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8272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docx

常德市七中上期高三第11周考理综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时量150分钟共300分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Cl-35.5Na-23Fe-56

Cu-64Ba-13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的。

.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C.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下列有关酶及其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在代谢中起调控作用;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B.RNA聚合酶能催化遗传信息的翻译;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C.一种限制性酶可切割出RNA片段;人体内的酶可从食物获得或体内转化而来

D.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胃蛋白酶在pH为7的环境下不能进行催化反应

.2010年8月第21届世界抗癌大会在深圳召开,会议重点关注癌症的预防筛查、早发现、

早治疗等问题。

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B.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C.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细胞核体积增大、水分减少、代谢旺盛等特点

D.由于癌细胞是无限增殖的细胞,每个细胞的核DNA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儿感染手足口病毒后,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该病毒

B.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C.注射甲型H1N1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对甲型H1Nl病毒有终生免疫作用

D.注射狂犬疫苗后,若遇到狂犬咬伤而感染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就能直接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010年洪灾重创巴基斯坦、热浪考验俄罗斯、中国的山洪泥石流、从芬兰到科威特等地的气温创历史记录,这些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不谋而合。

有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密切关系。

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岩石圈中的碳以无机盐(碳酸盐)形式存储,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

B.碳循环伴随能量流动,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散失的热能,最终导致温度效应

C.大气中的碳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A

HeB

HeC

HeD

He

.已知H2(g)+Br2(l)=2HBr(g)ΔH=-72KJ/mol。

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

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Br2(g)

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则表中a为

A.404B.260C.230D.200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NO3-、Al3+、Cl-B.Na+、AlO2-、K+、NO3-

C.MnO4-、K+、SO42-、Na+D.K+、SO42-、HCO3-、Na+

.已知一种c(H+)=1×10-3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3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

其原因可能是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Cu与浓H2SO4反应实验中确认有CuSO4生成:

应在反应后的试管中加适量水,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蓝色

②测氯水的pH:

取一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滴管取少量氯水滴加在pH试纸中央,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即可

③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称得BaSO4固体质量为2.33g

④用规格为25.00ml的酸式滴定管量体积:

向滴定管中加入0.1mol/L的盐酸,当液面刚好处于0刻度时,所装盐酸体积为25.00ml

⑤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将气体通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⑥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H4Cl:

将固体充分加热

A.①③⑤⑥B.②④⑤C.⑤⑥D.②③⑤⑥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

N2(g)+CO2(g)△H=-373.4KJ/mol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4.0mol/L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20℃时,密度小于1.174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cm-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伽利略运用逻辑推理得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还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较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较快的原因归之于空气阻力对不同物体的影响不同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

C.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提出开普勒三定律;库仑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解释微观高速领域内的物理问题,说明牛顿的经典力学不再适用,这也说明牛顿的经典力学是不正确的物理理论

.某太空站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的六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下列关于该太空站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可观测到它向东运动

D.在该太空站内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到平衡力作用而处于悬浮状态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通过导线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

导线的等效电阻为R。

现将原来断开的开关S闭合,若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

左左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增大

C.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开关保持闭合,上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负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Q表示电容器的带电量,

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

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上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A.

不变,E不变

B.E变小,Ep变大

C.Q变小,Ep不变

D.

变小,Q不变

.如图所示,垂直纸面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内正中间,有一位于纸面的、电阻均匀的正方形导体框abcd,现将导体框分别朝两个方向以v、3v速度匀速拉出磁场,则导体框从两个方向移出磁场的两次过程

A.导体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不同

B.导体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相同

C.导体框ad边两端电势差相同

D.通过导体框截面的电量相同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AOB,杆的水平部分粗糙,

动摩擦因数µ=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

两部分各套有质量

均为lkg的小球A和B,A、B球间用细绳相连。

初始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OA=3m,OB=4m。

若A球在水平

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缓慢地移动1m(取g=10m/s2),那么该过

程中拉力F做功为

A.14JB.10JC.6JD.4J

.如图,质量为M、倾角为α=37°的斜面B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A,在力F的作用下使AB两物块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B上的外力F增大时,物块A仍保持与斜面相对静止,下列情况中可能正确的是

