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616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配套K12安徽省六安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題(本题共24小题,每小題2分,共48分,在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

这—变化反映了唐代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C正确;A不符合“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错误。

2.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

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行省制。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推行行省制的本身目的就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具体的规划和设置来看也是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行省制是打破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和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没有直接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是对整个地方的制度而非仅仅对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

3.明末淸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

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色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

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

该方案重在强调

A.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说明该方案对土地的使用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安排,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以及发展饲养业,体现出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故A正确;B、C材料无法体现;D不符合“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排除。

4.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

省份

地点

铁器物种类

四川

绵阳

斧、锸、锛

四川

荥经

铁锄、曲炳刀、削刀

重庆

巫山

铁犁铧、长钎形器、铁削

重庆

涪陵

铁斧、铁锯、刻刀

重庆

云阳

铁削、铁锄

 

A.西南农业己逐步实现精耕细作

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

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答案】C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在西南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铁制生产工具,这表明铁器在西南地区逐步推广,C项正确。

不能通过铁器在西南地区逐步推广,推断西南农业己逐步实现精耕细作,排除A。

铁器在西南地区的推广不能说明它是否已成为西南的主要劳动工具,排除B。

不能根据铁器在西南地区逐步推广,推断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已大大提高,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5.宋代一些商人往往通过购藏图书、构筑馆阁、延师课子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士阶层靠拢。

另一些士人阶层逐渐抛却“安贫乐素”“口不言利”的传统信条,纷纷加入商人的行列。

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A.四民界限渐趋模糊

B.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士商阶层相融合流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商人逐渐向士阶层靠拢,士人阶层逐渐加入商人的行列,体现出两个阶层的相互融合,故D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商人和士阶层,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出的是部分人,不能说明整个社会的信仰改变,故B项错误;宋代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哲学,没有动摇,故C项错误。

6.“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最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

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官营手工业己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物勒工名”“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可知,“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答案为C项。

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排除D项。

7.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

“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

“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

这说明了

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长途贩运贸易己经出现

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来看,“舟节”、”车节”反映的是货物的运输,可以看出当时长途贩运已经出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无法看出发展状况;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专卖”;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8.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沦(1520-1577)说:

“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

”作者主张

A.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解除海禁政策

C.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采取富民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谭纶认为海禁导致了福建人“民贫而盗愈起”,所以应该开放海禁来解决福建人的社会问题,故B项正确。

谭纶阐述了海禁对福建人所造成的影响,没有提到清除侨寇残余势力的主张,排除A。

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来解决福建人的生计问题,对福建人用“抚”,没有提到“剿”,排除C。

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是为了解决“盗愈”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富民,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信息“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9.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一雅典公民:

“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只好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打哈欠、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想望着田园、想望着和平。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己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民众的义务

D.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

【答案】D

【解析】材料“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要求全体公民的民主,不是“一个公民的民主”,故D项错误;AB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0.罗马法嫁资制度规定:

“既不能忽略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者——妻子的父亲、丈夫的权益的保护,又须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

”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强调对男女平等的追求

C.优先保护妇女的权益

D.蕴含着公平正义的理念

【答案】D

【解析】根据“既不能忽略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者——妻子的父亲、丈夫的权益的保护”“又须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兼顾强者、弱者权益,蕴含着公平正义的理念,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下图)这反映了

A.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

C.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

D.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是商业革命的体现,而不是价格革命,故A项排除;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因果关系不成立,故B项排除;英国、荷兰、法国位于西北欧地区,属于贸易中心区,故C项排除;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欧逐渐崛起,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掌握着世界经济的财富,国际贸易区域的划分成为了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故D项正确。

点晴:

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中心区”“边缘区”“半边缘区”“世界市场”等信息结合国际分工分析归纳即可。

12.下图为1834—1878年西欧某国棉纺织业工人就业情况(%),可用来研究

年份

孩子

男性(13-18岁)

女性(13+)

男性(18+)

1834

13.3

12.5

47.8

26.4

1847

5.8

11.8

55.5

26.9

1850

4.6

11.2

55.5

28.7

1861

8.8

9.1

55.7

26.4

1870

9.6

8.5

55.9

26.0

1878

12.8

7.2

54.7

25.3

 

A.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

B.劳动就业率的增加

C.工人家庭收入的埔长

D.非法雇佣童工的现象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该国女工在棉纺织业的比例始终稳定在55%左右,这就表明女性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A项正确。

题干中呈现的是西欧某国棉纺织业工人就业情况,其中从孩子、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无法得出劳动就业率的增加的结论,排除B。

题干呈现的就业状况,不能直接反应得出家庭收入,排除C。

题干中呈现雇佣童工(16岁以下)的现象,但是否合法不得而知,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13.从1878年起,徳意志帝国在各邦普遍实行工厂视察员制度,以保证劳动过程中侵害工人劳保条件的现象及时得以纠正。

19世纪80年代以后,德意志帝国开始推行社会保险立法,强制对所有雇佣劳动者实行“统一”和“平等”的社会保险。

这说明当时的徳国

A.经济发展注重改善民生

B.工人的权益得到根本性改善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完善

D.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公平平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时也是注重改善民生的,材料的主旨正是强调这一点,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错在“根本性”,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的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非常不完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社会是等级社会,不会实现真正的公平平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一定要明白材料中的内容都是和民生有关的,其次要知道1878年刚刚独立的德国仍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很完善。

14.詹宁斯描述某国体制:

“……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最后变成了一种义务。

它起初是辅佐性的,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最终贏得了最高地位。

大臣在开始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作为国王的代表行亊,最后則是代表自己行亊,在必要时才向国工请示。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描述的是德国近代政治体制

B.走了条疾风暴兩的变革之路

C.尊重传统与适时变革相结合

D.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答案】C

..................

