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9941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5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广东电网公司发布

广东电网公司10kV三相干式

配电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强化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规范预防性试验现场作业,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编制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基层班组开展预防性试验工作。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

本作业指导书对10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工作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10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

卢耀武、赵继光、李中霞、邹永良、杜键敏、冯建强、孔繁锦、郭文辉、刘协强、张汝藻。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0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

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JB/T501-2006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Q/CSG10004-2004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

Q/CSG10005-2004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

Q/CSG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支持文件

变压器使用说明书(包括附件的使用说明书)

变压器出厂试验报告

变压器交接试验报告

历次试验报告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4术语和定义

预防性试验:

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5安全及预控措施

安全措施

5.1.1停电试验须填写配网第一种工作票,多点作业应使用线路作业分组派工单。

红外测温、带电测试应按有关要求做好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5.1.2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5.1.3试验需拆除引线时拆前应做好标记,接后应进行检查。

5.1.4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应尽量缩短,必要时用绝缘物支持牢固。

5.1.5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的标示牌,并派人看守。

5.1.6试验需加高压时,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与仪表的开始状态,正确无误,通知有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

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护并呼唱。

高压试验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穿绝缘鞋,在全部加压过程中,应精力集中,不得与他人闲谈,随时警戒异常现象发生。

5.1.7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短路接地。

5.1.8试验结束时,试验人员应拆除自装的试验引线和接地短路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

5.1.9进行绝缘试验时,被试品温度不应低于+5°C,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

5.1.10若在路边作业,应按照安规规定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工作班成员须穿反光衣,交通要道须设专人监护,指挥车辆行人通过。

5.1.11野外作业须做好防止动物伤害的安全措施。

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见表1。

表1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序号

危害类别

危害名称

控制措施

1

能源危害

高压触电

1)工作人员应远离开关后再通知操作人员合闸。

2)试验时在开关的一侧挂接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

3)在加压之前清理无关人员,同时对工作组成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4)加压过程中设专人监护,并呼唱。

5)加压结束后,确认试品已降压、放电、接地后,再进行更换接线工作。

6)发电机本体须可靠接地,发电机应有漏电保护装置,使用专用插头,严禁使用导线直接插入电源取电源。

2

行为危害

安全措施不足

1)工作负责人应在运行班人员的带领下核实工作地点、任务,确定现场安全措施满足工作要求。

2)工作负责人应在开始工作前向全体工作成员交待清楚工作地点、工作任务、接地线装设位置,检查安全围栏和标示牌等安全措施,特别注意与临近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3

物理危害

试验设备缺陷

1)出发工作前应检查试验设备是否齐备、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对所需工器具应逐一清点核对。

2)在引接电源前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4

环境危害

带电距离不足

1)工作人员应注意现场环境,严禁跨越安全围栏。

2)搬运仪器、工具、材料时与带电设备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高压试验引线必须与被试品连接牢固,对接地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必要时采用绝缘胶带固定,防止松脱掉下。

3)移动试验引线时,必须加强监护,注意与临近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

行为危害

有故障的车辆

1)出车前进行车辆安全状况检查,严禁车辆带病行驶。

2)路面行驶遵守交通规则。

6

环境危害

现场遗漏工具

工作负责人在试验工作结束后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试验引线和临时接地线已拆除,现场无遗留工具、试验用短接线和杂物。

6作业准备

工作人员的准备

6.1.1电气试验人员一般不少于4人,其中工作负责人应由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资质人员担任。

6.1.2专业技术要求:

经过高压专业培训,掌握10kV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结构原理及相关试验仪器的使用,熟悉本作业指导书。

资料的准备

6.2.1试验规程:

Q/CSG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6.2.2本作业指导书。

6.2.3历次预防性试验报告。

6.2.4试验记录。

仪器及工具的准备

仪器及工具的准备见表2。

表2仪器及工具的准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试验警示围栏

若干

2

标示牌(包括交通警示牌)

若干

3

万用表

1只

4

10kV验电器

若干

5

10kV绝缘手套

若干

6

便携式电源线架

若干

带漏电保护器

7

绝缘操作杆

若干

8

温湿度计

1只

9

计算器

1个

10

工具箱

1个

11

试验测试线(绝缘导线、接地线等)

若干

12

绝缘放电棒

若干

13

兆欧表

2只

输出电压:

500V、2500V

14

试验变压器及操作箱

1套

15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1台

16

10kW发电机

1台

17

试验记录

若干

18

变压器空负载特性测试仪

1台

HW-B600或BKFC-3218B

19

噪声仪

1台

20

红外测温仪

1台

7作业周期

作业周期及要求见表3。

表3作业周期及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绕组直流电阻

1)6年,抽检到期数量的5%。

2)必要时。

1)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平均值的2%。

2)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1)不同温度下电阻值按下式换算:

R2=R1(T+t2)/(T+t1)

式中:

R1、R2分别为在温度t1、t2下的电阻值;T为电阻温度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

2)必要时,如:

-怀疑有故障时。

-状态评价为异常状态时。

2

绕组的绝缘电阻

1)6年,抽检到期数量的5%。

2)必要时。

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显着变化,一般不低于上次值70%。

1)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

2)必要时,如:

-怀疑有故障时。

-状态评价为异常状态时。

3

交流耐压试验

1)6年,抽检到期数量的5%。

2)必要时。

按出厂试验电压值的倍。

1)按35kV×=28kV进行。

2)必要时,如:

-怀疑有故障时。

-状态评价为异常状态时。

4

空载损耗测试

1)更换绕组时。

2)必要时。

与前次试验值相比无明显变化。

1)试验电源可用三相或单相;试验电压可用额定电压或较低电压(如制造厂提供了较低电压下的测量值可在相同电压下比较)。

2)必要时,如:

怀疑磁路有缺陷等。

5

噪声测量

必要时。

必要时:

如发现运行巡视发现噪声异常时。

6

红外检测

1年1次。

按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执行。

1)用红外测温仪测量。

2)发现异常情况时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3)结合运行巡视进行。

4)测量套管及接头等部位。

注:

测温装置及其二次回路试验等项目结合二次设备定检进行。

8工期定额

本项作业工作时间为个工作日/台,不包括设备停送电及其它因素造成延误的时间。

9设备主要参数

设备主要参数见附录A。

10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见图1。

图1作业流程图

11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试验前准备工作

试验前准备工作见表4。

表4试验前准备工作

序号

工作内容

操作及工艺

风险和质量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查看现场

工作负责人在运行人员带领下进入工作现场,查看现场安全措施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并办理许可手续。

现场安全措施是否满足工作要求。

工作负责人应在许可人的带领下检查工作地点、已拉开的隔离开关、已合上的接地开关等情况。

2

装设保护接地线

1)工作票许可后,在工作地点两侧装设保护施工人员安全的接地线。

2)按线路操作票装设工作地点保护接地线。

1)位置是否正确。

2)接地线是否接触良好。

3)装设顺序。

1)填写正确且经审核合格的操作票。

2)装设接地线时需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监护人员需认真检查接地线的装设情况。

3)先接接地端,再接导线端。

3

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各工作组成员列队,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上的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并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交待是否详尽、清晰。

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开始前向全体工作成员交待清楚工作地点、工作任务、已拉开的隔离开关(刀闸)和已合上的接地开关的情况,检查安全围栏和标示牌等安全措施,特别注意与临近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4

试验准备

1)搬运仪器、工具、材料等。

2)在试验现场四周装设试验专用警示围栏。

3)可靠连接试验所需接地线。

4)检查试品,应可靠接地。

5)抄录被试设备铭牌。

6)记录现场环境温度、湿度。

试验测试线、接地线连接可靠。

严格检查设备及安全措施是否完好,试验测试线连接是否可靠。

5

接取试验电源

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源线架,将电源线从试验地点引至发电机,接取电源。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过高或断相。

在接取试验电源前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6

拆除被试设备引线

根据需要,用专业工具拆除被试设备的引线。

注意作业安全。

对照危险点分析内容,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见表5。

表5测量绕组直流电阻

序号

工作内容

操作及工艺

风险和质量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摆放测试仪器、连接测试线

选择合适位置摆放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并将仪器接地端可靠接地,参考试验接线示意图,将仪器测试接线端通过专用测试线和被试变压器绕组连接。

1)接线应正确、连接应牢固、可靠,保证接触良好。

2)防止感应电伤人,损坏试验设备。

3)注意正确选择测试电流值。

4)注意测量值是否稳定。

5)注意电阻值单位换算。

1)使用专用测试线,认真检查测试线的连接。

2)必要时可以将被试变压器绕组一端接地,减小感应电的影响。

2

开始测量,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启动测试仪开始测量,待测量值稳定,仪器指示无变化时,记录测量电阻值。

1)注意正确选择测试电流值。

2)注意测量值是否稳定。

3)注意电阻值单位换算。

1)保证足够的稳定时间。

2)注意电阻值单位换算。

3

按需要改变分接位置继续测量

对有载调压变压器,改变分接位置后,再次启动测试仪开始测量,对无载调压变压器必须断开测试回路,彻底放电后,才能继续测量。

注意变压器分接开关类型。

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可不断开测试回路;对无载调压变压器必须断开测试回路,彻底放电后,才能改变分接位置,继续测量。

