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066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1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docx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如图为世界上最寒冷的村庄﹣﹣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村.在奥伊米亚康村,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50摄氏度,难怪被称为世界上最冷的村庄.下列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奥伊米亚康村使用的寒暑表中的液体可以用水银,因为水银的熔点是﹣39℃

B.在奥伊米亚康村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属于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

C.走在外面时,嘴中呼出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

D.零下50摄氏度时地面上的冰没有内能

2.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

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

A.①③⑥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

3.小光同学在游泳池边上,举着一块写有“上“字的牌子,当水面平静时,站在小光身边的小钟同学看到在水中的牌子上的情景是(  )

A.

B.

C.

D.

4.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

A.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巧妙的设计了斜面实验

B.卢瑟福﹣﹣发现阴极射线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从而发现了电子

C.法拉第﹣﹣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

5.如图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吸声环节控制噪声

B.

“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测算车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C.

我们在电话里通过对方的音调分辨出是谁在说话

D.

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通话,证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6.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测定值电阻大小时所连接的电路,已知R1、R2不相等,在闭合或断开一些开关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先闭合S、S2,再闭合S1,电流表A示数变大

B.先闭合S、S1,再闭合S2,电流表A示数变小

C.先闭合S、S1,再闭合S2,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变大

D.先闭合S、S2,再闭合S1,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不变

8.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25W

B.将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W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灯丝电阻较大

9.在一次实验中,小宇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A端为N极

B.小磁针静止时,S极水平指向左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D.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L1、L2均标有“6V 6W”的字样(设灯丝的电阻不变).当S1、S2闭合时,灯L1正常发光;则S1闭合,S2断开时,两盏灯的总功率是

(  )

A.12WB.6WC.3WD.2W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丹麦交通部长在京秀骑行:

称经常骑车上班,如图为皮娅女士骑自行车来到丹麦驻华使馆.皮娅女士骑自行车前往丹麦驻华使馆过程中,皮娅女士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车把上的塑料是从      (填“磁性”“导电性”或“导热性”)方面选材.

12.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以250N的拉力将400N的水泥匀速提高2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相比要      .(填“大”或“小”)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电流表乙测量的是通过      (填“L1”“L2”或“L1和L2”)的电流.L1和L2两只灯泡是      (填“串联”或“并联”)关系.

14.家用电器中如洗衣机、电冰箱等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有三个金属片,如图甲所示中的箭头所指的较长的金属片应该与      线相连,如图乙所示是漏电保护器,现在的家庭电路里都装有这种安全装置,当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装有这种装置的电路的      线时,它就会迅速切断电路,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15.据报道,某地曾经发生过天空中下“鱼”的奇观,实际上这是龙卷风的杰作.当龙卷风经过湖面时,其气旋中心速度很      ,压强很      ,将湖中的水和鱼一起“吸”向空中,水和鱼随龙卷风运动到别处落下,形成奇观.

16.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2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      .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17.

(1)如图(甲)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排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继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图.

(3)投影仪的灯泡功率很大,配有风扇进行散热.使用投影仪时,先闭合开关S1,风扇转动,再闭合开关S2,灯泡发光;若只闭合开关S2,灯泡不发光.请将如图(丙)所示的原理图连接完整.(风扇用电动机的符号表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8分)

18.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

(1)将塑料瓶装满水,覆盖一张硬纸片后倒置,水和纸片均不会下落,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说明了      的存在.

(2)将塑料瓶装满水,在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      (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

19.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上标有“3.8V 1.5W”.

(1)某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出耀眼的光,然后很快熄灭了,此时小玉发现:

电流表      示数,电压表      示数(选填“有”、“无”).

(2)断开开关,更换灯泡后,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闭合开关

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电流表的示数填入如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0

3.0

3.8

电流I/A

0.33

0.40

按照正确的操作,小组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该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      .

 

五、计算题(第20题6分,第21题4分,第22题8分,共18分)

20.我市丹阳路跨铁路立交桥工程全长2031米,自2014年6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时速40千米/时,两侧下设辅道和人行道.东侧主桥梁也用混凝土浇灌,长240米,浇灌完成后重量将达到2.48万吨,建成后将是目前亚洲转体重量最大的桥梁,2016年8月完成主桥建设,预计2016年年底建成通车.

