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8780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docx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

中考专题辅导——热学部份

考点剖析:

热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包括热现象和分子运动论、内能两部份.中考时,要紧考查以下知识点和内容.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

  

(1)测量温度的工具叫做温度计.

  

(2)经常使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

  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规定为0℃,把标准大气压下,滚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热力学温度:

以绝对零点(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国际单位制).开尔文用字母“K”表示.

T=t+K

  (4)体温计:

刻度范围是35℃~42℃,每小格为℃,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

  (5)利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看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6)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式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数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着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物态转变

  

(1)物质的状态随温度改变而转变的现象叫物态转变.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会显现六种状态转变.

  

(2)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转变进程中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转变进程中要放出热量.

  4.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没有必然的熔化温度;晶体有必然的熔化温度.

  (3)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晶体溶液有必然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5.晶体熔化特点:

吸热而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条件:

(1)抵达熔点;

(2)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

(1)抵达凝固点;

(2)继续放热.

  6.汽化和液化

  汽化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2)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在第三单元的内容中,咱们明白:

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例如: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

  (3)加速蒸发的方法有:

a.提高液体的温度;b.增大液体的表面积;c.加速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4)对照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蒸发

沸腾

共同点

汽化现象、吸热

汽化现象,吸热

不同点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缓的汽化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

任何温度下进行

沸点下进行

  (5)沸腾的特点:

吸热但温度不变

  沸腾的条件:

a.抵达沸点;b.继续吸热.

  液化

  

(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2)液化有两种方式:

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能够液化.

  通常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是:

a.温度降到足够低;b.紧缩体积.也有些气体,在常温下用紧缩体积的方法,就可使其液化.如:

石油气的液化,打火机中丁烷气体的液化.

  7.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2)物质在升华进程中吸热,凝华进程中放热.

  8.分子运动论

  

(1)分子运动论的大体内容: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永不断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分子间有彼此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质的状态是由它的分子结构决定的.

  9.内能

  

(1)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叫做热运动.

  

(2)物体中所有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的运动加速,它的内能增加.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

  (5)在国际单位制里,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10.热量

  

(1)在热传递的进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2)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11.比热容

  

(1)比热容是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的这一物质的特性.

(2)概念: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3)公式:

c=

或:

c=

  (4)比热容的单位:

J/( kg·℃)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12.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

,其中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那么Q吸=cm△t.

  

(2)放热公式:

,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那么Q放=cm△t.

  13.燃料燃烧放热

(1)燃料的燃烧值:

lkg某种烧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计算燃料燃烧放热:

Q放=质量×燃烧值.

  14.能量既可不能消失,也可不能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维持不变.

  下面通过例题来进一步增强对上述概念的明白得.

热学部份的内容涉及的概念多.解题时,要注意对以下概念的明白得.

  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进程中有哪些异同相同点:

都是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进程,在熔化的进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

有以下三个方面:

  

(1)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也确实是说晶体的温度升高到必然的温度时,才能熔化,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非晶体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进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它没有必然的熔化温度.

  

(2)晶体在熔化进程中,尽管继续吸热,但温度维持熔点不变,直到晶体全数熔化成液态为止.非晶体在熔化进程中也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同.晶体的熔化图线是一条折线,见图4—l所示;而非晶体的熔化图线是一条曲线,见图4—2所示.

  图4—1图4—2

(4)常见的晶体有:

各类金属、海波、冰、食盐.非晶体有:

松香、蜂蜡、沥青.

2.如何看晶体熔化图像

  以海波的熔化图像为例:

见图4—3所示,通过图像弄清以下几点:

图4—3

  

(1)图线上各线段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AB线段:

代表物质处于固态吸热升温的时期.

  BC线段:

代表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尽管吸热,但温度维持不变,那个进程对应熔化进程.

  CD线段:

代表物质处于液态吸热升温的时期.