A.斜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不变、斜面对A的摩擦力增大

B.斜面对A的支持力增大、斜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C.斜面对A的支持力增大、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斜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如下图所示,两虚线之间的空间内存在着正交或平行的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有一个带正电小球(电量为+q,质量为m)从正交或平行的电磁混合场上方的某一高度自由落下,那么,带电小球可能沿直线通过下列的哪个电磁混合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4分)某同学正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装置如图。

①本实验采取了下面哪种常用的研究方法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

C、小量放大法D、建立理想模型法

②在该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有______

A.两弹簧秤的读数应尽量接近

B.描点作图时铅笔应尖一些,作图比例适当大一些

C.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两弹簧秤的示数适当大些

D.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细绳套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11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①请按电路原理图将图乙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开关闭合前应置于 端。

(选填“a”或“b”)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R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将它与此时的水温一起记入表中.改变水的温度,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该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纸中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

温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阻值(kΩ)

8.0

5.2

3.5

2.4

1.7

1.2

1.0

0.8

③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图中已画出)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的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理论值(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不包含读数等偶然误差)

④已知电阻的散热功率可表示为

,其中

k是比例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0是周围环境温

度.现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恒流电源

中,该电源可以使流过它的电流在任何温度下恒为

40mA,t0=20℃,k=0.16W/℃,由理论曲线可知,

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

.(14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

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

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

⑴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⑵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18分)如下图,在0≤x≤

a区域内存在与xy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在t=0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xy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分布在0~180º范围内。

已知沿y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t=t0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P(

a,a)点离开磁场。

求:

⑴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及粒子

的比荷q/m;

⑵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

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

⑶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

.(14分)已知a、I、e为三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粒子代码

a

I

e

原子核数

单核

四核

双核

粒子的电荷数

一个单位正电荷

0

一个单位负电荷

物质A由a、e构成,B、C、D、K都是单质,M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弱酸,J遇空气变成红棕色,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

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填写下面空白。

 

 

(1)J的化学式,D的电子式;

(2)写出H+E溶液→M的离子方程式:

(3)在通常状况下,若1gC气体在B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H气体时放出92.3KJ热量,则2molH气体完全分解生成C气体和B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用惰性电极电解G和F的混合物,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a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充分电解后,装置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5)将C和D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不同

时刻时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时间

物质

0

2min

4min

6min

8min

C(mol)

0.050

0.044

0.026

0.020

0.020

D(mol)

0.030

0.028

0.022

0.020

0.020

I(mol)

0

0.004

0.016

0.020

0.02

①计算0~4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该条件下的反应平衡常数(写计算结果)。

.(14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Fe2+、Fe3+、Ag+、Al3+、Ba2+、Ca2+、NH4+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所加酸、碱、氨水、溴水都是过量的)。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将待测溶液点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的颜色;

(2)写出沉淀D的化学式;

(3)判定待测液中有无Ba2+、Ca2+离子,并写出理由。

(4)写出从溶液D生成沉淀E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若要确定原待测液中是否含有Fe2+,可选择的试剂是;

a.KSCN溶液和氯水b.铁粉和KSCN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d.浓氨水

(6)若要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有NH4+,应进行的操作是;

(7)已知常温下(B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相同):

Ksp[Al(OH)3]=3.0×10-34Ksp[Fe(OH)3]=4.0×10-38Ksp[Fe(OH)2]=8.0×10-16

则向B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首先得到的沉淀是。

.(15分)现有氧化铜和铜粉组成的混合物。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通过测定混合物质量、实验前后U型管质量变化来确定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Zn粒的仪器名称是;

(2)U形管中可以加入的物质是(填序号)

a.浓H2SO4b.无水CuSO4c.无水CaCl2粉末

(3)下列步骤按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为(填序号)

a.停止通氢气b.电热丝通电c.通入氢气d.装置气密性检查

e.电热丝停止通电

(4)为了准确测定数据,你认为本装置是否完整?