4

停止测量,将被试绕组放电并接地

停止测量,将被试绕组放电并接地。

注意测量回路未放电,或放电不彻底会危及人身安全、损坏测试设备。

必须等待测试仪显示已完全放电、蜂鸣器停止鸣叫才能断开测试回路,进行后续工作。

根据相关试验规程对测试结果进行判断

见表3中要求和说明栏。

试验接线示意图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测试(包括: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有引出线的铁芯及夹件的绝缘电阻)见表6。

表6绝缘电阻测试

序号

工作内容

操作及工艺

风险和质量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被试变压器绕组短路接地,释放残余电荷

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连接好,再用绝缘棒将接地线的另一端挂接在被试变压器需要测量绝缘电阻的部位,可靠短路接地。

1)防止残余电荷伤人。

2)充分放电,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1)应严格按顺序操作,放电时使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触碰放电导线。

2)充分放电。

2

摆放兆欧表、兆欧表检查

选择合适位置,将兆欧表水平放稳,试验前对兆欧表本身进行检查。

1)兆欧表摆放位置应安全,摆放应水平、稳固。

2)兆欧表检查。

1)兆欧表摆放位置应安全、应水平放稳。

2)试验前对兆欧表进行“短路”、“开路”测试检查。

3

连接测试线和接地线

需要测量变压器高压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变压器低压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有引出线的铁芯的绝缘电阻。

参考试验接线示意图,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变压器的地线连接,将带屏蔽的连接线接到被试变压器测量部位(必要时接上屏蔽环),非被试绕组保持短路接地。

1)连接应牢固、可靠。

2)防止测试线绝缘不良。

3)兆欧表的输出端不能接错。

4)防止错接或漏接非被试绕组。

1)试验用的导线应使用绝缘护套线或屏蔽线。

2)认真检查测试线和接地线的连接,检查兆欧表的输出端接线。

3)检查非被试绕组状态。

4

选择兆欧表输出电压

测量绕组及套管绝缘电阻选择2500V兆欧表,测量铁芯及加件绝缘电阻选择500V兆欧表。

防止兆欧表输出电压过高损坏被试设备。

1)仔细检查兆欧表的输出电流限值、输出电压范围。

2)根据试验内容正确选择兆欧表输出电压。

5

开始测量,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启动兆欧表开始测量,测量铁芯、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时,记录60s时的测量值。

1)保持直流输出电压稳定。

2)注意读数时间正确。

1)防止绝缘电阻低,导致端电压降低。

2)注意仪表指示测量时间应正确。

6

停止测量,将被试品短路放电并接地

停止测量,将被试品短路放电并接地。

确保试品已彻底放电,防止充电电荷放电损坏兆欧表、造成人身伤害。

注意仪表显示已放电完毕,才将被试品短路接地。

根据相关试验规程对测试结果进行判断

见表3中要求和说明栏。

试验接线示意图

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见表7。

表7交流耐压试验

序号

工作内容

操作及工艺

风险和质量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摆放仪器、接地

选择合适位置将工频耐压装置平稳放置,将接地端可靠接地。

1)注意预留高压引线的走向以及与被试变压器连接的角度满足要求。

2)注意试验变压器和高压引线与周围带电体和地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仪器放置应安全、平稳,保证预留高压引线的走向以及与被试变压器连接的角度满足要求。

2)试验变压器和高压引线与周围带电体和地的安全距离足够。

2

连接高压线、测试线和接地

线

参考试验接线示意图,正确连接高压引线和接地线。

1)连接应牢固、可靠。

2)防止接线错误。

3)注意高压引线与周围带电体、接地部位距离。

1)检查被试品状态。

2)认真对照接线示意图检查。

3)高压引线长度合适,布局合理,保持与邻近物体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3

施加试验电压

1)试验过程中应观察仪表变化情况,如试品出现闪络、冒烟、击穿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降压,做好安全措施并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确定重新试验或终止试验。

2)读取并记录测量数据及试验电压、加压时间。

1)防止加压时精神不集中。

2)注意选择正确的试验电压,避免损坏被试设备。

1)加强全过程监护。

2)按要求选择正确的试验电压。

4

停止测量,断开电源,将试验回路的高压端短路放电并接地

停止测量,断开电源,短路放电并接地。

确保已彻底放电,防止设备、人身伤害。

使用专用放电棒,将试验回路高压端放电,并短路接地,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根据相关试验规程对测试结果进行判断

