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98111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及答案.doc

2016年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查语文科试卷

(一)

(满分70分;答卷时间60分钟)

题序

总分

分值

3

3

11

11

42

70

得分

评卷人

【积累与运用】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注音是错误的,请选择。

(3分)

1.A.玫瑰(ɡui)B.机械(jiè)C.抽屉(ti)D.骤(zhòu)然()

2.A.唱和(hè)B.咀嚼(jué)C.匀称(chèn)D.勉强(qiánɡ)()

3.A.阻挠(náo)B.纯(chún)熟C.荒(huān)唐D.妨(fánɡ)碍()

二、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选择。

(3分)

4.A.书藉B.珍贵C.张冠李戴D.自作自受()

5.A.橱窗B.磨炼C.穿流不息D.乐此不疲()

6.A.威胁B.忙碌C.鱼贯而入D.心如刀害()

三、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

(11分)

7.“豆豉”的“豉”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音相近?

()

A.喜B.逗C.鼓D.翅

8.“醍(tí)”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那个字相关?

()

A.西B.酒C.提D.是

9.“阡(qiān)”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

A.耳朵B.土山C.数目D.长度

10.“隆冬”中“隆”的意思是什么?

()

A.盛大B.兴盛C.深厚;程度深D.凸出

11.有人评价杨绛先生(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文学作品语言特色是“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

”而她生活简单朴素,晚年仍与书为伴,笔耕不辍更是令人敬仰。

这段话中前后两个“朴素”的意思应选哪两个义项?

()

①(颜色、式样)不浓艳,不艳丽②(生活)节约,不奢侈

③朴实,不浮夸,不虚假④萌芽状态的,未发展的

A.①②B.③②C.④②D.②③

12.下列各句中,哪个句子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它句子不同?

()

A.大家听说著名作家下午将到校签名售书,个个喜出望外。

B.春天的西湖公园风景如画,让人陶醉。

C.消防队员们齐心协力,终于把火情控制住了。

D.他爱耍小聪明,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13.下面句子空格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一节课上,语文老师很认真地向我们班“小博士”张伟同学请教一个气象问题。

她这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不耻下问B.谦虚谨慎C.虚怀若谷D.敏而好学

14.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句是哪一句?

()

A.我家来客了。

---我家客来了。

B.老师都问过谁?

---老师谁都问过?

C.也只有冬冬这样怕冷。

---这样怕冷也只有冬冬。

D.有你们爱吃的美食。

---美食有你们爱吃的。

15.下列各场所宣传标语不得体的一句是哪项?

()

A.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草坪标语)

B.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图书馆标语)

C.欢迎光临,宾至如归。

(医院标语)

D.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公路标语)

16.历代骚人墨客游览泉州洛阳桥时题了不少佳联妙对,给石桥生色增光。

根据对联“对偶”规律,与“潮来直涌千寻雪”对应的下联最适合的一句是?

()

A.月出斜洒缕缕辉 B.日落斜横百丈虹  

C.船去迢迢归无期D.明月高悬九州照

17.在以下这段话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正确的是哪一组?

()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事情()办成功。

()不认识规律,违反规律,就会失败。

 

A.然而只要就因此B.然而只有才能如果

C.因此只有才能如果D.因此只要就然而

四、回顾所学内容填空、作答。

(11分)

18.古诗中的送别诗很多,时值毕业季,请写出你喜欢的送别诗名句:

如,

,。

19.咏物的古诗也不少,如,梅、竹、石等,请写出你喜欢的咏物诗名句:

如,

,。

20.描写山水、田园的古诗更多,请写出你最喜欢的名句:

如,

,。

21.如果请你选择名言警句作为今后学习或生活的座右铭,你想写哪句?

并写明作者或出处。

22.通过小学六年学习,你一定背诵了不少优秀诗文,请选择你印象深刻的某篇中精彩的语段默写下来,字数不少于60个。

【阅读与理解】20×4=80

五、阅读下面三个材料,按要求作答。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与填空题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42分)

(一)第十一根红布条*

一个小伙子箭一般射向村后那片林子。

麻子爷爷像虾米一般蜷曲在小铺上,他已像所有将进黄土的老人一样,很多时间是靠卧床度过的。

他不停地喘气和咳嗽,像一辆磨损得很厉害的独轮车,让人觉得很快就不能运转了。

听了小伙子的话,他颤颤抖抖地翻身下床,疾跑几步,扑到拴牛的树下。

他的手僵硬了,哆嗦了好一阵,也没有把牛绳解开。

小伙子想帮忙,可是独角牛可怕地喷着鼻子——除了麻子爷爷能牵这根牛绳,这头独角牛是任何人碰不得的。

他到底解开牛绳,拉着它就朝林子外走。

河边的人正拥着抱亮仔的叔叔往打谷场上跑。

麻子爷爷使劲儿地抬着发硬、无力的双腿,虽然跑得踉踉跄跄,但还是跑出了超乎寻常的速度。

他的眼睛不看脚下坑洼不平的路,却死死盯着朝打谷场拥去的人群:

那里边有一个落水的孩子!