  

(2)加热到某一时刻,物质所处的状态和温度

  例如:

加热到3min时,在横轴上找到表示3min的点,作过那个点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交图线上AB线段于K点,可知现在海波处于固态,从交点K再作纵轴的垂线,交纵轴于温度是40℃的点,可知现在海波的温度是40℃.

(3)从图线上判定晶体的熔点.图线BC线段表示晶体吸热但温度维持熔点不变.可从B或C点作纵轴的垂线,交纵轴上的点所标的温度确实是晶体的熔点,从图上可明白海波的熔点是48℃.

  3.正确明白得液化条件

  一切气体只要温度降到足够低都能够液化.例如:

在不紧缩体积的情形下,氧气在—183℃即能够液化,也有的气体,不需降温,在一般温度下用紧缩体积的方法,也能够液化,这在前面大体口识里已讲到.但一样的气体,单靠紧缩体积并非能使它液化,必需把它的温度降低到必然的温度以下,再紧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

  例如:

氧气的温度必需降低到—℃以下,紧缩体积才能使氧气液化.那个温度叫氧气的临界温度.那个例子也使咱们看到:

紧缩体积使氧气的液化温度从—183℃提高到—℃.不同物质的临界温度是不同的.例如:

氮气:

—147℃,氢气:

—240℃,氦气:

—268℃等.

  4.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物态转变现象

  云、雨、露、雾、霜、雪、“白气”的生成,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转变现象.

云:

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大量小水滴和水冰晶聚集在一路形成云.因此云是水蒸气放热液化或凝华而成的.

  雨:

在必然条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愈来愈大,达到必然程度时就会下落.在下落进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先的水滴再一路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因此一部份雨滴是小冰晶吸热熔化而成的.

  露、雾:

白天气温高,地球表面的水大量蒸发,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夜间或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草木、石块等低矮物体上液化成小水珠,这确实是露.若是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凝结( 液化)在这些浮尘上,这确实是雾.因此雾和露都是液化现象.

  霜、雪:

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生成的.

  “白气”:

是水蒸气温度降低而液化成的无数小水珠,“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只是由于水珠很小并悬浮在空中,仿佛是气,因此“白气”二字应加引号.

  5.蒸发时,什么缘故液体的温度会降低

  咱们明白,物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那么将一瓶温度为20的酒精,放到温度为15℃的环境中,打开瓶盖,酒精能蒸发吗?

有的同窗分析说:

不行.因为酒精蒸发要吸热,而环境温度比它低,酒精不能吸热,因此不能蒸发.那个分析正确吗?

下面咱们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去讨论一下那个问题.

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

液体表面有许许多多的分子.它们都在做无规那么运动,但速度大小并非一样.一些运动快的分子能够克服它周围液体分子的吸引,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气体分子,这确实是蒸发.依照这一观点,不管外界环境温度如何,总有分子跑出液体,因此当环境温度低于液体温度时,蒸发仍能进行.又因为运动快的分子跑出了液面,留在液体中的分子平均速度下降,因此,自身温度会降低.

  6.正确明白得温度、内能、热量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也反映了物体内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快慢程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快.

  内能是指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内部所有分子无规那么。

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不仅跟分子运动的快慢有关,而且跟分子间的彼此作用情形有关.一个物体在温度高时具有内能,温度低时仍具有内能.

  热量是在热传递进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进程量.咱们明白:

物体在状态发生转变或温度发生转变时,都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某一个温度下,物体不具有热量.也不含有热量.

  尽管—“温度”、“内能”、“热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联系超级紧密.

  如: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它的内能也增大.

  又如:

内能和热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

  7.物体的内能仅和温度、有关吗

  物体内能的大小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如物体的体积、质量等.

  举例来讲:

0℃冰熔化为0℃的水,温度没有改变,但这一进程冰要从外界吸热,分子间距离转变,内能增大.

  又如:

大铁块和小铁块具有相同的温度,但分子个数不同,内能也不相同.

题型例析:

例1、 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解答 冰完成熔化进程需要知足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它的熔点0℃,二是必需继续吸热.题中正在熔化的冰,温度是0℃的冰和0℃的房间没有温度差,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因此冰不能继续吸热,它可不能继续熔化.