15.下图是1863年的《两极相会》,画家将两位从未谋面的政治人物——美国总统和俄国沙皇——放在同一个场景中,紧紧握手,彼此惺惺相惜。

漫画家如此构图的理由应是

A.国际格局的发展被两国所主导

B.美俄都感受到了第三方的成胁

C.列强狼狈为奸试图瓜分殖民地

D.当时双方都赢得了相似的称誉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863年……美国总统和俄国沙皇……紧紧握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废除了奴隶制,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双方都赢得了相似的称誉,即废奴,故D选项正确;当时国际格局中英法等国是主导,故A选项错误;1863年美俄没有共同的第三方敌对国家,故B选项错误;当时美俄两国也没有狼狈为奸瓜分殖民地,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俄国废除奴隶制的相似史实,再结合材料的图片内容和材料关键信息“美国总统和俄国沙皇——放在同一个场景中,紧紧握手”,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6.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

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A.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答案】D

1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亊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

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亊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

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

【答案】C

【解析】从“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可以看出,中国在此时是一种参与国际事务的形式来对待其他国家。

A选项是不平等条约的要求;B选项是国内的事务;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与此无关。

18.淸代捐输(即由士民报效.向国家捐献财物,政府对捐输人给予奖励盛行。

按旧制,捐人须赴户部领照,款项归户部拨用。

咸丰以来,政府同意户部发空白文武职衔及贡、监生执照给地方省府,捐输人可直接在地方激纳财物。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剧对华侵略

B.绅商群体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

C.农民起义对清政府财政的冲击

D.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吏治腐败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咸丰以来,政府同意户部发空白文武职衔及贡、监生执照给地方省府,捐输人可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速,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捐输人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便于地方筹集军费镇压农民起义,故C项正确;当时政府捐输的主要目的不是抗击列强侵略,而是镇压农民起义,故A项错误;“绅商群体的经济实力壮大”不能解释“捐输人直接在地方缴纳财物”的变化,故B项错误;捐输由户部变为地方政府,这是清政府的政策变化,不能说明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吏治腐败,故D项错误。

故选C。

19.有学者认为:

《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

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

该学者旨在说明约法

A.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賦予议会过大权力

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临时约法》中追求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立法与行政机关之间相互制约,说明《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D项正确。

A项与题干“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矛盾,总统掌握实权,排除。

题干强调《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没有涉及賦予议会过大权力,排除B。

题干强调《临时约法》中关于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袁世凯抛弃《临时约法》,复辟君主专制,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0.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

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

这—变化表明国民党

A.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

B.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C.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亊主张

D.认可敌后游击战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国民党作战方针上面的转变可以看出,国民党对游击战的作用是认可的,意识到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必要性,D项正确。

A选项错误,1938年11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依旧是抗战的重心所在,排除。

题干强调国民党对游击战的作用是认可的,没有涉及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排除B。

题干强调国民党对游击战的作用是认可的,没有涉及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亊主张,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1.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

“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

”材料评述的“战局”

A.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

B.表明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

C.说明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

D.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947年中共中央采取“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的战术,三军挺进中原,从根本上改变战局,威胁国民政府统治,故战局的出现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A项正确。

1947年,国民党军队尚未失去战争优势,排除B。

C项说法,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在三大战役之后,排除。

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2.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

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展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

觉得美国人很幸福。

这反映出

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

B.美苏冷战的新形式

C.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

D.苏联科技上的优势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材料给出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美苏冷战激烈;B选项正确,由原有军事的战争转变为目前的经济和科技战争;C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D选项错在只反映出一部分,没有突出美国的部分。

23.国台办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中国政府一再申明,对于台湾同外国的民间经济文化往来,不持异议。

但是,“国际生存空间”的提法,是要搞“两个国际法人”“平行的国际代表权”,对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坚决反对。

这体现了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

A.力求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坚持原则和立足发展相结合

C.尽可能增加交往和取得互信

D.双方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前提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对于台湾同外国的民间经济文化往来,不持异议。

但是,“国际生存空间”的提法,是要搞“两个国际法人”“平行的国际代表权”,对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坚决反对。

”,可见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坚持原则和立足发展相结合,故选B。

材料没有涉及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息,排除A。

材料是对台湾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排除C;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以“一个中国”为前提,排除D。

24.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

同年,周恩來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消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

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A.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

B.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C.和平共处五项原則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中国仍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由单纯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外交出发点调整为和平、中立的外交出发点,说明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故B选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4年提出,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題(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25.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相互关系和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

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

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

宋代标志着“独裁”的增长,这在内藤湖南(日本学者,主张唐宋变革论)对唐宋转型的阐释中是核心内容,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事实上没有实现現代化。

……与此同时,独我应该受到谴责的观念为解决中国的落后问題提供了一个办法:

人们首先关心的是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而让别的国家来指导中国也是必要的。

……事实上中国早在我们之前就实现了我们当代西方人所重视的东西。

——摘编自(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材料二与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

这不是中国人的错,西方列强为主角的竞争和战争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列任对中国的掠夺和压迫,形成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激化了中国的阶级和社会矛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自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知识,概括唐宋转型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知识,说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表现(试举一例),并分析“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原因。

【答案】

(1)表现:

教育和科举使平民获得社会上升空间;商业发展改变税收,并带来城市商业化;市民文化日益发展,礼下庶人的理学形成;皇权失去制约,专制增长。

(2)举例: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新文化运动主张废除汉字(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

社会的贫穷和落后;政府的压迫和腐败;改良的失败;深刻的阶级对立。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宋代标志着“独裁”的增长”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方面概括唐宋转型的具体表现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转型中最激进的表现可从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方面作答。

关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西方列强入侵、政府的腐败、改良失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等方面思考作答。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般的基本规律。

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

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