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初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545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五单元初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初案.docx

《第五单元初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初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单元初案.docx

第五单元初案

第五单元教材简析与教学目标

主备教师潘小帅

第五单元围绕着“爱”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

其中《难忘的八个字》、《心中的那盏灯》、《十二次微笑》为精读课文;《救命骨髓》为略读课文。

    《难忘的八个字》讲述了一个因生理有缺陷而感到自卑的女孩在受到老师爱心的抚慰后,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鼓起了生活的勇气的故事;《心中的那盏灯》通过父亲为孩子做灯笼的感人故事,表现出父亲对孩子的挚爱;《十二次微笑》则叙述了一个空姐用多次微笑换取乘客的理解与信任的具体事例,说明了只要以诚相待,任何矛盾都能化解的道理;《救命骨髓》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大陆白血病少年因台湾小伙子捐献骨髓而获救,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深情厚谊。

“语文百花园六”中继续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安排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8个生字,会写46个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培养认真写字的习惯。

    

2.结合句子理解、区分并学习正确使用近义词。

    

3.学习品读重点句,体会句子意思,感受人物感情的阅读方法。

    

4.通过默读、朗读、分角色读,感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学习文中人物的好品质。

    

5.学习用“小心翼翼”、“惊奇”造句,提高表达能力。

    

6.继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积累语言的习惯的能力。

    

8.仿照课文,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相貌,提高观察、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   进入本单元学习的学生在知识上、认识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单元课文的内容故事性强,情感真挚,容易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方面的爱。

如:

对残疾人的同情、鼓励;对孩子的爱;对乘客的真诚、对病人的关爱等。

    

对于单元主题的理解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爱蕴涵在语言文字中,学生必须经过精读细品才可感受。

如:

《难忘的八个字》中老师的语言、“我”的心理、神态、动作;《心中那盏灯》中爸爸的语言、神态等。

学习中要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语句,品味重点词语。

在品读中感悟人物情感。

    

重点语句的理解和仿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本单元涉及了比较多的阅读思考练习。

这是单元的训练重点之一。

教学时要在阅读思考的时间上给充分,思考的内容要明确,要有层次,具有启发性。

汇报形式上还要多样化,比如:

指名回答、同桌互答、小组讨论,还可以每个同学同时笔答等,使阅读水平大面积得到提高。

    

单元中有些字音、形、义上存在一些难点,如:

龄、验、展、巷、碎、夸、疏、旅、表等。

教学中要注意与形近字、同音字区分,并且在书写上、笔顺上给予恰当指导。

    

17、难忘的八个字(初案)

内容简析:

  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女孩因模样丑陋遭人嘲笑产生自卑的心理;后来由于受到老师爱心的抚慰而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赞美了一个善解童心、深怀母爱的优秀教师,启迪人们应付出爱心,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设计理念:

  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透过小女孩的心理感悟,体会老师的母爱情怀;通过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龄、嘲”等生字,会写“龄、嘲”等字。

学会“嘲笑、厌恶、与众不同”等词语,体会句子的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的启迪。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伦纳德老师关爱残疾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因题设疑。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感人的文章《难忘的八个字》。

(板书课题。

  读课题:

从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试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确。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3.认读生字词,先自由拼读,再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要求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

课文写谁的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说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主选择识字方法识记生字,然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先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老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你想从课文里知道些什么?

 2.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归纳:

  ⑴小女孩是怎样对付“耳语测验”的?

她为什么这样做?

  ⑵伦纳德老师为什么对小女孩说“我愿你是我的女儿”?

  ⑶为什么这八个字令我终生难忘?

  ⑷再读课文,找出写小女孩心理的句子多读几次,并体会小女孩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3.指名汇报,并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不同的心情。

 4.分小组讨论:

  ⑴伦纳德老师为什么对小女孩说“我愿你是我的女儿”?

从这里可体会到老师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⑵为什么这八个字令“我”终生难忘?