  此题常见错误是片面以为晶体只要达到了它的熔点,就会熔化,得出冰能继续熔化的结论.

  例2、 “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水就必然会沸腾起来.”这种说法对吗?

  解答 这是常见的一种错误观点.在学习了沸腾知识后,要会用它的规律来分析.这种说法有两点错误.

  第一,100℃不必然是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第二,即便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达到100℃,水也不必然能沸腾.这是因为完成液体沸腾,条件有两个:

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继续吸热,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不能说,水到了100℃,就必然会沸腾.

  例3、 在很冷的地域,什么缘故常利用酒精温度计而不利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而在实验室中,什么缘故用煤油温度计而不利用酒精温度计测滚水的温度?

  解答 酒精、水银及煤油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若是酒精、水银、煤油凝固成了固态或变成气体就无法用它来测温了.查熔点表可知:

酒精的熔点是—117℃,水银的熔点是—39℃.又因为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也确实是说酒精降至—117℃才凝固,而水银降至—39℃就会凝固,很冷的地域气温可低至—40~—60℃,这种情形下水银凝固,而酒精仍是液态的,能够用来测气温.又查沸点表可知:

酒精的沸点是℃,而煤油的沸点约为150℃,凝固点约为-30℃,而水的沸点是100℃,实验时假设用酒精制成的温度计测滚水的温度,酒精有可能变成气体而无法进行测量,而煤油仍是液体,还能够测高温.

  例4、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铁的比热<铝的比热=,那么 (  )

  A.热从铝块传到铁块      B.热从铁块传到铝块

  C.铁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精析 考查对物体吸、放热公式的明白得,并明白热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 Q吸=cm△t

   △t=

  m相同,∵ c铁<c铝

  ∴ △t铁<△t铝 初温相同,铁末温高.

  ∴ 热从铁传向铝.

  答案  B

  例5、 夏天,剥开冰棒纸后,能够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这是属于下面的哪一种状态转变 (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解答 若是以为“白气”是水蒸气,就会误选B或D.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部份,人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那么“白气”是什么?

  “白气”是许许多多的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小雾滴,光射到它们上面发生了散射,使咱们看到了它.

  在必然的条件下,水蒸气遇冷变成水,就形成了“白气”.例如,水烧开时,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气”.冬季,人们呼出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形成了许许多多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这确实是“白气”,因此,形成“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夏天,什么缘故在冰棒周围会显现“白气”呢?

是因为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它们在冰棍周围遇冷放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小冰滴.可见,冰棒周围显现“白气”,也是水蒸气液化的现象.

  答案 C

  例6、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必然增加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必然升高

  C.物体温度不变,必然没有吸热

  D.物体温度升高,必然吸收热量

  方式点拨 了解内能转变与什么有关,了解物态转变的条件.

  分析 A选项正确.

  B选项:

晶体熔化进程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选项:

与B相似,不正确.

  D选项:

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 A

  例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没有吸热进程和放热进程,说热量是毫无心义的

  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转变有关

  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必然相同

  D.热老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精析 正确明白得热量、内能的概念,并明白Q=cm△t.

  热量反映的是吸、放热进程,A选项正确.

  B选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与热量、质量、温度转变无关.

  C选项:

依照Q=cm△t,由于c和m没有给定,Q不能确信.

  D选项:

热传递的进程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进程.说热量多、热量少不正确.

  答案 A  

  例8、质量相等的金属块A和B,放在滚水壶中煮10min后掏出,马上别离投入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的两杯水里,到两杯水的温度再也不升高时,测量发觉放A的水温高于放B的水温,那么 (  )

  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A原先的温度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精析 依照Q=cm△t分析.

  设放A的水吸收热量为QA,QA=cAm△tA(其中m为A的质量)

  设放B的水吸收热量为QB

  QB=cBm△tB

  题目给出放A的水温升得高,而A、B初温相同,可知:

△tA<△tB.

