所有著述的一个“共性”:

他始终惦记者工程师们,想方设法把深奥的理论和原理讲得工程师们也能弄明白。

以下各段,我们套用上文中的“八股”术语。

关于“起股”(第二节):

钱学森熟练地运用归纳推理的过程,从分析有代表性的实例入手,引用了与他同时代的数学家Wasow提出的模型方程进行解剖,讲明:

求解此方程时应用经典摄动法时遇到的奇性困难;采用PLK方法如何使问题迎刃而解;对三类情况进行了细致的余项估计(误差估计);然后,用PLK方法求解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即Lighthill例子);是为起股中的“头股”。

随后,作者话锋一转,谈到PLK方法遇到的“边界层困难”,即方法的局部失效,并讲了一个粘性气体汇流的实例(即吴耀祖例子),说明PLK方法应与边界层方法结合,为后来讲述郭永怀的贡献做了铺垫,是为起股中的“二股”。

关于“中股”(第三、四节):

这是全文的核心,这两节可视作“前后双股”。

钱学森仍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用摄动法求解双曲型方程的“远场困难”,并指出,这是由于问题线性化之后的特征线变形造成的,因此,必须用PLK方法进行特征线变形,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分析过程中,与前一节的常微分方程情形进行了类比;通过细致的讨论,使人们对此法的认识渐入佳境,并顺水推舟地求解一个球面爆炸波的问题,让大家感受此法的魅力;进入第四节,作者又“泼了一盆冷水”,指明PLK方法求解薄翼问题失效,对椭圆型方程似乎难以发挥其功效,再次为郭永怀的创造做了铺垫。

关于“后股”(第五节):

专门叙述郭永怀的工作。

还是从最简单的不可压缩流体的平板边界层流动谈起,简介了边界层理论,然后指出了用PLK方法求高阶解时遇到的奇性困难;然后叙述郭永怀如何把Lighthill的方法与边界层方法结合起来,求得了较为理想的解。

钱学森特别指出,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乘法”,而非“加法”,所作的阐释令人信服;最后,简要地说明了郭已将PLK方法用于更为复杂的可压缩流动中激波与边界层的干扰问题。

关于“束股”(第六节)。

在结束语中,指明两点:

一是PLK方法是一种非常简捷有效的渐近方法;二是,关于PLK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它在数学上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的实际使用,只要用心检验结果就行了。

全文结束时,作者引用著名的应用数学家、运算微积的发明者亥维赛(Heaviside)的话:

“我难道要因为不完全了解消化过程而拒绝进餐吗?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为这篇长文增添了最后一道亮色。

这实际上也代表了钱学森先生对发展应用数学方法的态度。

 

以上就个人体会,从科技论文写作的角度对钱学森先生这篇长文做了初步分析。

数学基础较好的博友能全部看懂,建议各位能浏览一下原文,我们一起做一些进一步探讨;数学基础稍差的博友也能了解一些梗概,希望对他们也有助益。

平心而论,在钱学森先生的所有科学论文中,本文所剖析的“Poincaré-Lighthill-Kuomethod”不能说是创造性最强的,但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位大师非同凡响的智慧。

我认为,在科技领域,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勇士。

我们应该用心地向他学习。

 

写于2010年12月1日

钱学森:

PLK方法-译文.pdf

学习漫谈(72):

如何写综述文章

精选

已有3852次阅读2012-7-507:

16|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关键词:

学习综述文章写法

最近有研究生朋友问我:

如何写综述文章?

这个问题提得好,因为学会综述是青年学子在学习阶段应该学到的一种真本事。

我以前在博文中曾谈及相关问题(例如,见链接),但尚未详细叙述有关技巧和注意事项,在此稍加论述,以期与青年朋友切磋。

说撰写综述是一种真本事,因为不管哪个行业的人都得跟综述打交道:

研究生写开题报告时首先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填写项目申请书,首先要做的是综述课题的研究态势;踏上工作岗位后,更是时不时地要做分析综述,研究型的公务人员甚或白领均如此。

我认为,综述大致可分成两类:

初级综述,一般要求纵览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情势,提出基本观点,阐明研究这个问题的必要性与症结所在,其中要求作者做过初步研究和思考,但不要求对述及的问题做过非常深入的探索,研究生开题报告、项目立项依据等即属于此类;高级综述,在深入研究某类问题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综述相关研究结果和发展动向,通常由较为资深的人士撰写,对有关领域中的后来者有引领作用,例如,报章杂志中推出的评论型综述。

笔者的研究领域中《应用力学评论》(AMR)、《流体力学年鉴》(ARFM)、《力学进展》等刊物上常有此类文章。

青年学子不要急急忙忙地去撰写高级综述,先学着写好初级综述,它们一般不以单独发表为目的,至多写进自己的学位论文或作为学术论文的铺垫。

 

