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338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我校飞盘社同学研究飞盘在空中运动时的旋转情况

D.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辽宁号”航母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答案】D

【解析】研究火车过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研究旋转的乒乓球,乒乓球的形状不能忽略,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飞盘在空中运动时的旋转情况时,飞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研究航母在大海中的位置,航母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航母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此实验中利用平均速度等效替代瞬时速度;故只能尽量减小计算平均速度的位移,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考点:

瞬时速度

【名师点睛】此题实质是考查对瞬时速度及实验原理的理解;解答本题应掌握关键问题,要使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更接近一个瞬间只能减小宽度;其他实验方法均无能为力.

视频

3.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A

4.对以a=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m/s

B.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

C.2s末的速度是4m/s

D.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答案】D

【解析】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n-1),故A错误.任意1s内物体的初速度比末速度小2m/s,但是末速度不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故B错误.因初速度未知,则不能求解2s末的速度,选项C错误;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说明物体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故D正确.故选D.

5.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

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

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答案】C

【解析】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

合力F的取值范围,最大值为

,求最小值时,首先找到其中的最大力F3,再求另外两个力F1、F2的合力的变化范围:

,若F3在此取值范围内,则

的最小合力Fmin=0,故

若F3不在此取值范围内,则F1、F2、F3的最小合力

,故

,故A错误;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B错误;若

,设

,则有:

的合力范围为

,8F在合力范围之内,三个力的合力能为零,故C正确;若

,设F1=3F,则

F1、F2的合力范围为

,2F不在合力范围之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所以C正确,ABD错误。

6.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A.μ1(m1+m2)g

B.μ2m1g

C.μ1m1g

D.μ1m1g+μ2m2g

【答案】B

【解析】木块相对木板向右滑动,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1=μ2N=μ2m1g;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木块对长木板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长木板有向右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对其向左的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2=f1,因而有:

f2=μ2m1g;故只有B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关键要分清楚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μ(mg+Fsinθ)

B.μmg

C.μ(Fcosθ+mg)

D.Fsinθ

【答案】A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于匀速运动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有摩擦力f=Fcosθ,所以D错误;再由f=μFN,FN=mg+Fsinθ可知,摩擦力f=μ(mg+Fsinθ),所以A正确,BC错误.故选A.

8.如图所示,把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图中FN为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

B.物体受到mg、FN、F1、F2共四个力的作用

C.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力FN、F1、F2这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与mg、FN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答案】D

【解析】F1不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这两个力只是重力沿着两方向的分力,分力与合力是等效替代的,实际不存在.故AC错误.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故B错误;力FN、F1和F2的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FN两个力的效果相同.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F1、F2是重力的两个分力,要能正确分析重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一个使物体下滑,一个压斜面,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

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答案】D

.....................

考点:

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

【名师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

视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一个小球竖直上拋,拋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答案】D

【解析】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空间位置无关,AB错误D正确;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C错误;

1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物体的()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

C.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D.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答案】C

【解析】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说明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逐渐减小而方向保持不变.加速度仍然保持与速度同向,所以速度仍然增加.故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选C.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该小组在实验中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小车,而且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也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则对该实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砂桶和砂的拉动下带动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

B.实验中必须使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细线对小车的真实拉力一定略小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

D.该实验是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选项A错误;实验中必须使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样可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选项B正确;根据牛顿定律,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为:

,即细线对小车的实际拉力一定略小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选项C正确;该实验是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选项D正确;故选A.

考点: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AO绳的拉力为FA,BO绳的拉力为FB,则(  )

A.FA=10

NB.FA=10N

C.FB=10

ND.FB=10N

【答案】AD

【解析】将电灯所受的重力G沿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

;FB=G=10N    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

14.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s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AD

【解析】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

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面积在时间轴上方代表位移沿正方向,面积在时间轴下方代表位移沿负方向.

解答:

解:

A、质点A在0~2s内的位移x1=(-1/2)×1+(1/2)×2=0,即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故A正确.

B、质点B在0~2s内的位移x2=(2×1)/2=1m,即物体在2s末不能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

C、质点C在0~2s内的位移x3=(1×1)/2×2=1m,即物体在2s末不能回到出发点.故C错误.

