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491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小专题文学部落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文学部落

1.七年级

(2)班拟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

班刊名:

【示例】诗意长

廊、含英咀华

(2)在活动中,老师安排你去邀请本市很有名的作家于下周五下午三点来学校作一场文学报告会,你准备怎么对作家说?

请写下来。

超过100字)

【示例】尊敬的××:

您好!

您是我市享有盛名的作家,我们都是您的粉丝,我们班正在开展“文学部落”活动,想请您于下周五下午三点到校给同学们作一场文学报告会,可以吗?

(3)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C)

A.宾至如归,少安毋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藏古今穴处,聚天地精华。

2.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开展了“我爱文学

”读书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全民阅读】如果

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30字)

2018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在装扮得美轮美奂的郑州广场,郑州市举行了“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传扬“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示例】郑州市举行了2018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2)【开卷有益】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你如何从“开卷有益”的角度,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示例】读书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使平凡的生命变得高尚。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与这次读书活动,体验美妙的读书之旅吧!

(3)【书香传递】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导演陆川朗读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献给自由奔跑的圣灵,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是献给坚强生活的

妈妈,我读的_______的__________是献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示例一】史铁生 

 《秋天的

怀念》  渐渐老去的母亲

【示例二】海伦·凯勒  《再塑生命的人》  慈爱育人的老师

3.亲近文学,让我们了解了自然,了解了社会,了解了历史,了解了人生的意义……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存有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灵魂都得到一次升华。

鉴于此,班级开展了一次“我爱文学”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活动一】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①你给小报起了一个有文采的名字,叫《火花》,以此为名的理由是:

寓意手抄报能以星星之火点燃同学们的热爱文学的燎原大火。

②你给小报设计了一些栏目,其中“名著简介”“名家简介”和“名作欣赏”是你比较喜欢的。

(2)【活动二】以“书香伴我成长”为

主题召开一次班会,大家一致推选你做

主持人,请从文学对我们的成长的帮助的角度写一段80字左右的开场白,并至少引用一句有关书籍的名言。

【示例】同学们,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的确,书籍给予我们知识与力量,文学给予我们美丽和营养。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班会——“书香伴我成长”。

(3)【活动三】主题班会上,马筱

珉同学在演讲中说出了下面的读书心语,请你也顺着她的句子仿写一句。

马筱珉:

读《繁星·春水》,如品一杯茶,茶香满口,回味悠长。

仿句:

【示例】读《聊斋志异》,如看一场戏,世态炎凉,跃然纸上。

(4)【活动四】针对现在青少年对名著阅读较为冷淡的现状,请你向老师提一条旨在纠正忽视名著阅读现象的建议。

【示例】开展名著阅读竞赛;开设名著阅读讲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

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C.《中庸》说: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D.我们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①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②从头来,再数一遍。

③我踮起脚,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④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

⑤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A.⑤③①④②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③④①D.⑤④②③①

3.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A.这所学校校舍漂亮,树木繁茂,一定是一所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好学校。

B.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发展,也关乎国家繁荣昌盛。

C.如果生活条件优越,工作坏境舒适,没有苦难与挫折,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

D.只要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瞬间产生的想法,你就会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人。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悬崖:

高而陡的山崖训诫:

告诫,教导

B.嶙峋:

形容人瘦削灌木:

灌溉树木

C.目眩:

眼睛昏花啜泣:

抽抽搭搭地哭

D.纳罕:

惊奇,诧异小心翼翼:

谨慎小心

5.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B.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D.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

(《秋词》刘禹锡)

(5)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迀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2)第三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予“明月”?

四、综合性学习

8.班级开展语文学习讨论活动,老师布置了题目:

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出什么样的评价?

请你简要回答。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14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2分)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2)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文中有些词语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2分)

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

(2分)

5)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最后一则的意思。

(2分)

6)从这六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

(2分)

10.文言文阅读

(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诫子书(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_)

(3)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4)文征明临写《千字文》(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

(一)中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

(一)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从文

(二)中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回答问题。

1)你从《穿井得一人》一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和“晓之者”身上分别有什么可取之处?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很愤怒,叫道: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

张妈!

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

“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

“猫,猫!

又来吃鸟了!

