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8412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docx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共21页文档

第一章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什么是冯·诺依曼机?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答:

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利用这种概念和原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依曼机。

它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组成部分。

早期的冯·诺依曼机结构上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为中心,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现在已演化为以存储器为中心的结构。

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

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称为CPU(中央处理器)。

主要完成:

①从存储

器中取指令,指令译码;②简单的算术逻辑运算;③在处理器和存储器或者I/O之间传送数

据;④程序流向控制等。

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组成。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三者关系如下图:

3.微处理器有哪些主要部件组成?

其功能是什么?

答:

微处理器是一个中央处理器,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组、指令指针寄

存器IP、段寄存器、标志寄存器、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内部总线等组成。

算术逻辑部件ALU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及逻辑运算。

累加器和寄存器组包括数据寄存器和变址及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

中间结果或地址。

指令指针寄存器IP存放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顺序执行指令时,每取一条

指令增加相应计数。

段寄存器存放存储单元的段地址,与偏移地址组成20位物理地址用来对存储器寻址。

标志寄存器flags存放算术与逻辑运算结果的状态。

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负责对整机的控制:

包括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和

分析,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和时序,将控制信号和时序送到微型计算机的相应部件,使CPU

内部及外部协调工作。

内部总线用于微处理器内部各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

(3)1238D=2326Q=4D6H(4)92D=134Q=5CH

12.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8位有符号二进制数。

(1)+32

(2)-12(3)+100(4)-9

答:

(1)[+32]原=[+32]反=[+32]补=00100000B

(2)[-12]原=10001100B[-12]反=11110011B

(3)[+100]原=[+100]反=[+100]补=01100100B

(4)[-92]原=11011100B[-92]反=10100011B

13.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压缩和非压缩格式的BCD码。

(1)102

(2)44(3)301(4)1000

答:

(1)[102]压缩BCD=0000000100000010B

[102]非压缩BCD=00000001000000000

(2)[44]压缩BCD=01000100B

[44]非压缩BCD=000001000

(3)[301]压缩BCD=0000001100000001B

[301]非压缩BCD=00000011000000000

(4)[1000]压缩BCD=0001000000000000B

[1000]非压缩BCD=00000001000000000

14.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有符号十进制数。

(1)10000000B

(2)00110011B(3)

答:

(1)看作原码时真值为-0,看作反码时真值为-127,看作补码时真值为-128

(2)+51

(3)看作

(4)看作原码时真值为-9,看作反码时真值为-118,看作补码时真值为-119

第二章

1.8086CPU内部由哪两部分组成?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8086CPU内部由执行单元EU和总线接口单元BIU组成。

主要功能为:

执行单元EU负责执行指令。

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通用寄存器组、

16位标志寄存器(FLAGS)、EU控制电路等组成。

EU在工作时直接从指令流队列中取指令

代码,对其译码后产生完成指令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数据在ALU中进行运算,运算结果

的特征保留在标志寄存器FLAGS中。

总线接口单元BIU负责CPU与存储器和I/O接口之间的信息传送。

它由段寄存

器、指令指针寄存器、指令队列、地址加法器以及总线控制逻辑组成。

2.8086CPU中有哪些寄存器?

各有什么用途?

答:

8086CPU内部包含4组16位寄存器,分别是通用寄存器组、指针和变址寄存器、段寄

存器、指令指针和标志位寄存器。

(1)通用寄存器组包含4个16位通用寄存器AX、BX、CX、DX,用以存放普通

数据或地址,也有其特殊用途。

如AX(AL)用于输入输出指令、乘除法指令,BX在间接

寻址中作基址寄存器,CX在串操作和循环指令中作计数器,DX用于乘除法指令等。

(2)指针和变址寄存器BP、SP、SI和DI,在间接寻址中用于存放基址和偏移地址。

(3)段寄存器CS、DS、SS、ES存放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和附加段的段地址。

(4)指令指针寄存器IP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在现行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

(5)标志寄存器Flags用来存放运算结果的特征。

3.8086CPU和8088CPU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8088CPU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功能与8086CPU大部分相同,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如

下:

(1)8088指令队列长度是4个字节,8086是6个字节。

(2)8088的BIU内数据总线宽度是8位,而EU内数据总线宽度是16位,这样对16

位数的存储器读/写操作需要两个读/写周期才能完成。

8086的BIU和EU内数据总线宽度都

是16位。

(3)8088外部数据总线只有8条AD7~AD0,即内部是16位,对外是8位,故8088

也称为准16位机。

(4)8088中,用IO/M信号代替M/IO信号。

(5)8088中,只能进行8位数据传输,BHE不再需要,改为SS0,与DT/R和IO/M

一起决定最小模式中的总线周期操作。

4.简要解释下列名词的意义:

CPU,存储器,堆栈,IP,SP,BP,段寄存器,状态标志,

控制标志,物理地址,逻辑地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指令,内部总线,系统总线。

答:

CPU:

中央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以及发出各种控制信号以协调整个系统正常工作。

存储器:

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元件,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堆栈:

在存储器中开辟的一个区域,用来存放需要暂时保存的数据。

其操作特点是先

进后出。

IP:

指令指针寄存器,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在现行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

SP:

堆栈指针寄存器,用于指向当前栈顶单元。

BP:

基址指针,间接寻址中用于存放基址,隐含段地址为SS。

段寄存器:

用于存放逻辑段的段地址。

状态标志:

SF、ZF、OF、AF、PF和CF,反映运算结果的状态特征。

控制标志:

IF、DF和TF,对可屏蔽中断、字符串操作指针变换方向和单步运行起控制

作用。

物理地址:

指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编码,是一种绝对地址,是CPU访问存储

器的实际寻址地址,对于8086系统,地址范围为00000H~FFFFFH。

逻辑地址:

由段基址和偏移地址组成,均为无符号的16位二进制数,程序设计时采用

逻辑地址,可由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物理地址=段基址×16+偏移地址。

机器语言:

直接用二进制代码指令表达的计算机语言,指令是用0和1组成的一串代

码,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不需要进行任何翻译。

每台机器的指令,其格式和代码所代表的

含义都是硬性规定的,故称之为面向机器的语言,也称为机器语言,是第一代计算机语言。

汇编语言:

使用助记符表示的二进制代码指令语言,是一种符号化的机器语言,必须

经编译程序将汇编语言编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识别。

指令:

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操作。

内部总线:

微处理器内部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通道。

系统总线:

微处理机机箱内的底板总线,用来连接构成微处理机的各个插件板,如ISA

总线、EISA总线、PCI总线等。

5.要完成下述运算或控制,用什么标志位判别?

其值是什么?

(1)比较两数是否相等

(2)两数运算后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3)两数相加后是否溢出(4)采用偶校验方式,判定是否要补1

(5)两数相减后比较大小(6)中断信号能否允许

答:

(1)ZF,两数相减,若ZF=1,则相等。

(2)SF,SF=1则为负,否则为正

(3)对有符号数:

OF,OF=1为溢出;对无符号数:

CF,CF=1为溢出

(4)PF,PF=1,不补1

(5)对有符号数:

无溢出时(OF=0),如ZF=1,则两数相等;如ZF=0且SF=0,则

被减数大;如ZF=0且SF=1,则减数大;有溢出时(OF=1),如SF=1,则被减数大;如

SF=0,则减数大;对无符号数:

如ZF=1,则两数相等;如CF=0,则被减数大;如CF=1,

则减数大

(6)IF,IF=1,允许中断

6.8086系统中存储器采用什么结构?

用什么信号来选中存储体?

答:

8086系统中,存储器采用分体结构,1MB的存储空间分成两个存储体:

偶地址存储体

和奇地址存储体,各为512KB。

使用A0和BHE来区分两个存储体。

当A0=0时,选中偶地址存储体,与数据总线低8

位相连,从低8位数据总线读/写一个字节。

当BHE=0时,选中奇地址存储体,与数据总线高8位相连,从高8位数据总线读/写

一个字节。

当A0=0,BHE=0时,同时选中两个存储体,读/写一个字。

9.段寄存器装入如下数据,写出每段的起始和结束地址。

(1)1000H

(2)1234H(3)2300H(4)E000H(5)AB00H

答:

(1)10000H~1FFFFH

(2)12340H~2233FH

(3)23000H~32FFFH

(4)E0000H~EFFFFH

(5)AB000H~BAFFFH

10.根据下列CS:

IP的组合,求出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存储器地址。

(1)CS:

IP=1000H:

2000H

(2)CS:

IP=2000H:

1000H

(3)CS:

IP=1A00H:

B000H(4)CS:

IP=3456H:

AB09H

答:

(1)12000H

(2)21000H(3)25000H(4)3F069H

11.求下列寄存器组合所寻址的存储单元地址:

(1)DS=1000H,DI=2000H

(2)SS=2300H,BP=3200H

(3)DS=A000H,BX=1000H(4)SS=2900H,SP=3A00H

答:

(1)12000H

(2)26200H(3)A1000H(4)2CA00H

12.若当前SS=3500H,SP=0800H,说明堆栈段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若此时入栈10个

字节,SP内容是什么?