D、质点D在0~2s内的位移x4=(1×1)/2+(-1×1)/2=0,即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速度图象的特点①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②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这是我们顺利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15.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够长的弹簧,则当木块接触弹簧后(  )

A.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

B.木块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仍可增大

C.当F等于弹簧弹力时,木块速度最大

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为0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

物体与弹簧接触后,物体受到弹力,但开始时弹力小于推力,物体继续加速,直到弹力等于推力时,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BC正确;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速度为零,弹力大于推力,故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也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BC.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6.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

【答案】ABC

【解析】试题分析:

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速度增加的过程是下落的过程,速度减小的过程是反弹的过程.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

A、由图可知物体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其最大的速度为5m/s;正确

B、当小球的速度为负数时表示物体反弹,故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此后速度减小,所以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错误

CD、由图可知,小球在0.5s~0.7s反弹,最大高度

;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考点: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

点评:

无论物体的下落过程还是从地面反弹的过程,物体的加速度都是g,下落末速度最大,反弹初速度最大。

三实验题

17.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s.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

【答案】

(1).

(1)DCBA

(2).

(2)0.1(3).(3)

(4).(4)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组装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顺序,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DCBA.

(2)因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知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3)计数点6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5、7间的平均速度,则

(4)根据△x=aT2得,

,则

18.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平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一短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上两个细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的同一结点,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套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C

(2).E(3).

(2)在C中未记下两细绳套的方向(4).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

【解析】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C、E;在C中未记下两条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点.

四解答题

19.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产生明显的滑动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某汽车刹车后至停止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刹车线长为14m,求:

(1)该汽车刹车前的初始速度v0的大小;

(2)该汽车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的时间t0;

(3)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

(1)14m/s 

(2)2s (3)7m/s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前的初速度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到停下来的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解得:

=

m/s=14m/s.

(2)汽车从刹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t=

(3)此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答:

(1)该汽车刹车前的初速度v0的大小为14m/s;

(2)该汽车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时间t为2s;

(3)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m/s.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20.小芳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乡村女孩,她在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后,对自家房上下落的雨滴产生了兴趣,她坐在窗前发现从屋檐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m的窗子的上、下沿,小芳同学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雨滴下落同自家房子尺寸的关系图,其中2点和3点之间的小矩形表示小芳正对的窗子,请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答案】

(1)3.2m 

(2)0.2s

【解析】试题分析:

法一:

设屋檐离地面高为h,滴水间隔为T.

由位移公式h=gt2/2得,

第2滴水下落的位移h2=g(3T)2/2①

第3滴水下落的位移h3=g(2T)2/2②

且h2-h3=1m③

由①②③得T=0.2s

则屋檐高h=g(4T)2/2=3.2m.

法二:

比例法

由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所以相邻两水滴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依次是1s、3s、5s、7s.

由题意知,窗高为5s,则5s=1m,s=0.2m,

屋檐高h=1s+3s+5s+7s=16s=3.2m.

由h=gt2/2得滴水的时间间隔T为:

.

法三:

平均速度法

设滴水间隔为T,则雨滴经过窗户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其中h=1m

由于雨滴在2.5T时的速度v2.5=2.5gT,

由于v2.5=,所以1/T=2.5gT,

解得T=0.2s,

屋檐高h=g(4T)2/2=3.2m.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应用问题;关键是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可解答;此题解题的方法很多,平时解题时要注意一题多解.

21.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用一个F=20N、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恒力斜向上拉着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2)10s末的速度和10s内的位移.(g取10m/s2,sin37°=0.6,cos37°=0.8)

【答案】

(1)0.5m/s2

(2)25m

【解析】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在水平方向:

Fcos37°-f=ma①

在竖直方向:

N+Fsin37°=mg②

又因为:

f=

N③

解①②③可得:

a=0.5m/s2.

(2)v=at=0.5×10m/s=5m/s

x=at2=×0.5×102m=25m.

22.物体的质量为2kg,两根轻细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的拉力F,相关几何关系如图15所示,θ=60°,若要使绳都能伸直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AB绳上的拉力刚好为零,一种情况是AC绳上的拉力刚好为零,请你分别求出这两种情况下的拉力F的大小,并总结出拉力F的大小范围.(g取10m/s2)

【答案】

【解析】作出物体A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

Fy=Fsinθ+F1sinθ-mg=0①

Fx=Fcosθ-F2-F1cosθ=0②

由①②式分别得:

F=

-F1③

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则有:

F1≥0⑤

F2≥0⑥

由③⑤式得F有最大值:

由④⑥式得F有最小值:

综合得F的取值范围:

点睛:

本题关键是对小球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然后找出最大和最小两种临界情况讨论即可.可用合成法,也可采用正交分解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