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8276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

“大宗者尊之统也, 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   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

“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   )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2.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

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这说明西   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3.“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   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 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

   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   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   

A.王位世袭制确立    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皇帝制度确立     《临时约法》的颁布       《共同纲领》的制定 

C.秦的统一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解放战争的胜利

 D.秦的统一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6.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序言中“过去发 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7.“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 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 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

”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对“求同存异”方针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8.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

这意味着()

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9.1981年1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提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的关系是主要方面和从属方面的关展,计划经济起主要作用,市场调节还是从属于计划。

”上述结论()

A.巩固了经济特区逐步对外开放的主要成果B.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的基本经验

C.确定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标准D.反映了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

10.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推动了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出现

B.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但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有利于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D.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赋予希腊广阔的发展空间  

11.《十二铜表法》中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 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 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上述规定体现了(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12.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

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有(   )  

  ①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            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                 ④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等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14.15、16世纪发生的那些事变:

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商业发展、民族国家等,都不是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只是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点上先走出一步,结果就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对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和专制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通过暴力革命解决了个人专制的问题    ②最后用非暴力手段建立现代政治制度  

  ③光荣革命前实现了向立宪君主制转变    ④英国克服专制权力推动了自身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1832年的改革法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主要方面,根据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新城镇和工业选区的中产阶级当选议员的机会增大了。

这次改革(   )

 A.使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择权   B.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资格并分享权力 

C.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普选权和政治参与   D.使中产阶级立即获得政治上的控制权  

16.“这个新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国家采用一套新的原则立国,即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权力平衡,它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

□□不仅解决了独立和统一的问题,而且使源于英国的民主和自由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8-19世纪时能填入上述方框的国家是(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1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

    同学甲: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    同学乙:

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    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   ) 

   A.甲对,乙不对     B.乙对,甲不对     C.甲和乙都不对    D.甲乙说的都对  

18.下列对1871年刚刚统一后的德国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统一后联邦制德国成为民族独立国家    B.政治体制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 

C.权力大的联邦议会经由选民普选产生    D.权力小的帝国议会是代议机关  

19.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

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 

①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法律基础

②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 总统对国会负责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实行 统一后的德国依旧推行君主专制政体 

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法国政治制度史》这样写道: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由巴黎人民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步尝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1.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

“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

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

由此可知()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乡村集镇发展迅速

C.农耕文明渐趋衰落D.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2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

据此可知,司马迁()

A.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B.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

C.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D.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

23.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方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江南一些地区()

A.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政府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C.小农经济稳定发展D.财富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24.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

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生产力水平低下

C.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D.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25.《英国:

从称霸世界到回到欧洲》指出:

“在法国、德国设计出欧洲共同体这样一种制度性创新方式来振兴本国经济的时候,英国却采取抵制和不介入的立场。

”但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英国从抵制欧共体到加入欧共体的主要原因是()

A.参与欧洲一体化有助于其重整大国地位B.英国霸主地位丧失,不得不依附法、德

C.欧洲一体化动摇了英国传统的大国地位D.参与欧洲一体化有助于实现英、德和解

第Ⅱ卷(材料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

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

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

“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

“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

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

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

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

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

(8分)

 

 

 27.(19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

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

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  近年来中关关系大事摘录 

2001牟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

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l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3分)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2分)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4分)

 

28.(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

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

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

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

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

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

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

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

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

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

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

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国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

——摘编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

(4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

(6分)

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每小题2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CDADDACBDDBDBBA

16171819202122232425

DCDADBCAC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0分)

26.(12分)

(1)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立法推进;逐步建立;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

(每点1分,答出四点4分)

(2)英国:

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较高;工业化的推进;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较强;国内政局长期稳定。

(任意回答四点即可,4分)

中国:

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国民政府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或长期受到内外战争的干扰)。

(任意回答四点即可,4分)

27.(19分)

(1)特征:

对抗。

(2分)

因素:

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

(2分)

(2)行动:

1971年基辛格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联合公报》;

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4分)

影响: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分)

(3)态势:

合作与冲突交织。

(2分)

国际形势:

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

(3分)

(4)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增加互信,促进交流和合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出其中任意两点给4分)

 28.(19分) 

(1)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飞钱、柜坊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5分)

意义:

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

(4分)

(2)变化:

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

(4分)

相同点:

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民间货币影响较大。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