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736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docx

强烈推荐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可行研究报告40代项目研究建议书41

 

5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

 

可行研究报告

(代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原则1

1.3项目背景1

1.4项目研究范围1

1.5研究结果2

1.6评价结论4

第二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5

2.1产品与市场需求5

2.2建厂规模5

第三章工厂组成6

3.1厂内分生产区和办公区6

3.2单元划分6

第四章主要装置8

4.1原料及产品8

4.2装置规模8

4.3装置组成8

4.4装置位置及占地8

4.5节能措施8

4.6主要设备9

4.7设计定员9

4.8装置的主要生产工艺及特点9

4.9原料及主要产品性质10

4.10物料平衡14

4.11工艺流程说明15

4.12主要设备选择22

4.13设备防腐措施28

4.14自动控制28

第五章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31

5.1建厂条件31

5.2厂区选择31

第六章总图运输、储运、土建32

6.1总图运输32

6.2工艺管线架空铺设.32

6.3工厂运输32

6.4油品储存32

第七章公用工程34

7.1供水34

7.2供电34

7.3供汽34

7.4供风34

7.5采暖通风34

第八章辅助生产设施35

8.1工厂服务系统35

8.2检修设施和人员35

8.3中心化验室和环保检测站35

8.4仓库和堆场35

第九章企业组织及定员36

9.1工厂管理机构36

9.2工厂定员36

第十章环境保护37

10.1编制依据37

10.2项目概况37

10.3建设地区的环境状况37

10.4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37

10.5环保检测39

10.6环保投资估算原则39

第十一章职业安全卫生40

11.1工程概况40

11.2编制依据40

11.3编制所依据的规范、规程和标准40

11.4厂区平面功能分区40

11.5工厂各生产部门的卫生特征41

11.6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41

11.7职业安全卫生42

第十二章消防45

12.1编制依据45

12.2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标准45

12.3设计原则45

12.4火灾危险分类46

12.5工厂火灾特点46

第十三章项目施施规划47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8

14.1投资估算48

14.2资金筹措49

第十五章生产成本估算50

15.1成本估算的依据50

15.2要说明的问题50

第十六章财务评价52

16.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主要参数52

16.2销售收入53

16.3财务现金流量计算54

可研报告附件55

第一章总论

1.1编制依据

1.1.1依据国家能源政策,市场需求.

1.1.2依据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及行业标准.

1.1.3根据****规划设计文件及业主提供的现状资料、气象条件等外部条件。

1.1.4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地方工业配置。

1.2编制原则

1.2.1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特性,生产市场需要的石油产品。

1.2.2在满足装置工艺、安全卫生及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选用成熟、可靠、先进、优良工艺技术及设备,提高装置的技术水平。

1.2.3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采用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方案,有效地处理“三废”,达到有关法规的排放要求。

1.2.4坚持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规定.

1.2.5采用国内外成熟、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及设备,保证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提高重油的加工深度。

1.3项目背景

本项目是一项异地改造工程。

搬迁工程包括有:

润滑油装置、6万吨年异构化装置(2套)、相应的储运工程和配套的共用工程。

新建工程为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储运工程、和配套的共用工程,形成固定资产2300万元。

编制的新建公用工程已考虑了搬迁工程的需用量。

1.4项目研究范围

本项目是以焦化装置为中心的新建工程,实现具有供水、供电、供汽、供风等完善的公用工程,实现具有现代化的环境工程--污水处理装置。

编制包括了原料和产品的储运工程等。

1.5研究结果

1.5.1项目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大发展,燃料市场的紧张局势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之我国长期未能解决农用燃料的标准和生产问题,江河海洋及农业机械动力专用燃料油长期得不到解决,用高标准的车用燃料代用,不仅价格高,同时又加大了燃料供应的紧张局势。

所以生产和调和小型船舶和农用专用燃料是非常必要的。

1.5.2建厂条件

(1)投资者是一家石油加工大型企业,有多年的重质油加工经验。

设计资料齐全,施工经验丰富。

(2)****所提供的建厂条件:

新征200亩土地。

该宗土地位于****黄海盐场以北,204国道以南(四角坐标待测绘后确定)。

以(无偿)出让方式提供200亩土地(使用权)给广源发,使用期50年。

考虑到将来的发展需要在该土地的外围预留300亩土地做发展用地。

****按期完成“三通一平”。

负责完成配套的水、电等公用工程建设以达征地红线(至街区内一米)。

(4)设备制造在国内可以全部解决。

1.5.3生产条件

(1)原料来自青岛,以公路运输为主。

(2)公用工程供电、供水由****提供。

厂内用风、用蒸汽由工厂自行解决,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水,由工厂设计配套的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场,经再次处理合格后再排放(或由工厂处理合格直排)。

1.5.4综合结果

本项目是利用炼油厂生产的减压渣油(原料来源广,供应可靠),经延迟焦化,生产有实用价值的石油焦和燃料油。

本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也会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尤其是发电事业。

从原料供应和产品的质量及市场都是可行的,工艺流程的选择、设备选型、“三废”的排放和处理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项目可行性好。

1.5.5主要经济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额(人民币)

备注

1

基础数据

1.1

总投资

万元

16711

1.2

流动资金

万元

5417

1.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702

2

销售收入

万元

136585

3

总成本

万元

101480

4

销售成本

万元

99484

其中:

折旧

万元

1671

5

销售利润

万元

4728

6

利润总额

万元

3432

7

销售税金

万元

27616

产品税和消费税

8

其他税总合

万元

2761

城建教育等

9

企业所得税

万元

1296

10

投资利润率

%

20.54

11

投资利税率

%

210.1

12

投资回收期

4.875

包括1年建设期

1.6评价结论

(1)本项目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2)本项目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只要在设计中注意有关环境保护规范的使用,生产过程的排放都能达到环保的要求,正常生产不会造成污染。

(3)希望能抓紧项目的前期工作,认真执行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

第二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2.1产品与市场需求

2.1.1产品本项目的主要产品是石油焦和燃料油。

2.1.2市场

(1)石油焦的使用及市场

石油焦主要用作燃料,用于冶炼铁矿和煅烧成高炉用的衬块炭砖,在近代铸铁、铸钢、铸铝和铸铜均使用石油焦配制、煅烧过的致密焦,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硫含量高的石油焦主要用作锅炉燃料和水泥窑的燃料。

利用劣质的石油焦为原料,组成造气—联合循环过程,联产电力、氢气、蒸汽和合成气,是炼油厂产品结构的新方案。

根据调查胶南及地方电厂的改扩建,将需要大量的燃料。

石油焦可以专烧或掺烧都是可行的,也非常经济(与煤炭相比价格低发热值高),可以解决南方燃料短缺及调运困难等问题。

(2)燃料使用及市场

本项目可生产国内现行的各种牌号的燃料油,可以满足地区水上交通运输燃料和农用机械用各种牌号燃料油。

2.2建厂规模

年加工减压渣油50万吨,产石油焦11万吨。

年开工8000小时。

第三章工厂组成

3.1厂内分生产区和办公区

可根据有关规范和规定,按功能分工分区布置。

3.2单元划分

表3-1单元表

编号

单元号

单元名称

备注

1

100

总图运输

1.1

101

总图布置

1.2

102

厂区大门、守卫室、围墙、

1.3

103

厂区道路

1.4

104

雨水排除

1.5

105

汽车衡

2

200

生产装置

2.1

201

焦化装置

3

300

储运

3.1

301

原料罐区和泵棚

3.2

302

中间罐区和泵棚

3.3

303

成品罐区和泵棚

3.4

304

液化气罐区

3.5

305

产品出厂

3.7

307

火炬

4

400

供排水

4.1

401

供水

4.2

402

循环水

4.3

403

污水处理

5

500

供热

5.1

501

锅炉和水处理

6

600

消防

6.1

601

消防泵站及管网

7

700

生产辅助设施

7.1

701

化验室

7.2

702

综合办公楼

7.3

703

职工倒班食堂

7.4

704

职工男女浴室

7.5

705

仓库

7.6

706

小车库

第四章主要装置

4.1原料及产品

装置原料为外购的常减压装置生产减压渣油。

主要产品有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焦化蜡油、液化气和焦炭(普焦),副产品为焦化干气。

4.2装置规模

装置设计规模为50万吨年。

循环比为0.3~0.6(再次范围内可调,设计点为0.4),操作弹性:

60~110%,生焦周期24小时。

年开工时间8000小时。

4.3装置组成

该装置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a、焦化部分;

b、分馏部分;

c、富气压缩及吸收稳定部分;

d、吹汽放空部分;

e、切焦水、冷焦水循环部分。

4.4装置位置及占地

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位于焦厂区的西侧,紧靠主要交通道路和储焦场,占地面积为118×165=19470m2

4.5节能措施

优化分馏塔取热,尽量多取高温热源,减少不易回收的低温热量;

采用空气预热器,充分回收烟气余热,提高焦化加热炉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

甩油部分返回分馏塔回炼,减少甩油冷却器的耗水量;

顶循环油与燃料气换热,以回收低温热;

适当延长小吹汽时间,缩短大吹汽时间,节省蒸汽耗量;

冷焦水、切焦水完全回用,装置内产生的含油污水大部分作为冷焦水、切焦水系统的补充水,以节省新鲜水的用量。

4.6主要设备

塔器9座

冷换设备47台(其中空冷器12片)

容器26台

加热炉1座

压缩机2台

泵56台

4.7设计定员

本装置总定员45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生产人员41人。

4.8装置的主要生产工艺及特点

4.8.1装置设计采用的工艺技术

本装置的设计采用成熟可靠的一炉两塔生产普焦的延迟焦化工艺,该工艺是以渣油为原料,在500℃高温下进行深度热裂化及缩合反应的热加工过程。

4.8.2装置设计特点

采用“一炉两塔”流程使装置处理能力达到50万吨年。

采用单面辐射加热炉及在线清焦和多点注汽技术,以延长焦化加热炉的连续运行周期。

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前提下,尽量从分馏塔下部取热,有利于回收高温位热量。

设置蜡油汽提塔可将蜡油中的柴油组分汽提出来,提高柴油收率。

分馏塔脱过热段采用若干排鸭嘴型塔板,防止因液体流率太小而引起塔板结焦或堵塞

焦炭塔顶用急冷油,采用中段循环油有效地改善塔顶油气线的结焦情况。

装置内设富气压缩机,并采用吸收稳定流程,用汽油和柴油作循环吸收剂回收C3+组份,增加汽油和液化气(LPG)收率。

焦炭塔吹气、冷焦时排出的油气和废气,采用密闭放空回收系统回收废油和废水,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程序控制水力除焦技术。

水力除焦采用有井架方式,焦炭用汽车运输出装置。

为了减少工业用水和排出污水,把冷焦水和切焦水分成两个独立系统,不互相影响。

冷焦水、切焦水均循环使用。

装置的自动控制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

4.9原料及主要产品性质

4.9.1原料性质

焦化装置进料为减压渣油,原料主要规格详见表4-1。

4.9.2主要产品性质

(1)干气和液化气的主要性质

干气和液化气的主要性质见表4-2。

(2)汽油、柴油和蜡油的主要性质

汽油、柴油和蜡油的主要性质见表4-3。

(3)焦炭性质

挥发份m%≤12.7。

硫含量m%≤1.53。

灰分m%≤0.2。

石油焦标准(生焦)见表4-4。

本装置生产的石油焦因为硫含量较高属于3A级。

表4-1原料油(减压渣油)性质

序号

分析项目

减压渣油

1

密度(20℃),gcm3

0.946

2

运动粘度,80100℃,mm2s

676213

3

凝点,℃

38

4

闪点(开口),℃

>300

5

康氏残炭,m%

13.29

6

灰份,m%

0.052

7

酸值,mgKOHg

0.44

8

硫含量,m%

1.45

9

氮含量,m%

0.5

10

胶质,m%

28.4

11

沥青质,m%

4.4

12

芳烃,m%

45.0

13

饱和烃,m%

22.2

14

FeNiCuVPbCaNaMg,PPM

68.842.40.4552.10.0922.429.34.56

15

馏程ASTMD86

0

389

10

452.3

50

538.8

70

578.2

90

673.4

表4-2干气和液化气的主要性质

序号

组分mol%

干气

液化气

1

H2

19.9

2

H2S

4.72

1.5

3

H2O

0.2

3.7

4

CH4

47.4

5

C2H6

22.4

0.4

6

C2H4

3.6

7

C3H8

0.9

35.8

8

C3H6

0.7

15.5

9

nC4H10

16.6

10

iC4H10

6.0

11

C4H8

16.1

13

C5+

4.2

14

其它

0.18

(1)