(1)东侧主桥梁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g取10N/kg)

(2)若该桥通车后,汽车在不超速的情况下行驶,则它通过该立交桥全桥最快需多少小时?

(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2位)

(3)乘车通过该桥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乘客与车的总重为16000N,则该车对桥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21.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捍卫我国的领海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南海海域举行了陆海空三军多兵种参与的实弹演习.演习中,我军海军的机械化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再次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军威,为战之能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图所示是参加某海域演习的某艘军舰,其最大排水量为3000吨,舰船长约60m,宽约15m.请你回答以下问题(海水的密度视为水的密度,g取10N/kg):

(1)当这艘军舰满载行驶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在这次演习中,由于发射数枚炮弹和转移部分装备后,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50m3,那么这艘军舰在此次演习发射的炮弹和转移装备的总质量是多少kg?

22.如图是家庭常用的电热水壶,其铭牌数据如表所示.若加热电阻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且此时的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则: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加热功率

2000W

容量

1.5L

频率

50Hz

(1)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其加热电阻的阻值是多少欧姆?

(2)装满水后,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1L=1×10﹣3m3)

(3)将一满壶20℃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C水=4.2×103J/(kg•℃)]

(4)不考虑热量损失,烧开这壶水,需要多长时间?

 

六、拓展应用题(每空1分,共6分)

23.能源技术的创新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反过来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中学生,你会发现周围很多能量白白浪费了,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将一些能量转化为电能:

(1)请你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两个不需要消耗燃料的发电方式:

      、      

(2)大海海面波浪起伏,你想过将波浪所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灯塔供电吗(提示:

地磁场磁性太弱)?

请回答下列问题:

A.这一设想依据的原理是:

      

B.需要的器材:

除导线、开关外,还需要两个关键器材:

      、      

C.怎么实现你的设计?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中考物理冲刺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如图为世界上最寒冷的村庄﹣﹣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村.在奥伊米亚康村,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50摄氏度,难怪被称为世界上最冷的村庄.下列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奥伊米亚康村使用的寒暑表中的液体可以用水银,因为水银的熔点是﹣39℃

B.在奥伊米亚康村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属于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

C.走在外面时,嘴中呼出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

D.零下50摄氏度时地面上的冰没有内能

【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点和凝固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内能的概念.

【分析】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在确定温度计的使用范围时,要注意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

(2)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吸收热量;

(3)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放出热量;

(4)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解答】解:

A、水银凝固点为﹣39℃,故不能测量﹣50℃的低温,故A错误;

B、冰冻衣服变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升华,此过程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

C、“白气”是由嘴中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此过程要放出热量,故C正确;

D、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都具有内能,零下50摄氏度时地面上的冰也具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2.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

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

A.①③⑥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研究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强和压力的关系,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研究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3)压强的大小用形变程度来反映,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解答】解:

A、选择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③砝码、⑥装有沙的容器:

小桌放在沙子上,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在小桌上再放砝码,再观察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把小桌的桌面朝下,小桌上放砝码,再观察桌面陷入沙子的深度.能达到探究目的,不符合题意.

B、选择②海绵、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瓶口拧紧,瓶子正放和倒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研究与受力面积的关系;瓶子正放时,瓶子中有水和空瓶分别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研究与压力的关系.能达到探究目的,不符合题意.

C、选择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没有明显发生形变的物体,无法显示压强大小.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符合题意.

D、选择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

木板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凹陷程度;木板上再放砝码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砝码放在海绵上,再在砝码上面放木板,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能达到探究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小光同学在游泳池边上,举着一块写有“上“字的牌子,当水面平静时,站在小光身边的小钟同学看到在水中的牌子上的情景是(  )

A.

B.

C.

D.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解答】解:

由于小光种是站在小光身边看水中的像,则像属于镜面反射,作图可知

①分别过A、B、C、D、E、F各点作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C′、D′、E′F′;

②用虚线连接A′B′,E′C′,F′D′,就是“上”在平面镜中的像.

作图如下:

故选B

 

4.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

A.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巧妙的设计了斜面实验

B.卢瑟福﹣﹣发现阴极射线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从而发现了电子

C.法拉第﹣﹣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

【考点】物理常识.

【分析】

(1)伽利略用巧妙的推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从而提出了:

“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观点;

(2)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就是电子,它的发现表明原子是可分的;

(3)经过1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4)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初由尼尔斯•玻尔等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结构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见解被革命化地改变.

