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4973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力达KTS-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ppt

科力达KTS-442系列全站仪使用说明书,提手,竖盘,蓄电池及锁紧杆,横轴,光学对中器,显示屏,操作键盘,水平制动、微动,基座锁紧钮,圆水准器,长水准管,望远镜制动、微动,数据通讯接口,粗瞄器,盘左,盘右,F1-F4软键,照明开关键,电源开关键,翻页键,模式转换键,BC功能键,空格键,回车键,上下左右查阅键,退出键,各操作键名,PPM大气改在数,PC棱镜常数,ZA天顶距,HAR水平角右角增值,倾斜补偿有效,电池蓄量,操作键,ESC,取消前一项操作。

退回到前一个显示屏或前一个模式,FNC,1、软件功能菜单,翻页2、在放样、对边等功能中可输入目标高功能,SFT,打开或关闭转换(SHIFT)模式(在输入法中切换字母和数字功能),BS,删除左边一空格,SP,1、在输入法中输入空格2、在非输入法中为修改测距参数功能,ENT,确认输入或存入该行数据并换行,1、光标上移或上移选取选择项2、在数据列表和查找中查阅上一个数据,1、光标下移或下移选取选择项2、在数据列表和查找中查阅上一个数据,1、光标左移或左移选取选择项2、在数据列表和查找中查阅上一页数据,1、光标右移或右移选取选择项2、在数据列表和查找中查阅下一页数据,STUGHI19,字母输入(输入按键上方字母),1、在数字输入功能中小数点输入2、在字符输入法可输入:

3、在非输入法中打开(SHIFT)模式后进入自动补偿界面,1、在数字输入功能中输入负号2、在字符输入法可输入/+3、在非输入法中打开(SHIFT)模式后可进入激光指向和激光对中界面,19,数字或选取菜单项,+/-,页面介绍,后交,对边,菜单,高度,P3,记录,放样,坐标,置零,P2,P1,参数,置角,切换,斜距,0,-30,测量,PC,PPM,S,11.3742m,ZA,923625,HAR,1203010,-30,0,5,5,5,0,-30,斜距,切换,置角,参数,P1,P2,P3,置零,坐标,放样,记录,对边,后交,菜单,高度,开始距离测量(平距或高差),选择测距类型(在平距斜距高差之间切换),预置水平角,距离测量参数设置,水平角置零,开始坐标测量,开始放样测量,记录观测数据,开始对边测量,开始后方交会测量,显示菜单模式,设置仪器高和目标高,菜单

(1),1、坐标测量,2、放样,3、偏心测量,4、对边测量,5、悬高测量,菜单

(2),6、后交测量,7、角度复测,8、面积测量,9、道路设计与放样,测量模式菜单模式,测量模式菜单表,坐标测量,坐标放样,后方交会,对边测量,悬高测量,面积测量,距离放样,一、坐标测量通过输入同一坐标系统的测站点和定向点的坐标,可以测量未知点(棱镜)在该系统中的坐标。

坐标测量操作流程,1.1设置测站点,1.1.1直接输入坐标,1.1.2调用内存中的坐标文件设置测站,1.2设置后视点,1.2.坐标定后视,1.2.1方位角定后视,1.3坐标测量,1.4测量记录,(若内存有后视点坐标采用取值输入),1.1设置测站点1.1.1直接输入坐标,坐标,按键,操作过程,FNC,在测量模式下按翻页键进入第2页显示坐标测量菜单。

按键,显示坐标测量菜单。

2,按选取“2.设置测站”(或直接按数字键2)。

ENT,按回车键进入输入测站数据模式。

ENT,按键,结束测站数据输入操作,显示返回坐标测量菜单屏幕。

确定,输入N0,E0,Z0(测站点坐标,高程)、仪器高、目标高。

每输入一数据后按键。

(若按记录键,则记录测站数据再按存储键将测站数据存入工作文件),FNC,坐标,2,ENT,ENT,确定,1.1.2调用内存中坐标文件设置测站,按键,操作过程,2,在坐标测量模式菜单下按键,选取“2.设置测站”。

取值,在测站数据输入显示下按键,出现坐标点号显示。

测站点或坐标点表示存储于指定工作文件中的坐标数据对应的点号。

按或按使光标在位于待读取点号上,也可在按键后直接输入待读取的点号。

及查阅上一个数据,查阅下一个数据。

查阅上一页数据,查阅上一页数据。

查阅,按键读取所选点,(还可按/键查看作业中的其他数据按键可返回取值列表),ENT,按键可返回测站设置屏幕。

确定,按键,显示返回坐标测量菜单屏幕。

2,取值,查阅,ENT,最前,最后,ESC,确定,查找,1.2设置后视点,1.2.1方位角定后视,3,按键,操作过程,在坐标测量菜单屏幕下用按键选取“3.设置后视”。