  又知:

QA>QB∴ cA=

     cA>cB

  选项A正确.

  A、B初温相同,都与滚水温度相同,B选项不正确.

  A放出较多的热量,而不是有较多的热量,C选项不正确.

  答案 A

考前热身:

(一)填空题

1、将湿衣服挂在向阳的地址,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_____,从而加速衣服上水分的蒸发.

2、“神舟三号”发射时,“长江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若是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爱惜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3、图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用意,它的小刻度是1℃,现在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

第3题图

4、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剂功能不能适应时,会显现体温升高、头痛、眩晕、恶心等中暑病症.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能够减缓病症,其道理是:

_____________.

5、烧红的铁件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那个进程中包括的物态转变有________和________.  

6、针对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日趋严峻,专家们建议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如此能够使土壤的水分________显著减少.  

7、去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域发生了罕有的干旱现象.为减缓旱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专门快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慢慢变大而下降,碰到暖气流就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8、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__冲程;它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

9、一钢罐内装有质量为20千克的液化石油气,这些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焦.(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值为×107焦/千克)

10、两个玻璃杯别离盛有冷水和热水,小明同窗警惕地往每杯水中滴入一滴墨水,他将观看到在________中墨水扩散得快.这现象说明:

_______.

(二)选择题

1)  ( 、以下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蒸发和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

B  .冬季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的汽化的现象

C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愈来愈小是樟脑汽化的结果

D  .只有达到100℃,水才能沸腾

2)  ( 、在以下物态转变进程中,都放热的是

A  .熔化、液化

B  .凝固、熔化

C  .汽化、升华

D  .凝华、汽化

3)  ( 、以下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  .洒在地面上的水干了

B  .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  .早晨有浓雾D.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4、为了研究阻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  ( 四组同窗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以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式不正确的选项是

      

5)  ( 、加速液体蒸发的条件是

A  .提高液体的温度B.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C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D.加速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6)  ( 、以下对分子运动论的明白得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B  .由于紧缩液体十分困难,这说明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C  .有的固体很难被拉伸,这说明这些物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7)  ( 、关于内能的改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  .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休的内能

C  .做功和热传递都改变物本的内能

8)  ( 、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示用意,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B.C.D.

第29题图

9)  ( 、以下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  .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  .两手彼此摩擦,手心发烧

D  .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10)  (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C  .晶体在熔化进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维持不变

D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必然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11)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域夏日日夜汽温转变显著,而沿海地域不像内陆地域日夜气温变那么大.其要紧缘故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A  .热量B.密度C.比热D.内能

12、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假设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  ( ,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  .3∶4B.4∶3C.1∶3D.3∶1

13、已知水的比热是×103焦/(千克·℃),水银的比热是×103焦/)  ( (千克·℃),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体积相同的水和水银,温度都升高1℃,水吸收的热量是水银的30倍

B  .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降低相同的温度,水银放出的热量是水的1/30

C  .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吸收相同的热量,假设水银升高1℃,那么水要升高30℃

D  .假设1千克的水温度低1℃放出的热量全数被30千克的水银所吸收,那么水银的温度升高1℃

14、质量为3千克的石油,用去1/3)  ( 后,剩下的石油

A  .比热变成原先的2/3,燃烧值不变

B  .比热不变,燃烧值变成原先的2/3

C  .比热和燃烧值均变成原先的2/3

D  .比热和燃烧值都不变

15)  ( 、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吸气冲程B.紧缩冲程

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三)实验题

1、如下图是经常使用温度计,其测量范围为______℃.请你估量一下此刻试场内的气温,并在图中标出该气温值所对应的液柱位置.

第1题图

2、做“观看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在利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看它的_______;认清它的______.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

  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3、小明与小芳同窗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别离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按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刻转变的情形.

  

(1)为保证明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阻碍水温转变的其它因素,即维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相同.

  

(2)依照打算操作,小明与小芳同窗把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