当大人们把亮仔抱到打谷场,麻子爷爷把他的牛也牵到了。

“放!

”还没等独角牛站稳,人们就把亮仔横放到它的背上。

喧闹的人群突然变得鸦雀无声,无数目光一齐看着独角牛:

它是走,还是不走呢?

听老人们说——不知真的还是假的,只要孩子有救,牛就会走动,要是没有救了,就是用鞭子抽,用火烧,牛也绝不肯向前跨一步。

大家都屏气看着,连亮仔的妈妈也不敢哭出声来。

独角牛叫着,它的两只前蹄不安地刨着地。

麻子爷爷紧紧地抓住牛绳,用那对混浊的眼睛望着牛的眼睛。

牛忽然走动了,慢慢地,沿着打谷场的边沿走着。

人们围成一个大圆圈。

亮仔的妈妈用沙哑的声音呼唤着:

“亮仔,乖乖,回来吧!

“亮仔,回来吧!

”孩子和大人们一边跟着不停地呼唤,一边用目光紧紧盯着独角牛。

他们心里多么希望它能撒开四蹄飞跑啊!

因为据说,牛跑得越快,它背上的孩子就越有活的可能。

被麻子爷爷牵着的独角牛真的跑起来了。

它低着头,沿着打谷场扑通扑通地转着,一会工夫,打谷场上蹄印叠蹄印,扬起灰尘来。

“亮仔,回来吧!

”呼唤声此起彼落,像是真的有一个小小的灵魂跑到哪里游荡去了。

独角牛老了,跑了一阵,嘴里往外溢着白沫,鼻子里喷着粗气,但这畜生似乎明白人的心情,不肯放慢脚步,拼命地跑着。

扶着亮仔不让他从牛背上颠落下来的,是一个全村力气最大的叔叔。

他曾把打谷场上的石磙(ɡǔn)抱起来绕场走了三圈。

就这样,这个叔叔也跟着跑得有点儿气喘吁吁了。

又跑了一阵儿,独角牛“哞”地叫了一声,速度猛地加快了,一蹿一蹿的,简直是跳跃,屁股一颠一颠的。

那个叔叔张大嘴喘着气,汗流满面。

他差点赶不上牛的速度,险些松手让牛把亮仔掀翻在地上。

至于麻子爷爷现在怎么样,可想而知了。

他脸色发灰,尖尖的下巴颏儿不停地滴着汗珠。

他咬着牙,拼命搬动着那双老腿。

他不时地闭起眼睛,脸上满是痛苦。

有几次他差点跌倒,可是用手撑了一下地面,跌跌撞撞地向前扑了两下,居然又挺了起来,依然牵着独角牛跑动。

终于,有一个叔叔跑进圈里要替换麻子爷爷,但被麻子爷爷用胳膊肘儿把他狠狠地撞开了。

跑呀,跑呀,牛背上的亮仔突然吐出一口水来,紧接着哇的一声哭了。

“亮仔!

”人们欢呼起来。

孩子们高兴得抱成一团。

亮仔的妈妈向亮仔扑去。

独角牛站住了。

麻子爷爷抬头看了一眼活过来的亮仔,手一松,牛绳落在地上。

他用手捂着脑门儿,朝前走着,大概是想去歇一会儿,可是他的力气全部耗尽了,摇晃了几下,便扑倒在地上。

有人连忙来扶他。

他用手指着不远的草垛,人们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要到草垛下歇息。

于是,他们把他扶到草垛下。

现在,所有的人都围着亮仔。

这孩子在妈妈的怀里慢慢睁开了眼睛。

妈妈突然把他的头按到自己的怀里大哭起来,小亮仔自己也哭了,好不伤心。

人们从心底舒出一口气来:

亮仔回来了!

独角牛在一旁哞哞地叫了起来。

“拴根红布条吧!

”一位大爷说。

这是这里的风俗。

凡是在牛救活孩子以后,这个孩子家都要在牛角上拴根红布条。

是庆幸?

是认为这头牛救了孩子光荣?

还是对上苍表示谢意而挂红呢?

亮仔家里的人,立即撕来一根红布条。

人们都不吱声,庄重地看着这根红布条拴到了独角牛的那只长长的独角上。

(*节选自曹文轩同名小说《第十一根红布条》,明天出版社2008年版。

23.小伙子“箭一般射向村后那片林子”的目的是什么?