  5.指名汇报,谈体会。

  出示“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令我终生难忘”。

  ⑴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

  ⑵有感情读这段话。

  6.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句子能体现出孩子们喜欢、敬慕老师,并读好有关句子。

  三、再次朗读,加深理解。

1.学完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

2.怀着对伦纳德老师的敬慕之情,再次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观察一个熟悉的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

 

18、心中那盏灯(初案)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是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做冰灯的事。

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朗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巷、享”等生字,会写“盏、街”等字,学习“走街串巷、隐约”等词语和有关句子。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人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写父亲的语言、动作表情的句子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发激情

出示课文插图

  师:

在我国农村,有些地方过年时有孩子们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熬年夜的习俗。

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穿街过巷,多么热闹、多么快乐呀。

可是,作者由于家里穷,买不起灯笼,就请父亲给他个透亮的灯笼。

他父亲为了满足作者的愿望,就忍着寒冷为儿子做冰灯。

这是多么浓的爱,多么深的情啊!

  这盏冰灯,这份真情,一直珍藏在作者的心里。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心中那盏灯》。

(板书课题,深情地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确。

 3.同桌(或分小组)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读准确。

 5.再自由读课文,做到准确、流利,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去拼音的生字。

  2.自主识记生字,然后汇报识记方法,提出最难记或易错的生字进行识记。

 3.生字组词。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所占位置,指导书写。

四、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弄懂了什么?

2.课后我们认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二、质疑激趣

  这节课我们继续进一步读懂这篇课文,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

自由读课文,找出文章描写做冰灯的句子。

 2.指名汇报。

 3.把这些句子反复多读几次,并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4.默读课文,找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细细地读一读,并想想为什么令你感动。

5.指名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⑴出示“父亲就把脸扭过来,……我正给你做着呢!

  “尴尬”是什么意思?

从父亲尴尬的样子,你可以看出什么?

  ⑵“听了父亲的话,……他的手真凉!

  “我”为什么流泪了呢?

从这里你可体会到什么?

(父子情深)

  ⑶“没过几天,……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讨论:

为什么说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四、拓展延伸

  谈谈爸爸关心自己的实例。

  五、总结全文

  是啊!

父爱无边!

哪一位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呢?

让我们铭记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抄下来。

19、十二次微笑(初案)

内容简析:

  课文写的是在一次飞行的旅途中发生在空姐和乘客之间的事:

空姐的疏忽带来了乘客的不满;但空姐所表现出来的真诚的歉意,一次次的微笑,最终打动了乘客的心,换来了乘客的理解和信任,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只要真诚相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解不开的结。

设计理念:

  加强朗读训练,以读为本,把阅读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疏、谅”等生字,会写“项、乘”等字,学习“延误、原谅”等词语和有关句子。

  2.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序的叙事方法。

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的叙事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承上启下,引出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难忘的八个字》《心中那盏灯》,那“八个字”、那“一盏灯”,使我们感受到师爱的可贵、父爱的可亲。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文章——《十二次微笑》(板书),看看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怎样用真诚换来理解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真诚”

1.读了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2.反复多读几次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生字卡出示生字词,用各种形式读准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悟“真诚”

  1.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具体写“微笑”的句子,读一读,并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空姐当时的心情。

 2.分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出示有关句子,并相机指名朗读。

  ⑴一位空姐走了过去,……好吗?

  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⑵她小心翼翼地……她的疏忽。

 ⑶读句子,体会他们的不同心情,并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⑷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心情。

 ⑸出示第5自然段,体会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⑹第7自然段,读句子,体会心情,想想这位乘客在想什么,朗读。

 ⑺从空姐一次又一次“面带微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读了这些,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再次朗读激发感情

 再次感受空姐一次次微笑中的真诚。

 二、朗读课文,体会变化

 1.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再把感谢信多读几次,体会乘客当时的心情。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那位乘客对空姐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3.分小组讨论上面这些问题。

  4.指名回答。

  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读,注意读好人物的对话和表扬信。

  3.分角色朗读

  四、体会写法,学习写法

 1.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

2.“十二次微笑”课文写了几次?

