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267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docx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主题演讲稿精选篇二

篇二

1

改善文化民生,创建“有品质”的新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文化小康路上,也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为此,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

“以人为本”,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草坪镇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以上率下,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上来,切实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提升村民思想素质,从而促进文明和谐的乡风民俗。

乡风文明提升的主体是村民,营造文明乡风,关键在于教育,草坪镇始终坚持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利用文艺队、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推动民间文化艺术进校园,举办艺术培训班,民间艺术团体得到长足发展;在诗词文化的影响下,人民情感凝练而丰富,为当地百姓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

“文化阵地”,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是必需的重要条件。

新时代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内涵不仅仅是场地以及设施建设这样简单,而是包括政治导向、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场地设施、实际效果、作用及影响力等方面在内的系统性建设工程,文化阵地是文化传播的主战场,是连接着抽象的概念与现实表现的一个桥梁,是一种人人可参与、村村可建成的文化传播长效机制。

“文化惠民”,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惠民工程"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近年来,各级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上完成县、乡、村、户四级文化网络的建设,草坪镇建立了村级文化网格群,各村的党建联络员既是文化联络员,负责日常文化活动宣传,组织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18年初,草坪镇党委政府提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群众文化惠民指导思想,并举办了一系列惠民活动。

2

营造乡风文明,创建“有风骨”的新乡村

移风易俗,重塑精神风貌

“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湖南省承接十九大精神,也制定出台了《湖南省文明办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意见》,对移风易俗做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

近年来草坪镇开展移风易俗文化宣导,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进行风俗教化。

村规民约,撬动乡村善治

移风易俗的方式既有文化宣教手段又有规约治理手段。

从治理论视角来看,移风易俗主要依赖基于“地方性知识”而形成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指村民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

村规民约是一种介于国法与家规之间的生活规则,具有民间性、乡土性、自治性、成文性等特点,村规民约结合村域实际将国家法律地方化具有推进村民自治、整合农民利益、促进文明乡风建设等重要功能。

村规民约正是乡村自治的重要形式,通过村规民约促进移风易俗,切实推行“风俗之治”,是乡风礼俗参与“善治”的过程,更是传统中国移风易俗的治世价值当代传承与弘扬的过程。

见贤思齐,引领文明乡风

弘扬乡贤文化,倡导文明风尚

儒家伦理在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上有“在朝则美政,在乡则美俗”的价值设定。

乡贤一词系指在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

地域性、知名度和道德观是构成乡贤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草坪镇培养、挖掘新乡贤,进一步发挥新乡贤垂范乡里、涵育乡风的作用,以乡贤带动广大群众树立见贤思齐、崇尚典型的意识,提升全民素养,培育淳朴民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成立慈善协会,送温暖树乡风

“大善为官,小善为慈”。

草坪镇放羊坪村慈善协会,于2016年9月9日成立,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各业人士组成,为依法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非盈利公益社会团体,专为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贫困户及不幸者提供救助。

目前协会成员共有97名,截止2018年9月,慈善协会已募集捐款14万元,救助特困群众上百人,发放救助资金9万多元。

3

开展文明创建,打造“有灵魂”的新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营造文化氛围

美丽乡村建设是在营造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基础上,通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农村文化和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社会有序运行的农村整体性发展的过程。

以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去年,草坪镇放羊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三角堆、陡惠渠、教门冲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兴隆街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市“诗词之村”。

今年,草坪镇被列为常德市“最美乡镇”、鼎城区“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片”、“美丽乡村示范片”。

培育“书香家庭”,传承优良家风

在我国,“耕读传家”和“书香门第”一直是传统家庭建设的重要方向。

“耕读”,是在求生存之余,读圣贤书,在日常生活里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化;“传家”则是指“耕读”是家庭传承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在物质条件逐渐充裕的当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一个时代课题,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就变成了传承的最小实体。

在草坪镇第一届“书香家庭评选”中,共有十四个家庭荣膺该称号,代表性的有:

“国艳山庄”、“耕读人家”、“香兰雅室”、“枫林竹简”,“枉渚苑”,这分别为五大书香家庭的雅称。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建设书香家庭,把文化的根芽深植于家庭这个个体之中,通过家庭的孵化,濡染家人的品质和心性,最终提升家庭的素养,进而养化书香社会,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这不仅是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内涵发展和提升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挖掘文化资源,创新魅力乡村