【解答】解:

A、伽利略用巧妙的推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从而提出了:

“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观点,故A错误;

B、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就是电子,它的发现表明原子是可分的,故B错误;

C、经过1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C正确;

D、波尔是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发现了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吸声环节控制噪声

B.

“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测算车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C.

我们在电话里通过对方的音调分辨出是谁在说话

D.

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通话,证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音色.

【分析】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C、声音的不同特性是音色,我们根据音色不同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故A选项错误.

B、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故B正确.

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本身决定的,因此我们在电话里通过对方的音色分辨出是谁在说话,故C选项错误.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通话是通过电磁波.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6.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手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是通过电流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顶起壶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测定值电阻大小时所连接的电路,已知R1、R2不相等,在闭合或断开一些开关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先闭合S、S2,再闭合S1,电流表A示数变大

B.先闭合S、S1,再闭合S2,电流表A示数变小

C.先闭合S、S1,再闭合S2,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变大

D.先闭合S、S2,再闭合S1,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不变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根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解:

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S、S2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再闭合S1,R2被短路,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正确;

B、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S、S1时,两电阻串联,再闭合S2,R2被短路,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故B错误;

C、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S、S1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等于电阻R1的阻值;再闭合S2,R2被短路,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等于电阻R1的阻值;电阻R1的阻值不变,先闭合S、S1,再闭合S2,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不变,故C错误;

D、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S、S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两电阻串联总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等于两电阻之和;再闭合S1,R2被短路,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等于电阻R1的阻值,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8.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25W

B.将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W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灯丝电阻较大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分析】

(1)灯泡的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出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2)判断灯泡的亮暗程度是根据实际功率.串联电路中一般利用P=I2R.并联电路中一般利用P=

(3)消耗的电能W=Pt.在不知道通电时间长短时,不能只根据功率大小来判断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

A、甲灯的额定功率是25W,但实际电压改变时,其实际功率也随之变化,不一定总是25W,故A说法不对.

B、由乙灯铭牌上的字样可知,当乙灯接入220V电路中正常工作,其额定功率为100W.根据P=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压变为110V,即为额定电压的1/2,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所以此时的实际功率为:

P=

=

=25W,故B不对.

C、当两灯都正常发光时,它们的实际功率都等于各自的额定功率,分别为25W和100W,但由于不清楚各自的工作时间,故无法确定谁消耗的电能多.故C不对.

D、根据R=

可知,在电压一定时,电阻与功率成反比.两都正常工作时,电压都是220V,而甲的额定功率小,故甲的电阻较大,故D正确.

故选D.

 

9.在一次实验中,小宇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A端为N极

B.小磁针静止时,S极水平指向左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D.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分析】开关闭合后,根据电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可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出小磁针的指向;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则可得出螺线管中磁场的变化.

【解答】解:

A、电流从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故据安培定则可知,此时电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故正确;

B、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错误;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端移动,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故电磁铁的磁性变弱,故错误;

D、该实验表明了电能生磁,此现象与发电机无关,故错误;

故选A.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L1、L2均标有“6V 6W”的字样(设灯丝的电阻不变).当S1、S2闭合时,灯L1正常发光;则S1闭合,S2断开时,两盏灯的总功率是

(  )

A.12WB.6WC.3WD.2W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当S1、S2闭合时,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根据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可知电源的电压;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泡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P=

求出两盏灯的总功率.

【解答】解:

当S1、S2闭合时,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

因灯L1正常发光,

所以,电源的电压U=6V,

设两灯泡的电阻均为R,则

P1=

=

=6W,

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泡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两盏灯的总功率:

P=

=

=

×

=

×6W=3W.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丹麦交通部长在京秀骑行:

称经常骑车上班,如图为皮娅女士骑自行车来到丹麦驻华使馆.皮娅女士骑自行车前往丹麦驻华使馆过程中,皮娅女士以 自行车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车把上的塑料是从 导热性 (填“磁性”“导电性”或“导热性”)方面选材.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物质的基本属性.

【分析】

(1)在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不同.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为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为静止的;

(2)塑料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

【解答】解:

(1)皮娅女士骑自行车前往丹麦驻华使馆过程中,皮娅女士与自行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自行车为参照物,皮娅女士是静止的;

(2)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在冬季骑自行车时不至于因车把温度太低造成人手的不舒服感.

故答案为:

自行车;导热性.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