具体写了几次?

哪里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 救命骨髓(初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骨、俱、晕、哀”等生字,学习“声泪俱下、为之动容”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救命骨髓所饱含着的两岸同胞的骨肉之情。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的生命之桥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用简洁的语言叙述课文中讲述的故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四人小组合作读,要求准确、流利。

 4.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

课文写了什么故事?

三、细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能从课文中读懂些什么,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⑴双流机场中年夫妇等候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的专家那一幕很动人。

(结合理解“声泪俱下、为之动容”这两个词,并有感情地朗读。

 ⑵骨髓移植很困难。

(可在课文5.6.7自然段体会出来。

 ⑶台湾医疗界非常重视,尽力帮助这位少年。

  寻找供髓者做了大量工作。

  抓紧时间立即派专家护送骨髓。

(可让学生看中国地图,了解护送路线,从路途遥远感受其中情谊。

 2.读了课文,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3.把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段落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

  把你知道的海峡两岸人民友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总结写法

语文百花园五(初案)

内容简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共安排了形近字比较、近义词填空、读背词语、阅读书信、开展活动等项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达到逐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和组词,培养辨识汉字的能力。

通过选词填空的练习,培养学生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2.通过背诵成语,积累语言。

  3.阅读书信,体会巴金爷爷的思想感情,懂得书信格式。

  4.围绕本单元关于“爱心”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实践活动,并把自己得到的关爱、帮助写成一封感谢信。

重点难点:

  掌握书信格式,写一封感谢信。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积少成多”。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语文百花园五》去畅游一番,看看谁的收获最多。

  二、辨字组词

  1.读题目,明要求。

  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2.出示所有字,让学生找出每组字的特点。

3.分组辨字(找出相同部分和不同地方)再分别组词,看谁组得又对又多。

4.把学生组的词读一读。

  三、选词填空

  1.找出“增加、增强、增添”三个词的意思相同的地方。

 2.用三个词分别进行动宾配搭,从而体会它们的意思有不同。

 3.选词填空。

 4.分组(或指名)读填好的句子。

  5.自由读第二组的三个句子,然后试着填空。

6.指名回答并订正。

 7.齐读这三个句子。

  

  四、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些词语,感知这些词语都与友爱、情谊有关。

 2.指名读,纠正读音,再齐读。

3.让学生选择自己理解的词说说意思,不理解的可由老师说大概意思或让学生查工具书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阅读平台”“能说会道”。

  课前准备:

分小组制定献爱心的活动计划,并开展献爱心活动。

  一、复习引入

  检查背诵“读读背背”里的词语。

  二、阅读平台

  1.自由读书信,做到读通、读顺。

  2.小组合作读书信,互相纠正读音,思考并讨论:

巴金爷爷在给家乡孩子们的信中,讲了哪几方面的情况?

3.指名汇报,并相机订正。

  4.引导学生懂得书信格式。

  内容(五方面):

称呼、正文(包括问候语)、祝颂语、署名、日期。

  格式:

题目在第一行正中,称呼在下一行顶格,然后写冒号;第三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正文下一行空两格写祝颂语;下一行右下角署名;署名下面是日期。

  三、能说会道

 1.想一想:

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有什么让人感动的事情?

 2.选择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在小组里说一说,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笔下生辉(写一封感谢信)。

  一、读一读

  读课本中的内容,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

  二、说一说

  想一想,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谁给你的关爱最多,或印象最深刻,是怎样关爱你的。

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三、议一议

 1.我们要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他(她),格式是怎样的?

 2.在正文里我们可以写什么内容?

  四、写一写

  把刚才说的、议的写成一封感谢信,注意书信格式要准确,正文内容要写具体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