下面,简要地谈谈写综述文章的要领。

谈论的基础是:

综述文章的作者已掌握了足够的相关基础知识,已对所涉及的问题做过一些调研或已开始进行一些探索。

•广闻博览充分调研•这是做好综述的关键之一,在链接中的博文里对此已做过概述。

应该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和初步探索,对所论及的问题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调研可以在网上进行,特别要学会利用SCI、EI之类的检索工具。

有关调研技巧,请参看链接。

•高瞻远瞩细致提炼•在调研中获得的资料必须深刻分析,细致提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科学归纳。

切忌浅尝辄止,不加分析地罗列已知成果,或对于一些争论不置可否。

必须肯定以往成果中的精华部分,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寻找可以切入的突破口。

对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于已采用的方法,可以比较其优劣,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写综述的过程中,这是最困难之处,也是显示学术功力之处。

•条分缕析层层提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应缩小范围,下进一步抽丝剥茧的功夫,就若干关键问题,集众家之长,通过条分缕析,使自己的认识得到螺旋式的上升。

对于理论性问题,可以提出猜测或设想;对于实验工作可以预测可能的结果;对于探索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麻烦可以做出初步估计。

•构思缜密叙述清晰•做了上述准备之后,可以动笔铺陈了,行文之前,必须做缜密的构思,最好有一个周密的写作大纲,努力做到抓大放小,去除细枝末节,只说最重要的话。

叙述方面力求清晰,绝不含糊其辞。

你不能保证所有观点都正确、所有预测都到位,要错,也错得明明白白。

•客观真实留有余地•做综述要力求客观全面。

凡是提及已知成果,国外国内的都要说到。

有的综述者限于外语水平,仅总结国内的工作,甚至仅提本单位的成果;有的则只浏览外语文献,但国内的研究情况则不甚了了,这两种倾向都应该避免。

有的综述者夜郎自大,似乎样样工作的开创者都在国内;有的则妄自菲薄,盲目“崇洋”,这两种态度都是要不得的。

应该承认,我们在许多方面技不如人,但也应看到近年来正在急起直追的现状。

另外,对于自己尚不能非常肯定之处,遣词用句应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太死。

本文仅概括地提到了写综述文章的几个应注意之处,没有进行范例分析,实际上,在链接中的博文3里,对钱学森先生所写的综述《Poincare-Lighthill-Kuo方法》做了剖析,此文可视作综述文章的一个范例。

以上所述,仅供青年朋友们参考。

 

写于2012年7月5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1、怎样写开题报告——与研究生谈科研(6)

2、怎样进行文献调研——与研究生谈科研(7)

3、大师手笔非同凡响——四谈科技论文写作

 科普系列专博:

向诺贝尔奖得主学习什么?

(4)向丁肇中教授学习

 

这个系列科普我们已经发了3篇博文:

(1)               向普利高津教授学习

(2)               向李政道教授学习=266190&do=blog&quickforward=1&id=589054

(3)               向朱棣文教授学习

 

现在来简介:

(4)向丁肇中教授学习。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华裔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所谓“J粒子”(以物理文献中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命名的新粒子),因为这个发现,于1976年丁肇中是继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人科学家,他是世界上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

“吉普赛式童年”

有人将丁肇中的童年称为“吉普赛式童年”,因为那时他始终在搬家。

他1936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但是在我国接受中小学教育,先后在重庆、南京和青岛上小学。

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又在台中读了一年小学。

1949年丁肇中先考入台北成功中学,次年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48年又去了台湾。

1955年建国中学高中部毕业,考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转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经历了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的深造后,他“因为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大学里,丁肇中发现自己对于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纸完全没有天赋,他的长处在于理论物理学和数学。

1962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去了瑞士的日内瓦,为欧洲核研究组织(以下简称CERN)工作,AMS就是在那里被安装到一起的。

工作之初,丁肇中的好奇心总是遭到同行的打击。

有物理学家质问他:

“三种夸克已经能够解释宇宙中的所有现象,你干嘛还要去找第四种呢,完全没必要嘛!

”丁肇中的假设实验也被当时世界上的多家知名研究所给否定了。

1974年,他与伯顿·里奇同时发现了J粒子,2年后他们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授奖仪式上,丁肇中坚持用汉语发言,这是诺贝尔奖颁奖礼上第一次响起汉语的声音。

丁肇中在回忆发现J粒子过程时说:

“去找寻一种在自然界中存在但尚未被发现的东西,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

”或许是这种乐趣,使得他继续去找寻可能在宇宙中存在的暗物质。

1963年,他获得福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