0.2

15

小计

100

100

16

分子量

18.215

47.789

(1):

主要成分为CO2、、CO、N、及O2。

表4-3汽油、柴油和蜡油的主要性质

汽油

柴油

蜡油

密度(20℃)Kgm3

729

856

914

馏程,℃

初馏点

44.4

149.8

324.5

5%

63.9

199.5

353.0

10%

72.2

222.3

364.9

30%

103.0

255.2

372.4

50%

124.2

289.1

378.7

70%

144.9

323.2

395.3

90%

167.6

355.3

435.4

95%

178.7

363.4

445.0

干点

189.9

371.5

483.0

凝点,℃

-10

25

硫含量,μgg

0.73

1.08

1.23

碱氮含量,m%

0.63

1.28

总氮含量,m%

1.25

4.55

溴价,gBr100g

残炭,m%

0.03

NiV,ppm

表4-4石油焦标准(生焦)

项目

质量标准

方法

一级

合格品

1A

1B

2A

2B

3A

3B

硫含量,m%不大于

0.5

0.5

0.8

1.0

1.5

2.0

3.0

GBT387

挥发份,m%不大于

12

12

14

17

18

20

SHT0026

灰分,m%不大于

0.3

0.3

0.5

0.8

1.2

SHT0029

水分量,m%不大于

3

SHT0032

真密度,gcm3

2.08~2.13

SHT0033

硅含量,m%不大于

0.08

SHT0058

钒含量,m%不大于

0.015

SHT0058

铁含量,m%不大于

0.08

SHT0058

4.10物料平衡

表4-5装置物料平衡

物料名称

m%

th

td

万ta

入方

渣油

100

62.50

1500

50.00

合计

100

62.50

1500

50.00

出方

干气

4.6

2.88

69.00

2.30

液化气

2.5

1.56

37.50

1.25

汽油

16

10.00

240.00

8.00

柴油

37(39)

23.13

555.00

18.50

蜡油

14.4(15.4)

9.00

216.00

7.20

甩油

3

1.88

45.00

1.50

焦炭

22

13.75

330.00

11.00

损失

0.5

0.30

7.50

0.25

合计

100

62.50

1500.0

50.00

循环比

0.4

设计点

注:

括号内数字为不外甩油情况

4.11工艺流程说明

4.11.1工艺流程简述

原料油(减压渣油)用泵打入厂内,进入焦化装置内原料油缓冲罐(D-20301)。

原料油缓冲罐内的减压渣油由原料油泵(P-203011,2)抽出至E-203011~6、E-203021,2、E-20303分别与柴油、蜡油、蜡油回流换热至266℃后分两股进入分馏塔(C-20302)下段的五层鸭舌板的上部和下部,在此与焦炭塔(C-203011,2)顶来的反应油气逆流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

原料油中蜡油以上馏分与来自焦炭塔顶油气中被冷凝的馏分(称循环油)一起流入塔底,在324℃温度下,用加热炉辐射进料泵(P-203021,2)抽出打入加热炉辐射段,在这里快速升温至500℃,然后通过四通阀进入焦炭塔底。

循环油和原料油中蜡油以上馏分在焦炭塔内由于高温和长停留时间,产生裂解和缩合等一系列复杂反应,生成的反应油气(包括富气、汽油、柴油、蜡油)由焦炭塔顶进入分馏塔,而焦炭则结聚在焦炭塔内。

从焦炭塔顶逸出的油气和水蒸汽气体混合物进入分馏塔,在塔内与加热炉对流段来的原料换热,冷凝出循环油馏分,其余大量油气从换热段上升进入蜡油集油箱以上的分馏段,在此进行传热和传质过程,分馏出富气、汽油、柴油和蜡油。

焦化分馏塔蜡油集油箱的蜡油回流(353℃)由蜡油回流泵(P-203071,2)抽出,与渣油经渣油-蜡油回流换热器(E-20303)换热后至稳定塔底重沸器(E-20308)、蜡油回流蒸汽发生器(ER-20302),换热至230℃后分两路返塔。