1,按键选择“1.角度定后视”,进入设置方位角模式。

确定,瞄准后视点后输入方位角后按键。

是,检查瞄准后视点方向正确后,按键。

结束方位角设置返回坐标测量菜单屏幕。

3,确定,是,1.2.2坐标定后视,按键,操作过程,2,3,按键选取“3.设置后视”。

按键选择“2.坐标定后视”,进入设置后视坐标模式。

ENT,输入后视点坐标NBS,EBS和ZBS的值。

每输完一个数据后按回车键。

(若要调用作业中的数据按键),确定,按键后。

系统根据设置的测站和后视坐标计算出后视方位角,屏幕显示HAR值为后视方位角。

是,瞄准后视点,按键结束方位角设置返回坐标测量菜单屏幕。

3,2,ENT,取值,确定,是,1.3坐标测量,按返回坐标测量菜单。

ESC,1,按键选择“1、测量”进入测量系统。

按键,操作过程,ENT,按键执行测量工作,停止,ESC,1,ENT,停止,(若仪器设置为重复测量模式按键测量结束),测量结束显示目标点的:

坐标值:

N、E、Z到目标点的:

距离:

S水平角:

HAR,N:

1534.688mE:

1048.234mZ:

1121.123mS:

885.223mHAR:

521232记录测站观测,按键,操作过程,记录,若需将坐标数据记录于工作文件按键,并输入下列各数据1、点名:

目标点点号。

2、编码:

编码或备注信息等,每输入完一数据后按。

观测,若继续观测下一目标点按键,开始下一点的坐标测量。

测站,按键可进入测站数据输入屏幕,重新输入测站数据。

ESC,按键结束坐标测量并返回坐标测量屏幕。

记录,观测,测站,ESC,编码,注:

当光标位于编码行时显示功能键,按此功能,显示编码列表,按或者使光标位于选取的编码上,选择预先输入内存的一个编码,按返回。

或输入编码对应的序列号直接调用,比如输入数字1,就调用编码文件中相对应的编码。

按记录数据。

ENT,存储,二、距离放样,根据测站点与后视点方向旋转的已知水平角值和至测站点的距离值测设放样点位。

按键,操作过程,FNC,瞄准后视点方向。

按翻页键,进入测量模式第2页。

按两次键,将后视点方向设置为零。

置零,放样,在测量模式第2页菜单下按键,显示放样模式。

2,ENT,按选择“2、放样”。

再按回车键。

根据显示输入下列数据:

1、放样距离2、放样的角度。

每输入完一数据项后按回车键。

ENT,确定,按键显示屏中S0.S(至待放样点的距离值)dHA(至待放样点的水平角差值)。

ESC,中断输入按键。

置零,FNC,置零,放样,2,ENT,ENT,确定,ESC,S0.SSZA894523HAR1501654dHA-00015记录切换

(一)斜距,按键,操作过程,一,按键显示屏幕第1行中显示的角度值为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值。

而显示单箭头方向为仪器照准部应转动的方向。

显示是角度值为0,斜距,在望远镜正确瞄准棱镜后,按键开始距离测量。

(再按键选择放样测量模式)距离测量进行后,显示屏在第2行中显示距离值为放样与实测值的差值。

切换,切换,可以按显示或的箭头移动棱镜,使差值为0m。

再按键选择平距键、高差键进行测量。

当显示距离值为放样值与实测值的差值为0m,定出放样点位。

ESC,按键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放样测量模式每按一次切换键可选择:

斜距,平距,高差,坐标,悬高,一,斜距,切换,切换,ESC,三、坐标放样放样程序可以工作者在工作现场根据点号和坐标值将该点定位到实地。

如果放样点坐标数据未被存入仪器内存,则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到内存,坐标数据也可以在内业时通过通讯电缆从计算机上传到仪器内存,以便到工作现场能快速调用。

