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575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1.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将图2中的NaCl溶液换成液态HCl,灯泡也亮

C.将图2中的NaCl溶液换成SO2的水溶液,灯泡也亮,说明SO2是电解质

D.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化钠是电解质,故不选A;B、氯化钠溶液换成液态氯化氢,由于氯化氢是电解质,但液态不能电离,所以灯泡不会亮,故不选B;C、氯化钠溶液换成二氧化硫的溶液,二氧化硫会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电解质,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灯泡会亮,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硫是电解质,故不选C;D、电解质本身不导电,需要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可以导电,故选D。

考点: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与导电性的关系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OH   B.O2    C.Na2CO3   D.乙醇

【答案】D

【解析】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不能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所以选项D正确;A和C都是电解质,B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3.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B.红外光谱C.紫外光谱D.核磁共振谱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用于测定化学键或官能团。

核磁共振谱用于测定氢原子的种类,答案选A。

考点:

考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的判断

点评:

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研究方法的熟悉了解掌握程度,难度不大,学生记住即可。

4.某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有

A.2种B.4种C.6种D.8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是属于饱和一元酯基,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羧酸盐与醇,B酸化与C连续氧化都得到同一物质,故B为羧酸钠盐,C为醇,且B、C分子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目,B、C分子中碳碳骨架结构相同,故则形成C10H20O2的酯的酸为C4H9COOH,醇为C4H9CH2OH,都含有C4H9-烃基且相同,有四种结构:

-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CH3)2,-C(CH3)3,则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有四种结构,故选B。

考点:

考查了酯的水解反应、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体的相关知识。

5.下列有关甲烷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B、甲烷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

C、收集甲烷时常用排水法,是因为甲烷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

D、甲烷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甲烷难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A错误;B、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错误;C、收集甲烷时常用排水法,是因为甲烷难溶于水,C错误;D、甲烷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甲烷难溶于水,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甲烷的性质

6.慢慢加入下列物质,其中能使浓度为0.5mol·L—1的Cu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A.蒸馏水B.KCl晶体C.NaOH溶液D.Ba(OH)2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CuSO4溶液加入蒸馏水降低了阴、阳离子的浓度,导电能力减弱,A错误;B、KCl晶体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氯离子,增大了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B错误;C、CuSO4溶液加入NaOH溶液,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消耗了铜离子同时引入钠离子,阴、阳离子数目变化不大,但溶液体积增大,阴、阳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C错误;D、Cu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因CuSO4与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而使阴、阳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当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再加入Ba(OH)2溶液,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D正确;。

答案选。

考点:

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乙炔的结构式:

CHCH

C、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D、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羟基的电子式:

,A选项正确;乙炔的结构式:

CH三CH,B选项错误;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故C选项错;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故D选项错误。

考点:

有机化学化学用语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

(一)理清一套运算关系:

n=N/NA=m/M=V/Vm=cV(aq)注意相关概念的理解

(二)注意审题细节1、微粒种类2、气体摩尔体积适用条件3、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写明相应化学式结构式4、物质间的反应理清相关反应及特点5、电离、水解;A、Cl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进行不完全,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错误;B、标准状况下氟化氢是液态,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大于1.5NA,错误;C、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均为NO2,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2mol,原子数为6NA,正确;D、10mL98%的H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密度减小,质量小于原来的10倍,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9.8%,错误。

考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及相关计算。

9.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H2B.AlC.KID.C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氢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B、Al属于单质,错误;C、KI属于离子化合物,错误;D、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10.2005年“禽流感”在全球蔓延,百姓谈“禽”色变。

目前通过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制得的达菲是抗禽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物。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高温、紫外线都能使禽流感病毒失去生理活性

B.莽草酸既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C.莽草酸、达菲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达菲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3mol

【答案】AC

【解析】莽草酸能与H2加成,但不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因它不属于酚类,达菲与NaOH溶液反应时,能消耗5molNaOH,则B、D不正确。

11.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1.8×l0_5

4.9×l0_10

K1=4.3×l0_7

K2=5.6×l0_11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

pH(NaCN)>pH(Na2CO3)>pH(CH3COONa)

B.amol·L—1HCN溶液与b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

D.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CO3-)+2c(CO32-)

【答案】D

【解析】D描述的是混合溶液中的离子的电荷守恒。

A,因为碳酸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2小于氢氰酸的电离常数,所以pH(Na2CO3)>pH(NaCN)>pH(NaHCO3)>pH(CH3COONa),错误;B选项,若a=b,等体积混合后恰好生成NaCN,考虑到水解也是c(Na+)>c(CN-),甚至a<b时也可能c(Na+)>c(CN-),错误;C选项,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先增大后减小,醋酸的电离度一直增大,pH先增大后趋近不变,错误。

