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695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作业3.docx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作业3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如图1中的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把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或产生________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图1

2.力的图示就是把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形象地表示出来,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用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

3.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_,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______.

4.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__上.

5.目前,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

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力的概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

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D.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

知识点二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图2

如图2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4.一个重20N的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如下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

知识点三 重力和重心

5.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

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

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7.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

知识点四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

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

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方法技巧练】

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9.

图3

如图3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

C.两个力都是5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在奥运摔跤赛场上,甲用力把乙摔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到一个下滑力作用

C.放在水中的木块会上浮,是因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D.运动员跳远,腾空后能前进几米,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推力

5.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

C.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中的位置一定不变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

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被运动员踢出的在水平草地上运动的足球受到沿运动方向的踢力的作用

D.带正电的甲球吸引带负电的乙球,那么乙球也吸引甲球,但是磁铁吸引铁块,而铁块不会吸引磁铁

7.如图4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

图4

A.马跑得快的缘故

B.马蹄大的缘故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题 号

1

2

3

4

5

6

7

答 案

8.在图5甲中木箱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图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图5

 

9.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秤下静止时,秤示数为29.4N,则用天平测此物体质量时,示数为多少?

当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向上匀速运动时对物体所受的拉力而言,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此时秤的示数是多少?

(g取9.8N/kg)

 

10.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在地球上的重量为588N,在月球上的重量为98N.该人做摸高运动时,在地球上的触摸高度为0.5m,那么在月球上的触摸高度为多少?

 

答案

课前预习练

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形状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 形变

2.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方向 大小 作用点

3.吸引 竖直向下 mg

4.集中 几何中心

5.万有引力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6.B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故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B错误,其余都是正确的.]

7.D

8.AC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所受的重力看做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A对,B错.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球体的质量分布不一定是均匀的,故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C对,D错.]

课堂探究练

1.D [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表明拳击手对对方没有施力,没有力当然谈不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错;力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的力必然是施力物体施加的,必须有施力物体,B错;力既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例如,重力就可以存在于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C错;所以D正确.]

2.D [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力,只不过甲的“拳头”比乙“被打的部位”——如肚子、脸部等更能承受击打罢了,所以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A错;“风吹草动”的施力物体是空气,B错;力不可以离开物体,磁铁对铁钉的作用是通过磁铁产生的磁场发生的,磁场离不开磁铁,故C错;网球飞出后受重力和阻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和空气,故D正确.]

点评 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若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某种力的作用,则乙物体必同时对甲物体施加相同性质的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必然是施力物体,这说明力是成对出现的.②力的产生和存在离不开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研究对象),后者是施力物体,只要有力产生,就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分析力时,要弄清该力是谁对谁的作用.若找不到施力物体,则该力不存在.

3.见解析

解析 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定标度:

此题选2mm长的线段表示2N的力.

(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上图甲所示,也可以如上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的线段;

(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

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N=10N即可,如上图丙所示.

点评 作力的图示的具体步骤:

(1)选定标度,即用某一长度的线段来表示一定大小的力,选标度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选取,一般情况下线段分2~5段,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

(3)在线段上沿力的方向加上箭头.

4.BC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另外,选取不同的标度,力的图示会有所不同.根据上述原则可知,A、D选项正确,B、C选项不正确.]

5.B

6.D [在地球上的同一位置,同一物体的重力为一定值,故A错;只要在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就不为零,故B错;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

7.BC [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所以A项错误;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因此B项正确;物体重心与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当质量分布不变、形状不变时,其重心不变,而形状改变时重心位置也改变,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

8.AD

9.C [在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不变,但水的重心下降,二者共同的重心在下降.当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选项C正确.]

方法总结 

(1)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将会引起重心的变化.

(2)本题分析时注意两点,一是抓住两个特殊状态:

装满水时和水流完时,重心均在球心;二是分析由于水的流出重心将如何变化——降低,结合两方面就可得到其重心先降低后升高.

课后巩固练

1.AD 2.D

3.D [由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另一个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且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共同决定,故A、B、C均正确,D错误.]

4.C [抛出的物体继续竖直上升是因为惯性,不存在使它上升的升力;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重力的作用,它在斜面上没有受到另外的下滑力作用;跳远运动员腾空后能前进几米也是因为惯性,而不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推力;放在水中的木块能上浮,是因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C正确.]

5.D

6.B [此题易错,认为力具有先后性而选A,其实力总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A错;认为抛出的垒球和踢出的足球之所以继续运动是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手和脚的作用力,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手和脚对球的作用力是接触力,当球被抛出或踢出后,手和脚对球不再有作用力,球之所以继续运动,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球的运动状态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球又受到重力、阻力等其他力的作用,所以B对,C错;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磁铁吸引铁块,同时,铁块也吸引磁铁,力总是相互的,D错.]

7.D [马的重心位置在马身上而不在飞燕上,但只有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才能保持平衡,故A、B、C都错,D正确.]

8.如下图所示

9.3kg 弹簧秤 物体 29.4N

解析 根据G=mg,有m=

kg=3kg;物体为受力物体,弹簧秤对物体施加力是施力物体;物体在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弹簧秤向上的拉力和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二力平衡,所以秤的示数仍为29.4N.

10.3.0m

解析 人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相等,由G=mg得,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g=

m/s2=9.8m/s2.

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g′=

m/s2=1.63m/s2.

设人在地球上的触摸高度为h,在月球上的触摸高度为h′.

由v2-v

=2ax得,

解得h′=

h=

×0.5m=3.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