按键,操作过程,FNC,瞄准后视点方向。

按翻页键,进入测量模式第2页。

按键,进入放样测量菜单。

按选择“3、设置测站”再按回车键,进入设置测站模式。

放样,3,ENT,ENT,进入测站模式后按显示屏的项目输入测站N0、E0、Z0数据,及棱镜高(量取棱镜中心至测杆底部的距离)每输完一数据按回车键。

确定,输完测站数据完毕后按键,进入放样测量菜单。

(一)设置测站,(若内存中有本站数据可以按键选择),3,放样,FNC,ENT,ENT,取值,确定,

(二)设置后视,按键,操作过程,进入放样测量菜单。

按选择“4、设置后视”再按回车键,进入设置后视模式,1、角度定后视2、坐标定后视,4,ENT,确定,输入方位角按键。

检查瞄准后视点方向按键。

是,若内存中有本站数据可以按键调用已知值,按键,检查瞄准后视点方向按键。

确定,是,1,按键进入角度定后视。

瞄准后视点。

2,按键进入坐标定后视。

瞄准后视点。

输入后视点坐标NBS,EBS和ZBS的值。

每输完一个数据后按键。

检查瞄准后视点方向按键。

4,ENT,1,确定,是,2,确定,是,确定,取值,是,(三)设置放样,按键,操作过程,进入放样测量菜单。

按选择“2、放样”进入放样模式。

再按ENT回车键,进入设置放样值

(1)屏幕。

2,ENT,ENT,在放样值

(1)屏幕中按Np,Ep,Zp中分别输入待放样点的三个坐标值,每输入完一个数据按回车键。

ESC,取值,记录,中断按键。

读取按键。

记录按键。

放样值

(1)NP:

1234.567EP:

2345.123ZP:

1112.333目标高:

1.335m记录取值确定,2,ENT,ESC,取值,记录,S0.H-2.193mH0.043mZA894523HAR1501654dHA-00006记录切换平距,确定,在上述数据输入完毕后,仪器自动计算出放样所需要的距离和水平角,并显示在屏幕上。

按键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确定,一,按键显示屏幕第1行中显示的角度值为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值。

而显示单箭头方向为仪器照准部应转动的方向。

显示屏是角度值为0从测站上看去,向左移动棱镜。

从测站上看去,向右移动棱镜。

斜距,在望远镜正确瞄准棱镜后,按键开始距离测量。

(再按键选择放样测量模式)距离测量进行后,显示屏在第2行中显示距离值为放样值与实测值的差值。

切换,切换,可以按显示或的箭头前、后移动棱镜,定出待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坐标,按键,操作过程,(四)放样测设,为了确定出待放样点的高程位置,再按键使之显示坐标显示屏。

按键开始高程放样测量,一,斜距,切换,切换,坐标,按键,操作过程,ESC,按键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一,坐标,测量停止后显示放样观测屏幕。

按键后按键显示引导屏幕。

其中第4行位置显示值为待放样点的高差,按箭头指示棱镜移动方向。

(若使至放样差值以坐标显示,在测量停止后再按一次一),坐标,按键,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棱镜至使所显示的高差值为0m。

当第1、2、3行显示值为0时,测杆底部所对应的位置即为放样点位。

(注:

按翻页键可改目标高),000000.000m0.000mZA894523HAR1501654记录切换坐标,FUN,一,坐标,坐标,ESC,四、后方交会测量,通过对多个已知点的测量定出测站点坐标。

已知点P1,已知点P2,已知点P3,已知点P4,测站点P0,注意:

当测站点与已知点位于同一圆周上时,测站点的坐标在某些情况下是无法确定的。

按键,操作过程,FNC,测量模式的按翻页键至第3页,按键进入后方交会测量模式。

后交,输入第1已知点的坐标数据后按回车键。

注意以下三项:

ENT,ESC,取值,记录,1、中断输入按键。

2、读取坐标数据按键。

3、记录坐标数据按键。

确定,完成第1已知点坐标的输入后按键。

重复以上步骤输入全部已知点各点的坐标。

测量,全部已知点坐标输入完毕后按键屏幕显示,请照准第1点。

FNC,ENT,ESC,取值,记录,确定,测量,后交,测距,照准第1已知点,按键只进行角度测量,或者按键进行角度距离测量。

测距,测角,按键,操作过程,是,若是按测角键只进行角度测量则将不显示距离值。

若采用该测量结果,输入第1已知点的目标高后按键。

随之屏幕提示进入下一个已知点的观测。

(放弃该结果按键),否,重复第1已知点的观测过程,进行对第2、3个其它已知点的测量。

当计算测站点的坐标所需的最小观测值数量得到满足后,屏幕上显示出计算文字,完成对全部已知点的测量后,按键,再按键,仪器自动开始坐标计算。

是,计算,重新观测同一点:

按键。

观测下一点:

按键。

计算测站点坐标:

按键。

是,否,计算,是,否,是,计算,坐标计算完成后显示计算结果。

屏幕上当测距交会时dHD(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平距差)=测量值-计算值dZ=(由已知点A算出的新点Z坐标)-(由已知点B算出的新点Z坐标)当测角交会时,是1、2、3点交会时所得到的坐标与1、2、4点所得的坐标之差,Z0坐标为零。