12.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托盘天平要左物右码,A项错误;B、溶解烧杯,玻璃棒搅拌,B项正确;C、没用玻璃棒引流,C项错误;D、胶头滴管不能深入容量瓶内部,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装置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0.01mol•L-1Ba(OH)2溶液中:

Na+、NH4+、NO3-、HCO3-

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

Mg2+、Fe2+、NO-3、Cl-

C.pH=7的溶液中:

K+、Cl-、Br-、Fe3+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

K+、Na+、I-、SO4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氢氧根与铵跟、碳酸氢根均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氧化亚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在中性溶液中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溶液不论是酸性还是碱性,四种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共存正误判段

【名师点睛】离子共存问题的关键是看清隐含条件,如:

指示剂变红的溶液、水电离出的H+、和铝单质反应放出氢气等,以及哪些离子不能共存,不能共存的原因是什么,重点还是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水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等。

本题的易错选项使C,注意铁离子水解显酸性。

14.在氢气和氧气的燃烧反应2H2+O2=2H2O中,破坏1molH2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A,破坏1molO2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B,形成1molH2O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C,则下列关系正确的

A.A+B>CB.A+B

C.2A+B>2CD.2A+B<2C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2H2+O2=2H2O为放热反应,所以△H<0,已知△H=断裂旧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2A+B—2C<0,所以2A+B<2C,故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反应热的计算。

15.2011年中国已超北美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器第二大市场。

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F2(g)→2F(g)吸收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断键吸热,故A正确;成键放热,故B正确;反应N2(g)+3F2(g)=2NF3(g)的ΔH=941.7+154.8×3-283.0×6<0,故C正确;化学反应一定有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故D错误。

故选D。

考点:

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

16.(15分)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氧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肼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

(1)==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N2H4(l)+2H2O2(l)=N2(g)+4H2O(l)△H=-641.625KJ/mol

(3)400.8KJ

(4)无污染

【解析】

⑴肼

过氧化氢

(2)1molN2H4放热=256.65kJ×1mol/0.4mol=641.625kJ

N2H4(l)+2H2O2(l)=N2(g)+4H2O( g)△H=-641.625KJ/mol

⑶N2H4(l)+2H2O2(l)=N2(g)+4H2O( g)△H=-641.625KJ/mol

与H2O

(1)==H2O(g)△H=+44kJ/mol乘以4相减得N2H4(l)+2H2O2(l)=N2(g)+4H2O(l)△H=-801.6KJ/mol,则16gN2H4为0.5mol,放出的热量是400.8KJ;⑷产物为N2和H2O无污染。

17.(14分)化合物A俗称石灰氮,以前是一种常用的肥料,其含氮量可高达35.0%,钙含量为50%。

它可以用CaCO3通过下列步骤方便地制出:

(1)已知固态二元化合物D中钙含量为62.5%,则D的化学式为。

(2)请推算出A的化学式。

(3)分别写出上述过程中生成D和A的化学方程式。

;。

(4)将A放入水中,会重新生成CaCO3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CaCO3与CaSO4的溶度积分别为2.8×10—9、9.1×10—6。

由此可知二者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CaCO3CaSO4。

在锅炉除垢操作中,要先用碳酸钠溶液将水垢中的硫酸钙转化成为碳酸钙。

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

【解析】略

18.(6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

(3)试管中收集气体是,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答案】

【解析】

19.下图是某科技小组,以废旧锌锰干电池为原料,回收及制备多种用途的碳酸锰和相关物质的主要流程:

(1)灼烧黑色粉末变成黑褐色是因为有少量MnO2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少量的MnO,其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为:

(2)还原过程是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草酸,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在该过程中甲同学发现加入硫酸,部分固体溶解只剩余黑色固体,接着他没有加入草酸而是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发现固体也完全溶解了;乙同学在加硫酸后也没有加草酸,他又加入了一定量氨水,无明显变化,测得这时溶液的pH值为9,他接着又加入双氧水,发现黑色固体不减反增,写出导致固体增加的离子方程式:

;比较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针对MnO2和H2O2氧化性的强弱,你得出的结论是:

(3)操作1和操作2相同,其名称是。

(4)硫酸锰转化为碳酸锰的操作是,在60℃下调节pH值后加入碳酸氢铵溶液,直到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加热反应1小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已知锌锰干电池的总反应为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电解MnSO4溶液回收锰的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

(1)2MnO2+C

2MnO+CO2↑或MnO2+C

MnO+CO↑(2分)

(2)MnO2+H2C2O4+H2SO4=MnSO4+2CO2↑+2H2O(2分)

Mn2++H2O2+2NH3·H2O=MnO2↓+2H2O+2NH4+((2分)

酸性条件下氧化性MnO2>H2O2,碱性条件下氧化性MnO2<H2O2(2分)