若再出栈6个字节,SP为什么值?

答:

物理地址:

35000H~35800H。

入栈10个字节后SP为7F6H。

再出栈6个字节后SP

为7FCH。

14.存储器中每段容量最多64K字节,若用debug调试程序中的r命令,在屏幕上有如下显

示:

C:

>debug

-r

AX=0000BX=0000CX=0079DX=0000SP=FFEEBP=0000SI=0000DI=0000

DS=10E4ES=10F4SS=21F0CS=31FFIP=0100NVUPDIPLNZNAPONC

(1)试画出此时存储器分段示意图

(2)写出状态标志OF、SF、ZF、CF的值

答:

(1)代码段首地址:

31FF0H当前指令地址:

320F0H

数据段首地址:

10E40H

堆栈段首地址:

21F00H堆栈段栈顶地址:

31EEEH

附加段首地址:

10F40H

(2)OF=SF=ZF=CF=0

15.说明8086系统中“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两种工作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为了便于组成不同规模的系统,在8086芯片中设计了两种工作模式,即最小模式和最

大模式。

最小模式用于单机系统,系统中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全部由8086直接提供;最大模式用

于多处理机系统,系统中所需要的控制信号由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

16.8086系统中为什么要用地址锁存器?

8282地址锁存器与CPU如何连接?

答:

为了减少引脚的数量,8086CPU的地址引脚和数据引脚分时复用,为了保证在总线操

作周期中地址信号能有效而稳定的输出,必须使用地址锁存器。

由于8086有20条地址线,故需使用三片8282,其中OE接地,STB与CPU的ALE

相连,前两片8282的DI0~DI7分别与CPU的AD0~AD15相连,第三片8282的DI0~DI3分别

与CPU的AD16~AD19相连,DI4与CPU的BHE相连。

17.哪个标志位控制CPU的INTR引脚?

答:

IF,中断允许标志,IF=1时,允许可屏蔽中断,IF=0时,禁止可屏蔽中断。

18.什么叫总线周期?

在CPU读/写总线周期中,数据在哪个机器状态出现在数据总线上?

答:

CPU完成一次存储器访问或I/O端口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总线周期,由几个T

状态组成。

在读/写总线周期中,数据在T2~T4状态出现在数据总线上。

20.8086CPU重新启动后,从何处开始执行指令?

答:

重新启动后,CS=FFFFH,IP=0000H,故从物理地址为FFFF0H的位置开始执行指令。

21.8086CPU的最小模式系统配置包括哪几部分?

答:

8086最小模式系统配置包括:

8086CPU,存储器,I/O接口芯片,1片8284时钟发生器,3片8282地址锁存器,2片

8286双向数据总线收发器。

第三章

1.分别说明下列指令的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各采用什么寻址方式。

(1)MOVAX,2408H

(2)MOVCL,0FFH(3)MOVBX,[SI]

(4)MOV5[BX],BL(5)MOV[BP+100H],AX(6)MOV[BX+DI],’$’

(7)MOVDX,ES:

[BX+SI](8)MOVVAL[BP+DI],DX

(9)INAL,05H(10)MOVDS,AX

答:

(1)立即数,寄存器

(2)立即数,寄存器(3)寄存器间接,寄存器

(4)寄存器,寄存器相对(5)寄存器,寄存器相对(6)立即数,基址变址

(7)基址变址,寄存器(8)寄存器,相对基址变址

(9)直接端口寻址,寄存器(10)寄存器,寄存器

2.已知:

DS=1000H,BX=0200H,SI=02H,内存10200H~10205H单元的内容分别为10H,

2AH,3CH,46H,59H,6BH。

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完后AX寄存器的内容各是什么?