见表3中要求和说明栏。

试验接线示意图

空载损耗测量

空载损耗测量见表8。

表8空载损耗测量

序号

工作内容

操作及工艺

风险和质量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摆放仪器、接地

选择合适位置将空载损耗测试装置平稳放置,将接地端可靠接地。

1)注意预留引线的走向以及与被试变压器连接的角度满足要求。

2)注意测量仪器和引线与周围带电体和地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测量仪器和调压器放置应安全、平稳,并保证连接线满足要求。

2)测量仪器和引线与周围带电体和地的安全距离足够。

2

连接测试线和接地线

参考试验接线示意图,正确连接高压引线和接地线。

1)连接应牢固、可靠。

2)防止接线错误。

3)注意高压引线与周围带电体、接地部位距离。

1)检查被试品状态。

2)认真对照接线示意图检查。

3)高压引线长度合适,布局合理,保持与邻近物体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3

施加测试电压

确认试验线路接线无误后,慢慢升高试验电压,并观察各仪表的指示正常,然后使电压达到额定值,读取试验结果数值。

1)防止加压时精神不集中。

2)注意调节准确的试验电压,避免损坏被试设备及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加强全过程监护。

2)调压的时候保证准确性,不可超过试验的额定电压,以减小漏磁对结果的影响。

4

停止测量

停止测量,断开电源,短路放电并接地。

确保已彻底放电,防止设备、人身伤害。

使用专用放电棒,将试验回路高压端放电,并短路接地,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根据相关试验规程对测试结果进行判断

见表3中要求、说明栏(三相三线法和三相四线法)。

试验接线示意图

噪声测量

噪声测量见表9。

表9噪声测量

序号

工作内容

操作及工艺

风险和质量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选择测量时间

测量时应注意天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测量应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

风速达到5m/s以上(风速对照地面特征参照附录B)时,停止测量。

2

校准测量仪

测量前后使用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

校验示值偏差不大于2dB,否则测量无效。

校验时注意准确性。

3

开始测量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内,每次每个测点测量10min的等效声波。

测量时仪器震动对结果的正确性的影响。

使用专用的固定架固定测量仪器。

4

记录数据

噪声污染空间分布图美网格中心测点测得的等效声效按5dB一档分级。

具体要求说面参照表3。

5

停止测量

停止测量,收拾仪器。

误碰触电部位。

清理现场时注意安全,与带电体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试验示意图

红外测温

红外检测见表10。

表10红外检测

序号

工作内容

操作及工艺

风险和质量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摆好测试仪

测试仪内部温度校准。

1)注意测量数值是否稳定。

2)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

1)内部温度校准时,待温度读数稳定后方可开始工作。

2)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

2

开始测量,读取并记录测量数据

待测量值稳定,仪器指示无变化时,记录测量温度值。

1)注意检测位置。

2)注意测量数值是否稳定。

3)注意现场记录数据对测量结果判断的影响。

1)为了准确测温,应设定几个不同的部位,以确定最佳检测位置,并做好记录。

2)读取数值前注意示值变化的情况,稳定后方可记录。

3)记录被检设备的实际负荷电流、额定电流、运行电压,被检物体温度及环境的温度值。

3

针对性准确检测

发现有异常时,应有针对性地近距离对异常部位和重点被测设备进行准确检测。

1)注意检测位置。

2)注意读数稳定,记录的准确性。

1)在安全距离允许的条件下,红外检测仪器宜尽量靠近被测设备。

2)根据相应部位的温差进行比较分析,读取准确的数据。

4

停止测量

停止测量,做好现场记录的清晰整理。

1)注意记录是否完整。

2)离开现场时注意安全。

1)记录上要有完整的现场数据、温度等,检查清楚方可离开。

2)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要误碰带电设备。

根据相关规程对测量结果进行判断

见表3中要求和说明栏。

试验终结

试验终结见表11。

表11试验终结

序号

工作内容

操作及工艺

风险和质量控制点

控制措施

1

检查试验结果

检查各项试验项目、数据是否齐全、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工作负责人及各试验人员在现场试验记录上签名确认。

2

恢复被试设备的引线

用专用工具恢复变压器的引线。

注意作业安全。

对照危险点分析内容,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

拆除试验电源,清理、撤离现场

拆除试验电源,将仪器、工具、材料等搬离现场。

注意作业安全。

对照危险点分析内容,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

拆除保护接地线

工作完成后拆除工作班装设的临时保护接地线。

1)拆除顺序。

2)遗留接地线。

1)拆除接地线时需先拆除导线端后拆接地端。

2)工作负责人清点已拆回接地线数量。

5

结束工作

办理工作终结手续,会同运行人员赴现场检查,确认已恢复试验前状态,已清理工作现场。

12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见表12。

表12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序号

工作内容

主要异常现象

处理对策

1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

开机无显示、显示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