(3)过滤(1分)(4)Mn2++2HCO3-=MnCO3↓+CO2↑+H2O(2分)

(5)MnO2+NH4++eˉ=MnO(OH)+NH3(2分)、

2H2O-4eˉ=O2↑+4H+(或4OH--4eˉ=O2↑+2H2O)(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黑色粉末中含有C单质及MnO2,在灼烧黑色粉末变成黑褐色是因为有少量MnO2与C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少量的MnO及C的氧化物,其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为:

2MnO2+C

2MnO+CO2↑或MnO2+C

MnO+CO↑;

(2)MnO2具有氧化性,草酸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MnSO4、CO2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是:

MnO2+H2C2O4+H2SO4=MnSO4+2CO2↑+2H2O;在碱性条件下,H2O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Mn2+氧化产生MnO2,使固体的质量增加,则导致固体增加的离子方程式是Mn2++H2O2+2NH3·H2O=MnO2↓+2H2O+2NH4+;比较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针对MnO2和H2O2氧化性的强弱,你得出的结论是:

酸性条件下氧化性MnO2>H2O2,碱性条件下氧化性MnO2<H2O2。

(3)操作1和操作2都是分离难溶性的固体与可溶性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过滤;(4)硫酸锰转化为碳酸锰的操作是,在60℃下调节pH值后加入碳酸氢铵溶液,直到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加热反应1小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2++2HCO3-=MnCO3↓+CO2↑+H2O;(5)已知锌锰干电池的总反应为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知,该电池工作时,MnO2在正极上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O2+NH4++eˉ=MnO(OH)+NH3;电解MnSO4溶液回收锰时,在阳极上OH-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OH--4eˉ=O2↑+2H2O,也可写为2H2O-4eˉ=O2↑+4H+。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的知识。

20.(14分)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

当温度升至170℃左右时,有大量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迅速褪去。

甲同学认为达到了实验目的。

乙同学仔细考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在170℃超过后生成气体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由此他推出,产生的气体中应有杂质,可能影响乙烯的检出,必须除去。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观察到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刺激性气体是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体的存在就不能认为溴水褪色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造成的。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根据甲乙同学的分析,认为还可能有CO、CO2两种气体产生。

为证明CO存在,他设计了如下过程(该过程可把实验中产生的有机产物除净):

发现最后气体经点燃是蓝色火焰,确认有一氧化碳。

①设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分)

(1)CH3CH2OH

CH2==CH2↑+H2O

CH2==CH2+Br2

Br-CH2CH2-Br(2×2分)

(2)C(1分)SO2(1分)Br2+SO2+2H2O==2HBr+H2SO4(2分)

(3)①安全装置,防倒吸(2分)

②吸收乙烯、二氧化硫气体(2分)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气体是否除净(2分)

【解析】

(1)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有关的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CH2==CH2+Br2

Br-CH2CH2-Br。

(2)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能使乙醇炭化,因此黑色物质是碳。

又因为浓硫酸还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碳生成CO2、SO2和水,即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

SO2具有还原性,而溴水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H2SO4。

(3)①由于CO2或SO2都易被氢氧化钠吸收,有可能造成液体倒流,所以设计a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的,即起安全瓶的作用。

②为检验CO,就需要除去SO2、乙烯,所以浓溴水是为了吸收乙烯、二氧化硫气体。

而为了检验二者是否除净,还需要再利用稀溴水来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气体是否除净。

21.将一定量的pH3和H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两支加热的硬质玻璃管,第一支装有足量的铜屑,第二支装有足量的CuO,第一支玻璃管中因发生反应:

2PH3+3Cu

Cu3P2+3H2而增重4.96g;第二支玻璃管反应后质量减轻了5.76g;试求:

原混合气体中PH3与H2的体积比。

【答案】4:

3

【解析】

试题分析:

设原混合气体中PH3、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第一支玻璃管中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z,则:

2PH3+3Cu

Cu3P2+3H2△m

2mol3mol62g

xz4.96g

解得x=(2mol×4.96g)/62g=0.16mol,z=(3mol×4.96g)/62g=0.24mol,

CuO+H2

Cu+H2O△m

1mol16g

(y+0.24)mol5.76g

所以,1mol:

(y+0.24)mol=16g:

5.76g,解得y=0.12mol.

则原混合气体中PH3和H2的体积比为:

0.16mol:

0.12mol=4:

3;

答:

原混合气体中PH3与H2的体积比为4:

3。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名师点晴】能灵活运用差量法并结合物质的量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具体分析:

第1支试管中发生反应2PH3+3Cu

Cu3P2+3H2,由方程式可知固体增重的质量是磷元素质量,根据固体增重计算PH3的物质的量,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第2支试管中发生反应H2+CuO

Cu+H2O,由方程式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失去氧元素质量,第2支试管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