成立了放羊坪村诗词协会、妇女儿童之家、村民自治调解委员会。

成功举办了首届“好家庭、好丈夫、好婆婆、好妻子、孝老之星”评选活动。

2017年被评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村,被鼎城区妇女联合会授牌为“鼎城区妇女儿童之家”示范村。

今年年底,《放羊坪村志》即将出版发行。

4

联动文化产业,创建“有活力”的新乡村

依托民间剧团建设文化队伍

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草坪镇民间艺术团,近年来在政府的因势力导下,不断激发活力,至2018年全镇发展民间剧团达37个,从业人员有900余,年均演出400多场,观众达500万人次,演出收入2000多万元。

草坪镇民间艺术团的“草坪歌舞”逐步成为了展示草坪,推介草坪的重要文化品牌和草坪镇积极探索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速,以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惠及群众的重要跳板之一。

草坪歌舞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不断发展壮大的草坪镇民间艺术团队是草坪歌舞的“生力军”,其演出内容主打地方特色的小戏、小曲、小品,贴近群众,辐射较广;演出团队多次参加省、市、区宣传部组织的文艺演出并获奖。

村村有剧团,组组有演员。

草坪歌舞的“排头兵”则是草坪演艺集团、草坪文学艺术联合会等演艺集团。

草坪演艺集团于2015年10月正式注册为常德市鼎城区草坪演艺有限公司,现有演员40余人,自导自演的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政府的力量”——展翅高飞

近年来,草坪镇党委、政府以“文化立镇、产业兴镇”为发展目标,引导民间文艺团队向民营剧团转型升级,制定了《关于支持民间剧团发展的决定》,并设立了“文化产业引导专项资金”,助力民营剧团发展提速。

聘请市、区文化部门等专业老师来草坪授课,研讨指导文化工作,促进草坪民间文化提质;镇党委、政府对每个民间艺术团体,建立诚信档案,动态了解艺术团体、从业人员的现实表现,及时对不良从业人员纠偏。

同时,支持30个歌舞艺术团队,组建草坪镇民间艺术联合会,做到“三个统一”:

即统一机构,成立了民间艺术联合会,推选出会长,各个团体都要求以草坪镇民间艺术联合会的名义对外演出;统一形象,从艺术团演出底幕到演出着装,各个团体都要求在形象上保持一致;统一水准,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所有演出人员和团体的水平。

依托地域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草坪诗社

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基于语言文字,而诗歌则是语言成就的巅峰。

自2001年起,草坪的诗词爱好者们就自发组织诗词活动,2009年9月正式授牌成立草坪诗社,现已发展社员近300人,其中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3人、世界汉诗协会会员3人、省诗词协会会员3人、市诗词学会会员20人。

草坪诗社可以说是草坪镇文学的起点,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诗社工作,给诗社配备专门的办公场所、作品展览室,每年安排采风活动,极大调动了广大诗友们学诗、写诗的热情。

这些年来,共写出各种诗词作品5000余首,其中有近百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草坪人》与“印象草坪”

在品牌传播中草坪镇首先注重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文化产品:

搭建微信公众号和创办年刊图书,以多元化形式构建全方位立体传播。

今年9月,“印象草坪”微信公众号建立之后,第一期《与你相遇“印象草坪”》一经推出,点击量便过千,成为了一个新的重要的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另一个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老品牌——《草坪人》,也在今年正在筹办第13期。

这两个品牌都能够在低成本运营的前提下,共同培养和塑造乡镇文化的精神内涵。

民间文化艺术节

为了进一步促进文艺创作、演艺业健康发展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相互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从2012年至今,草坪镇先后举办了四届民间文化艺术节。

今年,以“讴歌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四届民间文化艺术节在草坪镇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节目包含当地民俗表演、民间歌舞、传统技艺、“移风易俗”等内容。

今年,草坪特邀请了鼎城区尧天坪镇、周家店镇,桃源九溪镇,临澧合口镇,澧县大堰垱镇,石门罗坪乡六大文化特色乡镇进行文艺展演,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大力弘扬乡村振兴唱响主旋律,为百姓带来了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