若需要改进,请在图中虚线下的方框内画出所需添加的装置示意图并注明必要的物质名称。

若不需改进,则将图中虚线改为实线。

(5)已知H2还原CuO根据还原程度不同可生成Cu或者Cu2O。

又知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

①写出H2还原CuO生成Cu2O的方程式;

②现有浓硫酸、浓硝酸、稀硫酸、稀硝酸、FeCl3稀溶液及pH试纸,而没有其它试剂。

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B中的CuO经氢气还原所得到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碱性氧化物Cu2O。

.(14分)图1—4是与细胞内合成和分泌某些蛋白质有关的结构和生理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

(1)不同细胞分泌物的分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泌物形成后随即被排出细胞,这种分泌方式称为连续分泌;另一种是分泌物形成后先在分泌颗粒中贮存一段时间,待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到细胞外,这种分泌方式称为不连续分泌。

图1表示不同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两种途径,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直接“信号”是,细胞膜上接受信号的物质基础是(用图4中的字母表示);若该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影响其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信号”是。

(2)图2所示过程的场所发生在中,若该过程发生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其场所还有、;图2中②与③在组成成分上相同的物质有和。

图3中①是,它的三个碱基能与特定的识别,这一特点决定它只能转运。

(3)图2与图3所示过程相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的不同点是。

(4)若图4是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的一部分,则在进食后,甘油和葡萄糖分别是通过

、方式(用图4中字母表示)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

.(10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8分)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

碎屑,安装成下图甲。

每隔一段时闻,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溴麝香草酚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

当中过渡颜色是绿色或检测CO2的产生: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实验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C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C瓶充入N2,替代瓶中空气,安装成下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

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原理是;当实验一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绿变黄时,是否可以说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为什么?

(2)已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另一种是能够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并且马铃薯块茎在只有N2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则实验二的目的是;若实验二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

(3)实验一和实验二在设计上均有不够严谨之处,可能会干扰对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请给予修正。

修正的理由是。

.(7分)下图一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图二表示的是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构。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其主要调节机制属于;图一中a点与b比较,抵抗力稳定性强;当干扰解除后,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因某种原因,图二中F全部死亡,短时间内数量增加的动物是;最有可能成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是,请用生态学观点解释其理由。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物理—选修3-3】(15分)略

.【物理—选修3-4】(15分)

(1)图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图象,其中实线是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t2=1.5s时的波形,且(t2-t1)小于一个周期.由此可判断

A.波长一定是60cm

B.波一定向x轴正方向传播

C.波的周期一定是6s

D.波速可能是0.1m/s,也可能是0.3m/s

(2)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为n=

,下表面镶有银反射面,一束单色光与界面的夹角θ=45°射到玻璃表面上,结果在玻璃砖右边竖直光屏上出现相距h=2.0cm的光点A和B。

(图中未画出A,B)

①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示意图;

②求玻璃砖的厚度d。

 

.【物理—选修3-5】(15分)略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

D、E、X、Y、Z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上述5种元素中,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的元素是,写出该元素的任意3种含氧酸的化学式;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4)D和X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键类型属,其晶体类型属;

(5)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是,次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试比较D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在石油化工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使用常涉及到一些化学问题:

(1)三乙醇胺[N(CH2CH2OH)3]可看作是NH3的衍生物,呈弱碱性,沸点200℃,其盐受热易分解重新生成三乙醇胺。

从石油(主要含烷烃及少量环烷烃和芳香烃等)裂解制得乙烯等短链不饱和烃的过程常产生硫化氢、二氧化碳杂质气体,必须除去。

①已知硫化铵的化学式为(NH4)2S,则三乙醇胺的碳酸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三乙醇胺与H2S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乙醇胺的价格比NaOH和NH3都高一些,但仍用三乙醇胺除去杂质CO2和H2S,NaOH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用NH3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前汽油作为发动的燃料时常添加四乙基铅(C2H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