用蜡油回流取热作为灵活调整循环比的措施。

蜡油从分馏塔蜡油集油箱蜡油汽提塔(C-20303),经蒸汽汽提,气相由汽提塔上部返回分馏塔,蜡油由蜡油泵从汽提塔下部抽出,经渣油-蜡油换热器(E-203021,2)和蜡油-除盐水换热器换热至160℃后经蜡油冷却器(E-203121,2)冷却至95℃出装置。

中段回流由中段循环油泵(P-203071,2)从分馏塔的第16层塔盘抽出,经中循蒸汽发生器(ER-20301)发生蒸汽后,温度降至220℃分两路,一路返塔第14层塔盘作回流;另一路做焦炭塔顶急冷油。

柴油从分馏塔柴油集油箱由柴油泵(P-203111,2)抽出,热回流返塔,其余经渣油-柴油换热器(E-203011~6)后分两路,一路返塔做冷回流,另一路经富吸收柴油-柴油换热器(E-203101,2)、柴油空冷器(EC-203031,2)换热冷却至50℃后分成两股,一股出装置至加氢装置;另一股经吸收柴油冷却器(E-20314)冷却至40℃进入再吸收塔(C-20306)作吸收剂,富吸收柴油自再吸收塔底经富吸收柴油-柴油换热器(E-203101,2)返回分馏塔。

分馏塔顶循环回流油从分馏塔顶循油集油箱由分馏塔顶循环油泵(P-203081,2)抽出,热回流返塔,其余经顶循油-燃料气换热器(E-20307)、顶循油空冷器(EC-203021,2)换热冷却后至60℃,返回塔顶第1层塔盘。

分馏塔顶油气经分馏塔顶空冷器(EC-203011,2)和分馏塔顶油气后冷器(E-203131,2)冷却后进入分馏塔顶油气分离罐(D-20302)分离。

分馏塔顶油气分离罐顶的富气经富气压缩机(K-203011,2)加压后经焦化富气空冷器(EC-20305)、饱和吸收油冷却器(E-203151,2)冷却后进入焦化富气分液罐。

分馏塔塔顶含硫污水经含硫污水泵(P-203161,2)一部分回注塔顶油气线,一部分注入焦化富气空冷器入口管线,二次利用。

分馏塔顶油气分离罐分离出的汽油由汽油泵(P-203101,2)抽出,去吸收稳定部分的吸收塔(C-20304)吸收焦化富气分液罐来的富气中的轻烃组分。

吸收塔塔顶气相至再吸收塔(C-20306)经柴油再吸收其中汽油组分后作为干气出装置。

吸收塔底的饱和吸收油经冷却后进入焦化富气分液罐,冷凝液凝缩油经脱吸塔进料泵(P-203201,2)升压送经脱吸塔进料加热器(E-20319)至脱吸塔(C-20305)以脱除其C2组分。

脱吸塔底油由稳定塔进料泵(P-203221,2)抽出,经稳定塔进料加热器(E-20318)加热至195℃进稳定塔(C-20307);稳定塔塔顶气相经稳定塔顶冷凝器(E-203201,2)冷却至40℃进入稳定塔顶回流罐(D-20304),分离出的气相作为干气出装置,液化石油气由液化气泵(P-203241,2)抽出分两路,一路出装置,一路返塔做冷回流。

稳定塔底油经换热降温冷却至40℃分两路,一路为稳定汽油出装置至加氢装置,一路进吸收剂补充泵(P-203231,2),作为补充吸收剂返回吸收塔(C-20304)。

为了防止分馏塔底部结焦,分馏塔底设分馏塔底循环泵(P-20305)。

焦炭塔吹汽、冷焦时产生的大量蒸汽及少量油气进入接触冷却塔(C-20308),塔底污油经接触冷却塔底污油泵(P-20317)送至接触冷却塔底油冷却槽(E-20322)冷却至80℃出装置;塔顶油气自接触冷却塔顶空冷器(EC-203061~4)、接触冷却塔顶冷却器(E-203211,2)冷却后进入接触冷却塔顶油水分离器(D-20306),罐底污油经接触冷却塔顶轻污油泵(P-20318)送出装置,含硫油污水经接触冷却塔顶污水泵(P-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