”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2)如何理解下面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3)下列对全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

B.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虐待动物行为的批判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

C.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细腻而浓郁的感情。

第一次养猫时,我“微笑着”看,得知小猫死讯时,“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D.在“芙蓉鸟事件”中,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暴怒武断形成鲜明对比,这为后文写“我”难过与后悔的心情打下了基础,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主题。

七、作文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

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荐能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

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规范;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B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

(1)归雁洛阳边

(2)随风直到夜郞西(3)不亦乐乎(4)我言秋日胜春朝(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诗歌鉴赏

7.1)“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选取这两个意象,点明时令,渲染悲凉的气氛,要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2)示例一:

第三句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示例二:

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

运用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的手法,把明月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3)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诗人。

四、综合性学习

8.示例:

这个故事表现了杞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

五、文言文阅读

9.1)怨恨、恼怒;迷惑、迷惘

2)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个必定为我的老师。

3)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择善而从

6)严谨求实、谦虚进取

10.1)告诫、劝勉疾行,指迅速逝去轻薄浮躁临摹

2)不能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里的想法,一定三番五次的改写它,不怕麻烦。

3)立志、学习、惜时这封家书主要是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珍惜光阴,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我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同时,

还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才能取得成就。

六、现代文阅读

11.1)示例一: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话,切记道听途说。

示例二: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示例三:

对于流言,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又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杞人:

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晓之者:

知识丰富,勤于探究,关心他人,热情、耐心地开导他人。

12.1)因为第三只猫的死是“我”一手造成的,由于“我”的偏见和臆断,这只可怜的猫无辜地受到了追打和诬陷,最终它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

它的死使“我”深深自责,觉得无法饶恕自己。

2)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对第三只猫的虐待比作“针”,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我”内心极度的自责和内疚。

3)B

七、作文

13.为别人开一朵绚丽的花

那绚丽的花瓣,是因为心的浇灌。

——题记

“没事吧,同学”我轻轻摇这你的肩膀,你抬起头,脸上有一抹异样的红晕。

我摸摸你的额,感受到了你不一样的温度,我扶着你去医务室,你被告知,必须回家躺着。

回到教室,你收拾书包,用眼角的余光轻轻瞟了一下我。

我朝你露出一个安慰的微笑。

这时,似乎有一颗小小的花芽在我心中生长,扎根。

我们的友谊如同枝蔓,交绕在一起。

我想为你开一朵美丽而绚烂的花我还记得,那件让我们的枝蔓几乎枯萎的那件事,在这里我要向你说一声对不起。

那一天,天空似要落下眼泪。

我牵着你的手,在操场上转悠。

我看到小甲也在哪里。

我打了个招呼,你的脸上似有嫌恶的表情。

我拖着你,到小甲身边。

你紧抿着嘴唇,好像有些不满我。

我生气了,甩开你的手,凑近小甲的耳边,假装张着嘴唇。

你的脸上的表情,我不知用什么来形容,是错愕,是惊讶,还是失望!

我现在也只能对你说一句话:

对不起。

我追着你,牵你的手,想得到你的原谅。

你猛的停止,我差一丁点撞上你。

我绕到你的正面,突然发现,你哭了。

你的泪花,挂在你长长的睫毛上。

我用手拭去它,抱住你,在你耳边说:

对不起,真的。

你抬起头望着我,在我怀里大哭起来。

我知道你孤单,我要当你的最最好的朋友。

这时,心里的花新生了,开的如此灿烂,如此美丽。

为别人开一朵花,也许他受伤的心灵会得到安慰。

为别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也许他孤单的心灵能变得温暖。

为别人开一朵绚丽而灿烂的花,也许他的黑暗的心灵能变的光明。

朋友们,能为别人开一朵绚丽的花好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杂慈怜祷告花梗

B.遮拦乘凉摇摆覆盖

C.繁密遮蔽庭院倾侧

D.莲蓬凋谢花瑞跳舞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①这种云彩叫作霞②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③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天气晴朗④所以有⑤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⑥的谚语。

A.①──②:

③。

④──⑤“⑥”,

B.①,②。

③;④。

⑤“⑥”

C.①。

②。

③;④。

⑤“⑥。

D.①,②;③。

④。

⑤“⑥”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

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B.“我下不去!

”我哭着说:

“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1期。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派遣殉职拈轻怕重不远万里

B.狭隘极端麻木不仁精益求精

C.热忱纯粹漠不关心微不足道

D.鄙薄植民地冷冷清清见异思迁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8.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旅游天地》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暑假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

他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金色的沙滩,绝美的欧式建筑,众多的名人故居,闻名天下的青岛啤酒……使青岛更加古朴凝重、清幽典雅。

青岛气候宜人,是海滨旅游的黄金圣地。

(1)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谈谈旅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第三则材料,补全下面的短诗。

古老的渔火把激情的港湾点亮

昨夜的波涛托起新一轮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我的青岛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

牧童。

竖,童仆。

②跑:

通“刨”,兽类用足扒土。

③奄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一狼径去相去数十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2)口无停声,足无停趾。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后面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甲)文中两狼的形象特征是什么?

(乙)文中从大狼身上体现出了什么?

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童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诫子书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

(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

(4)俭以养德______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