(1)MOVAX,0200H

(2)MOVAX,[200H](3)MOVAX,BX

(4)MOVAX,3[BX](5)MOVAX,[BX+SI](6)MOVAX,2[BX+SI]

答:

(1)0200H

(2)2A10H(3)0200H

(4)5946H(5)463CH(6)6B59H

3.设DS=1000H,ES=2000H,SS=3500H,SI=00A0H,DI=0024H,BX=0100H,BP=0200H,

数据段中变量名为VAL的偏移地址值为0030H,试说明下列源操作数字段的寻址方式是什

么?

物理地址值是多少?

(1)MOVAX,[100H]

(2)MOVAX,VAL(3)MOVAX,[BX]

(4)MOVAX,ES:

[BX](5)MOVAX,[SI](6)MOVAX,[BX+10H]

(7)MOVAX,[BP](8)MOVAX,VAL[BP][SI]

(9)MOVAX,VAL[BX][DI](10)MOVAX,[BP][DI]

答:

(1)直接,10100H

(2)直接,10030H(3)寄存器间接,10100H

(4)寄存器间接,20190H(5)寄存器间接,100A0H(6)寄存器相对,10110H

(7)寄存器间接,35200H(8)相对基址变址,352D0H

(9)相对基址变址,10154H(10)基址变址,35224H

4.写出下列指令的机器码

(1)MOVAL,CL

(2)MOVDX,CX(3)MOV[BX+100H],3150H

答:

(1)1000101011000001B

(2)1000101111010001B

(3)110001111000011100000000000000010101000000110001B

5.已知程序的数据段为:

DATASEGMENT

ADB‘$’,10H

BDB‘COMPUTER’

CDW1234H,0FFH

DDB5DUP(?

EDD1201959AH

DATAENDS

求下列程序段执行后的结果是什么。

MOVAL,A

MOVDX,C

XCHGDL,A

MOVBX,OFFSETB

MOVCX,3[BX]

LEABX,D

LDSSI,E

LESDI,E

答:

MOVAL,AAL=24H

MOVDX,CDX=1234H

XCHGDL,ADL=24H,A=34H

MOVBX,OFFSETBBX=2

MOVCX,3[BX]CX=5550H

LEABX,DBX=000EH

LDSSI,EDS=1200H,SI=459AH

LESDI,EES=1200H,DI=459AH

6.指出下列指令中哪些是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

(1)MOVDL,AX

(2)MOV8650H,AX(3)MOVDS,0200H

(4)MOV[BX],[1200H](5)MOVIP,0FFH(6)MOV[BX+SI+3],IP

(7)MOVAX,[BX][BP](8)MOVAL,ES:

[BP](9)MOVDL,[SI][DI]

(10)MOVAX,OFFSET0A20H(11)MOVAL,OFFSETTABLE

(12)XCHGAL,50H(13)INBL,05H(14)OUTAL,0FFEH

答:

(1)长度不匹配

(2)立即数不能做目的操作数

(3)段寄存器不能用立即数赋值(4)两个内存单元不能直接传送数据

(5)IP不能用指令直接修改(6)指令中不能出现IP

(7)BX/BP应与SI/DI搭配(8)正确

(9)SI/DI应与BX/BP搭配(10)OFFSET后应跟内存单元

(11)偏移地址为16位,AL长度不够(12)立即数不能用于XCHG

(13)IN必须用AL/AX(14)操作数顺序反向;地址应为8位

9.下列指令完成什么功能?

(1)ADDAL,DH

(2)ADCBX,CX(3)SUBAX,2710H

(4)DECBX(5)NEGCX(6)INCBL

(7)MULBX(8)DIVCL

答:

(1)AL+DH→AL

(2)BX+CX+CF→BX(3)AX-2710H→AX

(4)BX-1→BX(5)0-CX→CX(6)BL+1→BL

(7)AX*BX→DX,AX(8)AX/CL商→AL,余数→AH

14.在下列程序段括号中分别填入以下指令

(1)LOOPNEXT

(2)LOOPENEXT(3)LOOPNENEXT

试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程序段执行完后,AX,BX,CX,DX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START:

MOVAX,01H

MOVBX,02H

MOVDX,03H

MOVCX,04H

NEXT:

INCAX

ADDBX,AX

SHRDX,1

答:

(1)AX=05HBX=10HCX=0DX=0

(2)AX=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