()

A.探望生病咳嗽的麻子爷爷B.要亲自来牵走那头独角牛

C.告诉麻子爷爷有人落水了D.请麻子爷爷赶快牵牛救人

24.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

A.一个小伙子B.麻子爷爷C.独角牛D.抱亮仔的叔叔

25.题目“第十一根红布条”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A.象征着美好和吉祥如意B.庆贺村里孩子脱险得救

C.独角牛用独角救了十一个孩子D.麻子爷爷用独角牛救了十一条生命

26.文中为什么写孩子和大人们跟着不停地呼唤“亮仔,回来吧!

”?

()

A.说明村里人都十分喜欢亮仔B.说明亮仔一家人都十分善良

C.说明村里人都心地善良富有爱心D.说明村子人和亮仔一家关系很好

27.人们为什么把亮仔“横放”在独角牛的背上?

()

A.让独角牛驮着亮仔慢慢回家里B.让那位力气大的叔叔扶着亮仔

C.让麻子爷爷牵着牛儿跑动起来D.让亮仔在牛奔跑中吐出肚中水

28.概括简答:

从文中哪两个地方看出麻子爷爷虽年老体弱,但还是牵着牛“跑出了超出寻常的速度”?

(1)

(2)

29.“有一个叔叔跑进圈里要替换麻子爷爷,但被麻子爷爷用胳膊肘儿把他狠狠地撞开了。

”(第12自然段中)麻子爷爷为什么不让替换?

根据文本内容说明。

(1)

(2)

30.文中为什么要写“独角牛老了”,但还是“不肯放慢脚步,拼命地跑着”?

()

A.说明独角牛能听懂人话完全明白人们救孩子的心情

B.说明独角牛虽然老了但也想做一件好事以青史留名

C.说明独角牛通人性并与麻子爷爷感人形象相互辉映

D.说明抢救落水孩子的唯一方法还是要依靠独角牛

(二)火焰山“火红”的奥秘

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来自天山雪源通过坎儿井的流水潺潺,山麓地带村民聚居,葡萄瓜果青翠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

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处而来,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玉皇大帝闻讯后,勃然大怒,决心镇住这条凶恶的火龙,于是他先扇起一阵巨风,把火龙刮落在地上,接着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瓢泼的雨水浇灭了大火,形成了今日的火焰山。

火焰山横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东西长100多千米,宽10千米,高度为400-500米,最高处海拔为851米,真像一条红色的火龙横躺在那里。

维吾尔族人称它为“克孜勒格塔”,意思是“火红山”。

火焰山为什么火红呢?

它真的像《西游记》所描述的那样能喷火吗?

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一游,就会揭开这个秘密了。

火焰山全部是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

这些砂岩和页岩是距今1.1亿-7000万年的地质时期堆积而成的。

那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沙石泥土都经过高温氧化,大雨淋溶,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

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曲隆起,把石化了岩石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盆地之中,构成了火焰山山体的火红底色。

当然了,火焰山的火红还有自然环境的衬托。

吐鲁番盆地高温火热,焚风盛行,是我国西部“火炉”之一,元代就有人称吐鲁番为“火洲”。

这里的岩石风化、风蚀强烈,山石造型奇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

山上寸草不生,沟壑滴水不流,山麓砂砾成堆,在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沙滩映衬下,火焰山红色山体分外醒目。

盛夏时节,晴空万里,气温特高,灼人的阳光照射在火焰山的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云焰燎绕,好似熊熊烈焰。

当人们远眺这赤峰秃岭,好似火焰喷燃,又似火云蒸腾,人们也会把这红色的山看做是喷射着火舌的火焰山的。

火焰山并不能喷火,喷火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幻觉。

(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小学生课外阅读”《大自然未解之谜》,2005年5月第1版)

31.火焰山在什么地方?

()

A.柴达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D.吐鲁番盆地

32.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

A.玉皇大帝镇住火龙并把它刮落在地上形成

B.《西游记》中孙悟空施魔法打妖怪时变成的

C.岩石风化后长时期高温火热的气候下形成的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岩石堆积物褶曲隆起形成

33.概括简答:

火焰山为什么火红呢?

(1)

(2)

34.填空简答:

人们在怎样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喷火”的幻觉?

(1)盛夏时节

(2)(3)(4)

(5)

35.短文写火焰山“火红”的奥秘,为什么一开头却要写“很久很久”以前的传说?

()

A.说明以前人们生活幸福甜蜜

B.说明以前火焰山就寸草不生

C.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D.使表达的方式更加生动具体

(三)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微信阅读增长显著

2016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18日在京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微信阅读增长显著,有51.9%的成年国民在2015年进行过微信阅读。

较2014年的34.4%上升了17.5个百分点。

而在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这个数字还要高,有超过八成的人(87.4%)进行过微信阅读。

下面是微信阅读调查数据统计的两个图表:

表微信阅读接触群体的每天微信阅读时长

图微信阅读群体通过手机微信进行的活动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年4月18日)

36.调查数据显示,下面哪一项结论是正确的?