确定,按键采用所计算结果,该结果被作为测站坐标进行记录。

是,按键设置方位角定向,返回测量屏幕。

注意1、放弃计算结果停止观测:

按退出键2、放弃计算结果重新观测:

按键(按键后按“1、从第1点开始重测”或“2、对最后点重测,按键,陆续观测操作)3、放弃计算结果增加已知点:

按键采用计算结果并记入工作文件:

按键(需要定向设置方位角按键,否则按退出键),确定,是,ESC,重测,ENT,加点,记录,ESC,确定,五、对边测量,测站点,起始点(P1),目标点(P2),目标点(P3),S1,S2,H1,H2,V1,V2,1,2,对边测量用于在不动仪器的情况下,直接测量某起始点(P1)与任何一个其它点间的斜距、平距和高差。

在测定两点高差时,将棱镜安置在测杆上,并使所有各点目标高相同。

按键,操作过程,斜距,在测量模式下,照准起始点P1,按键开始测量。

对边,照准目标P2点,在测量模式下按翻页键,进入第3页。

按键开始对边测量。

FNC,测量停止显示屏显示,对边S20.756H27.345V1.020S15.483HAR1353128对边新站斜距观测,S:

起始点P1与目标点P2的斜距H:

起始点P1与目标点P2的平距V:

起始点P1与目标点P2的高差S:

测站点P1与目标点P2的斜距HAR:

起始点P1与目标点P2的水平角,对边,照准目标P3点,按键开始对边测量。

测量停止显示屏显示起始点P1与目标点P3间的斜距、平距、高差。

用同样方法,可测定起始点与其它任意点得斜距、平距、高差。

重新观测起始点:

按键。

斜距,FNC,对边,对边,观测,对边测量改变起始点,ESC,对边测量结束按结束键。

斜距,按键,屏幕斜距变成斜率成为相邻两点间的坡度百分度表示再按一次键,恢复原屏幕。

对边S46.755H37.345V1.060S15.483HAR1353128对边新站斜率观测,在对边测量的结果的屏幕下按键显示改变起始点屏幕。

提问设最后测点为起始点?

屏幕下方有是、否按键确认最后观测点的目标点为新的起始点,按上述方法进行下一点的测量。

新站,是,按键,操作过程,斜距,斜距,ESC,新站,是,六、悬高测量,悬高测量用于对不能设置棱镜的目标(如输电线、桥梁等)高度的测量。

高度,将棱镜设于被测目标的上方或下方,用卷尺量取棱镜高(测点至棱镜中心距离),在测量模式菜单第3页按键进入仪器高、目标高设置屏幕。

输入仪器高、棱镜高后按键,瞄准棱镜。

FNC,确定,斜距,在测量模式菜单下按键开始距离测量。

(距离类型可以是斜距、平距和高差),悬高,瞄准目标,在测量模式第3页按键,按键开始悬高测量。

0.7秒钟后,显示屏在”Ht.“一栏中显示出目标至测点的高度,此后,每隔0.5秒钟显示一次测量值。

悬高测量Ht.0.052S13.123ZA892354HAR1171217停止,停止,ESC,按键悬高测量结束。

按返回测量模式屏幕。

高度,确定,斜距,菜单,悬高,停止,ESC,七、面积测量,面积计算通过输入或仪器内存中三个或多个点的坐标数据,计算出这些点的连线而形成的图形的面积,所用的坐标数据可以测量所得,也可以手工输入。

N,E,0,P1,P2,P3,P4,P5,注意:

1、计算面积时若使用的点少于3个点将会出错。

2、在给出换成图形的点号时必须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排列,否则计算结果将不正确。

按键,操作过程,菜单,8,在测量模式第3页按键,翻页进入菜单

(2),按“8.面积计算”进入面积计算模式。

测量,(对于每个参与面积计算的点可以通过测量得到,也可以调用内存的坐标数据。

),以测量为例。

照准所计算面积的封闭区域第P1边界点按键。

确定,再按键进入测量状态。

并显示“Pt01,表示此点为测量所得,01为点号。

按上述,瞄准按测量键再按键。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完成全边界点。

第2点可以调用内存坐标数据。

按、键及回车键进行面积测量。

计算,当获得的点数大于3个按键显示屏显示计算结果。

结束,按键结束面积计算返回菜单屏幕。

参与计算点的个数:

311.359平米0.0011公顷0.0028公亩122.26平尺继续结束,继续,若按键则又进入面积计算程序。

8,菜单,测量,确定,确定,ENT,取值,查阅,计算,结束,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