()

A.超半数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B.微信阅读在我国已十分普遍

C.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微信D.儿童微信阅读人群迅速增长

37.微信阅读接触群体每天阅读时长半小时以上的人所占比例是多少?

()

A.22.0%B.24.9%C.42.3%D.87.4%

38.调查显示,有关微信阅读群体通过手机微信进行的活动,下面哪一项结论是正确的?

()

A.手机微信进行活动最多的是聊天

B.人们喜欢和习惯于用微信支付消费

C.有很多人在阅读发布的新闻或者文章

D.超过七成的人查看朋友圈朋友的状态

39.简答:

任选一个有关微信的调查数据,发表你个人的看法。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一至三题,共17分。

每选对一个得1分。

1.B2.D3.C4A.5.C6.D7.D8.B9.B10.C11.B

12D13.A14.B15.C16.B17.C

四、共11分。

18-21题,每题2分,21题,名言警句可以激励学习或生活的均可,没有写作者或出处扣1分;22题,占3分,含标点字数达到60个即可得分。

(本题中出现错别字2个扣1分,扣完为止)

1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或其他送别诗均可

1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或其他咏物的均可

20.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或其他山水田园诗句均可

21.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

或: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

——高尔基

或: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

22.只要是各版本教材中要求会背诵的诗文、篇段均可。

【阅读与理解】

五、共42分。

(一)为文学类文本,

(二)为说明性文本,(三)为非连续性文本。

每个选择题选对得2分,选其它项不得分。

(一)23.D24.B25.D26.C27.D30.C

28.占4分。

每个要点占2分,概括不简炼,每个要点扣半分;完全照抄文本,每个要点扣1分。

(1)大人们把亮仔抱到打谷场时麻子爷爷牵着牛也到了。

(2)独角牛驮着亮仔越跑越快麻子爷爷仍然牵牛跟着跑。

29.占4分。

每个要点占2分,意思对即可,没有根据文本内容回答不得分。

(1)因为除了麻子爷爷能牵这头独角牛,其他任何人碰不得。

(2)这时独角牛在加速跑,是救孩子的关键时刻,换人恐怕前功尽弃!

(二)31.D32.D35.C

33.占4分。

每个要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山体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

(2)灰白色的戈壁映衬下红色山体很醒目。

34.占4分。

每填对一处得1分。

(2)晴空万里(3)气温特高(4)阳光照射红光闪耀(5)远眺赤峰秃岭

(三)36.A37.C38.D

39.占2分。

开放题,引用数据1分,谈看法1分。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数据引用有误,观点不明确或者前后矛盾,酌情扣分。

答案例举:

1、有2%的人每天微信阅读时长在三小时及以上,时间太长了,除非是工作需要,不然不能花这么多的时间在微信阅读之上,要腾出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2、61.7%的人在阅读微信朋友圈分享的文章,这种分享阅读的方式很好,但也要避免阅读品质不高的作品或信息;3、34%的人使用微信支付,这种新的付费方式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要注意付费的安全性。

【表达与交流】

一、写一封简短的书信(5分)

评分参考:

短信字数不超过150字,是要求学生表达语言简洁明了。

如果语言啰嗦,超过字数较多酌情扣1分。

书信格式正确得2分,指出不足之处得1分,又能提出改变现状的好建议得2分。

二、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习作。

(25分)

本次大作文测试的是半命题作文,学生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紧扣题目而写。

按照要求,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按5个等级评分。

在确定等级分以后,再扣去错别字的扣分,为实得分。

一等(25-22):

切合题意,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分段表述,语句通顺,用字正确,会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

二等(21-19):

切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能表达真情实感,分段表述,语句基本通顺,用字基本正确,还会用标点符号,书写比较规范、整洁。

三等(18-15):

基本切合题意,内容不够具体,情感还真实,分段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的使用比较随意,书写不够规范、整洁。

四等(14-12):

偏离题意,内容不具体,情感不够真实,没有分段表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不会用标点符号,书写潦草。

五等(11分以下):

思想不健康或表达等极差。

注意:

1.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同一个错别字重复出现按1个扣分),扣满5分为止。

2.为防止学生凑字数,作文提示中虽然有字数要求,但在评分时主要看内容。

如果表达清楚、明白了,不到400字也无妨,即使字数再多,未表达清楚、明白的也要降等;限制在600字以内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凝练语言,准确表达,尽量避免拖沓、冗长的叙述。

(此建议也是为体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精神,在第三学段“习作”要求中只提“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而不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